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气动力模型的助推-滑翔导弹跟踪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艳丽 高向东 +1 位作者 戚宗锋 申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9,共6页
针对助推-滑翔式再入导弹,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动力模型的扩展卡尔曼跟踪算法。首先推导了弹体坐标系和东北天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接着描述了两种坐标系下再入目标的空气动力模型,然后建立了目标的运动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给出了扩展... 针对助推-滑翔式再入导弹,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动力模型的扩展卡尔曼跟踪算法。首先推导了弹体坐标系和东北天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接着描述了两种坐标系下再入目标的空气动力模型,然后建立了目标的运动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给出了扩展卡尔曼滤波过程,最后仿真分析了一条助推-滑翔弹道,并结合该弹道进行了跟踪试验。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比基于未知输入模型的方法跟踪效果更好,且能有效估计目标的空气动力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滑翔导弹 再入 跟踪 空气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颗粒黏附力测试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剑 吴超 黄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7-292,共6页
从当前国内外微颗粒黏附力测试技术研究成果出发,分析总结得出微颗粒黏附力测试技术的基本思路为清除技术思路,并分析微颗粒从固体表面清除的拉升、滑动和滚动3种运动模式;根据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和微颗粒的相关特性作出微颗粒黏附力... 从当前国内外微颗粒黏附力测试技术研究成果出发,分析总结得出微颗粒黏附力测试技术的基本思路为清除技术思路,并分析微颗粒从固体表面清除的拉升、滑动和滚动3种运动模式;根据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和微颗粒的相关特性作出微颗粒黏附力测试模型的基本假设,由此建立微颗粒黏附力测试的空气动力学模型,从所建立的测试模型出发分析了微颗粒从固体表面清除的3种运动模式,得出滚动模式时所测试的微颗粒黏附力最大,同时其也是微颗粒被清除时最易发生的一种运动模式;就滚动模式运用可视化软件MATLAB对微颗粒黏附力的测试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模拟,分别绘制微颗粒黏附力与测试模型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图,并得到相应条件下所测试的微颗粒黏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颗粒 黏附 清除 测试技术 空气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动力学验证模型与CFD-风洞数据相关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钟敏 华俊 +7 位作者 孙侠生 郑遂 王钢林 张国鑫 王浩 李岩 李小飞 白俊强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1期1-16,共16页
通过研究巡航马赫数0.85的新一代远程商用飞机,证实风洞试验中模型的机翼变形和模型的支撑系统会改变飞机附近的流动状态,对模型气动数据的测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以及对AIAA国际阻力预测研讨会的综合分析表明,使用风洞试验数据... 通过研究巡航马赫数0.85的新一代远程商用飞机,证实风洞试验中模型的机翼变形和模型的支撑系统会改变飞机附近的流动状态,对模型气动数据的测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以及对AIAA国际阻力预测研讨会的综合分析表明,使用风洞试验数据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的验证时需要对其间的数据相关性问题给予格外的重视。本研究中使用了中国航空研究院(CAE)设计的具有大展弦比超临界机翼及尾吊式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学验证模型(CAE-AVM),采用了数值优化和反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其巡航构型CAE-AVM和高升力构型AVM-HL的吹风模型分别在德国荷兰风洞DNWHST和LLF进行了试验,通过同步测力、测压、测变形及测转捩,得到了详细的CFD验证专用数据集。对是否包含变形机翼和支撑的三种构型进行了CFD计算并与风洞试验进行对比,建立了CFD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了CAE-DNW首届CFD-风洞试验相关性国际研讨会,对于在CFD验证中应该考虑试验模型变形和风洞支撑的影响取得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风洞试验 空气动力模型 模型变形 支架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气动力学模型含雷达散射截面观测的联合目标跟踪识别
4
作者 郭鹏 白亮 +1 位作者 武梦洁 蒋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5,共8页
以地基被动警戒雷达为应用背景,主要监视低空突防来袭目标,利用地面上多个商业广播发射的无线电调频(FM)信号,提出基于空气动力学模型含雷达散射截面(RCS)观测的联合目标跟踪识别技术。该技术使用空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目标的平动和转动... 以地基被动警戒雷达为应用背景,主要监视低空突防来袭目标,利用地面上多个商业广播发射的无线电调频(FM)信号,提出基于空气动力学模型含雷达散射截面(RCS)观测的联合目标跟踪识别技术。该技术使用空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目标的平动和转动,并将分类器输出的具体参数传递给跟踪器,实现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跟踪;同时将RCS包括在观测中,它既可提供主要的分类特征,又可根据跟踪器的输出来预测RCS值。跟踪与分类被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联合跟踪识别的优势,有效提高目标的跟踪性能和识别概率。运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实时获得目标的RCS观测值,通过粒子滤波实现联合跟踪识别,搭建了基于FM信号的被动雷达目标跟踪识别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交互式多模型正则化粒子滤波的跟踪精度和识别概率都要优于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程 空气动力模型 雷达散射截面 联合跟踪识别 FEKO电磁仿真软件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震宇 赵宁 +2 位作者 钟伟 王珑 许波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8-1058,共11页
