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菜轮作下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维玲 徐静高 +2 位作者 葛芙蓉 马嘉伟 叶正钱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910-1912,共3页
通过9 a的耕地地力监测试验,总结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大头菜轮作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和大头菜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长期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掠夺... 通过9 a的耕地地力监测试验,总结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大头菜轮作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基础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和大头菜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长期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掠夺式生产严重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施肥能有效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营养,但钾素仍缺乏;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测土配方+有机肥区水稻和大头菜产量增加最明显。因此,施肥能保障水稻和蔬菜的产量,且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菜轮作 长期施肥 土壤基础肥力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多种稻-菜轮作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荣 于琴芝 +9 位作者 蒋玉梅 高立波 李晓晖 汤雪莲 唐学军 管欢 梁群 李林超 张驰 黄琳琳 《南方园艺》 2018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了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采取不同作物间的轮作栽培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桂林市农业生产栽培模式越趋多样化、高效化,笔者根据多年调研,总结桂林市主要稻-菜轮作栽培模式类型,各... 为了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采取不同作物间的轮作栽培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桂林市农业生产栽培模式越趋多样化、高效化,笔者根据多年调研,总结桂林市主要稻-菜轮作栽培模式类型,各轮作栽培模式均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菜轮作 栽培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市设施大棚“菜-稻”轮作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张娟 唐玲 +2 位作者 郭仁琼 陈晓红 吴兰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2期53-55,共3页
为改善西昌市设施大棚蔬菜连作带来的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园区中心以“菜-稻”轮作模式在设施蔬菜大棚内开展了水稻种植试验。试验表明: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不施用任何肥料,水稻产量可达9000kg/hm^(2);种植水稻后土壤... 为改善西昌市设施大棚蔬菜连作带来的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园区中心以“菜-稻”轮作模式在设施蔬菜大棚内开展了水稻种植试验。试验表明: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不施用任何肥料,水稻产量可达9000kg/hm^(2);种植水稻后土壤的有机质提高了12.8%,全氮下降了11.1%,碱解氮下降了68.9%,有效磷下降了44.2%,速效钾下降了60.7%。试验很好地证明了在设施蔬菜大棚内进行“菜-稻”轮作是可行的。残余的蔬菜叶片翻埋在水田中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盐渍化,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蔬菜、水稻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大棚 -轮作 可行性研究 西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减化肥对赤红壤菜-稻轮作区甘蓝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立成 李娟 +1 位作者 章明清 辜祖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95,共9页
为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以圆球甘蓝中甘8号为试验材料,在闽南菜-稻轮作区设计5种施肥处理(习惯施肥、推荐施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有机肥替代50%化肥、有机肥替代100%化肥)和不施肥处理(对照,CK)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蓝产量及... 为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以圆球甘蓝中甘8号为试验材料,在闽南菜-稻轮作区设计5种施肥处理(习惯施肥、推荐施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有机肥替代50%化肥、有机肥替代100%化肥)和不施肥处理(对照,CK)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蓝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减化肥能够促进甘蓝叶球生长,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叶球质量和叶球紧实度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有机肥替代50%化肥的施肥处理产量最高,达到3824.13 kg/hm^(2),显著高于有机肥替代25%化肥、有机肥替代100%化肥、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但与推荐施肥处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有机肥替代50%化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的施肥处理分别具有较高的氮肥、磷肥利用效率,其分别为40.82%、30.82%。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50%化肥的施肥处理甘蓝对氮肥利用效率增加了13.14个百分点。综合甘蓝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推荐有机肥替代50%化肥作为闽南赤红壤菜-稻轮作区甘蓝生产中有机肥替减化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化肥减施 有机肥 甘蓝 产量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果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瑞斌 王石麟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11期25-27,共3页
