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穴位针灸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血清IL-6、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lβ)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FIQ-7、PFDI-20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IL-lβ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痔疮、膀胱膨出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灸疗法能够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且能够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穴位针灸疗法 盆底功能恢复 盆底肌力 血清炎症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