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心球状介孔硅基材料负载茂金属催化剂及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亢宇 张明森 +3 位作者 谢伦嘉 王洪涛 姜健准 郭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HO(CH2CH2O)20(CH2CH2(CH3)O)70(CH2CH2O)20H三嵌段共聚物、2,2,4-三甲基戊烷和四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空心球状介孔硅基材料(MS);利用MS负载甲基铝氧烷和茂金属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制备了催化剂MS-Bu;采用XRD、TEM、... 以HO(CH2CH2O)20(CH2CH2(CH3)O)70(CH2CH2O)20H三嵌段共聚物、2,2,4-三甲基戊烷和四甲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空心球状介孔硅基材料(MS);利用MS负载甲基铝氧烷和茂金属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制备了催化剂MS-Bu;采用XRD、TEM、SEM、EDS、ICP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MS-Bu催化乙烯聚合时的活性。表征结果显示,MS和MS-Bu呈空心球状,其晶体结构均为六方对称晶系;MS和MS-Bu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均为Ⅳ型,孔分布窄且均匀。活性评价结果表明,MS-Bu催化乙烯均聚、乙烯与1-己烯共聚时的活性很高,分别为6 122,5 998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状介孔硅基材料 茂金属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古丽米娜 姚建曦 +2 位作者 李晓天 饶望平 赵敬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人们所合成的各种硅基、非硅基介孔材料的介绍,比较了不同介孔材料在合成、应用等方面的优缺点,并简述了其将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材料 材料 道结构 形貌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微/介孔材料吸附二硫化碳(CS_2)的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谢遵园 谢倩 +6 位作者 李军平 王峰 彭伟才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8-1053,共6页
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不同的PMHS:TEOS质量比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微/介孔硅基材料.N2吸/脱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有微/介孔双孔分布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PMHS:TEOS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其... 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在不同的PMHS:TEOS质量比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微/介孔硅基材料.N2吸/脱附表征显示该材料具有微/介孔双孔分布的结构特征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随着PMHS:TEOS质量比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当PMHS:TEOS质量比为1:3时硅基微/介孔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达到783m·2g-1.XRD表征结果显示,该材料是无定形材料.材料对二硫化碳(CS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MHS:TEOS质量比为1:3合成的硅基微/介孔材料对CS2的吸附量最大,静态吸附量达到762.76mg·g-1,动态吸附穿透时间达到35min.再生实验表明材料再生性良好,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材料 分布 吸附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介孔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冲 罗劭娟 +1 位作者 任艳群 奚红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5,共5页
硅基介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固体多孔材料,不仅具有孔道大小均一、排列有序、孔径可以在2—50 nm内连续调节等重要特征,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孔道表面可进行物理吸附或化学修饰及较好的水热稳定性等特点。其在吸附分离... 硅基介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固体多孔材料,不仅具有孔道大小均一、排列有序、孔径可以在2—50 nm内连续调节等重要特征,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孔道表面可进行物理吸附或化学修饰及较好的水热稳定性等特点。其在吸附分离、催化、生物材料、药物缓释等方面,以及光、电、磁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前景,是目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系统综述了近年来M41S,HMS,MSU,SBA,杂原子化等系列硅基介孔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硅基介孔材料的分类、合成技术和机理、应用领域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合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引导合成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潘登 王亚明 蒋丽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00-2506,共7页
非硅基介孔材料由于其突出的结构特性和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广泛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使该类材料的合成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引导合成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 非硅基介孔材料由于其突出的结构特性和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广泛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使该类材料的合成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引导合成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及混合模板剂合成介孔碳、介孔金属氧化物等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现状,归纳了合成该类介孔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总结了不同模板剂引导合成的非硅基介孔材料特点,同时列表对比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合成该类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应用领域,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即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材料的功能化、合成过程的共模板化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材料 合成 模板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诱导介观相转变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及其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政伟 汪晓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19-1523,共5页
