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N和土壤酶活性动态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成芳 曹凑贵 +4 位作者 徐拥华 汪金平 展茗 杨学伟 庞海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05-3912,共8页
在一个水稻生长季节,采用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利用氯仿熏蒸培养法、苯酚钠比色法、TTC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和研究了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MBN)和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 在一个水稻生长季节,采用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利用氯仿熏蒸培养法、苯酚钠比色法、TTC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和研究了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MBN)和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的生长,土壤微生物量N表现为先上升随后下降,于成熟期有所回升趋势;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速效N、全N和全P不相关;由于水稻与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土壤微生物量N与水稻吸N量不相关;稻田养鸭,养鱼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N。(2)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都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稻鸭与稻鱼共作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一个稻季内,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速效N负相关,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全N和全P不相关;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与水稻吸N量呈显著相关。(3)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酶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与稻鱼生态系统 微生物量氮(MBN) 土壤酶 动态 吸N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鱼生态系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谷婕 吴涛 +2 位作者 王忍 伍佳 黄璜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378-381,共4页
为研究不同生态综合系统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稻鱼生态系统(RF)为例,选择稻鱼鸡和稻鳅两种模式,加入细绿萍,共设5个处理:稻鱼鸡(A)、稻鱼鸡萍(B)、稻鳅(C)、稻鳅萍(D)、常规稻作(CK),比较不同生态综合系统成熟期水稻干物质重... 为研究不同生态综合系统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稻鱼生态系统(RF)为例,选择稻鱼鸡和稻鳅两种模式,加入细绿萍,共设5个处理:稻鱼鸡(A)、稻鱼鸡萍(B)、稻鳅(C)、稻鳅萍(D)、常规稻作(CK),比较不同生态综合系统成熟期水稻干物质重的差异.结果表明,稻鱼生态系统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平均增产12.13%(6.93%~22.23%),且RF中含萍模式的增产量大于不含萍模式,平均增产4.55%;稻鳅模式的增产量大于稻鱼鸡模式,平均增产31.54%.单株实粒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成熟期的茎、叶、穗的干物质重来说,稻鱼生态系统高于常规处理,特别是穗重平均提高了13.76%,说明稻鱼生态系统有利于水稻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生态系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成芳 曹凑贵 +4 位作者 汪金平 展茗 袁伟玲 高超 潘圣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6-1334,共9页
通过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中地区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动态及平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处理,主要的N输入来自施肥、降雨和灌溉水,其中降雨的N输入量为42.83kgN·hm-2,灌溉水N的输入量分别为34.36(CK... 通过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中地区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动态及平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处理,主要的N输入来自施肥、降雨和灌溉水,其中降雨的N输入量为42.83kgN·hm-2,灌溉水N的输入量分别为34.36(CK)、32.72(RD)和41.72kgN·hm-(2RF)。主要的N损失包括N2O释放、NH3挥发、N淋失、鸭和鱼的收获及水稻吸N。CKN2O释放损失量为4.04kgN·hm-2,显著低于RD的4.31kgN·hm-2和高于RF的3.76kgN·hm-2,表明稻田养鸭能增加N2O释放损失而养鱼则降低N2O释放损失。RD和RFNH3挥发损失分别为43.09和44.89kgN·hm-2,低于CK,这与鸭和鱼的存在降低了田面水pH有关。CK、RD和RFN淋失量分别为6.73、6.11和5.81kgN·hm-2。因鸭和鱼收获而损失的N量分别为0.60和0.18kgN·hm-2。水稻N的吸收是稻田最主要的N损失,CK、RD和RFN吸收量分别为(219.95±20.61)、(273.65±53.49)和(279.22±17.47)kgN·hm-2。N平衡分析显示,施肥和水稻吸N是影响N平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NH3挥发损失、降雨和灌溉水N的输入也是影响N平衡的重要因素;与CK相反,由于鸭和鱼的存在,RD和RF为N平衡为正,表明鸭和鱼的存在加速了土壤有机N营养的周转,从而显著提高了水稻N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生态系统 灌溉水 N淋失 N平衡 NH3挥发 N2O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对水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孙刚 房岩 +1 位作者 韩国军 付艳苹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4,47,共5页
