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高世代姊妹系发掘玉米穗长性状QTL及候选基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瑞东
李艺萌
+6 位作者
黄然
刘颖
周筱航
丁明阳
刘新航
吕香玲
李凤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8,共9页
玉米穗长通过影响穗粒数,进而影响产量,是育种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与穗长性状相关QTL和基因对穗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对穗长具有显著差异的高世代姊妹系为亲本,构建F2群体并自交得到F2:3,利用Maize6H-60K...
玉米穗长通过影响穗粒数,进而影响产量,是育种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与穗长性状相关QTL和基因对穗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对穗长具有显著差异的高世代姊妹系为亲本,构建F2群体并自交得到F2:3,利用Maize6H-60K基因芯片分别对亲本及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并通过ICIM、GCIM和dQTGseq 3种方法对F2和F2:3群体的穗长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3种方法共定位到7个与穗长相关QTL位点和43个QTNs,解释了2.04%~10.24%的表型变异。交叉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定位结果,在6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调控穗长的稳定QTL qEL6.01。根据定位区间内基因注释的结果,并结合参考基因的表达谱数据,共筛选出5个在雌穗中表达的候选基因:Zm00001d035514、Zm00001d035526、Zm00001d035537、Zm00001d035553和Zm00001d035535。本研究结果为玉米穗长基因的克隆及育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长性状
QTL
基因芯片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穗长性状基因的发掘与标记开发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梦可
赵德辉
+5 位作者
曾占奎
陈鹏
张雷宜
兰彩霞
刘瑞芳
王春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共11页
【目的】挖掘与利用小麦穗长控制基因,开发与之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Avocet为母本、Chilero为父本,构建含有164个家系的F6RIL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结合5个穗长表型环境(2019年河南省孟...
【目的】挖掘与利用小麦穗长控制基因,开发与之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Avocet为母本、Chilero为父本,构建含有164个家系的F6RIL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结合5个穗长表型环境(2019年河南省孟津县、2019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场、2019年河南省洛宁县、2020年河南省孟津县、2020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场)及各环境穗长均值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对定位到的主效QTL开发KASP标记,并在130份小麦自然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共定位到11个控制穗长性状的QTL位点,有7个主效QTL,分别为QSl.haust-2AL、QSl.haust-2DS、QSl.haust-5AL1、QSl.haust-5DL、QSl.haust-7BL、QSl.haust-2AS和QSl.haust-4DL,表型贡献率为4.22%~30.94%,其中QSl.haust-5AL1在3个环境中表现稳定且为主效QTL,其表型贡献率为4.22%~19.10%;另有4个微效QTL位点,分别为QSl.haust-2BL、QSl.haust-3AL、QSl.haust-3DS和QSl.haust-5AL2,表型贡献率为4.70%~7.55%。依据控制穗长的主效QTL位点QSl.haust-5AL1和QSl.haust-7BL的侧翼标记,开发了相应的KASP分子标记KASP-QSl.haust-5AL1和KASP-QSl.haust-7BL1,在130份小麦自然群体中检测验证,其中KASP-QSl.haust-5AL1标记筛选出的2种基因型,穗长分别为10.93和10.17 cm,经t检验,P值为0.045,差异显著;KASP-QSl.haust-7BL1标记筛选出的2种基因型,穗长分别为10.90和10.26 cm,经t检验,P值为0.048,差异显著。【结论】挖掘的控制小麦穗长的主效QTL和开发的KAS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该性状的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穗长性状
QTL定位
KASP标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穗长性状遗传及其在杂交后代选择上的利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银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95-97,共3页
选用81份国内小麦为材料,按穗长分为4个不同穗长类型,配制出16个杂交类型的215个组合。分析了不同穗长类型组合的杂种后代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小麦穗长与单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穗长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的遗传力普遍...