针对大型风力机设计中的关键空气动力学问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的主要应用,特别是在大型风力机翼型气动分析、风力机流动的数值模拟、风轮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以及大型风力机叶片... 针对大型风力机设计中的关键空气动力学问题,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的主要应用,特别是在大型风力机翼型气动分析、风力机流动的数值模拟、风轮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以及大型风力机叶片的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面的进展.基于CFD方法分别实现了风力机翼型与叶片二维/三维气动特性的准确预测,风力机尾流场涡系结构的准确捕捉;并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对1.5 MW风力机叶片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具有高风能利用效率的叶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风力机 数值模拟 空气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机动飞行段跟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文杰 邵圣祥 +1 位作者 栾晓文 钱美兴 《无线电工程》 2015年第9期20-23,76,共5页
机动式飞行器具有特殊的再入机动飞行弹道。为满足空间目标跟踪的需要,研究了一种雷达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能够描述目标机动段飞行状态的弹道动力学模型,分别给出了目标跟踪系统状态方程、雷达量测方程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 机动式飞行器具有特殊的再入机动飞行弹道。为满足空间目标跟踪的需要,研究了一种雷达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能够描述目标机动段飞行状态的弹道动力学模型,分别给出了目标跟踪系统状态方程、雷达量测方程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对飞行器机动段弹道方案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跟踪算法对再入机动目标的滤波性能优异,同时可以获取空气动力参数的近似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式飞行器 空气动力模型 EKF滤波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扑翼飞行器翅翼扭转机构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琨琦 陈世杰 刘颖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为了解决仿生扑翼飞行器翅翼的扭转机构难于实现悬停和后退动作等问题,建立了扑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滑槽结构分别设计了机翼尾部可滑动调节拉杆机构和翅翼前端的转杆机构,得到了一种可实现悬停与后退复合运动... 为了解决仿生扑翼飞行器翅翼的扭转机构难于实现悬停和后退动作等问题,建立了扑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滑槽结构分别设计了机翼尾部可滑动调节拉杆机构和翅翼前端的转杆机构,得到了一种可实现悬停与后退复合运动的翅翼扭转机构.仿真结果表明:当扭转机构各杆件长度为5mm、12mm、86mm和90mm时,扭转机构摇杆角度调节范围为120°~200°,翅翼攻角变动范围为5°,线性度为8.36%;调节扭转机构摇杆角度实现翅翼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翅翼扭转机构 空气动力模型 翅翼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探测数据的ARJ21尾流遭遇响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卫军 殷浩然 +1 位作者 罗玉明 王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0-465,共6页
为了缩减ARJ21飞机与前机的尾流间隔、提高空域容量和机场运行效率,采用基于机场激光测风雷达实际探测飞机尾涡数据,结合国产客机ARJ21空气动力学响应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ARJ21飞机在不同前机尾流作用下受到的气动力... 为了缩减ARJ21飞机与前机的尾流间隔、提高空域容量和机场运行效率,采用基于机场激光测风雷达实际探测飞机尾涡数据,结合国产客机ARJ21空气动力学响应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ARJ21飞机在不同前机尾流作用下受到的气动力和力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RJ21飞机作为后机跟随重型机B747,间隔9.3km,此时处于无颠簸状态,滚转力矩系数小于极限范围;ARJ21飞机作为后机跟随中型机A320、B737,间隔6km,此时处于无颠簸状态,滚转力矩系数小于极限范围。此研究结果说明ARJ21飞机尾流间隔具有一定的缩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ARJ21飞机尾流间隔 空气动力模型 尾流遭遇 尾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转力矩系数的尾涡简化危险区计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卫军 尹子锐 +2 位作者 黄园晶 王安鼎 罗玉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2,190,共7页
为进一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飞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尾涡简化危险区的划设方法,避开这些区域可以实现飞行安全。基于飞机遭遇尾涡时的空气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飞机在不同位置遭遇尾涡时的滚转力矩;以滚转力矩系数作为安全指标,对大于滚... 为进一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飞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尾涡简化危险区的划设方法,避开这些区域可以实现飞行安全。基于飞机遭遇尾涡时的空气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飞机在不同位置遭遇尾涡时的滚转力矩;以滚转力矩系数作为安全指标,对大于滚转力矩极限值的区域进行包络,划设了尾涡简化危险区;在考虑后机自身体积的情况下,结合尾涡自身的演化、运动特性以及不同的侧风条件,对遭遇尾涡时的危险概率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涡简化危险区的侧向和垂向边界会随着尾涡的演化而减小,且远涡阶段比近涡阶段减小速度更快。对于初始环量为500 m2/s的尾涡,尾涡在自身的下沉作用下经过约11.6 s后,后机可完全脱离尾涡危险区;4.48 m/s的侧风可对危险区在侧向产生相同的作用,速度更大的侧风可使后机完全脱离尾涡危险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遭遇 空气动力模型 滚转力矩系数 简化危险区 尾流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工艺系统安全性的研究
10
作者 宋宏文 付志 杜详兵 《航天制造技术》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随着网络的发展,CAPP系统网络化是发展的趋势,网络应用的根本是安全,通过CA+SSL的安全方案,构建一个跨区域的CAPP系统,阐述了CAPP系统网络应用中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关键词 CAPP SSL 网络安全 制造工艺 空气动力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Nonlinear Dynamic Inversion Method for Altitude and Attitude Control of Nano Quad-Rotors under Persistent Uncertainties 被引量:1
11
作者 Chen Meili Wang Yua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8年第3期483-493,共11页
