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玉如 方梦祥 +1 位作者 王树荣 骆仲泱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温室气体CO2 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在众多的CO2 分离回收技术中 ,空气分离 /烟气再循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应用潜力。分析了空气分离 /烟气再循环技术的提出背景及研究现状 ,探讨了... 温室气体CO2 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在众多的CO2 分离回收技术中 ,空气分离 /烟气再循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应用潜力。分析了空气分离 /烟气再循环技术的提出背景及研究现状 ,探讨了空气分离 /烟气再循环技术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技术 O_(2)/CO_(2)燃烧技术 SO_(2) 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技术中NO_x排放特性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于岩 阎维平 +1 位作者 刘彦丰 赵泽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7-49,共3页
根据中试性试验和实验室实验 ,从NOx的生成和破坏机理的角度 ,分析了O2 /CO2 气氛下NOx排放减少的原因 ,以及O2 /CO2 的体积比、过量空气系数等对NOx排放的影响 ,为进一步优化O2 /CO2
关键词 电站 锅炉 空气分离 再循环技术 氮氧化物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燃烧对烟气及炉膛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宁 薛宪阔 韩庆祝 《陕西电力》 2008年第10期22-24,共3页
针对发电厂大型煤粉锅炉,从理论上对传统热力计算方法相关参数、关联式进行改变,使其适用于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技术:将改变后的计算方法应用于煤粉在O_2/CO_2气氛燃烧中,将求解结果与在常规空气中燃烧的结果进行对比,重点分析烟气成分... 针对发电厂大型煤粉锅炉,从理论上对传统热力计算方法相关参数、关联式进行改变,使其适用于空气分离/烟气再循环技术:将改变后的计算方法应用于煤粉在O_2/CO_2气氛燃烧中,将求解结果与在常规空气中燃烧的结果进行对比,重点分析烟气成分变化对各参数及炉膛换热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求煤粉在O_2/CO_2方式下燃烧的热力计算方法,为采用该燃烧技术的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分离/再循环燃烧 O2/CO2 炉膛换热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与空气分级对氢氧化铝焙烧炉运行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潇峰 邹俊 +5 位作者 张扬 王志宁 张海 吕俊复 刘青 张守玉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127-135,共9页
氢氧化铝焙烧炉常用SCR或SNCR技术降低NOx排放,但存在催化剂被污染以及氨逃逸等问题,亟待发展一条新的减排方案。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技术是降低氢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NOx排放的潜在手段,但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气态悬浮焙... 氢氧化铝焙烧炉常用SCR或SNCR技术降低NOx排放,但存在催化剂被污染以及氨逃逸等问题,亟待发展一条新的减排方案。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技术是降低氢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NOx排放的潜在手段,但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气态悬浮焙烧炉运行参数的影响规律仍不明确。以3000 t/d规模的氢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对氢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运行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发现,当烟气再循环率为20%时,系统总过量空气系数降低至1.1左右,可维持较大的一次风量,保证悬浮焙烧状态的同时,使主焙烧炉(P04)下部达到欠氧还原性气氛,进而抑制NOx的生成。烟气再循环率在20%且空气分级的燃尽风率在25%以内时,GSC炉系统中各分离器效率变化可忽略。GSC炉系统增加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后,若不调整燃料分配,焙烧温度会降低,可能对氧化铝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优化GSC炉的燃料分配,可显著降低烟气再循环和空气分级对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程度。烟气再循环达20%且空气分级的燃尽风率在25%时,优化后的GSC炉系统仍可在保证氢氧化铝焙烧工艺温度和整体热效率的情况下,实现主焙烧炉膛下部的欠氧还原性燃烧气氛,为GSC焙烧炉的低氮燃烧设计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悬浮焙烧炉 再循环 空气分级 物料平衡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烟气再循环方案 被引量:19
5
作者 范庆伟 柴琦 +2 位作者 茅义军 刘念平 苏永宁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135,共5页
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再循环烟气的不同抽取位置对系统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从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电除尘器、引风机、再循环风机的运行特性方面分析了不同抽取方案的特点,得到从空预器入口烟道和引风... 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再循环烟气的不同抽取位置对系统的影响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从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电除尘器、引风机、再循环风机的运行特性方面分析了不同抽取方案的特点,得到从空预器入口烟道和引风机出口烟道2种再循环烟气抽取位置方案的优缺点及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2种方案下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在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烟气再循环系统中得以实施。运行结果显示,2种方案均实现稳定、安全运行,有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二次再热 再循环 抽取位置 空气预热器 引风机 再循环风机 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天然气非预混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曾强 刘汉周 阎良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9-375,共7页