采用两步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04(PEO27-PPO61-PEO27)为模板剂合成介孔材料,研究了介孔材料结构随体系pH值的变化,探讨了体系中介观相转变的机理.研究表明,随着pH的升高,发现体系中无机物种和模板剂所组成的介观相发生了转变,由P6mm的SBA-... 采用两步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04(PEO27-PPO61-PEO27)为模板剂合成介孔材料,研究了介孔材料结构随体系pH值的变化,探讨了体系中介观相转变的机理.研究表明,随着pH的升高,发现体系中无机物种和模板剂所组成的介观相发生了转变,由P6mm的SBA-15(pH=1.51-2.67)2D六角孔道结构转变为3D蠕虫状孔道的MSU-X(pH=3.93-4.56)结构.对所得的两种不同种类的硅基材料以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NH2(CH2)3Si(C2H5O)3)进行表面烷基化改性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经过改性后MSU-X类介孔材料孔壁上接枝的烷基数目要远超过SBA-15类介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酸诱导 观相转变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模板法制备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苗继斌 钱家盛 +1 位作者 夏茹 章于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3-47,共5页
综述了利用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表面活性剂复合模板制备氧化钛、氧化铝及掺杂介孔材料等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复合模板在无机-有机协同自组装过程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复合模板在介孔及介孔复合材料制备... 综述了利用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表面活性剂复合模板制备氧化钛、氧化铝及掺杂介孔材料等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复合模板在无机-有机协同自组装过程中的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复合模板在介孔及介孔复合材料制备、性能研究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模板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介孔材料及其改性对SO_(2)的吸附效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刚 华绍广 吴将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30,36,共7页
为研究硅基介孔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对SO_(2)的吸附效能,文中以西曲氯铵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结构导向剂,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硅酸四甲基铵作为功能基团,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硅基介孔材料,同时还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改性。... 为研究硅基介孔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对SO_(2)的吸附效能,文中以西曲氯铵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结构导向剂,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硅酸四甲基铵作为功能基团,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硅基介孔材料,同时还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脱附和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手段,对合成和改性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硅基介孔材料及其改性对模拟烟气中SO_(2)的吸附效能,并对改性材料吸附性能材料提升的机理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硅基介孔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具有均匀表观、比表面积大、丰富表面基团和强热稳定性等特点;在优化条件下,改性后的硅基介孔对烟气中SO_(2)的静活度可达37.38 mg/g。因此,硅基介孔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对烟气中SO_(2)的处理均具有较大的实践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烟气 SO_(2) 吸附剂 静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基团改性介孔硅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美 王晓钟 +2 位作者 王培勋 侯晓蕊 陈占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09-3013,共5页
介绍了有机基团改性介孔硅基材料的种类及研究现状。经不同有机基团改性后,材料的活性位点增多,亲疏水性能改变以及水热稳定性增加,使其在吸附、医疗以及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其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染料分子,气体分子以及... 介绍了有机基团改性介孔硅基材料的种类及研究现状。经不同有机基团改性后,材料的活性位点增多,亲疏水性能改变以及水热稳定性增加,使其在吸附、医疗以及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其在吸附重金属离子,染料分子,气体分子以及阴离子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经有机基团改性后材料接触角改变在古建筑保护和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该杂化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 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CO_2吸附性能
10
