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业稳定性分析研究
1
作者 袁乐平 郑颖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0-2258,共9页
为探究管制员个人特性在保障空中交通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提出管制员作业稳定性概念。通过文献调研,辨识并提取影响管制员作业稳定性的因素。通过设计试验,收集管制员作业数据及量表数据,构建管制员作业稳定性线性加权模型,并将... 为探究管制员个人特性在保障空中交通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提出管制员作业稳定性概念。通过文献调研,辨识并提取影响管制员作业稳定性的因素。通过设计试验,收集管制员作业数据及量表数据,构建管制员作业稳定性线性加权模型,并将最终判断结果与专家评判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较好,在启动性、可变性方面,作业稳定性优的管制员相较一般的管制员表现更好;在兴奋性方面,作业稳定性优的管制员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作业稳定性 作业韧性 空中交通管制员 内田克莱佩林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视频监控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图像分割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 董杰 陈含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2,共7页
为解决复杂场景下空中交通管制员检测与分割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Mask R-CNN)的管制员图像分割模型ATC Mask R-CNN(ATC Mask Region-based Conv... 为解决复杂场景下空中交通管制员检测与分割精度低、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Mask R-CNN)的管制员图像分割模型ATC Mask R-CNN(ATC 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首先,构建管制员监控图像数据集(ATC Monitor Image Dataset, AMID)并用于模型训练、测试;其次,在主干网络中引入瓶颈注意力模块(Bottleneck Attention Module, BAM)以增强管制员特征提取,采取改进的柔性非极大值抑制算法(Soft Non-maximum Suppression, Soft-NMS)替代NMS算法进行候选框选取,提高对遮挡目标的检测分割;最后,基于AMID进行管制员图像分割试验。结果显示:ATC Mask R-CNN的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分别为96.49%、95.62%和88.84%,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Mask R-CNN相比,ATC Mask R-CNN有效降低了复杂场景的不利影响,更适用于管制员工作场景,可以为管制大厅安全管理自动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智能视频监控 复杂场景 空中交通管制员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影响关系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敬强 李灏 +1 位作者 赵宁 王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揭示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力结构及其元素对体系的影响关系,首先通过问卷分析建立管制员胜任力模型,然后结合三角模糊数、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构建胜任力影响关系图以分析各元素间的影响关系,最后模拟胜任力元素对体系的影响关系。... 为揭示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力结构及其元素对体系的影响关系,首先通过问卷分析建立管制员胜任力模型,然后结合三角模糊数、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构建胜任力影响关系图以分析各元素间的影响关系,最后模拟胜任力元素对体系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胜任力模型由元胜任力、社会胜任力、认知胜任力、职能胜任力构成,共15项指标;元胜任力影响社会胜任力与认知胜任力,这三者又共同影响职能胜任力,社会胜任力对认知胜任力也具有一定影响;按对胜任力体系影响大小排列依次为元胜任力、认知胜任力、社会胜任力、职能胜任力;按变化的难易程度排列依次为元胜任力、社会胜任力、认知胜任力、职能胜任力。管制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影响关系能为管制员安全管理中的人员资质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胜任力 三角模糊数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 影响关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燕青 吴伟杰 +1 位作者 刘雪燕 徐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30,共7页
为减少紧急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员决策时产生的心理偏差,保证航空器安全运行,通过对管制员的工作任务分析,设计紧急情况下管制员心理偏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利用Logit模型,分析问卷结果,得出影响管制员心理偏差的4个内部显著性因素分别为... 为减少紧急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员决策时产生的心理偏差,保证航空器安全运行,通过对管制员的工作任务分析,设计紧急情况下管制员心理偏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利用Logit模型,分析问卷结果,得出影响管制员心理偏差的4个内部显著性因素分别为:发生事故或事故征候的后果是否严重、事件发生后能否准确预测发展趋势、是否熟悉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和管制工作压力是否过大,3个外部显著性因素分别为:工作环境是否嘈杂、单位是否经常进行特情处理训练、工作中是否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并分析显著性影响因素对管制工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空中交通管制员 LOGIT模型 心理偏差 显著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指标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实时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靳慧斌 洪远 蔡亚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147-150,157,共5页
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着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视觉观察和语音通话作为管制员最常使用的交互手段,其对应的交互指标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利用眼动指标之间的共线性,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在保证信息完整... 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着空中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视觉观察和语音通话作为管制员最常使用的交互手段,其对应的交互指标可以用于实时测量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利用眼动指标之间的共线性,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因子,在保证信息完整度的前提下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以NASA-TLX量表所得主观负荷值为因变量、综合因子和语音交互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综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负荷,以为客观实时有效地测量管制员工作负荷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工作负荷 交互指标 实时测量方法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瑞山 李康 李敬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41-2246,共6页
