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穹窿海马伞切割侧海马对植入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新化 金国华 +3 位作者 秦建兵 田美玲 黄镇 徐慧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0-364,共5页
为观察成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切割穹窿海马伞侧海马和正常侧海马后存活和分化为神经元的状况 ,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取成年 SD大鼠前脑室下带神经干细胞 ,进行 Brd U标记和扩增。切割 SD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 ,术后 2周将标记有 ... 为观察成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切割穹窿海马伞侧海马和正常侧海马后存活和分化为神经元的状况 ,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取成年 SD大鼠前脑室下带神经干细胞 ,进行 Brd U标记和扩增。切割 SD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 ,术后 2周将标记有 Brd U的神经干细胞植入双侧海马齿状回。 2月后 ,行 Nissl染色、Brd U免疫荧光、NF -2 0 0 / Brd U免疫荧光、β-tubulin- / Brd 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ACh E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海马齿状回中存活并沿颗粒下层迁移 ,切割侧海马齿状回中有较多的 Nissl深染的大胞体神经元样细胞 ,而正常侧多为小胞体胶质样细胞。切割侧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中见有数个NF-2 0 0 / Brd U、β-tubulin- / Brd U双标神经元和 ACh E阳性神经元 ,而正常侧海马中则未能见到。上述结果提示 ,移植到海马中的神经干细胞能存活、迁移 ,穹窿海马伞切割侧海马中某些物质的表达增强 ,可诱导植入其内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或 ACh E阳性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移植 分化 穹窿海马伞切割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IGF2及其受体IGF2R蛋白的表达变化
2
作者 王海琴 金国华 +4 位作者 邹琳清 秦建兵 赵荷艳 丁会 陶学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5-630,共6页
目的:观察穹窿海马伞切割后不同时间点海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2)及其受体IGF2R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定位。方法:应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IGF2及其受体IGF2R蛋白,以及齿状回... 目的:观察穹窿海马伞切割后不同时间点海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2)及其受体IGF2R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定位。方法:应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IGF2及其受体IGF2R蛋白,以及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IGF2/Hoechst和IGF2R/Hoechst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学变化。结果:(1)ELASA结果显示:IGF2在切割后7 d表达开始上升,14 d达最高水平,随后缓慢下降,28 d时降至正常水平。(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GF2R也存在一个相应的表达升高与消退的过程,说明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IGF2及其受体IGF2R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少,切割穹窿海马伞后第3 d数量稍有增多,但差异不明显;7 d时阳性细胞明显增多;14 d时阳性细胞继续增多,并达到最高水平;21 d后阳性细胞的数量开始下降,28 d时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IGF2及其受体IGF2R的高表达可能与海马神经再生中抑制神经干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增殖,从而启动其向神经元等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 海马 穹窿海马伞切割 免疫印迹 酶联免疫吸附 疫荧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内BLBP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璐璐 王磊 +3 位作者 衣昕 秦建兵 田美玲 金国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74,共5页
为了观察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后,切割侧与正常侧海马齿状回内脑脂结合蛋白(BLB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双侧海马内BLB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BLBP免疫阳性细胞数和... 为了观察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后,切割侧与正常侧海马齿状回内脑脂结合蛋白(BLB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双侧海马内BLB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BLBP免疫阳性细胞数和灰度值。结果显示:正常大鼠双侧海马各区和颗粒下层细胞BLBP仅有微量表达,切割穹窿海马伞后第1 d双侧差异不明显;3 d时切割侧颗粒下层阳性细胞及染色深度较正常侧加深;5 d时切割侧颗粒下层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染色较深,并达到最高水平;7 d后BLB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染色深度开始降低,14 d时接近正常侧水平。而切割后3、5 d时双侧门区BLBP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差异不大,但切割侧染色较深,7 d后也逐渐降低,14 d时降至正常侧水平。上述结果提示,切割穹窿海马伞阻断了隔区与海马齿状回的纤维联系后,可引起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BLBP表达增强,可能引发了放射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激活,构成的支架有助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和向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海马伞切割 脑脂结合蛋白 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P在切割穹窿海马伞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浩明 张蕾 +3 位作者 金国华 秦建兵 朱蕙霞 田关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9-624,共6页
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切割后海马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表达的时空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BP在切割后3 d表达开始上升,7 d达最高水... 切割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应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切割后海马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表达的时空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BP在切割后3 d表达开始上升,7 d达最高水平,随后缓慢下降,28 d时降至正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切割侧海马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颗粒层的PEBP阳性细胞数与正常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切割侧PEBP阳性细胞染色加深,7 d时最为明显,两侧比较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切割侧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可见较多深染的PEBP阳性细胞,其细胞数和灰度值与正常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课题组以往的工作,本结果提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PEBP的高表达可能与海马神经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 切割穹窿海马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神经支配大鼠海马内MTSS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荷艳 金国华 +4 位作者 王海琴 李浩明 邹琳清 张蕾 秦建兵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去神经支配大鼠海马内转移抑制蛋白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切割穹窿海马伞后1、3、5、7、14 d组,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穹窿海马伞切... 目的: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去神经支配大鼠海马内转移抑制蛋白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切割穹窿海马伞后1、3、5、7、14 d组,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穹窿海马伞切割后海马内MTSS1 mRNA的表达变化和MTSS1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海马内MTSS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切割后3 d开始升高(P<0.05),5 d达到最高水平(P<0.01),7 d恢复至正常水平;(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TSS1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海马齿状回门区及颗粒下层中,切割后5 d MTSS1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P<0.01),7 d继续增多并达到高峰(P<0.01),14 d时开始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结合本课题组以往的工作,上述结果提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MTSS1的高表达可能与海马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S1 穹窿海马伞切割 海马 神经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