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tL调控水稻黄单胞菌的致病力
1
作者 米多 陈雨 +3 位作者 邢芸 陈银华 陶均 李春霞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为了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MutL/MutS系统是否参与DNA修复以及是否调控病原菌的致病力,构建了mutL突变体,比较了野生型与mutL突变体的突变率差异,野生型、mutL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侵染水稻的能力。... 为了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MutL/MutS系统是否参与DNA修复以及是否调控病原菌的致病力,构建了mutL突变体,比较了野生型与mutL突变体的突变率差异,野生型、mutL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侵染水稻的能力。结果显示,mutL突变导致Xoo在H_(2)O_(2)胁迫下的突变率显著升高,mutL突变导致Xoo致病力下降,表明DNA错配修复蛋白MutL参与Xoo的DNA修复并正调控Xoo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单胞菌 MUTL 致病 突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一个新的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光涛 唐纪良 +2 位作者 何勇强 陈保善 危广宁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1-598,共8页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本课题组采用转座子Tn5gusA5对Xcc野生型菌株8004诱变,获得17280株Tn5gusA5突变体,并从中筛选到一批致病缺陷突变体,采用TAIL-PCR对致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本课题组采用转座子Tn5gusA5对Xcc野生型菌株8004诱变,获得17280株Tn5gusA5突变体,并从中筛选到一批致病缺陷突变体,采用TAIL-PCR对致病缺陷突变体的Tn5gusA5插入位点进行定位,发现5株突变体的Tn5gusA5插在8004菌株的基因组ORF1857内(未发表资料),该ORF功能尚未见报道。序列分析表明,ORF1857演绎的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eaeruginosa)的wbpL基因演绎的编码产物具有33%的一致性和45%的相似性,并具有第4家族的糖基转移酶功能域,因此本文暂将ORF1857命名为wbxL基因。对wbxL基因进行缺失,获得的缺失突变体用剪叶法接种到寄主萝卜叶片时,缺失突变体完全丧失致病性,一段PCR合成的包含wbxL基因的DNA片段能互补缺失突变体,恢复缺失突变体的致病性。这证实wbxL基因是Xcc的一个新的致病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wbxL基因 致病相关基因 缺失突变体 致病 克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AT类乙酰转移酶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生长和致病力
3
作者 陈雨 程雨果 +1 位作者 蔡静 陶均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为探究GNAT乙酰转移酶在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c)中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GNAT家族蛋白进行了结构域分析,随后构建了GNAT编码基因的单突及多突突变体,并比较了野生型菌株和这些突变菌株间的生长速... 为探究GNAT乙酰转移酶在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c)中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GNAT家族蛋白进行了结构域分析,随后构建了GNAT编码基因的单突及多突突变体,并比较了野生型菌株和这些突变菌株间的生长速度、胞外酶活性和致病力的差异。结果发现:在营养缺乏条件下,除xoc_1598突变体和敲除全部GNAT类乙酰转移酶基因的6突突变体外,其他所有突变体的生长都弱于野生型,说明此类乙酰转移酶调控Xoc的生长。此外,所有GNAT类乙酰转移酶突变都导致Xoc致病力下降。同时还发现此类乙酰转移酶对运动性、胞外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也有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乙酰化修饰是Xoc生长和致病力的重要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乙酰转移酶 胞外酶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致病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平 吴宪 +1 位作者 郭东梅 王继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互作是基因对基因的关系。Xoo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推动了对Xoo基因功能的研究。为此,该文对近几年来Xoo致病性...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互作是基因对基因的关系。Xoo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推动了对Xoo基因功能的研究。为此,该文对近几年来Xoo致病性基因的鉴定情况进行统计,并就致病性基因的突变菌株对水稻接种情况和菌株自身变化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阐述了当前对Xoo无毒基因的鉴定研究状况,为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以及研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水稻白叶枯病 致病 无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pI调控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燕燕 夏影影 +2 位作者 吴可建 占昭宏 陶均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6期642-650,共9页
为了解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XppI(Xanthomonas peptidyl-prolyl isomerase)在Xoo(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首先通过体外酶活实验分析了XppI的异构酶活性,随后通过同源重组法构建了xppI的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 为了解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XppI(Xanthomonas peptidyl-prolyl isomerase)在Xoo(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首先通过体外酶活实验分析了XppI的异构酶活性,随后通过同源重组法构建了xppI的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并分析了XppI对病原菌生长、致病力、胞外酶活性及抗氧化胁迫能力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XppI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能够正调控Xoo的致病力和抗氧化胁迫的能力,但不影响病原菌的生长和胞外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XppI可能通过调控与抗氧化相关途径蛋白的构型影响病原菌应对宿主氧胁迫的能力,进而增强Xoo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致病 抗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荣胜 陈志谊 刘永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1-908,共8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是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水稻产区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每年在局部稻区流行致灾。