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啤3号大麦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商兆堂 吴建中 +2 位作者 蒋名淑 于清平 濮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0987-10989,共3页
[目的]研究苏啤3号大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适宜的管理栽培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开展苏啤3号的种植试验。[结果]苏啤3号在冬前期以长个体为主;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因暖冬造成旺长,引起冻害;返青和拔节期是大麦群个体关系最为... [目的]研究苏啤3号大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适宜的管理栽培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开展苏啤3号的种植试验。[结果]苏啤3号在冬前期以长个体为主;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因暖冬造成旺长,引起冻害;返青和拔节期是大麦群个体关系最为复杂的阶段;抽穗期是发挥叶功能的关键阶段。[结论]冬前期生产管理措施主要以实现壮苗越冬为目标;冬季生产管理措施重点要以防止旺长和冻害为主;返青和拔节期田间管理的核心是要控群体促个体,提高整体素质;抽穗期要以防早衰为田间管理的重点。可以根据各类长势指标与单产的定量关系上机计算模拟出不同单产对应的长势指标定量值。通过生产管理措施,调控群个体,可以让长势向着设计的产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啤3号大麦 长势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长动态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商兆堂 吴建中 +2 位作者 蒋名淑 李进勇 项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1-474,共4页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对穗粒结构的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影响最明显的是拔节期总苗数、越冬期单株分蘖数、冬前期和返青期叶龄、株高、冬前期和越冬期次生根条数、拔节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拔节期总苗数、冬前期单株成穗数、叶龄余数、冬前期株高、越冬期次生根条数、越冬期干物质重和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对小麦单产的影响较大。[结论]小麦长势影响穗粒结构,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人工干预使小麦长势向着高产优质的穗粒结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长动态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粒结构与品质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商兆堂 吴建中 +2 位作者 于清平 蒋名淑 项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1-945,共5页
通过研究得出:粗蛋白、淀粉、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与穗粒结构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粗蛋白、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之间是正相关,他们与淀粉含量之间是反相关,所以可用其中一项指标作为品质指标;基本苗控制在240万/hm2左右最容易取得高产优质。
关键词 小麦 穗粒结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栽培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黄庆 陆秀明 刘怀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以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在产量构成和穗粒性状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栽培使水稻的个体生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在成穗率提高,主茎穗和一次分蘖穗在有效穗组成以及对产量贡献率中的... 以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水稻强化栽培与传统栽培在产量构成和穗粒性状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栽培使水稻的个体生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表现在成穗率提高,主茎穗和一次分蘖穗在有效穗组成以及对产量贡献率中的比重下降,二次分蘖穗的比重提高,一次、二次分蘖穗在有效穗组成以及对产量贡献率中的比重相当,强化栽培穗大粒多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次枝梗数大大高于传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水稻 穗粒结构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粳16号在不同栽插密度条件下的穗粒结构分析
5
作者 徐海港 邵凤康 +3 位作者 徐为元 郭红 张亚 张大友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以水稻盐粳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茎蘖动态、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供试品种的始穗期逐渐提前;每穴有效穗数逐渐下降,每亩有效穗数缓慢增加;密度对千粒重影响较轻,对每穗总粒数、实粒... 以水稻盐粳1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茎蘖动态、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供试品种的始穗期逐渐提前;每穴有效穗数逐渐下降,每亩有效穗数缓慢增加;密度对千粒重影响较轻,对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随之减少;栽插1.5万穴/亩的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粳16号 穗粒结构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山区水稻穗粒结构及增产途径初探
6
作者 张祎 朱庄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根据岳西县政府抓高寒山区粮食生产的部署,省农科院驻岳西县科技扶贫队与主薄区农技站共同探讨高寒山区水稻增产途径.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统计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与单产均呈正相关,尤以穗数与单产相关系数为0.9705,达极显著水平... 根据岳西县政府抓高寒山区粮食生产的部署,省农科院驻岳西县科技扶贫队与主薄区农技站共同探讨高寒山区水稻增产途径.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统计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与单产均呈正相关,尤以穗数与单产相关系数为0.970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途径:培育低位多蘖壮秧,采用薄膜育秧,提早栽插.每亩插足10万-12万基本茎蘖茴,合理运筹肥水,实行配方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水稻 穗粒结构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播期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茆文军 商兆堂 +4 位作者 吴建中 朱富国 吕道洲 张宜锦 王杏宏7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13-4914,4979,共3页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有效穗数,苏麦6号和宁麦9号接近,扬麦158较低。实粒...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有效穗数,苏麦6号和宁麦9号接近,扬麦158较低。实粒数,苏麦6号和扬麦158接近,宁麦9号较多。千粒重,苏麦6号〉扬麦158〉宁麦9号。[结论]在10月25日-30日播种,播期对有效穗数和实粒数的影响较小;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小麦穗粒结构与播期的关系,尤其要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当地小麦的播期安排在10月25日-11月4日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水稻生长动态和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吉振华 顾莉娟 +2 位作者 侍山林 吴建中 商兆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8581-8585,8627,共6页