选用81份国内小麦为材料,按穗长分为4个不同穗长类型,配制出16个杂交类型的215个组合。分析了不同穗长类型组合的杂种后代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小麦穗长与单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穗长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的遗传力普遍较高,穗长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类型间、组合间差异明显。短穗、中穗的穗长遗传力强于中长穗与长穗。短穗与中穗配置的组合其杂种优势明显高于长穗类型组合。中穗类型与短穗类型杂交可获得明显超双亲的杂种后代。利用穗长性状在小麦杂交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是有效且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长性状
遗传力
杂种优势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世代姊妹系发掘玉米穗长性状QTL及候选基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孙瑞东
李艺萌
黄然
刘颖
周筱航
丁明阳
刘新航
吕香玲
李凤海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8,共9页
基金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种业创新专项(21-110-3-16,21-110-3-09-03,22-318-2-01-02)
辽宁中部生态区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培育(2022JH1/10200001)。
文摘
玉米穗长通过影响穗粒数,进而影响产量,是育种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与穗长性状相关QTL和基因对穗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对穗长具有显著差异的高世代姊妹系为亲本,构建F2群体并自交得到F2:3,利用Maize6H-60K基因芯片分别对亲本及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并通过ICIM、GCIM和dQTGseq 3种方法对F2和F2:3群体的穗长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3种方法共定位到7个与穗长相关QTL位点和43个QTNs,解释了2.04%~10.24%的表型变异。交叉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定位结果,在6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调控穗长的稳定QTL qEL6.01。根据定位区间内基因注释的结果,并结合参考基因的表达谱数据,共筛选出5个在雌穗中表达的候选基因:Zm00001d035514、Zm00001d035526、Zm00001d035537、Zm00001d035553和Zm00001d035535。本研究结果为玉米穗长基因的克隆及育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
穗长性状
QTL
基因芯片
候选基因
Keywords
maize
ear length
QTL
gene chip
candidate gene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穗长性状基因的发掘与标记开发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梦可
赵德辉
曾占奎
陈鹏
张雷宜
兰彩霞
刘瑞芳
王春平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共11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100904)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2300410077)
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172102410052)。
文摘
【目的】挖掘与利用小麦穗长控制基因,开发与之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Avocet为母本、Chilero为父本,构建含有164个家系的F6RIL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结合5个穗长表型环境(2019年河南省孟津县、2019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场、2019年河南省洛宁县、2020年河南省孟津县、2020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场)及各环境穗长均值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对定位到的主效QTL开发KASP标记,并在130份小麦自然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共定位到11个控制穗长性状的QTL位点,有7个主效QTL,分别为QSl.haust-2AL、QSl.haust-2DS、QSl.haust-5AL1、QSl.haust-5DL、QSl.haust-7BL、QSl.haust-2AS和QSl.haust-4DL,表型贡献率为4.22%~30.94%,其中QSl.haust-5AL1在3个环境中表现稳定且为主效QTL,其表型贡献率为4.22%~19.10%;另有4个微效QTL位点,分别为QSl.haust-2BL、QSl.haust-3AL、QSl.haust-3DS和QSl.haust-5AL2,表型贡献率为4.70%~7.55%。依据控制穗长的主效QTL位点QSl.haust-5AL1和QSl.haust-7BL的侧翼标记,开发了相应的KASP分子标记KASP-QSl.haust-5AL1和KASP-QSl.haust-7BL1,在130份小麦自然群体中检测验证,其中KASP-QSl.haust-5AL1标记筛选出的2种基因型,穗长分别为10.93和10.17 cm,经t检验,P值为0.045,差异显著;KASP-QSl.haust-7BL1标记筛选出的2种基因型,穗长分别为10.90和10.26 cm,经t检验,P值为0.048,差异显著。【结论】挖掘的控制小麦穗长的主效QTL和开发的KASP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该性状的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小麦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穗长性状
QTL定位
KASP标记开发
Keywords
wheat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spike length
QTL
KASP marker development
分类号
S512.12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穗长性状遗传及其在杂交后代选择上的利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银云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95-97,共3页
文摘
选用81份国内小麦为材料,按穗长分为4个不同穗长类型,配制出16个杂交类型的215个组合。分析了不同穗长类型组合的杂种后代的遗传力、杂种优势、小麦穗长与单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穗长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的遗传力普遍较高,穗长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类型间、组合间差异明显。短穗、中穗的穗长遗传力强于中长穗与长穗。短穗与中穗配置的组合其杂种优势明显高于长穗类型组合。中穗类型与短穗类型杂交可获得明显超双亲的杂种后代。利用穗长性状在小麦杂交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是有效且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小麦
穗长性状
遗传力
杂种优势
选择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高世代姊妹系发掘玉米穗长性状QTL及候选基因
孙瑞东
李艺萌
黄然
刘颖
周筱航
丁明阳
刘新航
吕香玲
李凤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穗长性状基因的发掘与标记开发
王梦可
赵德辉
曾占奎
陈鹏
张雷宜
兰彩霞
刘瑞芳
王春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麦穗长性状遗传及其在杂交后代选择上的利用
吴银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