本文对该病害在中国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病原细菌的分类、侵染特性、致病因子、致病性和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是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水稻产区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每年在局部稻区流行致灾。本文对该病害在中国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病原细菌的分类、侵染特性、致病因子、致病性和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病害发生与防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单胞菌 发生和危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单胞菌引致红掌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1 位作者 刘爱荣 文衍堂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cClloch&Pirone1939)Vauterin,Hoste,Kersters&Swings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疫病 病原菌 症状 形态 染色反应 培养性状 生理生化特性 寄主范围 地毯草单胞菌万青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同源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建荣 余永红 +2 位作者 宋卉 刘戈飞 沈晓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7-1127,共11页
【目的】拟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目标基因进行预测分析,为后续展开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及脂肪酸代谢途径的实验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abG(EcFabG)序列,在Xoo PXO99^(A)菌株基因组中经同源性比对发现... 【目的】拟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目标基因进行预测分析,为后续展开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及脂肪酸代谢途径的实验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abG(EcFabG)序列,在Xoo PXO99^(A)菌株基因组中经同源性比对发现,PXO_03085、PXO_00989、PXO_03629、PXO_02411、PXO_02878、PXO_02709所编码蛋白与大肠杆菌FabG具有同源性,将该6个基因分别命名为XoofabG1~XoofabG6,并将其编码蛋白命名为XooFabG1~XooFabG6。进一步运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这6个蛋白与EcFabG进行了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亲水性、跨膜结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方面进行预测分析。【结果】6个蛋白(XooFabG1~XooFabG6)在理化性质、亲水性和信号肽方面区别较大,其中XooFabG1是一个不稳定蛋白,属于短链脱氢酶家族,具有酮脂酰ACP还原酶活性,但蛋白稳定性差,很可能与细菌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关。XooFabG3被标注为3-酮脂酰ACP还原酶,与EcFabG相比,功能相差较大,推测与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相关。XooFabG5具有酮脂酰ACP还原酶结构域(KR domain),但该结构域在蛋白质序列中所处位置与EcFabG相比差异较大,推测其催化底物可能与EcFabG不同。XooFabG6在各方面的性质与EcFabG最接近,推测XooFabG6为3-酮脂酰ACP还原酶并参与脂肪酸合成代谢。但XooFabG2和XooFabG4的功能还不明确。【结论】本文通过预测分析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中6个同源蛋白的特性,推测了其中4个蛋白可能具有的功能,对研究Xoo的脂肪酸合成途径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生物信息学 3-酮脂酰ACP还原酶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1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路梅 凌丹燕 +1 位作者 张发成 辛德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18,共6页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气候的变暖,某些水稻品种有逐年发生加重的趋势,对产量影响较大。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部分水稻种植区域发生细条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减产30%以上。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水稻叶片分离获得...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气候的变暖,某些水稻品种有逐年发生加重的趋势,对产量影响较大。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部分水稻种植区域发生细条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减产30%以上。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水稻叶片分离获得6株细菌菌株,选择典型菌株JH01回接水稻幼苗,进行柯赫法则验证。接种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并重新分离得到此菌株,证明菌株JH01为水稻细条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 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JH01为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 分离 鉴定 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杀菌剂对3种水稻病原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雨萱 于林 +1 位作者 李阳 谌江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圈法测定了16种杀菌剂对3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0%链霉素、80%乙蒜素、3%中生菌素、35%喹啉铜四霉素和6%春雷霉素这5种抗生素类杀菌剂同时对上述3种病原细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其中,80%乙蒜素(10000 mg/L)对黄单胞致病变种FY51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为22.2 mm;而40%链霉素(10000 mg/L)对菠萝泛菌SX1和阿氏肠杆菌HZ27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分别为27.8 mm和24.