作者 张莉娜 王浩 +2 位作者 秦张峰 樊卫斌 王建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以传统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阴离子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酸钠(NaPAA)为复合模板剂,在室温下合成了新型硅基介孔材料;选用聚乙烯亚胺(PEI)和硝酸镁(Mg(NO_3)_2·6H_2O)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PEI和MgO改性硅基... 以传统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阴离子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酸钠(NaPAA)为复合模板剂,在室温下合成了新型硅基介孔材料;选用聚乙烯亚胺(PEI)和硝酸镁(Mg(NO_3)_2·6H_2O)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PEI和MgO改性硅基介孔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静态体积法和程序升温脱附手段考察了该硅基介孔吸附材料的结构和CO_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硅基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均匀的孔道结构,可以使改性剂很好地分散在其孔道内,PEI和MgO改性的硅基介孔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在298K下,PEI负载质量分数为16.7%的PEI改性硅基介孔材料对CO_2的吸附量最大,达到0.98 mmol/g;MgO改性的硅基介孔材料在MgO负载质量分数为20%时,对CO_2的吸附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CO2 吸附 MGO PEI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铜的硅基介孔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连海霞 王晓钟 +2 位作者 董家鑫 吕伟伟 王政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8-100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掺杂铜的硅基介孔材料最新的改性研究进展。主要概括了采用直接合成法和合成后移植法合成铜掺杂的硅基介孔材料,较全面地比较了各合成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对材料在催化和吸附脱硫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掺铜的硅基... 综述了国内外对掺杂铜的硅基介孔材料最新的改性研究进展。主要概括了采用直接合成法和合成后移植法合成铜掺杂的硅基介孔材料,较全面地比较了各合成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对材料在催化和吸附脱硫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掺铜的硅基介孔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金属铜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硅基介孔材料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秀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可控合成了磁性Fe 3O 4@SiO 2和Fe 3O 4@SiO 2@Cu^2+球状核壳介孔材料,研究了模板剂的种类及去除方式对形貌的影响,并将材料用作固相萃取剂选择性吸附水中微囊藻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来研究其对MC-LR的吸附性能... 采用水热合成法可控合成了磁性Fe 3O 4@SiO 2和Fe 3O 4@SiO 2@Cu^2+球状核壳介孔材料,研究了模板剂的种类及去除方式对形貌的影响,并将材料用作固相萃取剂选择性吸附水中微囊藻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来研究其对MC-LR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模板剂更有利于壳层的形成,3次乙醇振荡萃取的方式对于两种材料均可达到很好的模板剂去除效果,对MC-LR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而马弗炉煅烧方式则适用于Fe 3O 4@SiO 2@Cu^2+介孔材料的制备。太湖水样中MC-LR的去除实验表明,两种材料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水样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材料 微囊藻毒素 吸附 制备方法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及硅基微球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雪风 金卫根 +1 位作者 刘芬 罗建勋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4,共3页
介孔中空材料有特定孔道结构,具有中空、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吸附性、筛分分子能力和光学性能,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热点研究材料。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功能材料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及硅基微球主要制备方... 介孔中空材料有特定孔道结构,具有中空、密度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吸附性、筛分分子能力和光学性能,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热点研究材料。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功能材料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及硅基微球主要制备方法,包括表面沉积法、层层组装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喷雾法、微乳液法。同时介绍了合成的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和硅基微球的形貌特点及应用。指出不同方法、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的形貌、孔径大小、孔形状及材料晶形有很大影响,条件温和、步骤简单、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 微球 材料 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化物所实现大规模合成大脑皮层状介孔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
14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242,共1页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无机材料,它兼具了介孔材料和二氧化硅材料的双重特性,在催化、分离、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无机材料,它兼具了介孔材料和二氧化硅材料的双重特性,在催化、分离、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所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介孔孔径难以超过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材料 材料 复合材料 十六烷三甲溴化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层状 大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基N掺杂介孔碳材料电化学性能
15
作者 丁帅伟 张海涵 +2 位作者 向勇 徐丽 刘国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1-926,共6页
