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心微球型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乐园 陈建峰 汪文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空心微球结构类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如微乳液法、喷雾反应法、超声波法、模板 -界面反应法及逐层自组装方法等 ,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并说明了表征空心微球结构的实验手段 ,如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能...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空心微球结构类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如微乳液法、喷雾反应法、超声波法、模板 -界面反应法及逐层自组装方法等 ,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并说明了表征空心微球结构的实验手段 ,如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红外光谱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球型纳米结构材料 制备 应用 乳液法 喷雾反应法 超声波法 模板-界面反应法 逐层自组装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核-壳及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晖 朱振峰 朱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177-179,183,共4页
核-壳结构及空心结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核-壳结约纳米材料的原理,综述了当前微乳液法制备核-壳及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该类材料的表征技术。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空心结构 纳米材料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空心结构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麻亚挺 黄健 +4 位作者 刘翔 刘鹏飞 蔡余新 谢清水 彭栋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871-888,共18页
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拥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同时,兼有快速充放电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电极材料是电池性能的关键,金属氧化物因为拥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安全性能,已经成为有希望替代传统商... 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拥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同时,兼有快速充放电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电极材料是电池性能的关键,金属氧化物因为拥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安全性能,已经成为有希望替代传统商用石墨负极的新型电极材料。然而,金属氧化物负极的循环结构稳定性较差、电导率低,由此导致差的循环及倍率性能,极大地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近年来,拥有微纳米空心结构的金属氧化物显示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介绍了制备空心结构金属氧化物的常用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列举了常见空心结构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的性能表现,最后对空心结构金属氧化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空心结构 金属氧化物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纳米结构多孔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亮 朱英杰 +1 位作者 曹少文 马明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以CaC l2和Na2CO3为反应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在室温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结构碳酸钙空心球.用TEM和SEM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发现,所制备的碳酸钙空心球的球壁由纳米粒子组成,具有多孔形貌特征.分别在模拟胃液(pH=1.2)以及模... 以CaC l2和Na2CO3为反应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在室温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结构碳酸钙空心球.用TEM和SEM对其进行形貌观察发现,所制备的碳酸钙空心球的球壁由纳米粒子组成,具有多孔形貌特征.分别在模拟胃液(pH=1.2)以及模拟肠液(pH=7.4)中对制备的纳米结构碳酸钙空心球进行了药物装载和缓释性能的研究,选用的药物为布洛芬(IBU).研究结果表明,IBU/CaCO3多孔空心微球药物传输体系具有较高的药物装载量和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纳米结构碳酸钙空心球中IBU的装载量可以达到195mg/g,且连续释药时间能持续53h以上;除去表面活性剂后,载体中IBU的装载量可达到130mg/g,药物释放率为100%时,持续释药时间可达到40h.纳米结构碳酸钙多孔空心球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在药物缓释体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纳米结构 多孔空心 药物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球型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瑞雪 李木森 吕宇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22,共4页
空心微球型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空心结构而致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来空心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喷雾反应法、模板法、微乳液聚合法等,并简要介绍了空心微球型材料在药物输送系统、催化... 空心微球型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空心结构而致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来空心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如喷雾反应法、模板法、微乳液聚合法等,并简要介绍了空心微球型材料在药物输送系统、催化剂及建材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 制备 应用 空心结构 制备方法 材料 球型 物理化学性质 乳液聚合法 喷雾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原位聚合方法的普适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幼维 赵炯心 +1 位作者 江明 汪佳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2-1766,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新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两种单体,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以聚(ε-己内酯)(PCL)为核,分别以交联PHPMA和PVAc为壳的纳米微球;将微球的核酶解...