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DFT-S-OFDM虚拟MIMO传输方案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海涛 王勇 李冬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3-1187,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DFT-S-OFDM上行链路虚拟MIMO传输方案,并给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虚拟MIMO系统接收机检测算法。仿真研究表明: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DFT-S-OFDM虚拟MIMO传输方案可保持原DFT-S-OFDM系统低峰均比的特性,显...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DFT-S-OFDM上行链路虚拟MIMO传输方案,并给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虚拟MIMO系统接收机检测算法。仿真研究表明:基于块空时分组编码的DFT-S-OFDM虚拟MIMO传输方案可保持原DFT-S-OFDM系统低峰均比的特性,显著降低虚拟MIMO系统接收机检测门限,提高上行链路虚拟MIMO系统传输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编码 DFT-S-OFDM 峰均比 虚拟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同通信系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涛 李祥明 +1 位作者 王健康 乐光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42-2145,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同通信方案(WCC-STBC),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误码率传输特性,并给出了Monte Carlo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WCC-STBC方案通过临近用户之间的空时协同发送可获得分集增益,增益的大小与...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同通信方案(WCC-STBC),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误码率传输特性,并给出了Monte Carlo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WCC-STBC方案通过临近用户之间的空时协同发送可获得分集增益,增益的大小与协同信道及各用户信道的传输特性有关。在误比特率为10^(-3),两用户间协同信道的传输特性优于各用户(假设各用户传输特性相同)5dB时可获得约3dB的分集增益:一个用户信道的传输特性(假设其与两用户间协同信道传输特性相同)优于另一用户5dB时,信道传输特性较差的用户可获得约5dB的性能提升,且较好信道用户的性能损失并不大,仅约0.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通信 空时分组编码 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时分组编码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勤 杨家玮 李建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7,共8页
未来的通信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从单纯语音业务到多媒体业务的转变,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成为抑制日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人们努力研究各种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传输的技术,用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空时编码是近年提出... 未来的通信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从单纯语音业务到多媒体业务的转变,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成为抑制日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人们努力研究各种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传输的技术,用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空时编码是近年提出的重要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已经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方案中广泛应用。本文在介绍简单的空时分组编码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共道信号产生的干扰进行抵消抑制的技术。采用具有干扰抵消技术的空时分组编码系统进行并行数据传输可以充分利用干扰信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效的抵消处理,在原有的信道上能够极大的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种调制方式抗干扰性能的不同,对共道信号进行分步解码来削弱共道干扰的影响的空时分组编码并行传输策略。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号传输的性能,为提高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做出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速率 空时分组编码 抗干扰技术 发射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水声MIMO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红娟 孙超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39-2542,共4页
