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硐室矿柱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向伟华 路燕泽 +5 位作者 刘志义 王社光 王立杰 甘德清 陈彦亭 杨志强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共8页
以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普氏地压理论和卡斯特纳方程构建凿岩硐室矿柱稳定性计算模型,探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硐室各因素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凿岩硐室内不留矿柱(方案1)与先留设矿柱后与... 以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南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普氏地压理论和卡斯特纳方程构建凿岩硐室矿柱稳定性计算模型,探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凿岩硐室各因素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凿岩硐室内不留矿柱(方案1)与先留设矿柱后与矿体一起崩落(方案2)条件下的顶板稳定性。结果表明:采场开采长度27~45 m时,方案2的凿岩硐室顶板失稳风险较大;采场开采长度大于45 m时,2种方案顶板均存在失稳风险;方案2会使凿岩硐室内应力集中,顶板和侧帮出现应力加速释放现象;方案1的凿岩硐室应力释放和分布较为稳定,破坏时间相对滞后;矿岩稳固性较差时,选择方案1更利于顶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凿岩硐室 矿柱 顶板稳定性 敏感性分析 结构 顶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模型
2
作者 张泽群 钟文 +4 位作者 杨华泽 周伶杰 林圣杰 毛基腾 赵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904,共11页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多源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确立了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D-S证据理论的识别框架及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通过引入正态隶属度函数及改进的K-L距离对指标因素概率分配和权重分配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多源信息融合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模型。选取某分段空场嗣后充填开采矿山5个典型人工矿柱(充填体)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等级分别为AP-2、AP-3和AP-5(Ⅱ级)>AP-4(Ⅲ级)>AP-1(Ⅳ级),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前期位移、声发射现场监测分析评价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有效性。该模型为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人工矿柱(体) 多源信息融合 稳定性评价模型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隔离矿柱合理间距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龙 叶义成 +3 位作者 姚囝 罗斌玉 岳哲 李江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30,共5页
基于安徽某铜矿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柱安全系数公式计算出隔离矿柱合理宽度为20 m左右,运用材料力学简支梁平衡理论分析计算了隔离矿柱合理间距为60-65 m。以理论计算值为依据,数值模拟中采用3种方案分析... 基于安徽某铜矿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柱安全系数公式计算出隔离矿柱合理宽度为20 m左右,运用材料力学简支梁平衡理论分析计算了隔离矿柱合理间距为60-65 m。以理论计算值为依据,数值模拟中采用3种方案分析不同隔离矿柱间距参数下矿岩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隔离矿柱宽度为20 m时,矿体开挖后在采场顶底板表现为拉应力状态,在隔离矿柱处表现为压应力状态,且应力和位移随着隔离矿柱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尤其是当隔离矿柱间距为70 m时,采场应力和位移明显增大,矿柱剪切破坏的程度加大,且顶板安全率小于1,因此间距为65 m时是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符合矿山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法 隔离矿柱 合理间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金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大直径深孔切槽爆破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良银 蒋万飞 +2 位作者 宋召法 刘晓光 张金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585-593,共9页
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如何形成回采爆破的初始补偿空间是成功应用该采矿方法的关键。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进行切割拉槽爆破时,受到围岩的夹制作用,极易造成切割槽爆破欠挖甚至出现爆破失败的问题。以新城金矿为工程背景,采... 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如何形成回采爆破的初始补偿空间是成功应用该采矿方法的关键。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进行切割拉槽爆破时,受到围岩的夹制作用,极易造成切割槽爆破欠挖甚至出现爆破失败的问题。以新城金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无切割井大直径深孔爆破方法形成切割槽。对比分析传统的垂直深孔后退式分段爆破拉槽方法与“品”字形后退式分段爆破拉槽方法,结果表明:当采用“品”字形后退式分段爆破拉槽方法时,既利用了采场下部的自由空间,又利用了由于“品”字形布置所创造的超前自由面和中央补偿空间,可以显著提升无切割井深孔爆破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新城金矿阶段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大直径深孔切槽爆破的孔网参数。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新城金矿大直径深孔切槽爆破一次爆破高度为3.6 m,炮孔直径为100 mm,炮孔的排间距和孔间距均为1.5 m,爆破边孔距离爆破边界为0.5 m,并在切割槽中央设置4个空间补偿孔,改善“品”字形后退式深孔切槽爆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无井拉槽方 夹制作用 爆破顺序 孔网参数 补偿孔 自由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中厚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敏 王晓军 +3 位作者 邱纪香 谷亚州 蔡思杰 黄明清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了工艺优化,并提出采场内不留间柱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在一步骤充填后将充填体侧帮直接与矿房相连接,并采用挤压爆破提高充填体强度和矿块的回采率。实施时间是该方法的关键,ANSYS/LS-DYNA数值模拟表明:采用中深孔挤压爆破形成切割槽时,应在采场充填及充填体养护7~9 d后进行。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为矿山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中厚矿体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切割槽 底部结构 ANSYS/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家营铁矿厚大矿体空场嗣后充填开采协同支护方法
