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穞稻与粳稻恢复系C堡籽粒灌浆速率的特征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启武 江建华 +1 位作者 姚瑾 洪德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9-1235,共7页
穞稻是一种分蘖力强、灌浆期短的较原始的亚洲栽培稻粳稻类型。大穗型杂交粳稻F1单株有效穗数偏少、部分籽粒充实度欠佳。为克服该缺点,本研究调查了穞稻(P1)与粳稻恢复系C堡(P2)及其正反交F1、B1、B2和F26个世代各6个灌浆时段的灌... 穞稻是一种分蘖力强、灌浆期短的较原始的亚洲栽培稻粳稻类型。大穗型杂交粳稻F1单株有效穗数偏少、部分籽粒充实度欠佳。为克服该缺点,本研究调查了穞稻(P1)与粳稻恢复系C堡(P2)及其正反交F1、B1、B2和F26个世代各6个灌浆时段的灌浆速率,并运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平均灌浆速率进行了遗传分析。正、反交没有发现平均灌浆速率的细胞质效应。P1、P2及其F1灌浆速率最大的时段都是开花后8~14d。穞稻全灌浆期28d,比C堡短14d;平均灌浆速率比C堡快50%。世代平均数分析显示平均灌浆速率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显示,平均灌浆速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恢复系 籽粒灌浆速率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杂草稻Rc基因的单体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潇艳 强胜 +2 位作者 宋小玲 蔡堃 戴伟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13,共10页
测定了来自江苏省10个市的杂草稻样品的Rc基因序列(全长6.4kb),并整理现有文献中全球166份稻属的Rc基因序列。序列共线性分析表明,江苏杂草稻Rc基因等位基因类型全部为Rc野生型。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分析表明,10份江苏杂草稻Rc基因的... 测定了来自江苏省10个市的杂草稻样品的Rc基因序列(全长6.4kb),并整理现有文献中全球166份稻属的Rc基因序列。序列共线性分析表明,江苏杂草稻Rc基因等位基因类型全部为Rc野生型。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分析表明,10份江苏杂草稻Rc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π=0.19)和分离位点比率(θw=0.28)均高于56份美国杂草稻(π=0.09;θw=0.07)。单倍型的进化网络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江苏杂草稻Rc基因并非直接来源于普通白色栽培稻回复突变。此外,发现连云港穞稻和安徽塘稻的Rc基因序列与栽培稻相似,而与江苏目前正在发生危害的杂草稻Rc基因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红色果皮 Rc基因 塘稻 单倍型分析 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造机制韧性剪切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苗培森 张振福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笔者通过对山西省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区的花岗质岩石(均一的)中的韧性剪切带研究,初步将变窄和变宽韧性剪切带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混合岩化作用是伸展构造作用下变宽韧性剪切带岩石发生的“自分异作用”。
关键词 剪切带 构造机制 地质构造 岩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