为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况及与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分析疲劳影响因素间的差异与联系,并建立管制员疲劳致因因素关系模型。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对228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制员存在... 为探讨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况及与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分析疲劳影响因素间的差异与联系,并建立管制员疲劳致因因素关系模型。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对228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制员存在较高的总体疲劳感受;睡眠质量干扰问题在管制员群体中较为普遍;疲劳状态在昼夜节律适应性、执勤时间、工作负荷整体感受等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各影响因素对疲劳状态的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昼夜节律适应性、睡眠状况、外向型人格;间接效应前四位依次为睡眠状况、工作负荷感受、单位人文环境、执勤时间;总效应值前四位依次为昼夜节律适应性、睡眠状况、工作负荷整体感受、执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员 疲劳状况 昼夜节律 人格特质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情境意识与航空安全 被引量:18
7
作者 谭鑫 牟海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99-102,共4页
大部分空管不安全事件与空中交通管制员情境意识下降有关,研究管制员情境意识,预防管制员工作中情境意识下降对于预防空管不安全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讨论了空中交通管制员情境意识的意义、常见的管制员情境意识问题、管制员情... 大部分空管不安全事件与空中交通管制员情境意识下降有关,研究管制员情境意识,预防管制员工作中情境意识下降对于预防空管不安全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讨论了空中交通管制员情境意识的意义、常见的管制员情境意识问题、管制员情境意识下降的原因以及提高和维持管制员情境意识的方法四个重要的管制员情境意识问题。笔者特别提出,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注意力分散、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主动管理工作负荷、管理班组资源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工作中获得和维持良好情境意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人的差错 空中交通管制员 情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瑞山 李天任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64-169,共6页
睡眠与人的健康和疲劳状态密切相关。由于工作环境及倒班作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因长期心理和生理负荷而导致的睡眠和疲劳问题日益突出,这对民航安全、管制员作业能力和身心健康都有消极影响。运用多维疲劳量表(MFI-16)... 睡眠与人的健康和疲劳状态密切相关。由于工作环境及倒班作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因长期心理和生理负荷而导致的睡眠和疲劳问题日益突出,这对民航安全、管制员作业能力和身心健康都有消极影响。运用多维疲劳量表(MFI-1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某单位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的主观感受程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管制员的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SQI总分平均分为8.33±3.25分,MFI-16总分平均分为51.05±5.30分,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普通成年人,睡眠质量是影响管制员疲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疲劳状况 睡眠质量 疲劳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素质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唐卫贞 贺琪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5-119,共5页
提出一种管制员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构建管制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数据和隶属度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处理得到指标权重数据;按照评价模型的程序对权重数据和隶... 提出一种管制员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构建管制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数据和隶属度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处理得到指标权重数据;按照评价模型的程序对权重数据和隶属度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管制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管制员综合素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 空中交通管制员 能力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中介模型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薪酬满意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琴 罗帆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为有效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安全绩效,根据组织支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公平理论,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的角度,构建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薪酬满意度对安全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利用SPSS ... 