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弃疾咏物诗与唐宋诗之流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高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3-31,48,共10页
辛弃疾咏物诗 ,大约 3 0题 40余首 ,从中可看出唐音与宋调之流变。稼轩咏物诗中 ,有托物兴寄、寓言写志者 ,可与“稼轩体”相发明 ,盖传承六艺之比兴 ,较近唐音之宗风。唱和诗与连章诗追求因难见巧 ,注重自出手眼 ,有宋诗之超胜意识在... 辛弃疾咏物诗 ,大约 3 0题 40余首 ,从中可看出唐音与宋调之流变。稼轩咏物诗中 ,有托物兴寄、寓言写志者 ,可与“稼轩体”相发明 ,盖传承六艺之比兴 ,较近唐音之宗风。唱和诗与连章诗追求因难见巧 ,注重自出手眼 ,有宋诗之超胜意识在。稼轩咏物诗又或妙脱蹊径 ,以指见月 ;或寓物言理 ,藉象得意 ,诗思不犯正位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诗 稼轩体 唐音 宋调 兴寄 超胜意识 不犯正位 创造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分唐宋”:辛弃疾咏花词之“宋调”
2
作者 李卉 刘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8,共15页
辛弃疾的咏花词创作并不完全是一种纯审美活动,展现出的“宋调”,是宋诗“理”的延伸。词至稼轩,已打破诗词界限,但在咏花这一主题下,词与诗的表现倾向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辛弃疾对诗词体式的态度,引导咏花诗词不一样的道路。从咏花词可... 辛弃疾的咏花词创作并不完全是一种纯审美活动,展现出的“宋调”,是宋诗“理”的延伸。词至稼轩,已打破诗词界限,但在咏花这一主题下,词与诗的表现倾向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辛弃疾对诗词体式的态度,引导咏花诗词不一样的道路。从咏花词可以看出,辛弃疾对前人诗歌的借鉴,又以词的形式加以表现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他对于词体“宋调”的追求。辛弃疾词的“宋调”是词学新变的开端,其咏花词中的“宋调”之形成,首先是对“宋调”理念的吸收,以对欧阳修的借鉴为代表,突出体现在对欧阳修的诗词创作理念的吸收。辛弃疾还在对苏轼、王安石咏花诗词的借鉴中,使诗词互渗成为咏花词中“宋调”进入的契机,从而实现对词体功能的改造。辛弃疾将咏花诗中思辨重理趣的时代特征,融入咏花词的创作之中,加强了咏物词的现实性,改变了宋词的阴柔风格,为宋词成为“一代之文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宋调 咏花词 唐音 诗分唐宋 稼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自得方为贵”──《南宋词史》评介
3
作者 江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南宋词 词人 词史 辛词 思想艺术 稼轩体 慎思明辨 审美个性 词学 创作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