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
易琼
张秀芝
何萍
杨利
熊桂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9
|
|
|
2
|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_2O排放研究 |
梁国庆
周卫
夏文建
王秀斌
孙静文
李双来
胡诚
陈云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3
|
|
|
3
|
优化施肥对稻-麦轮作系统氮肥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
王昌桃
李国会
黄晶晶
陈尚洪
刘定辉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4
|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
范宏翔
徐力刚
赵旭
胡岳峰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
|
5
|
稻-麦连作和稻-休耕农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
吴芸紫
刘章勇
蒋哲
杨梅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6
|
江淮稻-麦周年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及其效果 |
韦刚
吴文革
周永进
郑兆阳
许有尊
孔令聪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7
|
成都市稻-麦和稻-油长期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
张成
王科
钟文挺
李根
肖欣娟
陈媛媛
朱文杰
|
《四川农业科技》
|
2022 |
2
|
|
|
8
|
川中丘陵区“稻-麦”全程机械化的实践与启示 |
黄岗
邓卫民
唐兰英
李远鸿
黄健
杨伟
|
《四川农业科技》
|
2022 |
1
|
|
|
9
|
浅析金湖县稻-麦周年稳定高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杨树彬
|
《南方农业》
|
2020 |
0 |
|
|
10
|
水稻-羊肚菌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李冬梅
金梅娟
王海候
吕志伟
陆长婴
董明辉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藕-稻轮作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王志刚
周佳燕
周建霞
陈惠哲
张玉屏
向境
张义凯
徐逸文
黄颂迪
王亚梁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太湖县“麦-稻”轮作精耕细作示范建设成效及路径探析 |
叶永明
|
《农家科技》
|
2024 |
1
|
|
|
13
|
浙中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初探 |
祁雪
郑顺方
王春燕
祝丽娟
|
《上海农业科技》
|
2024 |
1
|
|
|
14
|
麦-稻两熟集约生产土壤养分平衡与调控研究 |
庄恒扬
曹卫星
沈新平
陆建飞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
15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刘益仁
郁洁
李想
徐阳春
沈其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5
|
|
|
16
|
秸秆还田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游来勇
李冰
王昌全
杨娟
白根川
黄春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6
|
|
|
17
|
油/麦-稻轮作和施肥对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
张顺涛
任涛
周橡棋
方娅婷
廖世鹏
丛日环
鲁剑巍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5
|
|
|
18
|
麦/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
彭志芸
向开宏
杨志远
唐源
谌洁
张宇杰
何艳
严田蓉
孙永健
马均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
19
|
麦(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氮素供应及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
彭志芸
吕旭
伍杂日曲
舒川海
谌洁
向开宏
杨志远
马均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
20
|
长江流域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差异 |
朱芸
廖世鹏
刘煜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鲁剑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