为有效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安全绩效,根据组织支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公平理论,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的角度,构建了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薪酬满意度对安全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空管人员薪酬满意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双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薪酬满意度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和安全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资本在薪酬满意度和安全绩效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大于工作不安全感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薪酬满意度 安全绩效 工作不安全感 心理资本 双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生理参数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认知负荷综合评估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超 于超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295-300,共6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认知负荷是其工作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科学地量化对全面评估管制员工作负荷提高扇区容量具有重要意义。从航空器数量、冲突点数量以及进离场比例三个因素综合考虑,设计不同的模拟管制实验,分析管制员在雷达管制的过... 空中交通管制员认知负荷是其工作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科学地量化对全面评估管制员工作负荷提高扇区容量具有重要意义。从航空器数量、冲突点数量以及进离场比例三个因素综合考虑,设计不同的模拟管制实验,分析管制员在雷达管制的过程中各生理指标随认知负荷的变化关系。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对认知负荷变化敏感的指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与NASA-TLX主观评估模型对比进行可行性检验,结果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研究证明,航空器数量、冲突点数量以及进离场比例的变化会显著影响管制员的认知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多生理参数 空中交通管制员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识别的哈欠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超 徐楚昕 王志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70-1977,共8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指挥飞机时存在频繁嘴部开合活动。为从管制员的嘴部陆空通话行为中准确区分哈欠行为,降低管制员疲劳工作产生的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 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指挥飞机时存在频繁嘴部开合活动。为从管制员的嘴部陆空通话行为中准确区分哈欠行为,降低管制员疲劳工作产生的安全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LSTM)的管制员嘴部行为识别方法。首先,搭建面部定位模型提取人脸68特征点,建立嘴部几何区域提取模型划分嘴部区域;其次,建立管制员哈欠检测模型分别提取嘴部视频序列帧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最后,采集数据集管制员嘴部活动数据集(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Controller,CAUC CON)用于模型训练,通过哈欠分类模型得出序列帧内管制员嘴部哈欠识别结果。结果表明:基于视频的加入时间信息的哈欠检测方法更适合管制员的工作条件,较传统哈欠识别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最高提升了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员 疲劳识别 面部特征 哈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选拔系统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鹏 曾帅杰 +3 位作者 杨新湦 王永升 杨子轩 李启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69-4474,共6页
空中交通管制员(以下简称管制员)负责实时指挥航空器的空中以及地面交通活动。该岗位对于管制员的空间想象力、短时记忆能力、情景意识等能力均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管制员,设计了初始管制员选拔系统,之后通过测试... 空中交通管制员(以下简称管制员)负责实时指挥航空器的空中以及地面交通活动。该岗位对于管制员的空间想象力、短时记忆能力、情景意识等能力均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管制员,设计了初始管制员选拔系统,之后通过测试成绩对该系统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在分析系统有效性的同时对系统的测试效果进行了验证。应用该系统对1675名管制学员进行测试,采集总分和各分项目的成绩数据,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分析了受试者男性和女性在总分和各分项目上的得分差异,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Spearman-Brown系数评价了系统的信度,根据专家评定结果对其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对所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而验证系统的结构效度,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各分项目的划界分,并计算各分项目的难度系数。结果表明:男女之间在部分项目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各分项目区分度良好;信度和效度检验符合测量学要求;根据ROC曲线得出的各分项目难度系数和划界分能够为管制员选拔提供参考;系统在管制学员的能力测试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选拔系统 信度 效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培训的探索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铮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8期56-57,共2页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管制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逐年增加管制员、壮大管制队伍、提高管制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势在必行。应该加强管制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 民航运输 空中交通管制员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素质模型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瑞山 赵宁 +1 位作者 李敬强 王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4,共7页
为揭示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素质的内部结构与联系,通过文献总结与工作流程分析建立管制员胜任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分析各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构建管制员胜任素质解释结构模型... 为揭示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素质的内部结构与联系,通过文献总结与工作流程分析建立管制员胜任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分析各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构建管制员胜任素质解释结构模型。模型分5个层次,有17项胜任素质指标,体现了空中交通管制员胜任素质的层次结构与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专业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章纪律意识、工作责任感、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抗压能力是管制员的根本素质,预测统筹、评估决策与应变反应能力则是直接关乎管制工作有效性的核心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胜任素质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层次结构 内在联系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乐平 张兴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3,共6页