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新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两种单体,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以聚(ε-己内酯)(PCL)为核,分别以交联PHPMA和PVAc为壳的纳米微球;将微球的核酶解后,分别得到了对应的交联PMAA空心球和交联PVA空心球.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适用于单体可溶于水而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水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合物纳米 空心 制备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生物启发的多尺度微/纳米结构材料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女 赵勇 江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1-428,共8页
简要介绍了自然界中几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体,其宏观性质与其表面的微纳米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概述了近几年来仿生合成多尺度零维/一维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展望了多尺度微纳米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仿生合成 多尺度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生物复合材料多级微纳米结构的韧性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斌 张智凌 +2 位作者 尹大刚 袁权 范镜泓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研究胫骨生物复合材料多级优良微纳米结构的韧性机理。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胫骨成骨的多级微纳米结构。通过多级微纳米结构模型分析揭示胫骨的韧性机理。结果胫骨是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组成的、具有多级微纳米结构的生物复... 目的研究胫骨生物复合材料多级优良微纳米结构的韧性机理。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胫骨成骨的多级微纳米结构。通过多级微纳米结构模型分析揭示胫骨的韧性机理。结果胫骨是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组成的、具有多级微纳米结构的生物复合材料。在不同尺度下的微纳米结构模型分析表明胫骨多层微纳米结构增加了胫骨的断裂能,而羟基磷灰石纤维片的交叉微结构以及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片的长细形状尺寸增加了纤维片的拔出能。结论胫骨多级优良微纳米结构赋予胫骨高的断裂韧性,可用于仿生复合材料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生物复合材料 多级纳米结构 韧性 模型分析 断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中SiO_2微相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尚修勇 朱子康 +1 位作者 印杰 李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 ( 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 ( TEOS)在聚酰胺酸 ( PAA)的N-甲基 - 2 -吡咯烷酮 ( NMP)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 ,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 UV- Vis、FT- I...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 ( 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 ( TEOS)在聚酰胺酸 ( PAA)的N-甲基 - 2 -吡咯烷酮 ( NMP)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 ,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 UV- Vis、FT- IR、SEM和光子相关法等对其溶胶 -凝胶转变过程、二氧化硅微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并对溶液中粒子间的团聚行为作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 ,PAA逐步亚胺化 ,同时 TEOS水解后的硅羟基 ( Si- OH)逐步缩合 ,由线型结构向环状结构过渡 ,原位生成Si O2 凝胶网络。实验结果还发现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对二氧化硅无机粒子的尺寸无明显的影响 ,而光子相关法结果则表明颗粒表面活性 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有机-无机 杂化 团聚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纳米结构四氧化三铁空心微球磁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庆荣 方庆清 刘艳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7-1562,共6页
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Fe3O4空心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分散Fe3O4空心微球为立方多晶结构,其直径约400 nm,是由约40 nm纳米颗粒组装... 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Fe3O4空心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分散Fe3O4空心微球为立方多晶结构,其直径约400 nm,是由约40 nm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Fe3O4空心微球的室温和变温磁性。室温磁滞回线表明不同反应时间所得产物均表现为良好的亚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Ms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由反应时间为12 h所得的Fe3O4空心微球在1000 Oe下的M-T曲线测得其居里温度为778 K,并测得其在外磁场H=5000 Oe场冷却至液氮温度再升至不同温度(100 K,200 K,300 K)时的磁滞回线,发现不同温度时测得的Fe3O4空心微球磁滞回线都是左右对称的,没有明显的交换偏置效应,且随测量温度增加,其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结构 四氧化三铁 空心 溶剂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硅藻三维结构的微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前前 陈然 李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7-142,共6页