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胞杆菌致病变种 菠萝泛菌 阿氏肠杆菌 杀菌剂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纪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水稻 病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两大方面 :寄主的侵染和宿主的防御作为文章线索 。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野油菜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生理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毒力基因tal17.5病理学功能的研究
12
作者 孙荣华 李融梅 +1 位作者 何翔 宋从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类转录激活蛋白(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是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一类重要致病因子。挖掘新的毒力tal基因,对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类转录激活蛋白(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是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一类重要致病因子。挖掘新的毒力tal基因,对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水稻白叶枯病菌JXOV菌株中克隆了1个中间串联重复区含17.5个重复单元的tal基因,命名为tal17.5。将tal17.5转入Xoo菌株PXO99A中,在寄主水稻上研究了其致病力作用,将tal17.5转入ME2中研究了其诱导相关Os SWEET基因的表达情况;在非寄主烟草上研究了其对烟草防卫反应功能的影响。[结果]tal17.5导入PXO99A之后增强了PXO99A在所测试的22个水稻品种中的11个品种上的致病力,并减弱了PXO99A在烟草上的防卫反应,能够一定程度地诱导Os SWEET11和其他5个Os SWEET基因的表达。[结论]TAL17.5通过抑制植物的防卫反应发挥一定的毒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JXOV菌株 tal17.5基因 PX099^A菌株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编辑水稻DNA防御病原体
13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4期39-39,共1页
外媒称,细菌性枯萎病袭击着东南亚和西非的稻田。这是一种被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作物疾病,它常常被用作研究微生物与其寄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系统。这种病原体被称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简称Xoo,它通过劫持一些外排糖的水稻... 外媒称,细菌性枯萎病袭击着东南亚和西非的稻田。这是一种被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作物疾病,它常常被用作研究微生物与其寄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系统。这种病原体被称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简称Xoo,它通过劫持一些外排糖的水稻基因来维持生存。研究人员已研究出如何编辑水稻的基因组以阻止这种劫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枯萎病 寄主植物 水稻基因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病原体 模型系统 劫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夏萌 沈丽丽 +3 位作者 闫佳丽 王勇 徐正银 陈功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9,共7页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和研发新型绿色杀菌剂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有关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致病效应蛋白调控水稻抗(感)病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水稻抗性品种培育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本文对稻...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和研发新型绿色杀菌剂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有关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致病效应蛋白调控水稻抗(感)病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水稻抗性品种培育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本文对稻黄单胞菌水稻互作系统中已知的TALE效应蛋白与水稻抗(感)病基因(R或S)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归纳,就tal基因与水稻R或S基因的协同进化进行了分析,结合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杀菌剂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条斑病绿色防控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胞菌 白叶枯病 条斑病 TALE蛋白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际清 纪谷芳 《江西植保》 2005年第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基腐病 水稻 20世纪90年代 细菌性病害 致病变种 欧文氏菌 南方 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危害特点 新病害 三明市 蔓延 玉米 大田 继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攻克长期困扰水稻生产的白叶枯病害难题
16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中常常遭受各种病原物的侵害,严重影响其高产稳产以及稻米的品质,危害到全球与我国的粮食安全。由革兰氏阴性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是我国水... 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中常常遭受各种病原物的侵害,严重影响其高产稳产以及稻米的品质,危害到全球与我国的粮食安全。由革兰氏阴性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与稻瘟病、纹枯病并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白叶枯病常暴发成灾,通常导致水稻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甚至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细菌性病害 高产稳产 单胞菌 致病变种 瘟病 暴发成灾 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hrpF基因功能分析