为了提高水声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用于水声信道,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STBC)的MIMO通信系统。为了抵抗水声多径传播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接收机采用MIMO判决反馈均衡器,结合二阶锁相环路补偿载波相位偏移,将... 为了提高水声信道的信道容量,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用于水声信道,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STBC)的MIMO通信系统。为了抵抗水声多径传播造成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接收机采用MIMO判决反馈均衡器,结合二阶锁相环路补偿载波相位偏移,将水声信道转换为频率非选择性信道。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以及采用空时网格编码(STTC)的MIMO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TBC和STTC可以获得两倍于SISO的频带利用率和较低的误码率,STBC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比STTC略差,但编译码计算量远低于STTC系统,更适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MIMO 频率选择性衰落 空时分组编码 决反馈均衡 网格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迫整检测的全分集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设计准则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权 周湘云 +3 位作者 林金朝 徐勇军 庞宇 王家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存在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为了降低系统译码复杂度并保证较好的系统性能,将低复杂度的迫整检测算法用于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中,并基于等效噪声功率最小化原则获取了迫整检测的差错概率上界。为了解决迫整检测的多... 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存在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为了降低系统译码复杂度并保证较好的系统性能,将低复杂度的迫整检测算法用于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中,并基于等效噪声功率最小化原则获取了迫整检测的差错概率上界。为了解决迫整检测的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迫整检测的全分集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设计准则,证明只要每个用户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均满足非零奇异值特性,则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可获得满分集增益,且其编码增益与最小奇异值有关。仿真结果表明,满足设计准则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能够获得满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迫整检测 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 设计准则 全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频辅助的单载波空时分组编码传输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术波 郭俊奇 +1 位作者 陈江 项海格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研究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采用2个发送天线1个接收天线的单载波Alamouti空时分组编码数据块传输技术.在传输系统发射端利用导频符号辅助的思想设计出伪噪声PN导频序列和信息数据的排布结构;接收端一方面利用导频PN序列循环相关的信道... 研究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采用2个发送天线1个接收天线的单载波Alamouti空时分组编码数据块传输技术.在传输系统发射端利用导频符号辅助的思想设计出伪噪声PN导频序列和信息数据的排布结构;接收端一方面利用导频PN序列循环相关的信道估计算法获得信道冲激响应估值,另一方面采用干扰抵消技术消除导频序列对接收信息数据的影响,之后引入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以克服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导频辅助的单载波空时分组编码传输系统相对于单天线传输系统获得了空时结构所带来的全速率下的最大分集增益,具有比Alamouti空时分组编码与OFDM相结合的传输系统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更好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衰落 Alamouti空时分组编码 信道估计 单载波频域均衡 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分组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直接解码 被引量:1
7
作者 曾雁星 殷勤业 +1 位作者 张一闻 罗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58-1263,共6页
针对宏蜂窝小区中基站使用均匀线阵空时分组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上行物理链路,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直接对多个用户的发射符号和波达方向进行盲估计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构筑蕴涵用户编码符号序列和波达方向的辅助矩阵,对其... 针对宏蜂窝小区中基站使用均匀线阵空时分组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上行物理链路,该文提出了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直接对多个用户的发射符号和波达方向进行盲估计的算法。该算法通过构筑蕴涵用户编码符号序列和波达方向的辅助矩阵,对其进行特征分解,得到了每个用户波达方向的闭式解。进而,利用空时分组码的正交结构以及发射符号的有限码集特性给出了所有活动用户原始符号序列的闭式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码分多址 空时分组编码 阵列天线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分组编码的译码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广森 胡延平 周良柱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3,共4页
空时分组编码是最近提出的使用多个天线应用于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技术。