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生成NO_x的浓度主要受温度影响.烟气再循环不仅能降低燃烧温度,而且减小了燃烧高温区域,使污染物排放降低.为减少NO_x排放,采用一台标定功率为800,k W的非预混燃烧器进行了烟气再循环非预混燃烧试验,主要研究了燃烧... 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生成NO_x的浓度主要受温度影响.烟气再循环不仅能降低燃烧温度,而且减小了燃烧高温区域,使污染物排放降低.为减少NO_x排放,采用一台标定功率为800,k W的非预混燃烧器进行了烟气再循环非预混燃烧试验,主要研究了燃烧负荷、过量空气系数、烟气再循环率对NO_x生成的影响.同时,采用FLUENT6.3软件模拟计算燃烧火焰温度分布和NO_x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燃烧器热负荷的增加,会使烟气中NO_x质量浓度增加;过量空气系数?在1.0~1.15之间时,有利于降低NO_x排放;烟气再循环量增加能有效降低NO_x排放,在?为1.1和1.15时、烟气再循环率为20%,时,NO_x质量浓度为40~50,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再循环 数值模拟 NOX排放 过量空气系数 非预混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器NO_x排放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安文旗 朱彤 +3 位作者 潘登 管坚 于吉明 高乃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结合全预混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器和外部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在350kW卧式燃气锅炉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负荷、过量空气系数和烟气再循环率对CO、NOx排放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荷变化对NOx排放无明显影响;过量空气系数越大,NOx... 结合全预混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器和外部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在350kW卧式燃气锅炉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负荷、过量空气系数和烟气再循环率对CO、NOx排放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荷变化对NOx排放无明显影响;过量空气系数越大,NOx排放越低,但系统热效率随之降低;不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时,NOx排放低于30mg/m^3时过量空气系数需大于1.73,此时系统热效率低于92.1%;如采用23%的烟气再循环率,实现上述相同NOx排放水平仅需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3,系统热效率比无烟气再循环时高1.3%;随着烟气再循环率的增大,火焰燃烧不稳定加剧.出现炉膛震动时的烟气再循环率极限值随着负荷的增大而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器 再循环 过量空气系数 排放特性 热效率 燃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对生物质炉排炉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8
作者 陆燕宁 章洪涛 +4 位作者 许岩韦 朱燕群 万凯迪 邵哲如 王智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98-1906,共9页
针对生物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水冷壁腐蚀严重、屏式过热器积灰多和NOx排放量高等问题,以一台某电厂额定蒸发量为130 t/h的生物质往复式水冷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燃烧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 针对生物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水冷壁腐蚀严重、屏式过热器积灰多和NOx排放量高等问题,以一台某电厂额定蒸发量为130 t/h的生物质往复式水冷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燃烧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热态模拟,旨在为锅炉的实际运行操作提供理论指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烟气再循环可以增强炉膛上部气流扰动,改善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燃尽率,同时降低屏区火焰温度,减轻大屏积灰结渣风险;后墙下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后,主燃区形成还原性气氛,温度下降,有效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后墙下二次风掺混30%再循环烟气的工况炉内气流均匀饱满,高温烟气分布从炉膛深度中心向前、后墙两侧稳定下降,NO_x排放质量浓度相对于无再循环烟气时减少了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炉排炉 计算流体力学(CFD) 再循环技术 二次风 氮氧化物(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在煤粉工业锅炉上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高亮 王乃继 +2 位作者 肖翠微 刘振宇 刘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25-128,133,共5页
为考察烟气再循环对工业煤粉锅炉NOx排放及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对30 t/h高效煤粉双锅筒室燃工业锅炉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考察烟气再循环的低氮效果,分析烟气循环倍率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并研究循环倍率对炉膛温度、排烟... 为考察烟气再循环对工业煤粉锅炉NOx排放及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对30 t/h高效煤粉双锅筒室燃工业锅炉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考察烟气再循环的低氮效果,分析烟气循环倍率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并研究循环倍率对炉膛温度、排烟温度等炉况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循环烟气通入炉内,火焰尺寸增大,温度更加均匀,减少了NOx的排放浓度;同时随着循环烟气的加大,排烟温度逐渐升高,蒸汽流量逐渐降低;当烟气循环倍率为20%时,NOx减排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循环 数值模拟 过量空气系数 循环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率对主燃区燃料N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庠永 陈传威 +5 位作者 阮晨杰 宁克祥 肖雅 王东方 顾明言 郑明东 《冶金能源》 2022年第6期3-8,共6页
