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穆尼盆地第四纪深水弯曲水道:沉积构型、成因及沉积过程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磊 邵子玮 +1 位作者 都鹏燕 徐继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9-354,共6页
深水水道是陆坡沉积的重要组成单元,深水水道储层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频技术等研究穆尼盆地第四纪深水弯曲水道的沉积构型、成因及沉积过程,主要取得以下3个方面的成果:(1)建立了深水弯曲水道沉积... 深水水道是陆坡沉积的重要组成单元,深水水道储层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频技术等研究穆尼盆地第四纪深水弯曲水道的沉积构型、成因及沉积过程,主要取得以下3个方面的成果:(1)建立了深水弯曲水道沉积构型模式。弯曲深水水道由水道和堤岸组成。堤岸脊将堤岸分成内堤岸和外堤岸两部分。水道由底部粗粒滞留沉积、深海泥质披覆沉积以及滑块组成。(2)深水水道早期为低弯曲水道,后期逐渐演化为高弯曲水道。(3)建立了深水弯曲水道沉积的岩相模式,深水弯曲水道由垂向加积水道和侧向迁移水道组成。顺重力流方向,侧向迁移带,内弯带以沉积作用为主,外弯带以侵蚀作用为主。垂向加积带,水道底部粗粒滞留沉积往往表现为垂向加积特征。深水弯曲水道岩相模式的建立对深水浊积水道储层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弯曲水道 沉积构型 沉积过程 岩相模式 穆尼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几内亚里奥穆尼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志飞 姜雄鹰 +3 位作者 肖莹 王光涛 李春雷 张伟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期41-47,共7页
应用盆地原形分析、区域地震资料解释和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赤道几内亚里奥穆尼盆地构造演化和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裂谷、过渡—漂移和裂后被动大陆边缘3个阶段,主要充填了中新生代沉积地层,中生界... 应用盆地原形分析、区域地震资料解释和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赤道几内亚里奥穆尼盆地构造演化和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裂谷、过渡—漂移和裂后被动大陆边缘3个阶段,主要充填了中新生代沉积地层,中生界白垩系主要发育2套烃源岩,为裂谷期的湖相泥页岩和过渡—早期漂移期的海相泥页岩,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储集在上白垩统浊积砂体。盐构造和重力滑动构造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在区域上,油气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带,该带勘探程度低,成藏条件优越,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尤其盐构造与重力滑动构造区具有较大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重力滑动 成藏组合 油气分布 勘探前景 里奥穆尼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几内亚里奥穆尼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福亮 徐志诚 +2 位作者 范国章 邵大力 毛超林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第1期45-50,共6页
位于赤道几内亚的里奥穆尼盆地是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的中—新生代复合型含油气盆地。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三个阶段。盆地地层以过渡期盐岩层为界,盐下为裂谷期层序,盐上为漂移期层序。盆地生储盖组... 位于赤道几内亚的里奥穆尼盆地是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的中—新生代复合型含油气盆地。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三个阶段。盆地地层以过渡期盐岩层为界,盐下为裂谷期层序,盐上为漂移期层序。盆地生储盖组合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套,中组合最为有利。盐下裂谷期圈闭类型以断块圈闭和背斜圈闭为主,盐上漂移期以盐构造相关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圈闭为主。盆地内油气成藏主要受盐构造、重力滑脱构造、断层和储层的控制。盆地中带的最有利勘探区带为盐构造发育区和重力滑脱区,盆地外带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为具有有效油源通道的有利圈闭和有效储层发育区。上白垩统桑托阶—坎佩尼阶—马斯特里赫特阶浊积砂岩是盆地当前最现实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几内亚 里奥穆尼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生储盖组合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