6
作者 胡巍巍 翟会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54,共3页
针对司家营铁矿倾斜急倾斜厚大矿体井下规模化开采的采场稳定性问题,立足充分释放矿岩体承载能力,同时利用注浆支护技术协同维护采场围岩稳定性,形成包含4个承载机构的拱悬挂桥梁支护承载体系。根据拱形承载特性,研究简易的支护计算方... 针对司家营铁矿倾斜急倾斜厚大矿体井下规模化开采的采场稳定性问题,立足充分释放矿岩体承载能力,同时利用注浆支护技术协同维护采场围岩稳定性,形成包含4个承载机构的拱悬挂桥梁支护承载体系。根据拱形承载特性,研究简易的支护计算方法和工程岩体结构内力计算模型,并应用于司家营南区地下矿,确定了在矿房长度方向上布设6排,每排3根长20 m的悬挂锚索。同时,运用UDEC进行数值分析,顶板位移从2.5 m降到0.5 m的计算结果有效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可靠性,可有效保证司家营南区地下大规模开采安全,确保地表环境不受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法 协同支护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体三维拱应力及强度需求模型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光生 杨小聪 郭利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91-1403,共13页
在地下厚大金属矿体的两步骤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合理平衡一步骤矿房采场胶结充填体的揭露稳定性及其强度需求对安全经济充填采矿影响重大。为获取该采矿法中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的三维解析模型与方法,解决类似矿山确定充填体强度... 在地下厚大金属矿体的两步骤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合理平衡一步骤矿房采场胶结充填体的揭露稳定性及其强度需求对安全经济充填采矿影响重大。为获取该采矿法中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的三维解析模型与方法,解决类似矿山确定充填体强度需求主要采用经验类比、缺乏科学合理计算方法的问题,本文借鉴土力学应力拱理论,分析了两步骤采充时序过程中的相邻采场充填体空间接触关系,分别研究了二步骤采场非胶结充填体、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揭露后)的应力分布模式,基于Marston拱应力二维模型,拓展建立了各采场充填体的三维拱应力解析模型,得出了非胶结充填体-胶结充填体-采场围岩之间的应力传递规律及接触力学边界解析方法,并通过FLAC^3D模拟的拱应力分布结果进行了三维拱应力解析模型的对比验证。进一步将提出的拱应力解析方法应用至Mitchell强度需求解析模型中,考虑了三维成拱作用下非胶结充填体对胶结充填体的侧向推力作用、采场上下盘围岩对胶结充填体的接触摩擦作用,以底部滑动面方向角、滑动体与围岩接触面摩擦力方向角的不同取值情况,定量表征了揭露后胶结充填体的潜在破坏模式,并据此提出了4种胶结充填体安全系数和强度需求的三维解析模型与方法。再利用FLAC^3D开展了不同采场尺寸(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充填体参数(容重、内摩擦角)等条件下的充填体强度需求数值解搜索计算,与4种解析方法计算的强度需求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得出了当胶结充填体底部滑动面方向角α=45°+φc/2且滑动体与围岩接触面摩擦力方向角β=45°-φc/2时,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的三维解析解和三维数值解吻合度最佳,最终获取了最优的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三维解析模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体应力 体强度需求 三维解析模型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充时序的空场嗣后充填体强度要求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光生 杨小聪 郭利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94,共10页
为解决江西某钨矿空场嗣后充填法一步骤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优化设计问题,以该矿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利用加拿大米切尔法进行了强度要求解析计算,并基于实际采充时序过程,考虑充填体与矿岩接触作用、二步骤采场非胶结充填体对一步骤采场... 为解决江西某钨矿空场嗣后充填法一步骤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优化设计问题,以该矿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利用加拿大米切尔法进行了强度要求解析计算,并基于实际采充时序过程,考虑充填体与矿岩接触作用、二步骤采场非胶结充填体对一步骤采场胶结充填体侧向推力作用,提出了充填体强度要求修正解析方法,并计算了同等条件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进而采用FLAC3D开展采充时序过程中一步骤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数值解的搜索计算,对比分析了充填体强度要求数值解与两种解析解,讨论了米切尔法的适用性,校验了修正解析模型可靠性,可为同类矿山充填体强度要求优化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嗣后采矿 强度要求 米切尔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校核与建议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克顺 吴姗 宋卫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0,116,共6页
结合大冶铁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东采-180m水平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校核计算和模拟分析。首先采用力学模型法,将采场顶板简化为简支梁,计算顶板的最大跨度以确定采场结构参数范围,并对矿柱的强度进行计算。其... 结合大冶铁矿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东采-180m水平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校核计算和模拟分析。首先采用力学模型法,将采场顶板简化为简支梁,计算顶板的最大跨度以确定采场结构参数范围,并对矿柱的强度进行计算。其次采用FLA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隔一采一"的开采顺序对矿房和矿柱进行分步开挖,通过对应力分布规律、塑性区和位移变化规律的分析,求解安全系数,并综合开采效率和安全系数等因素,提出了大冶铁矿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范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嗣后胶结 数值模拟 结构参数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与岩体强度合理匹配下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蕾 邱景平 +1 位作者 邢军 孙晓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4,共5页