为有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业可靠性,以人为差错评价和规避方法(HEART)为基础,开发面向管制员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首先分析管制员的工作任务,确定管制员通用任务场景(GTT);然后采用几何平均法、采样法对多源的基本人为差错概率... 为有效评价空中交通管制员作业可靠性,以人为差错评价和规避方法(HEART)为基础,开发面向管制员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方法。首先分析管制员的工作任务,确定管制员通用任务场景(GTT);然后采用几何平均法、采样法对多源的基本人为差错概率(NHEP)进行融合;按照人-机-环-管的思路,结合已有方法的差错诱发条件(EPC)或绩效形成因子(PSF),综合确定管制员EPC,并结合德尔菲法,利用贝叶斯网络(BN)计算得到EPC的最大影响值;最后以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为例,运用文中所提方法计算人为差错概率(HEP)。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纯使用HEART方法和认知可靠性差错分析方法(CREAM)的计算结果相比,文中所提计算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 差错诱发条件(EPC) 人为差错评价和规避方法(HEART) 通用任务场景(GTT) 贝叶斯网络(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疲劳管理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模型
17
作者 杨培玉 王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4-1399,共6页
为科学编制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方案以降低轮班工作产生的疲劳,基于生物数学理论的疲劳评价方法,以最大疲劳峰值最小为目标,考虑空中交通管制员特有的“席位资质约束”和“双岗制”轮班要求,构建面向疲劳管理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优化模... 为科学编制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方案以降低轮班工作产生的疲劳,基于生物数学理论的疲劳评价方法,以最大疲劳峰值最小为目标,考虑空中交通管制员特有的“席位资质约束”和“双岗制”轮班要求,构建面向疲劳管理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人员缺勤的不正常轮班调整方法,构建面向疲劳管理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轮班调整模型,并以某空中交通管理局塔台管制轮班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班优化模型降低疲劳峰值10.253%;轮班调整模型减少1名执勤人员且最大疲劳峰值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疲劳管理 调度 空中交通管制员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制员个体工作负荷多维量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莉莉 顾秋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为提高空管系统高效运行,聚焦管制员个体工作负荷建立量化模型;首先设计试验采集一线16名区域管制员的岗前与岗后各项指标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变化,选择出敏感变量,描述个体工作负荷;其次建立包含心理感知负荷、生理反应负荷与脑力工作负... 为提高空管系统高效运行,聚焦管制员个体工作负荷建立量化模型;首先设计试验采集一线16名区域管制员的岗前与岗后各项指标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变化,选择出敏感变量,描述个体工作负荷;其次建立包含心理感知负荷、生理反应负荷与脑力工作负荷3个维度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管制员个体工作负荷指数模型;然后通过熵权-客观组合法求解个体工作负荷指数最优权重,最终得出管制员个体工作负荷量化模型;最后进一步根据管制员个体工作负荷综合指数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管制员因个体不同岗后工作负荷存在差异。依据个体工作负荷指数大小,管制员可分为3类,A类管制员数量占总人数50%,岗后个体工作负荷增长最小;B类管制员数量占总人数43.75%,岗后负荷增长居中;C类管制员数量占总人数6.25%,岗后负荷增长最大,与教员对管制员能力的评分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员 个体工作负荷 配对样本T检验 熵权-客观组合法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流自适应图卷积网络的管制员睡岗行为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超 王志锋 李雯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01,共6页
为识别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岗行为,减少管制差错,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自适应图卷积网络的管制员睡岗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设计双流网络分别处理管制员骨架的一阶信息和二阶信息,实现对骨架数据的充分提取;通过自适应... 为识别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睡岗行为,减少管制差错,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自适应图卷积网络的管制员睡岗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设计双流网络分别处理管制员骨架的一阶信息和二阶信息,实现对骨架数据的充分提取;通过自适应学习的骨骼拓扑连接矩阵,挖掘管制员不同关节之间的功能连接关系;同时在卷积层引入时空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管制员睡岗行为识别模型在时间、空间、通道3个方向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管制员3种睡岗行为,相较于传统的时空图卷积网络,识别准确率提高了3.08百分点,达到95.03%,可以提高民航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睡岗行为 空中交通管制员 自适应图卷积网络 行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空中交通流建模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磊 张洪海 胡明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2-444,共13页
空中交通流建模是研究空中交通系统拥堵规律和演变机理的重要手段。面向集权式管控下空中交通流广义属性,将空中交通流模型分为“以流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两类,评述各类广义交通流模型的核心理念、建模方法、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空中交通流建模是研究空中交通系统拥堵规律和演变机理的重要手段。面向集权式管控下空中交通流广义属性,将空中交通流模型分为“以流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两类,评述各类广义交通流模型的核心理念、建模方法、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强调了空中交通流建模中“人-流”关系的重要性;针对当前交通流建模亟需突破的瓶颈和未来空中交通发展需求,从粒度差异化、行为随机化、“人-流”一体化、复杂性视角和未来适应性5个方面提出了广义空中交通流建模的发展趋势,为开展空中交通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拥堵 空中交通 空中交通管制员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