Nonlinear dynamic inversion(NDI)has been applied to the control law design of quad-rotors mainly thanks to its good robustness and simplicity of parameter tuning.However,the weakness of relying on accurate model great... Nonlinear dynamic inversion(NDI)has been applied to the control law design of quad-rotors mainly thanks to its good robustness and simplicity of parameter tuning.However,the weakness of relying on accurate model greatly restrains its application on quad-rotors,especially nano quad-rotors(NQRs).NQRs are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uncertainties such as model uncertainties(mainly from complicated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s,strong coupling in roll-pitch-yaw channels and inaccurate aerodynamic prediction of rotors)and external uncertainties(mainly from winds or gusts),particularly persistent ones.Therefore,developing accurate model for altitude and attitude control of NQRs is difficult.To solve this problem,in this paper,an improved nonlinear dynamic inversion(INDI)method is developed,which can reject the above-mentioned uncertainties by estimating them and then counteracting in real time using 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NDI(TNDI)method was carried out numerically,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in coping with persistent uncertainties,the INDI-based method presents significant superio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dynamic inversion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nano quad-rotor uncertainties rejection altitude control attitud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迎角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启 雷宝权 黎杰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1期46-48,共3页
针对迎角和侧滑角在大机动的条件下传感器不能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借助飞机的动力学模型,以惯导数据的姿态角及其角速率、加速度信息和大气数据的动压为量测值,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法估计迎角和侧滑角,从而克服了对硬件的依赖性,... 针对迎角和侧滑角在大机动的条件下传感器不能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借助飞机的动力学模型,以惯导数据的姿态角及其角速率、加速度信息和大气数据的动压为量测值,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方法估计迎角和侧滑角,从而克服了对硬件的依赖性,实现了依靠算法代替传感器而获得飞行参数,但是该方法对系统数学模型即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并且估计精度在0.4°以内,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角估计 侧滑角 扩展卡尔曼滤波 空气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n a Vortex Tube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被引量:4
13
作者 Seyed Ehsan Rafiee M.M. Sadeghiazad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2期157-165,共9页
Air separators provide safe, clean, and appropriate air flow to engine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vehicles with large engines such as ships and submarines. In this operational study,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n a Ranque-Hi... Air separators provide safe, clean, and appropriate air flow to engines and are widely used in vehicles with large engines such as ships and submarines. In this operational study,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n a Ranque-Hilsch vortex tube cleaning (cooling) system is investigat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operating gas type on the vortex tube performance; the operating gases used are air, nitrogen, oxygen,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 dioxide.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model used is equipp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the steady-state condition is applied during computations. The standard k-c turbulence model is employed to resolve nonlinear flow equations, and various key parameters, such as hot and cold exhaust thermal drops, and power separation rates, are described numer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nitrogen dioxide creates the greatest separation power out of all gases tested,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good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In addition,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use of two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pressure-far-field and the pressure-outlet, when analyzing complex turbulent flows in the air separators. Results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solution for use in future numer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tube air separator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ngga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