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蛙投放密度对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土壤团粒结构和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陈思思 汪珂宇 +3 位作者 应利平 鲁燕君 林敏 凌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3,共9页
【目的】分析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养分及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4—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种蛙投放处理:低密度(T1,0.9万只·hm^(−... 【目的】分析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养分及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4—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种蛙投放处理:低密度(T1,0.9万只·hm^(−2))、中密度(T2,1.2万只·hm^(−2))、高密度(T3,1.8万只·hm^(−2))和对照处理(单作水稻,ck),分析不同蛙投放密度处理下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分数(P<0.05),且随着蛙投放密度的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影响不显著,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随蛙投放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P<0.05)。T1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全磷和速效磷质量分数,但随蛙投放密度的增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质量分数均呈增加趋势。中高密度处理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P<0.05)。稻蛙综合种养模式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P<0.05),尤其在T2和T3处理中下降幅度较大。稻蛙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T3处理产量下降幅度最小,为15.49%。综合效益而言,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且随着投放密度的增加,综合效益呈增加趋势。【结论】高密度蛙投放处理稻蛙综合种养模式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最为明显,土壤养分仍能保持一定水平,水稻产量下降幅度较小,综合效益最为显著,是推荐的适宜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建议可在非稻蛙共生期提高氮肥与钾肥以及有机肥施用量,维持养分平衡,稳定水稻穗数,促进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蛙综合种养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稻+蛙综合种养示范及效益分析
2
作者 陆琴 《河北渔业》 2025年第8期65-68,共4页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稻蛙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黑斑蛙养殖地概况、稻+蛙综合管理、黑斑蛙放养前准备、稻田农药化肥的管理、黑斑蛙日常的管理等。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稻蛙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黑斑蛙养殖地概况、稻+蛙综合管理、黑斑蛙放养前准备、稻田农药化肥的管理、黑斑蛙日常的管理等。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共赢、生态环保”,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产出,还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渔业的发展,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侗族自治县 +综合种养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技术集成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龚世飞 曹鹏 +5 位作者 郭元平 王巍 赵昌松 罗义 兰玉梅 肖能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该模式与常规种植制度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与稻-油轮作模式产投比分别为1.53和1.46,前者平均纯收入可达201967元/hm^(2),远高于后者。虽然稻+蛙-菇模式成本投入较高,但全过程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合理发展稻+蛙-菇模式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综合种养模式 技术集成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稻-蛙-鱼”综合种养试验及效益分析
4
作者 庄燚华 谌金吾 +3 位作者 王益海 吴元魁 刘忠培 麻智芳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提高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的综合生产效益,在镇远县选择山地稻田6670 m^(2),进行水稻单作和稻-蛙-鱼综合种养共作试验,并分析比较综合效益。其中单一水稻种植田3335 m^(2)为对照组(1万株/667 m^(2)),水稻-牛蛙-鲤综合种养共作33... 为提高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的综合生产效益,在镇远县选择山地稻田6670 m^(2),进行水稻单作和稻-蛙-鱼综合种养共作试验,并分析比较综合效益。其中单一水稻种植田3335 m^(2)为对照组(1万株/667 m^(2)),水稻-牛蛙-鲤综合种养共作3335 m^(2)为试验组(水稻1万株/667 m^(2),牛蛙苗4000只/667 m^(2)、鲤鱼苗50 kg/667 m^(2)),水稻收割时收获水产品。结果:(1)对照组水稻产量589.3 kg/667 m^(2),收益2121.6元/667 m^(2),纯利润1751.6元/667 m^(2);试验组水稻产量528.8 kg/667 m^(2)、牛蛙产量400 kg/667 m^(2)、鲤鱼产量125 kg/667 m^(2),纯利润13693.5元/667 m^(2),比对照组提高6.8倍。(2)综合糙米率、精米率、垩白度米质指标,试验组稻米品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采用水稻-牛蛙-鲤鱼综合种养共作模式可大幅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是1种可在山地稻田适度规模推广的综合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自治州 山地 --鱼”综合种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鱼蛙综合种养关键技术
5
作者 赵华彪 陈祎宁 +2 位作者 陈杰 刘涛 马荣江 《贵州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43-45,共3页
文章从稻田工程、种养设计、养殖管理、病害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稻鱼蛙综合种养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对鱼、蛙的饲养管理,做好种苗投放、饲料投喂、水质调控以及病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稻鱼蛙综合种养模式的纯收益比单一种稻模式增加7.03倍,... 文章从稻田工程、种养设计、养殖管理、病害防治4个方面介绍了稻鱼蛙综合种养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对鱼、蛙的饲养管理,做好种苗投放、饲料投喂、水质调控以及病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稻鱼蛙综合种养模式的纯收益比单一种稻模式增加7.03倍,比稻鱼种养模式增加1.94倍,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种养 关键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