采用CHEMKIN软件构建了两段PFR反应器模型,研究了主燃区空气系数、烟气再循环率和温度对NO_(x)排放的影响。空气系数增加,燃料N转化率提高;当烟气再循环率较低时,增加空气系数会明显提高燃料N转化率。随着烟气再循环率增加,燃料N转化率... 采用CHEMKIN软件构建了两段PFR反应器模型,研究了主燃区空气系数、烟气再循环率和温度对NO_(x)排放的影响。空气系数增加,燃料N转化率提高;当烟气再循环率较低时,增加空气系数会明显提高燃料N转化率。随着烟气再循环率增加,燃料N转化率降低。温度对NO的排放有着较大的影响,温度升高,燃料N转化率提高。在反应器进口段,挥发分对NO生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反应器中段焦炭燃烧是影响NO生成的最主要反应,反应器末段煤烟对NO起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CHEMKIN 空气分级燃烧 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超低NO_x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苍大强 关运泽 +4 位作者 毛一心 张先棹 白皓 聂雄芳 宗燕兵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O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O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为超低NOx的排放.通过采用"燃料不换向"和"炉气马蹄形循环"新技术以及"烟气外部再循环"的低NOx燃烧技术,既简化了蓄热式燃烧系统和操作,又取得了超低NOx排放的良好效果,NOx排放值远低于日本和美国的环保排放标准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超低N0x排放 燃料不换向 再循环 蓄热式锻造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烟气中复杂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兰英 尚庆坤 +1 位作者 郑松志 闫吉昌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报道了自行设计的收集、吸附、吸收多级串联采样装置,成功地用于一次采集焦炉烟气中以三种形态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经GC/MS检测出293神有机污染物,其中71种为重点污染物。此项技术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焦炉烟气中全量多环芳烃... 报道了自行设计的收集、吸附、吸收多级串联采样装置,成功地用于一次采集焦炉烟气中以三种形态存在的有机污染物。经GC/MS检测出293神有机污染物,其中71种为重点污染物。此项技术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焦炉烟气中全量多环芳烃和其它复杂有机污染物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有机污染物 采样技术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MW机组无增压风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沪丰 杨晨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2-54,共3页
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未设增压风机。为防止其对锅炉运行产生影响 ,在设计控制逻辑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论证无增压风机的可行性 ,进行了旁路挡板开关及再循环泵切换对锅炉运行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脱硫系统... 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未设增压风机。为防止其对锅炉运行产生影响 ,在设计控制逻辑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论证无增压风机的可行性 ,进行了旁路挡板开关及再循环泵切换对锅炉运行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脱硫系统投切时 ,锅炉运行未受到任何影响。目前该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近一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运行 增压 135MW机组 再循环 脱硫系统 湿法脱硫技术 旁路 发电 挡板 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氮技术现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华 丁经纬 毛继亮 《电力技术(北京)》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6,共3页
对燃煤电厂的尾部烟气进行脱氮处理可大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显著改善环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氮技术是一种用于脱除燃料燃烧后烟气中所含氮氧化物的技术。介绍SCR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加装SCR装置对空气预热器和引风机... 对燃煤电厂的尾部烟气进行脱氮处理可大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显著改善环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氮技术是一种用于脱除燃料燃烧后烟气中所含氮氧化物的技术。介绍SCR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加装SCR装置对空气预热器和引风机等相关辅机的设计和材料选型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脱氮 SCR 脱氮处理 氮氧化物 燃煤电厂 燃料燃烧 空气预热器 引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风加热方式对空气预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珣 段学农 +2 位作者 陈一平 朱光明 王敦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为比较分析不同进风加热方式下,采用烟气脱硝技术的火电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风温度、蓄热元件金属壁温,以及酸腐蚀区域和硫酸氢铵沉积区域的影响趋势和变化规律,基于热力计算模型,结合某电厂600 MW机组空气预热器实例,分别在热... 为比较分析不同进风加热方式下,采用烟气脱硝技术的火电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风温度、蓄热元件金属壁温,以及酸腐蚀区域和硫酸氢铵沉积区域的影响趋势和变化规律,基于热力计算模型,结合某电厂600 MW机组空气预热器实例,分别在热风再循环和暖风器进风加热方式下,对其热力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热风再循环方式下,随着热风再循环比率的增大,冷段蓄热元件出口平均壁温升高,热段蓄热元件出口平均壁温降低,冷端酸腐蚀区域缩小的同时,硫酸氢铵沉积区域上移,将加剧空气预热器的积灰堵塞;暖风器加热方式下,热段、冷段蓄热元件出口平均壁温同时升高,酸腐蚀区域和硫酸氢铵沉积区域同时下移;对于燃用高硫煤并采用烟气脱硝技术的火电机组空气预热器,应进行冬季调峰运行工况下的热力校核计算,推荐优先选用暖风器作为其进风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计算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热风再循环 暖风器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机组锅炉的脱硝改造方案研究
16
作者 段玉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7-168,171,共3页