关键词 空时分组编码 分集 无线通信 译码算法 发射天线 信道编码 传输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时变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解码器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碧军 朱光喜 何业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两种新的适用于时变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的解码器设计方案。空时分组编码多用 户系统下,传统的迫零(Zero Forcing,ZF)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解码器设计均假定 信道准静态衰落。信道时变时... 该文提出了两种新的适用于时变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的解码器设计方案。空时分组编码多用 户系统下,传统的迫零(Zero Forcing,ZF)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解码器设计均假定 信道准静态衰落。信道时变时,这些传统解码器在解码某用户信号时引入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 且这种干扰随信道时变增大而增加。基于此,该文设计了两种新的解码器,该解码器可显著降低信道时变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增加,两种传统解码器均出现误码率性能平层,而新解码器获 得了显著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编码 多用户 变信道 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盲检测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波 刘琚 许宏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通过在不同天线发射的信号之间引入时域和空域信息,正交空时分组编码(OSTBC)可以获得发射分集增益,而且可以在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但是其译码却需要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因此,信道信息估计的准确性严重影响系统... 通过在不同天线发射的信号之间引入时域和空域信息,正交空时分组编码(OSTBC)可以获得发射分集增益,而且可以在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但是其译码却需要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因此,信道信息估计的准确性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盲源分离(BSS)技术可以在不进行信道估计的情况下对发射信号实现有效检测。通过利用OSTBC的正交特性,提出了2种基于ICA的盲检测方案,同时,一些基于信道估计的检测算法也被用来进行性能比较。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2种新方案均具有较好的系统适应性和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正交空时分组编码 盲源分离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满速率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及多用户接收方案
11
作者 虞湘宾 董涛 +1 位作者 徐大专 毕光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8-1172,共5页
通过引入满速率空时分组码方案,该文给出一种满速率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模型,并针对现有空时编码CDMA系统过高的译码复杂度,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接收方案。该方案在通过类似多用户检测方法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后,充分利用空时分组... 通过引入满速率空时分组码方案,该文给出一种满速率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模型,并针对现有空时编码CDMA系统过高的译码复杂度,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接收方案。该方案在通过类似多用户检测方法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后,充分利用空时分组码的复正交性来简化原有方案高译码复杂度。与原有指数性译码复杂度相比,该方案有着线性复杂度,而且与满分集空时分组编码CDMA系统相比,可实现满速率、低复杂度和部分分集,有着相对多的空间冗余信息,从而级联信道编码后可有效弥补部分分集所带来的性能损失。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系统容量和级联码的情况下,所给系统比相应的满分集空时编码CDMA系统有着低的误比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编码 满速率 码分多址 信道编码 多用户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分组编码的MC-CDMA下行链路性能分析
12
作者 郭建新 王大鸣 +1 位作者 冉崇森 胡捍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33-1037,共5页
将MC CDMA和空时分组编码相结合,构建出一种新的MC CDMA系统下行链路方案(ST MC CD MA)。该方案利用MC CDMA中固有的频率分集和空时分组码的空间分集来抵抗多径,提高系统性能。详细分析了该方案的信号变换形式和处理过程,从理论上给出... 将MC CDMA和空时分组编码相结合,构建出一种新的MC CDMA系统下行链路方案(ST MC CD MA)。该方案利用MC CDMA中固有的频率分集和空时分组码的空间分集来抵抗多径,提高系统性能。详细分析了该方案的信号变换形式和处理过程,从理论上给出了系统采用最大比合并时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和较多用户条件下,该系统较传统MC CDMA具有明显的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空时分组编码 下行链路 最大比合并 最大似然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place变换的空时分组编码误符号率性能分析
13
作者 曲新波 王灯国 +1 位作者 刘世界 李敏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155-160,共6页
分析了空间相关Rayleigh衰落信道下采用空时分组编码的MIMO通信系统的误符号率。利用Laplace变换推导了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在接收端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了由基本初等函数表示的线性调制下空时分组编码系统误符号率的闭合表达式。仿... 分析了空间相关Rayleigh衰落信道下采用空时分组编码的MIMO通信系统的误符号率。利用Laplace变换推导了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在接收端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了由基本初等函数表示的线性调制下空时分组编码系统误符号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证明了性能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衰落 空时分组编码 信道互相关矩阵 LAPLACE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空时分组编码的研究
14
作者 李广森 胡延平 周良柱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空时编码是最近提出的使用多个天线应用于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技术 .文中结合分集技术对空时编码进行了综述 ,包括系统模型、编译码方法、设计准则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空时编码与外码的级联 .
