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扰动下采空区围岩非线性响应演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贾楠 吴超 +2 位作者 罗周全 石东平 谢承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更好地再现地下金属矿深部采空区爆破扰动响应模型,将实测并去噪的爆破振动曲线作为动力加载,运用三维动力有限差分法,揭示围岩非线性演化特性并探讨采动顺序对其稳定性影响。动力扰动下,采空区顶、底板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明显大于其... 为更好地再现地下金属矿深部采空区爆破扰动响应模型,将实测并去噪的爆破振动曲线作为动力加载,运用三维动力有限差分法,揭示围岩非线性演化特性并探讨采动顺序对其稳定性影响。动力扰动下,采空区顶、底板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明显大于其它部位,且出现拉应力;质点爆破振动监测时程曲线非线性特性强烈;垂直振动速度主要集中于采空区顶、底板,最大值25.2 cm/s。爆破瞬间,采空区东帮(先开挖侧)水平动位移值呈非线性上升,出现较大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波动幅度和水平振动速度最大值(21.9 cm/s);塑性区也主要集中于东帮围岩且剪应变增量也相对较大。研究表明:采动顺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围岩稳定性,并且依据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调整参数后的爆破设计有效控制了爆破边界,提高采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围岩 动力扰动 非线性响应 演化特性 实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围岩稳定性探测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帆 陈道志 +1 位作者 胡超文 张阳阳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2期74-77,共4页
高密度电法是探明地下采空区、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集电测深与电剖面于一体的勘探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观测精度高等优点。结合某磁铁矿的具体条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进行探测与剖析,... 高密度电法是探明地下采空区、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集电测深与电剖面于一体的勘探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观测精度高等优点。结合某磁铁矿的具体条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地下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进行探测与剖析,电法观测剖面采用温纳-斯伦贝谢装置,并结合Res2dinv软件对高密度电阻率数据进行二维反演。通过分析与整理,最终确定井下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无需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并探讨了影响其探测精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空区围岩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SPA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祁云 汪伟 +4 位作者 刘娇 葛佳琪 周倍淇 张孟浩 齐庆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9,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降低围岩失稳事故发生的风险,考虑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和突变性对评级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改进组合权重耦合SPA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判模型。首先选取影响围岩稳定性的11个指标构建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 为了准确评价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降低围岩失稳事故发生的风险,考虑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和突变性对评级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改进组合权重耦合SPA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判模型。首先选取影响围岩稳定性的11个指标构建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欧式距离函数,确保主、客观权重与折衷系数间的差异程度,进而获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然后利用SPA理论得到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集对联系度表达式;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围岩稳定性等级。以山西某矿的3个采空区为例,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实测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组合权耦合SPA的采空区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例应用结果一致,该模型较传统SPA法准确性更高,计算结果可靠,能够为矿山施工决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围岩 稳定性 组合权重 评判模型 最大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倾结构金属矿山采空区围岩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田龙 陈从新 +4 位作者 夏开宗 邵勇 刘轩廷 杨括宇 周意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7-1500,共14页
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会造成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地下采矿安全。采用现场调查、位移监测、微震监测,并结合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金山店东区地下采空区的围岩破坏机制进行研究。考虑水平构造应力和崩落岩体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能... 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会造成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地下采矿安全。采用现场调查、位移监测、微震监测,并结合理论分析等方法对金山店东区地下采空区的围岩破坏机制进行研究。考虑水平构造应力和崩落岩体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能量法分别得到上下盘采空区围岩破坏机制,即倾倒滑移破坏和溃曲滑移破坏。上盘和下盘围岩在陡倾结构面的切割作用下,分别形成反倾结构和顺倾结构。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上盘陡倾结构岩体向采空区侧发生倾倒破坏,岩体变形破坏进而导致F4断层活化。随着采矿的深入,破坏的岩体数量和范围不断增加,形成一个深部滑动面,并穿过F4断层。下盘采空区围岩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诱发了矿体边界处F1断层滑移,同时引起顺倾结构岩柱发生溃曲-滑移破坏,沿着节理面形成滑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陡倾结构 地下开采 空区围岩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采场空区破坏机理 被引量:20
5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2 位作者 谭玉叶 王东旭 王文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58,共6页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中出现剪切滑移破坏;其变形破坏程度受顶板、矿柱围岩稳定性以及二次开采扰动的影响。基于普氏拱理论,以矿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阶段嗣后采场失稳演化模型,得到了矿柱破坏方式和采场失稳演化过程:矿柱稳定阶段、矿柱大形变阶段、部分矿柱失效以及矿柱整体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 空区围岩 破坏机理 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