研究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的脱硝改造方案,提出将空气预热器整体更换和保留原空气预热器而改造省煤器2种方案,并对这2种方案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结果表明,方案2总体投资、改造工期和施工难度等均大于方案1,但运行安全性低。若锅炉... 研究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的脱硝改造方案,提出将空气预热器整体更换和保留原空气预热器而改造省煤器2种方案,并对这2种方案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结果表明,方案2总体投资、改造工期和施工难度等均大于方案1,但运行安全性低。若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成功,同时能较好地控制氨逃逸率,且不燃用高硫煤的情况下,可选择方案2进行脱硝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管式空气预热器 脱硝 低NOX燃烧技术 氨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加湿富氧燃烧特性分析及烟气置换NGH方案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昕 张引弟 +1 位作者 刘畅 朱秋格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6-184,共9页
天然气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采用单一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现有需求.本文以提高燃烧热效率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基于富氧燃烧、加湿燃烧与低氮燃烧的组合技术路线,提出一套天然气富氧加湿燃烧及烟气置... 天然气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采用单一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现有需求.本文以提高燃烧热效率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基于富氧燃烧、加湿燃烧与低氮燃烧的组合技术路线,提出一套天然气富氧加湿燃烧及烟气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NGH)方案.对天然气预混水蒸气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确立最佳水蒸气预混比为Rf=0.33.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烟气再循环率及过量空气系数对天然气加湿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得出最优工况.该工况经烟气循环一次后,直接置换开采NGH的能源投资回报值(EROI)为7.5,具有实际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富氧燃烧 注蒸 再循环 过量空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空气滤清器的使用与保养
18
作者 张海贤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年第10期68-68,共1页
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进气清洁,滤出进入发动机气体中的尘土和沙粒,以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空气滤清器如果长期不进行保养,滤芯堵塞,空气不经滤清就进入气缸,虽然不会影响机器的运转,但对机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 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进气清洁,滤出进入发动机气体中的尘土和沙粒,以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空气滤清器如果长期不进行保养,滤芯堵塞,空气不经滤清就进入气缸,虽然不会影响机器的运转,但对机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将造成缸塞组零部件的加速磨损,灰尘也会通过活塞环间隙进入油底壳给润滑系统带来恶果。有资料显示,若不带空气滤清器工作,活塞和缸套磨损将增加3~5倍,活塞环增加磨损8—10倍。另外,空气滤清器堵塞会增大进气阻力,减少进气量,引起燃油燃烧不完全,柴油机冒黑烟,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变差。空气滤清器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影响极大。因此,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对空气滤清器进行维护保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滤清器 维护保养 柴油机冒黑 缸套磨损 滤芯堵塞 阻力 技术状态 活塞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CO_2燃烧技术研究进展1:燃烧与传热特性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长安 车得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4,19,共6页
O2/CO2燃烧技术不仅能实现CO2的大规模捕集,而且能大幅度降低NOx排放,并使得SO2的处理更加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接近于零排放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介绍了O2/CO2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描述了O2/CO2燃烧技术在燃烧特性和传热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 O2/CO2燃烧技术不仅能实现CO2的大规模捕集,而且能大幅度降低NOx排放,并使得SO2的处理更加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接近于零排放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介绍了O2/CO2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描述了O2/CO2燃烧技术在燃烧特性和传热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技术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CO2燃烧 富氧燃烧 空气分离/再循环燃烧 传热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侃社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46-148,176,共4页
燃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洁净煤技术是根治燃煤污染的根本途径。本文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燃煤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原煤燃前进行合理加工,降灰、脱硫;燃中实现固硫;燃后对烟气实施综合治理,灰渣进行利用。... 燃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洁净煤技术是根治燃煤污染的根本途径。本文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燃煤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原煤燃前进行合理加工,降灰、脱硫;燃中实现固硫;燃后对烟气实施综合治理,灰渣进行利用。并论述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污染 综合防治技术 洁净煤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