选取合理的充填配比和采场结构参数是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山实现安全回采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峰值变形能相近的原则,确定了符合中关铁矿的最佳充填配比为1∶6。在此充填配比下,针对中关铁... 选取合理的充填配比和采场结构参数是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山实现安全回采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峰值变形能相近的原则,确定了符合中关铁矿的最佳充填配比为1∶6。在此充填配比下,针对中关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对影响采场稳定性的矿房长度、矿房跨度和顶板厚度这3个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得到9种试验方案。运用FLAC3D对9种不同方案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对比了各方案矿房回采充填后采场顶板和充填体矿柱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研究了各因素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顺序,进而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计算结果表明:矿房长度和矿房跨度是影响采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优的结构参数为矿房长度50 m、矿房跨度18 m、顶板厚度8 m,该结构参数下能够保证采场的稳定性且能有效提高矿山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采矿 强度匹配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暴露面的阶段充填体孤柱需求强度模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磊 邱景平 +1 位作者 孙晓刚 邢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7-1331,共5页
阶段充填体孤柱侧壁均暴露、处于双轴受力状态,易发生剪切破坏.为合理确定其所需强度值,根据Terzaghi松散地压理论和滑楔体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孤柱需求强度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需求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阶段充填体孤柱需求强度值... 阶段充填体孤柱侧壁均暴露、处于双轴受力状态,易发生剪切破坏.为合理确定其所需强度值,根据Terzaghi松散地压理论和滑楔体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孤柱需求强度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需求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阶段充填体孤柱需求强度值与采场埋深和结构参数呈正相关,与充填体内摩擦角、充填体-围岩接触面摩擦系数和摩擦角呈负相关.该研究成果对指导矿山充填配比设计、防止地表塌陷和环境保护等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采矿 体矿柱 需求强度 数学模型 滑楔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开采顺序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甘德清 孟岐 +1 位作者 刘志义 路燕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了平衡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的产能与安全,以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背景,进行开采顺序优化研究。首先,基于间柱承压理论,得出间柱宽度合理值为14.2~47.2 m。根据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间柱宽度分别为15 m、30 m、45 m,即隔... 为了平衡缓倾斜极厚矿体高阶段采场的产能与安全,以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为背景,进行开采顺序优化研究。首先,基于间柱承压理论,得出间柱宽度合理值为14.2~47.2 m。根据采场结构参数,设计间柱宽度分别为15 m、30 m、45 m,即隔一采一、隔二采一、隔三采一,并采用FLAC^(3D)建立矿体模型,对比分析各方案顶板沉降以及间柱稳定性。最后,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与产能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开采顺序判断矩阵,计算得出3种方案的综合隶属度分别为0.86、0.79、0.80,确定间柱宽度15 m(隔一采一)为最优方案。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现最大化生产能力的同时,可保持采场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极厚矿体 开采顺序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间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高阶段采 间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立铁矿采场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臣良 张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6,共6页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前提。针对五立铁矿的矿岩条件,设计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围岩稳固的厚大矿体。以此为工程背景,采用Mathews稳定图法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前提。针对五立铁矿的矿岩条件,设计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围岩稳固的厚大矿体。以此为工程背景,采用Mathews稳定图法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利用Mathews稳定图法初步选定采场结构参数,计算得出采场临界跨度为22m;然后通过改变采场跨度,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优化分析,得出16 m和18 m的矿房跨度下,矿房可以保持稳定,因此建议矿房跨度小于1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结构参数 Mathews稳定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的云南某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德镛 贾子月 +2 位作者 吕世玮 高聪 杨洋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9,共9页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选择对采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以云南香格里拉某铜矿为背景,结合矿山采用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根据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充填体力学参数以及采场的布置特征,运用FLAC3D软件建立采场模型,通过正交... 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选择对采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以云南香格里拉某铜矿为背景,结合矿山采用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根据矿山岩体力学参数、充填体力学参数以及采场的布置特征,运用FLAC3D软件建立采场模型,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设计了16种不同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对所有采场方案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用建立FAHP-CRITIC法组合赋权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优选,得到最优采场结构参数尺寸及最佳充填配比。