17
作者 喻群芳 张贺 +2 位作者 漆艳香 曾凡云 蒲金基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中的hrpF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菌株XcmL5的hrpF基因... 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中的hrpF基因的功能,通过构建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菌株XcmL5的hrpF基因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研究了该基因对病原菌致病力、烟草过敏性反应、运动能力及T3S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rpF基因缺失显著降低了病原菌在芒果上的致病力,而互补菌株则恢复了致病力。hrpF基因的缺失对病原菌在烟草上引起过敏性反应的能力无显著影响;该基因缺失导致病原菌运动能力下降,但对生长能力无显著影响。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rpF基因缺失后,T3SS相关基因hrpB1、hpa2表达下调,hrcJ、hrcD、hpaP表达上调,而趋化性基因cheA、cheY表达显著下降,鞭毛基因fliQ、fliP表达显著增强。该研究揭示了hrpF基因在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解析该病害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柑橘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 hrpF基因 Ⅲ型分泌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原胶发酵生产培养基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伟 李群良 +2 位作者 杨克迪 龙云飞 文衍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49-1352,1357,共5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黄原胶发酵生产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确定了培养基各成分浓度:蔗糖浓度为4.66%,黄豆粉浓度为0.50%,碳酸钙浓度为0.33%时,发酵液中黄原胶浓度达到2.18%,黄原胶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80.16%。
关键词 原胶 野油菜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8004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於浩然 吴婧波 +4 位作者 詹儒林 柳凤 姚全胜 李国平 魏卿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为研究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在杧果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BR1MCS2-Tac-EGFP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菌株Xcm003中,通过转化子生长表型和外源基因的PCR鉴定... 为研究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在杧果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BR1MCS2-Tac-EGFP导入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菌株Xcm003中,通过转化子生长表型和外源基因的PCR鉴定,成功获得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转化子Xcm003-EGFP,采用室内刺伤和盆栽苗灌根接种试验,结合组织学观察法,追踪该病原菌在不同杧果器官组织中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杧果果实果皮外层细胞层,随着侵染时间推移,向内层果皮细胞层垂直扩散并定殖,后期病原菌在伤口处大量聚集,出现隆起开裂状病斑。在杧果叶片中,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叶片上表皮细胞层,随后迁移到叶肉细胞间隙,侵染后期,病原菌在气孔和伤口定殖,造成气孔和伤口堵塞,导致接种点出现黑褐色水浸病斑。盆栽苗灌根后发现,该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定殖,入侵杧果根部,但并不扩散至其他杧果组织,不会为害整株幼苗。说明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可在不同杧果组织中定殖,但仅表现为局部侵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 野油菜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 GFP标记 质粒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肟酯/醚结构的枯茗醛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
20
作者 方成江 郭倩倩 +2 位作者 郭晴晴 龙雪 郑玉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6,共7页
以孜然精油的主要成分枯茗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系列含肟酯/醚结构的枯茗醛衍生物18个,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和水稻黄单胞菌为对象,采用浑浊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 以孜然精油的主要成分枯茗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系列含肟酯/醚结构的枯茗醛衍生物18个,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和水稻黄单胞菌为对象,采用浑浊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估。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Z)-4-异丙基苯甲醛-O-(3-甲氧基苯甲酰基)肟(4i)在质量浓度50μg·mL^(-1)下对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的抑制率为3280%,优于对照药剂叶枯唑(1688%);目标化合物(Z)-4-异丙基苯甲醛-O-(苯甲酰基)肟(4d)、(Z)-4-异丙基苯甲醛-O-(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肟(4h)和(Z)-4-异丙基苯甲醛-O-(3-甲氧基苯甲酰基)肟(4i)在质量浓度100μg·mL-1下对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的抑制率分别为60.3%、31.37%和33.30%,优于对照药剂叶枯唑的抑制率(4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茗醛 肟酯/醚 地毯草单胞柑橘致病变种 水稻单胞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