海洋硅藻种类繁多,具有因种而异的形状奇特的刚性细胞壁,称作硅质壳。硅质壳主要由无定形的二氧化硅构成,在纳米至微米尺度的三维结构(如孔、脊或管状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规律性和精确的重现性。仿效硅藻,在温和的条件下制造超精细微纳... 海洋硅藻种类繁多,具有因种而异的形状奇特的刚性细胞壁,称作硅质壳。硅质壳主要由无定形的二氧化硅构成,在纳米至微米尺度的三维结构(如孔、脊或管状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规律性和精确的重现性。仿效硅藻,在温和的条件下制造超精细微纳米材料,成为众多从事生物、化学、材料研究工作者追逐的焦点。本文从硅藻硅质壳的形成机理及体外仿生、影响硅藻硅质壳结构的外在因素、硅藻硅质壳的化学修饰与应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硅藻 硅质壳修饰 三维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研究纳米材料微结构的一些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传铮 张建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313,共34页
本文在简单评叙过去常用于金属材料中晶粒(嵌镶块)大小和微观应变的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方法(分离微晶—微应变二重宽化效应的Fourier分析、方差分析和近似函数三种方法)之后,介绍了作者及合作者近年来发展和建立的分离微晶—微应变、微... 本文在简单评叙过去常用于金属材料中晶粒(嵌镶块)大小和微观应变的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方法(分离微晶—微应变二重宽化效应的Fourier分析、方差分析和近似函数三种方法)之后,介绍了作者及合作者近年来发展和建立的分离微晶—微应变、微晶—层错、微应变—层错二重宽化效应和分离微晶—微应力—层错三重宽化效应的一般理论、最小二乘方法和计算程序系列。然后把这些方法用于评价各种典型纳米材料微结构的研究。它们包括:(1)贮氢合金MmB5;(2)面心立方结构纳米NiO的分析,获得微结构参数与热分解温度的关系;(3)体心立方结构的V-Ti基合金在吸放氢过程中的结构变化;(4)用来研究镍氢电池活化前后正极-βNi(OH)2的微结构时,对一般方法作简化,从而了解了-βNi(OH)2在镍氢电池中充放电过程和电池循环过程中的行为;(5)六方纳米ZnO的微结构研究和添加Ca、Sr和混合稀土的Mg-Al合金中的微结构研究;(6)还用于六方(2H-)石墨堆垛无序度的测定。实际应用发现,对不同的纳米材料合理应用分离X射线衍射多重宽化效应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实际应用还发现,所提出的分离多重宽化效应的方法,能用于评价和研究纳米材料及其在使用过程微结构的变化,从而把材料性能与微结构参数联系起来,建立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已获得不少有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结构 晶形状和大小 应变(力) 堆垛层错 XRD 最小二乘方法 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固体材料的屈服应力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鸿琦 邢冬梅 +2 位作者 佟景伟 王世斌 岳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CSCD 2000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研究了金属基纳米颗粒结构固体材料的屈服应力、显微硬度等力学性能及其与构成物质的颗粒度、界面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规律产生的原因 。
关键词 纳米颗粒结构 固体材料 屈服应力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法和随机法的微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建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 赵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18-2923,共6页
为了表征微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随机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法和随机法构建材料微观结构模型的方法。首先研究了Vononio法和随机法的建模原理;然后使用Voronoi法构建陶瓷刀具材料的基体微观结构,再使用随机法构建陶瓷刀具... 为了表征微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随机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法和随机法构建材料微观结构模型的方法。首先研究了Vononio法和随机法的建模原理;然后使用Voronoi法构建陶瓷刀具材料的基体微观结构,再使用随机法构建陶瓷刀具材料的增强相和纳米颗粒;最后基于Matlab和VC++平台开发微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微观结构建模软件。结果表明:构建的微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模型能够表征晶粒的平均粒径及其分布、晶粒形心位置分布、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和纳米相的粒径及体积分数等微观结构参数,反映了材料真实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陶瓷 刀具材料 结构 Vononio法 随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EEK复合材料表面构筑微纳米结构及其防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磊 王斐 潘蕾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7期95-101,共7页
为提高材料表面防结冰性能,同时满足航空航天轻质高强的要求,通过表面光刻、喷砂、喷砂+阳极氧化等方法在A5083铝合金表面构筑微纳米形貌,采用模板法将该形貌复制到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表面。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测量水... 为提高材料表面防结冰性能,同时满足航空航天轻质高强的要求,通过表面光刻、喷砂、喷砂+阳极氧化等方法在A5083铝合金表面构筑微纳米形貌,采用模板法将该形貌复制到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表面。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测量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运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表面形貌,利用自制结冰延迟性能测试仪记录表面结冰时间,并借助粘附力测试仪计算冰层的宏观粘附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表面处理的试样对比,构筑微纳米结构的CF/PEEK疏水性能均提高;其中,利用表面喷砂+阳极氧化处理金属模板制备得到的CF/PEEK试样的表面疏水性能及防冰性能最好,当砂砾目数为120目时,接触角达150.4°,结冰时间达到538s(较未处理试样表面延长了12倍);最后讨论分析了表面结构与疏水、防结冰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模板法 纳米结构 接触角 结冰时间 粘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CNTs/Ni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宏刚 雷俊 +2 位作者 何巍 祁伟健 李小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92-5198,共7页