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论据。设计不同施肥组合观测水稻的生长动态和穗粒结构。不同施肥处理对总茎蘖数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峰苗数随氮肥的增加而快速增加,随磷肥的增加呈直线下降,钾肥与高峰苗数为非线性关系,... 为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论据。设计不同施肥组合观测水稻的生长动态和穗粒结构。不同施肥处理对总茎蘖数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峰苗数随氮肥的增加而快速增加,随磷肥的增加呈直线下降,钾肥与高峰苗数为非线性关系,叶面积系数与施氮量几乎呈直线关系,氮、磷、钾科学搭配可以取得理想的生长状态。氮肥对提高有效穗数是最重要的。在氮、钾肥一定的前提下,产量随着P2O5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在氮磷肥施用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产量随着K2O的增加而增加。N=232.50 kg/hm2、P2O5=75.00 kg/hm2、K2O=150.00 kg/hm2是科学合理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水稻 生长动态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辐籼6号亩超500公斤的穗粒结构及配套栽培技术
9
作者 金叙伦 张文松 +5 位作者 王贤裕 周志远 骆倩 吴关庭 金卫 孙漱芗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2-165,共4页
辐籼6号经1989~1990年2年各县、市试种,均比当地当家早稻品种增产,一般亩产450~1500公斤,高产田可超600公斤。现据这2年的高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对该品种亩超500公斤的穗粒结构及配套栽培技术,作如下总结。
关键词 早籼 辐籼6号 穗粒结构 栽培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钾肥运筹对早稻免耕抛秧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喻凤琴 熊清云 +2 位作者 胡文秀 邹旭 刘宗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12-361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免耕抛秧NK运筹以N2K2处理,即施纯N 150 kg/hm2、K2O 160.05 kg/hm2最佳,产量高达6 812.1 kg/hm2,较CK增产40.37%,增产极显著,增产原因在于N2K2运筹能在稳定较高水平的单位面积有效穗基础上,实现大穗大粒。
关键词 早稻免耕抛秧 氮肥 钾肥 产量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杂交组合穗粒结构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英 赵万明 +1 位作者 杜村 王家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分析了阜阳点1985-1989年5年夏玉米区域试验共45个杂交组合的产量与穗粒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当亩产量自243.56公斤增加到445.37公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千粒重,其次是行粒数、穗数、穗长.当亩产量自445.37增加到665公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分析了阜阳点1985-1989年5年夏玉米区域试验共45个杂交组合的产量与穗粒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当亩产量自243.56公斤增加到445.37公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千粒重,其次是行粒数、穗数、穗长.当亩产量自445.37增加到665公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行粒数和穗行数的增加,千粒重保持在300克以上水平.因此,在选配亩产500公斤以上的玉米杂交组合时,需要协调好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的关系,使千粒重保持在300克的前提下,应着重对穗行数和行粒数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穗粒结构 杂交组合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界环境对巴西陆稻穗粒结构和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小湘 《作物研究》 1999年第2期18-19,共2页
1997~1998年,在长沙的天水田和旱地比较研究了几种栽培因素对巴西陆稻IAPAR9的穗粒结构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土壤保水力、叶面肥、多效唑等会影响IAPAR9的穗重和米质。巴西陆稻可作为育种资源加以... 1997~1998年,在长沙的天水田和旱地比较研究了几种栽培因素对巴西陆稻IAPAR9的穗粒结构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土壤保水力、叶面肥、多效唑等会影响IAPAR9的穗重和米质。巴西陆稻可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和在缺粮少田地区的天水田和旱地作早、中稻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陆稻 穗粒结构 米质 外界环境 陆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信杂粳1号稀植栽培的茎蘖动态与穗粒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祁玉良 石守设 +4 位作者 鲁伟林 余新春 余明慧 何道君 胡建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21-1323,共3页
以杂交中粳信杂粳1号为试验材料,设30万穴/hm2、22.5万穴/hm21、5万穴/hm2和7.5万穴/hm24个栽植密度,研究了该组合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特点。试验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水稻的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相应延迟,稀植... 以杂交中粳信杂粳1号为试验材料,设30万穴/hm2、22.5万穴/hm21、5万穴/hm2和7.5万穴/hm24个栽植密度,研究了该组合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分蘖成穗规律和穗粒结构特点。试验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水稻的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相应延迟,稀植栽培的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单株有效穗有较大程度增加,同时,种植密度的下降使得各个时期分蘖成穗的经济性状整体优化,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增加,中后期的分蘖成穗在产量构成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另外,信杂粳1号稀植栽培有利于发挥其增产潜力,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杂粳1号 栽植密度 分蘖动态 规律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水稻的播种期与播种量对产量和穗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闻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50-52,共3页