茄科类、瓜类、草莓等果菜不能连续在一块地里种植,连作容易形成病虫害的积累,造成果菜严重减产,品质下降,效益下降。设施大棚种果菜更不可连作,连作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为了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采用水稻与果菜轮作的方法,既... 茄科类、瓜类、草莓等果菜不能连续在一块地里种植,连作容易形成病虫害的积累,造成果菜严重减产,品质下降,效益下降。设施大棚种果菜更不可连作,连作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为了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采用水稻与果菜轮作的方法,既避免了大棚果菜连作造成的土壤板结与盐渍化,又减轻了病虫害的危害,确保水稻与果菜栽培连年丰产丰收。笔者多年试种实践,总结出"水稻-草莓"、"水稻-番茄"、"水稻-南瓜"轮作高效种植模式,供农业园区和广大农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轮作 -果”轮作 土壤板结 盐渍化 商品化供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稻”轮作区水稻机育、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春萌 梁衍玲 +4 位作者 黄健 陈慧欢 廖俊波 张先德 冯生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23-25,共3页
通过采用硬盘流水线播种,叠盘暗化催芽,旱地苗床无纺布覆盖育秧,适时机械化早栽、早管、早控,取得了水稻“川种优3877”平均产量780.6kg/667m^(2),增收330元/667m^(2)的良好效果。充分证实在以彭州市为主要代表的成都市“菜-稻”轮作区... 通过采用硬盘流水线播种,叠盘暗化催芽,旱地苗床无纺布覆盖育秧,适时机械化早栽、早管、早控,取得了水稻“川种优3877”平均产量780.6kg/667m^(2),增收330元/667m^(2)的良好效果。充分证实在以彭州市为主要代表的成都市“菜-稻”轮作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是解决劳动力瓶颈的重要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机械化育插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智 刘红江 +4 位作者 张岳芳 郑建初 陈留根 王鑫 盛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2015—2016年)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农户习惯性施肥(T1)、减量施肥(T2)及优化施肥(T3)不同施肥模式对太湖流域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特征和磷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轮作农田地表径流排水主要...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2015—2016年)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农户习惯性施肥(T1)、减量施肥(T2)及优化施肥(T3)不同施肥模式对太湖流域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特征和磷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轮作农田地表径流排水主要分布于强降雨(梅雨季、台风季)集中的水稻生长季,与降雨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磷素径流流失也集中在水稻季,各处理条件下,其流失量占周年流失总量的比例达74.75%~81.46%。农户习惯性施肥模式(T1)处理条件下,蔬菜季径流总磷平均浓度(0.55mg/L)显著高于水稻季(0.29mg/L),但磷素径流流失量(0.49kg/hm^2)却显著低于水稻季(2.13kg/hm^2)。减量施肥(T2)和优化施肥(T3)模式处理可显著降低蔬菜季、水稻季径流磷素浓度和菜—稻周年磷素径流流失量。较T1处理,T2和T3处理显著降低菜—稻周年TP径流流失量分别达22.48%和45.66%。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盈余量呈现显著的施肥模式差异和季节差异,周年盈余量高达260.90kg/hm^2,且主要集中在蔬菜生长季(70.63%)。较T1处理,T2、T3处理显著降低周年磷素盈余量达38.47%~64.87%(P<0.05)。同时,虽然蔬菜产量在T2、T3处理下均显著下降,但较T2处理,T3处理对蔬菜、水稻及周年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可见,菜—稻轮作种植模式下,蔬菜季施用适量生物炭,稻季不施磷具有磷素减排、维持作物稳产和磷素表观平衡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农田 地表径流 磷素表观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和富集状况的影响
8
作者 潘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6期99-99,共1页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农作物的需求量表现为大量的增加,给土地的利用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设农业的良性循环,对菜—稻轮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其在整体的可行性方面是值得肯定的。文章就菜—稻轮作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农作物的需求量表现为大量的增加,给土地的利用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设农业的良性循环,对菜—稻轮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其在整体的可行性方面是值得肯定的。文章就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富集状况影响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氮磷 利用率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施氮量对后茬水稻生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小凤 张萌 +4 位作者 芶久兰 魏全全 陈龙 何佳芳 胡华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41-46,共6页
【目的】探明白菜施氮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菜-稻轮作下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提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前作白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 【目的】探明白菜施氮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菜-稻轮作下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提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前作白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各施氮量处理稻草生物量较不施氮处理(CK)增加1440~3059 kg/hm^(2),稻谷产量较CK增加793~2318 kg/hm^(2),稻草氮素积累量较CK增加6.43~12.64 kg/hm^(2),稻谷氮素积累量较CK增加7.29~27.92 kg/hm^(2),地上部(稻草+稻谷)氮素积累量较CK增加13.72~40.56 kg/hm^(2);随着前作白菜施氮量的增加,后茬水稻对氮肥的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对水稻的贡献率分别为13.52%~14.88%、49.88%~58.79%和12.46%~29.45%,施氮量100 kg/hm^(2)、200 kg/hm^(2)和300 kg/hm^(2)较CK纯收分别增加1190元/hm^(2)、2198元/hm^(2)和3477元/hm^(2)。【结论】前作白菜施氮肥对后茬水稻产生明显影响,各施氮处理后茬水稻的稻草生物量和稻谷产量均较CK提高,施氮量100 kg/hm^(2)、200 kg/hm^(2)和300 kg/hm^(2)较CK分别增加1190元/hm^(2)、2198元/hm^(2)和347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氮肥 肥料后效 肥料利用率 产量 经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