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谷质量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开涛 刘世洪 +1 位作者 聂秀萍 刘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0,共6页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国粮食仓储业实现科技储粮、科技管粮、科技兴粮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实时监测粮仓警情,本研究依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国粮食仓储业实现科技储粮、科技管粮、科技兴粮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实时监测粮仓警情,本研究依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等技术,提出建立优质稻谷储期模型,并依托模型,设计实现集监测、分析、预警于一体的稻谷质量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最终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达到实时监测粮仓警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质量 仓储 模型 监测预警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规模化农户稻谷烘干对稻谷质量品质影响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剑宇 胡飞俊 陈甜 《黑龙江粮食》 2017年第3期46-49,51,共5页
国家公益性行业(粮食)科研课题"中国南方地区规模化农户粮食储藏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湖南两个粮食烘干中心示范点进行了两种供热方式、四个烘干温度对早、中、晚稻烘干试验。对烘干处理前、后稻谷质... 国家公益性行业(粮食)科研课题"中国南方地区规模化农户粮食储藏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湖南两个粮食烘干中心示范点进行了两种供热方式、四个烘干温度对早、中、晚稻烘干试验。对烘干处理前、后稻谷质量品质指标进行了检测,研究两种供热方式、四个烘干温度对稻谷质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谷烘干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对稻谷出糙率影响极小。水蒸气供热方式在烘干温度不高于65℃时,对稻谷的整精米率、裂纹粒率、黄粒米含量没有影响,热空气供热方式在烘干温度不高于60℃时,对稻谷的整精米率、裂纹粒率、黄粒米含量没有影响。高于此温度有影响,且随着烘干温度升高影响增大,在相同烘干温度条件下,热空气供热方式比水蒸气供热方式影响更大。对稻谷的脂肪酸值影响较小,但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稻谷脂肪酸值有缓慢增加趋势,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对稻谷脂肪酸值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烘干中心 供热方式 烘干温度 稻谷质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如皋市秋收稻谷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王志波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11期42-42,共1页
如皋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对2016年秋收稻谷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在这次秋粮抽样调查过程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市11个镇及3个街道的42户种粮大户抽取新收获的稻谷样品42份,逐一检测并分析。
关键词 稻谷质量 检测结果 如皋市 抽样检测 检测中心 综合检验 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千粒质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波长选择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於海明 李石 +3 位作者 吴威 叶长文 康睿 陈彩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5-279,共5页
为研究波长选择方法对稻谷千粒质量近红外光谱分析(MRS)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600~1100nm的波长区间,建立稻谷千粒质量的全光谱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得到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系数为0.714,外部验证决定系数... 为研究波长选择方法对稻谷千粒质量近红外光谱分析(MRS)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600~1100nm的波长区间,建立稻谷千粒质量的全光谱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得到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系数为0.714,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659,内部交叉验证误差和预测误差分别为1.809和1.756。采用相关系数法、互信息法、逐步回归法、无信息变量消除方法、遗传算法和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对建模波长区间进行选择和优化,再以同样的方法建立稻谷千粒质量NIRS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通过波长选择和优化后,不仅参与建模的波长显著减少,而且所建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均有所增大,交叉验证误差和预测误差均有所减小。其中,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波长选择后,所建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最大,分别为0.729和0.710,交叉验证误差和预测误差则分别降低了9.50%和5.72%,是6种方法中最优的。表明经过波长选择后,可以提高稻谷千粒质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千粒质量 近红外光谱 波长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米机提高碾米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薛福连 《南方农机》 2008年第4期31-31,共1页
农民都希望碾米机加工出完整、色白的大米。可有的碾米机碾出来的米碎米较多,米色也不白。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稻谷质量原因外,主要是因为碾米机进、出口闸刀和米刀没有调配好。
关键词 碾米质量 碾米机 稻谷质量 出口闸刀 机加工 大米 碎米 米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超标稻谷在大米中残留状况的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余平 马丽萍 +1 位作者 汪少敏 付晓陆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344-346,共3页
通过检测2007年度余姚市单季粳稻与连作晚粳稻的农药残留,对超标的稻谷样品,进行大米的相应农药检测,比较两者之间的残留情况。结果检出18个稻谷样品超标,检出超标农药是毒死蜱、三唑磷和氧化乐果。所有农残超标的稻谷,在大米中仍有残留... 通过检测2007年度余姚市单季粳稻与连作晚粳稻的农药残留,对超标的稻谷样品,进行大米的相应农药检测,比较两者之间的残留情况。结果检出18个稻谷样品超标,检出超标农药是毒死蜱、三唑磷和氧化乐果。所有农残超标的稻谷,在大米中仍有残留;稻谷与大米中残留量的比为几倍到20、30倍不等;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指出了现有稻谷与大米的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毒死蜱 三唑磷 氧化乐果 稻谷与大米的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SODS的有机水稻栽培施肥管理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席运官 钦佩 +2 位作者 丁公辉 樊卫妹 韩才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8-33,共6页
利用RCSODS的最佳施肥决策模型对有机水稻生产的施肥量和产量进行了测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型预测的产量与实收产量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实收产量普遍高于预测产量。故提出模型中需要增加一个供N调整常数K,以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 利用RCSODS的最佳施肥决策模型对有机水稻生产的施肥量和产量进行了测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型预测的产量与实收产量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实收产量普遍高于预测产量。故提出模型中需要增加一个供N调整常数K,以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田间试验表明在绿肥生长良好的情况下,不再施肥不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除稻纵卷叶螟外,病虫害没有产生随施N量的增加而加重为害的现象,相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有随施N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稻谷检测结果表明,有机稻谷质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整体受施N水平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水稻 施肥模型 稻谷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军 《农村新技术》 2008年第4期26-27,共2页
稻壳约占稻谷质量的20%,富含纤维素、木质素与二氧化硅,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极低。显著特点是高灰分(7%~9%)和高硅石含量(20%),具有良好的韧性、多孔性:低密度性及质地粗糙等特性。
关键词 开发利用 稻壳 粗蛋白质含量 稻谷质量 二氧化硅 纤维素 木质素 粗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收谷试验示范总结
9
作者 姜孝义 尹刚 +1 位作者 李世军 郭建胜 《垦殖与稻作》 2003年第6期30-31,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20%立收谷150ml/667m^2兑水30kg,在水稻完熟期或轻霜后喷施,7d后籽粒水分可下降到14.5%,千粒重不下降,收获损失减少70.8%~77.8%,增加收入13.8元/667m^2。这对水稻收获机械化十分有利。
关键词 立收谷 水稻 籽粒水分 千粒重 机械化 收割 催枯作用 稻谷质量 环境安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主栽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高灵 董春 +1 位作者 张儒杰 张庆山 《垦殖与稻作》 2003年第5期9-10,共2页
为满足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种植的空育131等10个主要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严重低温冷害环境下,垦稻9号产量最高,达7008kg/hm2;空育131次之,达6471kg/hm2;其他品种都在5100kg/hm2以下。结合米质分析,... 为满足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种植的空育131等10个主要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严重低温冷害环境下,垦稻9号产量最高,达7008kg/hm2;空育131次之,达6471kg/hm2;其他品种都在5100kg/hm2以下。结合米质分析,空育131可作为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的主栽品种,垦稻9号可作为搭配品种。同时,指出由于低温冷害导致谷粒空秕率增高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第三积温带 主栽品种 筛选方法 需求量 冷害环境 产量 稻谷质量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