分析直播水稻播种期、播种量对产量和穗粒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播种期通过影响水稻穗粒数而直接影响产量,并间接通过播种量而产生侧面作用;播种量则对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有影响,因另有较多其他因素,则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粒叶比和穗粒结构的变率比较
15
作者 朱傅祥 吴建中 +4 位作者 商兆堂 陈启平 林成义 石鑫 张凤珠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时,粒叶比的变异程度与穗粒结构变异程度的关系。[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时,粒叶比的变异程度与穗粒结构变异程度的关系。[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单产的变率和峰度值均小于粒叶比。[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密度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环境条件最容易造成有效穗数差异,通过栽培措施调控千粒重的难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比 穗粒结构 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基国民 居会军 +3 位作者 周文军 赵俊 夏玉玉 谢仁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52-53,共2页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两系杂交水稻大田生长在栽后5~15 d内对发苗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栽后18 d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还田后稻田中后期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增强,绿色叶片...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两系杂交水稻大田生长在栽后5~15 d内对发苗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栽后18 d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还田后稻田中后期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增强,绿色叶片功能期延长,对增强后期根系的活力、延长生育期和灌浆时间、促进籽粒充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起明显的作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机插秧 秸秆全量机械还田 发苗动态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武运粳27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蔚华 周祥 孙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15-15,17,共2页
以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用纯N 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此时理论产量11 745 kg/hm^2,可实现11 250 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 以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用纯N 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此时理论产量11 745 kg/hm^2,可实现11 250 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动范围内,不同施氮量对武运粳27的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可达到显著水平,对穴穗数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武运粳27 氮肥用量 产量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闻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64-66,68,共4页
通过分析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建议选择直播条件下全生育期为130~135 d的品种,杂交稻推荐穗数为262.5万穗/hm2、穗总粒数150粒、穗实粒数13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 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45 t/hm2;常规稻... 通过分析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建议选择直播条件下全生育期为130~135 d的品种,杂交稻推荐穗数为262.5万穗/hm2、穗总粒数150粒、穗实粒数13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 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45 t/hm2;常规稻推荐穗数为360万穗/hm2、穗总粒数110粒、穗实粒数95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 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50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穗粒结构 产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闻章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5-6,8,共3页
以参考文献中的数据为材料,进行了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中,常规粳稻表现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杂交水稻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杂交水稻通... 以参考文献中的数据为材料,进行了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穗粒结构对产量的影响中,常规粳稻表现为穗粒数>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杂交水稻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杂交水稻通过稳定适宜的穗数和穗粒数,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进一步增加产量较为困难;常规粳稻产量相较略低,但通过稳定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仍有进一步的增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穗粒结构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高产的穗粒结构分析
20
作者 郑开明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大麦 高产 穗粒结构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