2007年和2008年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与对照相比,养鱼稻田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9 g/cm3,土壤总孔隙度平均提高9.15%,>0.25 mm团聚体平均增加4.64%,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处理,... 2007年和2008年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与对照相比,养鱼稻田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9 g/cm3,土壤总孔隙度平均提高9.15%,>0.25 mm团聚体平均增加4.64%,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处理,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土壤分散系数平均减少6.25%,结构系数平均增加8.30%;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平均增加16.5 m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含量、Fe2+含量和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含量分别平均降低0.42、0.46、0.26和0.21 cmol/kg。养鱼稻田土壤的通气性、结构稳定性和团聚化程度增强,分散性减弱。底栖鱼类有效改善了稻田土壤理化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水田 土壤质量 理化性状 生物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动态和损失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成芳 曹凑贵 +2 位作者 汪金平 展茗 潘圣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41-2550,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109.30和113.71 kg/hm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109.30和113.71 kg/hm2,高于土壤无机N库。(2)土壤SON与土壤可溶性无机N显著正相关(p<0.0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SON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由于鸭和鱼的存在,处理RD和RF土壤SON含量显著低于处理CK;土壤SON与水稻累积吸N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水稻生长强烈影响着土壤SON。(3)在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各形态N含量最大;溶解性有机N(DON)是稻田渗漏水N素的主要形态;同时,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处理CK,RF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显著降低,RD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则略为降低。(4)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量N不断地变化着,此外,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相对与处理CK,处理RD和RF土壤显著的提高了土壤MBN。同时,由于水稻吸收和N的淋失,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SON不相关。总之,在水稻生长期间,土壤可溶性有机N受水稻吸N、微生物吸N与分解和N淋失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共作生态系统 可溶性有机N 溶解性有机N 渗漏水 吸N 微生物量N 无机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对水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刚 房岩 +1 位作者 王欣 杨校园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5期66-68,共3页
通过野外田间试验,使用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呼吸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试验地水田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在72.9—221.3mgCO2·m^-2·h^-1之间波动。8月达到最高值。养... 通过野外田间试验,使用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呼吸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试验地水田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在72.9—221.3mgCO2·m^-2·h^-1之间波动。8月达到最高值。养鱼稻田和对照样地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39.2mg·m^-2·h^-1和114.2mg·m^-2·h^-1。底栖鱼类提高了水田土壤呼吸强度。不同的水田复合种养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泥鳅 土壤呼吸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地养鱼稻田水体微生物区系研究
7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1 位作者 王志春 赵春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3,45,共4页
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养鱼稻田水体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养鱼稻田异养细菌数量为0.280万~30.716万mL-1,高于未养鱼稻田(P<0.05),其平均值的时间分布为水稻生长末期>中期>初期;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 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养鱼稻田水体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养鱼稻田异养细菌数量为0.280万~30.716万mL-1,高于未养鱼稻田(P<0.05),其平均值的时间分布为水稻生长末期>中期>初期;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放线菌和霉菌数量均较少。养鱼稻田大肠菌群数量为403.6~17934.2L-1,显著高于未养鱼稻田(P<0.01),其平均值的时间分布为水稻生长中期>初期>末期。异养细菌数量与鱼产量、总施肥量和有机肥施用量均呈极显著相关,与化肥施用量相关不显著;大肠菌群数量与鱼产量相关显著,与总施肥量相关不显著,但与有机肥施用量相关极显著。养鱼稻田中检测出10个科(属)异养细菌,优势菌为弧菌属(Vib rion)、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地 -生态系统 微生物 区系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养鱼中稻鱼几个矛盾的处理
8
作者 潘树根 张泽民 《福建水产》 1985年第3期44-49,共6页
稻田养鱼是人工建立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田养 共生生态系统 施肥 农药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