Ti_(3)C_(2)T_(x)材料以其卓越的导电性能在电磁波能量耗散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了构建具有高吸收特性的Ti_(3)C_(2)T_(x)复合材料,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双壳结构的Ti_(3)C_(2)T_(x)@CNTs/Ni-HS空心球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 Ti_(3)C_(2)T_(x)材料以其卓越的导电性能在电磁波能量耗散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为了构建具有高吸收特性的Ti_(3)C_(2)T_(x)复合材料,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双壳结构的Ti_(3)C_(2)T_(x)@CNTs/Ni-HS空心球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电磁性质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此结构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受限的耗散笼,其中外层CNTs/Ni结构限制了球体间的电子转移,有效防止了自堆叠现象,而且紧密接触的Ti_(3)C_(2)T_(x)内层结构形成了连续的导电路径,从而显著增强了电磁波能量的耗散效率。结果表明,Ti_(3)C_(2)T_(x)@CNTs/Ni-HS-600空心球复合材料在质量比仅为15%(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实现了-59.88 dB的最小反射损耗,显著优于同类材料。这一优异的性能归因于受限耗散笼中合理设计的导电路径,其在确保材料轻量化的同时,实现了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此项研究不仅为高性能电磁波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 静电自组装 电磁波吸收 复合材料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结构MnO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储锂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雅敏 赵秀芸 夏定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2,共4页
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四种不同形貌的MnCO3作为前驱体,在H2/Ar混合气氛中热处理合成出规则的球形、立方体、哑铃体、椭球形四种不同形貌的MnO微/纳米材料。采用XRD、SEM、TG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方法比... 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四种不同形貌的MnCO3作为前驱体,在H2/Ar混合气氛中热处理合成出规则的球形、立方体、哑铃体、椭球形四种不同形貌的MnO微/纳米材料。采用XRD、SEM、TG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方法比较了四种形貌的MnO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0.1 C充放电时,球形和立方体形貌的MnO材料比容量较高,20次循环后保持在250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 /纳米结构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墨微片/聚氨酯/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强 李茂源 +3 位作者 洪义强 邹华维 梁梅 陈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2-184,190,共4页
采用分步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石墨微片/聚氨酯/环氧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石墨微片在复合体系中的分散情况;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石墨微片添加量为0.25%,其拉伸强度达到60 MPa,比未添加纳米石墨微片体系提高了36.... 采用分步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石墨微片/聚氨酯/环氧复合体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石墨微片在复合体系中的分散情况;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石墨微片添加量为0.25%,其拉伸强度达到60 MPa,比未添加纳米石墨微片体系提高了36.7%,弯曲强度为93.1 MPa,增加了59.4%;当改性纳米石墨微片添加量为4%时,拉伸模量为2672MPa,提高了73.1%,弯曲模量达到2470 MPa,比纯体系增加了76.1%;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改性纳米石墨微片(GNS)后,复合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阻尼温域均增加,GNS质量分数为2%时,其阻尼温域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纳米石墨 结构阻尼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结构生物材料在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睿 毛飞 +3 位作者 钱晖 杨晓 朱向东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0-762,共13页
天然骨组织由有机纳米材料胶原纤维和无机纳米材料羟基磷灰石组成,具有独特的微纳米结构以及传统人工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生物功能和力学性能优势。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中,模拟天然骨组织层次特征的微纳米结构生物材料是研究热点... 天然骨组织由有机纳米材料胶原纤维和无机纳米材料羟基磷灰石组成,具有独特的微纳米结构以及传统人工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生物功能和力学性能优势。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中,模拟天然骨组织层次特征的微纳米结构生物材料是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微纳米结构生物材料能有效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促进细胞成骨分化,进而促进体内骨组织再生。本文综述了利用天然骨组织层次特征指导材料分层设计的研究进展以及微纳米结构生物材料的细胞相互作用特性和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生物材料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骨再生 生物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材料制备和微纳结构构建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志刚 徐琴琴 +3 位作者 林润泽 银建中 柳宝林 王启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00-3313,共14页
柔性压力传感器是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医疗保健、运动健身、安全生产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超大比表面积和超高机械强度,被视为制备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优良敏感材料。然而石墨烯碎片引入晶界或... 柔性压力传感器是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医疗保健、运动健身、安全生产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超大比表面积和超高机械强度,被视为制备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优良敏感材料。然而石墨烯碎片引入晶界或堆叠等缺陷,用纯石墨烯制备柔性压力传感器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响应范围窄等问题。将零维银纳米颗粒或一维银纳米线与石墨烯构建复合材料,可有效跨越缺陷或搭接相邻片层,起到"桥梁"作用,石墨烯片层平铺到纳米银导电网络之间,起到"补丁"作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柔性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的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工艺,并介绍了不同微纳结构的传感器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 柔性压力传感器 复合材料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