为了制备高比电容、高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己二胺、腰果酚、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了苯并噁嗪前驱体(C-BOZ),利用介孔硅基分子筛(SBA-15)为模板剂,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碳材料(NCC)。分别考察了C-BOZ与SBA-15质量比为1:0.6、1:0.... 为了制备高比电容、高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己二胺、腰果酚、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了苯并噁嗪前驱体(C-BOZ),利用介孔硅基分子筛(SBA-15)为模板剂,制备了氮掺杂有序介孔碳材料(NCC)。分别考察了C-BOZ与SBA-15质量比为1:0.6、1:0.8、1:1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N2等温吸脱附、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C-BOZ与SBA-15质量比为1:0.8时,比表面积高达1 432 m^(2)·g^(-1),所制备碳材料成功复刻出SBA-15的孔道形貌结构,电流密度为0.5 A·g^(-1)时比电容高达464 F·g^(-1),经过6 000次循环充放电仍然保持初始比容量的97.7%,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材料 超级电容器 分子筛(SBA-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法制备介孔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台国安 郭万林 姜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6-18,43,共4页
将超声技术引入介孔材料的合成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用超声诱导的方法可大大缩短合成时间 ,又可获得性能优良的介孔复合材料。从超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出发 ,主要介绍了超声法在制备硅基介孔材料和非硅基介孔材料方面的应用 ,并对... 将超声技术引入介孔材料的合成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用超声诱导的方法可大大缩短合成时间 ,又可获得性能优良的介孔复合材料。从超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出发 ,主要介绍了超声法在制备硅基介孔材料和非硅基介孔材料方面的应用 ,并对超声化学法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超声化学 合成 领域 时间 超声技术 制备 复合材料 研究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蓓怡 于文利 赵亚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8-501,共4页
将制备介孔材料的传统方法与超临界流体方法进行了比较, 总结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用于清除模板剂以及作为载体使硅基基团渗透入介孔模板两方面的应用, 并介绍了以高聚物为模板制备介孔膜的原理。以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介孔... 将制备介孔材料的传统方法与超临界流体方法进行了比较, 总结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用于清除模板剂以及作为载体使硅基基团渗透入介孔模板两方面的应用, 并介绍了以高聚物为模板制备介孔膜的原理。以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介孔材料, 所得的产品孔径分布更窄, 材料结构更规整、更有序, 且模板清除率和硅基的装载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技术 材料制备 应用 材料 传统方法 模板制备 径分布 材料结构 装载效率 模板剂 高聚物 清除率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介孔硅MCM-41对美洛昔康的包载及其形成的复合物MCM41-MX的溶出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悦 郭卓 +3 位作者 包志红 陈洪涛 傅彦妍 李三鸣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6,共4页
通过有序介孔硅基材料MCM-41来增加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的溶出速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热重分析、XRD分析与差热扫描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物体外溶出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美洛昔康与MCM-41制成的复合物的载药量为10%左右;复合物中的... 通过有序介孔硅基材料MCM-41来增加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的溶出速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热重分析、XRD分析与差热扫描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物体外溶出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美洛昔康与MCM-41制成的复合物的载药量为10%左右;复合物中的美洛昔康不是以晶体形式存在,药物分子与硅羟基之间有氢键作用;在pH=7.4缓冲溶液中,复合物与美洛昔康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相比,溶出度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材料 MCM-41 溶出速率 水难溶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佳 杨启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7-363,共7页
评述了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酶分子被固载到介孔材料的纳米孔中后,载体孔径尺寸和纳米孔微环境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以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为例,对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在生物柴油制备、生... 评述了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酶分子被固载到介孔材料的纳米孔中后,载体孔径尺寸和纳米孔微环境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以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为例,对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在生物柴油制备、生物质转化、手性药物及精细化学品合成、生物燃料电池及生物传感器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材料 酶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惠舒 李乐 +2 位作者 刘馨谣 汤凯璇 乔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6-61,共6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具有表面积大、孔容积大以及表面可修饰化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单一的介孔二氧化硅存在生物降解低、性能单一等问题。为弥补这些功能缺陷,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的一系列...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具有表面积大、孔容积大以及表面可修饰化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单一的介孔二氧化硅存在生物降解低、性能单一等问题。为弥补这些功能缺陷,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的一系列复合材料应运而生。介孔二氧化硅在与无机、有机材料杂化复合后,表现出可控、稳定等特征,大大改善其性能。本文简述了不同形态的介孔二氧化硅及其特性,总结了介孔二氧化硅与无机、有机材料杂化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特性、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材料 纳米颗粒 复合材料 氧化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