关键词 空时分组编码 分集 无线通信 TURBO码 瑞利衰落信道 系统模型 编译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空时分组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逐级干扰对消接收机算法
15
作者 曾雁星 殷勤业 +1 位作者 邓科 邓建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8-123,共6页
针对空时分组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上行物理链路,提出了基于QR分解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逐级干扰对消接收机算法。经算法处理后的数据矩阵保持了空时分组编码的正交结构,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处理实现空时分组编码的次优译码。与... 针对空时分组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上行物理链路,提出了基于QR分解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逐级干扰对消接收机算法。经算法处理后的数据矩阵保持了空时分组编码的正交结构,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性处理实现空时分组编码的次优译码。与传统的置零接收机算法相比,此算法不会对接收机端的白噪声产生放大作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独立衰落信道或相关衰落信道下,此算法均优于置零接收机算法。在误码率为10-6水平下,此算法比传统算法的信噪比改善约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码分多址 空时分组编码 逐级干扰对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多速率服务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OFDMA
16
作者 陈钟麟 朱光喜 蔡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42,共9页
针对多用户/多速率环境提出了非相干传输方案,通过采用双发射天线,该设计可确保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实现全码率、满分集通信。与已有的差分空时编码OFDM设计相比,本方案对信号星图无任何限制,因而可通过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提高... 针对多用户/多速率环境提出了非相干传输方案,通过采用双发射天线,该设计可确保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实现全码率、满分集通信。与已有的差分空时编码OFDM设计相比,本方案对信号星图无任何限制,因而可通过幅度和相位同时携带信息提高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调制 频率选择性衰落 OFDMA 差分空时分组编码 正交频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复杂度的多符号差分空时分组编码在快速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研究
17
作者 金小萍 金宁 李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09-212,共4页
为了降低多符号差分检测(MSDD)算法的高计算复杂度,提出了2个低复杂度的算法,分别是简单化的M算法(SMA)和改进的多符号反馈检测(IMDFD)算法.SMA是在M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删除对后续搜索过程不起作用的路径数,来达到和M算法性能相同,但复... 为了降低多符号差分检测(MSDD)算法的高计算复杂度,提出了2个低复杂度的算法,分别是简单化的M算法(SMA)和改进的多符号反馈检测(IMDFD)算法.SMA是在M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删除对后续搜索过程不起作用的路径数,来达到和M算法性能相同,但复杂度降低的目的;而IMDFD算法结合了SMA和MDFD算法的思想,通过联合估计最大化值和设置序列长度值的方法,不仅达到低复杂度,而且还克服了MDFD算法的错误传播和低信噪比下低性能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这2种算法通过增加观察间隔,都能很好的填补差分检测和相关检测之间的间距,并且随着星座点数的增加,SMA算法和IMDFD算法之间的性能间距在逐渐拉大,相对来说SMA算法具有稍高的复杂度但却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符号差分检测 空时分组编码 简单化的M算法 改进的多符号反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束空时分组编码的ICA盲检测方案
18
作者 谷波 刘琚 许宏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理论研究已经证明,结合波束形成和空时分组编码的混合系统与传统的单纯使用波束发射或空时编码的方案相比具有很大的性能提高;传统的译码方案是借助接收端的信道估计来实现的,它需要知道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但如果信道估计不易实... 理论研究已经证明,结合波束形成和空时分组编码的混合系统与传统的单纯使用波束发射或空时编码的方案相比具有很大的性能提高;传统的译码方案是借助接收端的信道估计来实现的,它需要知道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但如果信道估计不易实现,则系统性能将受很大影响。独立分量分析(ICA)作为一种经典的盲信号分离技术可以在不进行信道估计的情况下对发射信号实现有效检测。本文针对接收端的信号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ICA的正交检测方案;并通过仿真将新方案与传统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具有较好的系统适应性和误码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空时分组编码(BSTBC) 信道估计 独立分量分析(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MIMO-OFDM系统接收空间分集方案
19
作者 徐信 蔡跃明 徐友云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献[1]提出了一种使用正交设计的单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SIMO-OFDM)系统的空间分集接收结构,目的是为了减少接收端DFT块的数目以降低系统复杂度和减少功率消耗。由于在线性处理过程中噪声叠加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损失。本文提... 文献[1]提出了一种使用正交设计的单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SIMO-OFDM)系统的空间分集接收结构,目的是为了减少接收端DFT块的数目以降低系统复杂度和减少功率消耗。由于在线性处理过程中噪声叠加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的性能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OFDM(MIMO-OFDM)系统空间分集接收方案,通过在文献[1]提出的分集结构中引入使用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分集,弥补了因减少DFT块数目而造成的性能损失。本文对使用空时分组编码后的处理过程进行了推导,并对使用空时编码前后的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空时分组编码 发射分集 单输入多输出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健康 罗涛 +1 位作者 乐光新 尹长川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2期6-7,24,共3页
主要研究了信道的相关性对空时编码性能的影响。理论上,把V.Tarokh给出的独立信道情况下的性能界推广到实际相关信道下,得到了信道一定相关特性下系统的性能界,通过仿真得出了一定结论。
关键词 空时分组编码 相关衰落信道 成对差错率 WCDMA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