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穗茎注射法导入反义PLDγ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瑞霞 高庆荣 +3 位作者 崔德才 李洪利 乔晓琳 刘正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利用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Antisensephospholipase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并用特异PCR标记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对所获得的变异系进行了分子检测,旨在探讨该基因在小麦中的整合效果。结果表明:(1)经反义PLDγ基因的特异PCR标... 利用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Antisensephospholipase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并用特异PCR标记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对所获得的变异系进行了分子检测,旨在探讨该基因在小麦中的整合效果。结果表明:(1)经反义PLDγ基因的特异PCR标记,变异系03039、03048和03050扩增出与阳性质粒大小相同的400bp的目的片断,PCR-southern杂交结果与其一致。说明该基因已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转反义PLDγ基因的小麦。(2)转基因株系的成熟期比对照提前4~8d,后代中易产生雄性不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茎注射法 分子检测 转基因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子育种法──穗茎注射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炳然 王桂元 吴京华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13-14,19,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穗茎注射法”导入外源DNA的经典实验及作者等用在水稻上的基本情况,并对外源DNA注射的有效时期与部位及其在分子育种时的特点,包括与化学诱变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分子育种 穗茎注射法 水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反义PLD_γ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及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瑞霞 高庆荣 +3 位作者 崔德才 刘正斌 乔晓琳 李洪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54-1358,共5页
利用改良的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基因导人普通小麦兰考906,经特异PCR扩增和PCR-Southem杂交技术筛选出转化体,并分析研究了转化株系与受体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1)3个材料扩增出与阳性质粒大小相同的400bp的目的片段,说明该基... 利用改良的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基因导人普通小麦兰考906,经特异PCR扩增和PCR-Southem杂交技术筛选出转化体,并分析研究了转化株系与受体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1)3个材料扩增出与阳性质粒大小相同的400bp的目的片段,说明该基因已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植株。(2)转基因株系在农艺性状上与受体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株高、千粒重、单株穗数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79.2.83.8cm、50.53~52.98g、5.30.8.86穗,分别比对照提高13.4cm、6.94g3.82穗;而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减少。(3)转基因株系的成熟期明显比受体提早4.8d;转化株系早代和后代中均存在完全的雄性不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茎注射法 分子检测 整合 转基因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DNA导入水稻引起后代性状变异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文锦芬 邓明华 +4 位作者 李良勇 萧浪涛 彭克勤 洪亚辉 胡家金 《作物研究》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将商陆DNA通过浸种法、花粉管导入法和穗茎注射法处理水稻,比较3种导入方法对当代结实率和变异率的影响以及导入后代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粉管导入法对导入当代结实率和后代变异率影响均最大,商陆DNA处理水稻后引起了水稻若干数... 将商陆DNA通过浸种法、花粉管导入法和穗茎注射法处理水稻,比较3种导入方法对当代结实率和变异率的影响以及导入后代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花粉管导入法对导入当代结实率和后代变异率影响均最大,商陆DNA处理水稻后引起了水稻若干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较大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商陆DNA 转基因 浸种法 花粉管导入法 穗茎注射法 当代结实率 后代变异率 性状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水稻的光合性状研究
5
作者 匡勇 袁娇 +3 位作者 夏石头 黄志远 孙一丹 赵炳然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3,7,共4页
通过"穗茎注射法",将远缘物种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的基因组DNA导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中,培育出转基因水稻新种质野威B。与亲本V20B相比,野威B的株型较松散,茎较细小,其倒1、倒2和倒3叶的叶面积均显著小于亲本的。从始穗期... 通过"穗茎注射法",将远缘物种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的基因组DNA导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中,培育出转基因水稻新种质野威B。与亲本V20B相比,野威B的株型较松散,茎较细小,其倒1、倒2和倒3叶的叶面积均显著小于亲本的。从始穗期(Ⅰ期)、齐穗期(Ⅱ期)到乳熟期(Ⅲ期)再到黄熟期(Ⅳ期)和腊熟期(Ⅴ期),野威B和V20B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野威B的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光合速率均极显著高于亲本V20B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茎注射法 小粒野生稻 基因组DNA 光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的耐盐性鉴定
6
作者 王瑞霞 高庆荣 +5 位作者 钱兆国 丛新军 米勇 牟秋焕 孙宪印 王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4期32-33,116,共3页
利用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对经特异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筛选出的转基因植株及其受体进行了耐盐性鉴定。耐盐水培鉴定和0.5%的混合盐土培鉴定结果及差异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性均达到1级或2... 利用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对经特异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筛选出的转基因植株及其受体进行了耐盐性鉴定。耐盐水培鉴定和0.5%的混合盐土培鉴定结果及差异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性均达到1级或2级水平,明显的优于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茎注射法 转基因小麦 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窄叶突变体nl(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潘银林 毛毕刚 +5 位作者 胡远艺 郭李勤 彭彦 韶也 阳和华 赵炳然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92-95,共4页
研究将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恢复系RH78后产生变异,得到突变体材料nl(t)。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窄叶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利用分子标记将nl(t)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长臂上RM5511和RM3843标... 研究将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恢复系RH78后产生变异,得到突变体材料nl(t)。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窄叶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利用分子标记将nl(t)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号染色体长臂上RM5511和RM3843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570 kb的范围内。为进一步研究nl(t)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窄叶 基因定位 穗茎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