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孔壁冲击压力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杜俊林 罗强 宗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6-310,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炮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时孔壁初始冲击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炮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降低了孔壁初始冲击压力,且当岩石条件一定时,孔壁冲击压力值随着装药不耦合系数值的增大而呈指数规律衰减;另一方... 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炮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时孔壁初始冲击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炮孔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降低了孔壁初始冲击压力,且当岩石条件一定时,孔壁冲击压力值随着装药不耦合系数值的增大而呈指数规律衰减;另一方面类似于炮孔耦合装药,不耦合装药爆破同样存在着较坚硬致密的高阻抗岩石,孔壁冲击压力值较高,较松散软弱的低阻抗岩石,孔壁冲击压力值较低。同时求解出了利于光面爆破的孔壁岩石不被冲击压坏的最小装药不耦合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孔孔壁 结构 空气不耦合装药 冲击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不耦合装药孔壁初始冲击压力的计算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恒根 王卫华 王永强 《工程爆破》 CSCD 2020年第3期8-15,22,共9页
为了求解空气不耦合装药时孔壁所受到的初始冲击压力,首先分析了空气不耦合装药爆轰后冲击波作用于孔壁的物理过程,然后建立了空气冲击波在炮孔内的衰减传播模型,探讨了爆轰扰动空气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在炮孔内的传播规律,并依据空气层与... 为了求解空气不耦合装药时孔壁所受到的初始冲击压力,首先分析了空气不耦合装药爆轰后冲击波作用于孔壁的物理过程,然后建立了空气冲击波在炮孔内的衰减传播模型,探讨了爆轰扰动空气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在炮孔内的传播规律,并依据空气层与爆生气体在界面处的连续条件,推导了空气冲击波入射孔壁时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入射空气冲击波与孔壁交界面两侧压力和速度相等的连续性条件,推导出了孔壁初始冲击波参数的计算方程组。用方程组计算的孔壁压力与常用公式计算值、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用方程组计算的孔壁压力与实验结果更吻合,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壁初始冲击压力 空气不耦合装药 空气冲击波衰减传播 冲击波的正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耦合装药时孔壁压力的理论分析和求算 被引量:25
3
作者 杜俊林 周胜兵 宗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炮孔装药结构分为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后者因不耦合介质不同由可分多种不耦合装药形式,较常用的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和水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爆轰波冲击压缩水介质激起水中冲击波,由水将爆炸压力传递给岩石,孔壁冲击压力降低;而空... 炮孔装药结构分为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后者因不耦合介质不同由可分多种不耦合装药形式,较常用的是空气不耦合装药和水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爆轰波冲击压缩水介质激起水中冲击波,由水将爆炸压力传递给岩石,孔壁冲击压力降低;而空气不耦合装药,爆轰产物则膨胀充满炮孔后再作用于孔壁,孔壁压力最小。且随着装药不耦合系数值增大,孔壁压力降低,空气不耦合装药时孔壁压力下降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空气不耦合装药 不耦合 孔壁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耦合装药爆炸波分离及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赵建平 徐国元 黄戡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2-489,共8页
通过混凝土中爆炸试验,实测不耦合装药系数K为2.0,2.5,3.0和3.5时,距爆源中心距离R在8~16 cm范围内的爆炸波径向动应变信号和爆后混凝土损伤变量D分布;将爆炸波分离为爆炸冲击波区、应力波区及爆生气体膨胀作用区,并就各分离区的应力峰... 通过混凝土中爆炸试验,实测不耦合装药系数K为2.0,2.5,3.0和3.5时,距爆源中心距离R在8~16 cm范围内的爆炸波径向动应变信号和爆后混凝土损伤变量D分布;将爆炸波分离为爆炸冲击波区、应力波区及爆生气体膨胀作用区,并就各分离区的应力峰值σmax、加卸载应变率峰值εmax、质点运动速度峰值umax与K和R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σmax为752~1 720 MPa,umax为95.9~184.0 m/s,作用时间约3μs,加卸载应变率ε以(4.85~10.00)×104/s的峰值呈周期变化,σmax,εmax和u max随K和R的增大而减小;应力波作用形式以压、拉应力为主,加卸载应变率ε和质点运动速度u在2.6~3.8μs内近似呈周期变化,σmax,εmax和u max随K和R变化复杂,且在损伤边界显著增大;爆生气体膨胀作用区以持续的拉或压应力为主,也在损伤边界显著增大,ε和u近似为0,作用时间约17μs,σmax随K的增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不耦合装药 爆炸波 分离 损伤 爆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装药双炮孔岩石爆破模型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建胜 屈凡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46-453,共8页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爆炸能量,提高巷道、隧道工程的爆破掘进质量,以砂岩巷道(隧道)掘进中辅助孔、周边孔的岩石爆破为应用背景,通过柱装药双炮孔岩石爆破的模型实验,对装药结构、介质强度、炮孔间距、抵抗等因素对岩石爆破作用效果以及...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爆炸能量,提高巷道、隧道工程的爆破掘进质量,以砂岩巷道(隧道)掘进中辅助孔、周边孔的岩石爆破为应用背景,通过柱装药双炮孔岩石爆破的模型实验,对装药结构、介质强度、炮孔间距、抵抗等因素对岩石爆破作用效果以及炸药单耗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介质强度、不耦合系数、抵抗和炮孔间距与炸药单耗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空气介质对爆炸能量具有很好的缓冲和消耗作用,而水介质对爆炸能量的消耗作用随着介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周边爆破,采用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有利于减轻爆破对围岩的破坏作用;当介质强度大于35 MPa时,采用水不耦合装药结构有利于提高爆炸能量的传递效率,降低炸药单耗.依据介质强度,合理选择不耦合系数、抵抗和炮孔间距,可在较小炸药单耗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双炮孔 径向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 不耦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DYN的乳化炸药水下爆炸能量分布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崇刚 郭成更 王娜峰 《工程爆破》 2018年第1期27-31,77,共6页
基于AUTODYN软件建立了水下爆炸一维楔形模型,对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下爆炸能量的输出进行研究。首先获得炸药冲击波压力以及气泡脉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一步获知径向不耦合状态下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峰值压力、气泡最大半径以及脉动周期... 基于AUTODYN软件建立了水下爆炸一维楔形模型,对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下爆炸能量的输出进行研究。首先获得炸药冲击波压力以及气泡脉动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一步获知径向不耦合状态下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峰值压力、气泡最大半径以及脉动周期等数据,并最终得到了不耦合系数下冲击波能以及气泡能的变化情况。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水下爆炸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利用数值计算手段可以实现定量化表征炸药输出能量随不耦合装药结构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能量分布 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 一维楔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锡矿地下采场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俊杰 黄永辉 +1 位作者 张智宇 李洪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99,共7页
云南省某锡矿由于爆破参数不合理,导致炸药单耗过高,并且大块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对矿山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通过优化爆破参数改变此现状,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原理,在该矿1660中段某采场按照不耦合装药的形式,进行单孔爆破漏斗试验、... 云南省某锡矿由于爆破参数不合理,导致炸药单耗过高,并且大块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对矿山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通过优化爆破参数改变此现状,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原理,在该矿1660中段某采场按照不耦合装药的形式,进行单孔爆破漏斗试验、变孔距爆破漏斗试验、斜面台阶爆破漏斗试验。得到该种锡矿的最佳炸药单耗、爆破漏斗最大体积、最佳爆破漏斗半径、最小抵抗线和最佳孔间距。基于爆破漏斗理论对采场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出采场的合理爆破参数、孔间距和排距。按照此参数在该矿山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漏斗试验 空气不耦合装药 最佳埋深 柱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