方案在矿山各中段推广使用,为类似矿山的采场试验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嗣后采矿 结构参数 FLAC3D模拟 正交设计试验 FAHP-CRI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采矿方法选择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建勇 苏建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分析比较了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选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较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资源利用率高、基建投资少、效益好、占地少、不搬迁村庄、尾矿得到综合... 分析比较了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选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较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资源利用率高、基建投资少、效益好、占地少、不搬迁村庄、尾矿得到综合利用、井下排水量小,推荐选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石人沟铁矿需对已有的三期开拓工程做必要的调整,以满足调整后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 尾矿库 开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方法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29,34,共3页
为优化李楼铁矿南部矿体采矿经济指标,降低工程投入,提高采矿强度,对现用的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和垂直深孔球形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VCR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CR法是更适合李楼铁矿南部矿体的采矿方法。
关键词 采矿方 嗣后采矿 垂直深孔球形药包落矿阶段矿房 矿石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HP-TOPSIS评价模型的缓倾斜中厚磷矿采矿方法优选
17
作者 武尚荣 陈帮洪 费志文 《矿冶工程》 2025年第4期52-57,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在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引入模糊理论、优化判断标度和构建最优传递矩阵,以减少主观偏差、增强对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能力、克服传统AHP的局限。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逼近理想... 为了解决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在采矿方法优选过程中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引入模糊理论、优化判断标度和构建最优传递矩阵,以减少主观偏差、增强对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能力、克服传统AHP的局限。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构建了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某缓倾斜中厚磷矿采矿方法优选。经分析,方案1、方案2、方案3的相对贴近度依次为0.1779、0.8225、0.6483,初步选择方案2(回采联道水平布置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为该矿山的适宜采矿方案。并对方案2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矿体阶段回采充填后,该方案地表最大沉降量约为72.94mm,表明阶段开采对矿区地表工业区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矿体 中厚矿体 采矿方优选 层次分析 TOPSIS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难采矿体开采与通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葛启发 朱维根 +3 位作者 朱瑞军 王鹏飞 吴世剑 梁新民 《有色金属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89,99,共5页
深井矿山开采面临埋深大、原岩应力高、地温高及岩爆倾向性强等问题,尤其在深部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中,深部矿体开采和通风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冬瓜山铜矿西翼矿体兼有深井矿山和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的特点,设计采取"大盘... 深井矿山开采面临埋深大、原岩应力高、地温高及岩爆倾向性强等问题,尤其在深部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中,深部矿体开采和通风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冬瓜山铜矿西翼矿体兼有深井矿山和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的特点,设计采取"大盘区、小分段"的设计思路,采用两步骤回采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很好地解决了采场高地应力和落矿重力运搬等问题;同时根据"按需通风"的供风原理,以采场需风为核心,对进风—采场—回风系统进行优化和仿真,较好地解决了冬瓜山铜矿采场通风困难问题,研究表明,该采矿方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按需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帮中锌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19
作者 赵兴东 周鑫 +1 位作者 田斌 范晓苏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帮中锌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对矿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结合矿山采切工程布置分析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经验稳定图表... 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帮中锌铜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对矿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结合矿山采切工程布置分析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种经验稳定图表法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改进的稳定图表法适应性强,采场跨度可从12.5 m扩大到20 m,仍满足矿山生产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嗣后采矿 岩体质量分级 稳定图表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山花树坡矿床-580m以下中段开采方案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宗银 施发伍 张良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29,39,共4页
为使花树坡矿床-580 m中段以下持续深入、安全高效的回采,在类比法和冬瓜山铜矿老区40多a开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性、系统性、适应性和灵活性,选择中深孔或大孔落矿、有轨运输、人工矿柱盘区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新工艺。
关键词 地下矿床 开采方案 人工矿柱盘区嗣后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