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被引量:
13
1
作者
梁文伟
张祖健
+1 位作者
龚玉源
李畅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20 0 2年早造对比试验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区平均每 hm2 产量为 7818.0 kg,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区为7716 .0 kg,翻耕耙沤抛秧区 732 4 .5 kg。稻草还田免耕比不还田免耕增产 1.32 % ,比翻耕增产 6 .74 %。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
生长发育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的影响调查初报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玉源
梁文伟
+3 位作者
张祖健
何伟萍
梁志祥
梁汉清
《广西植保》
2004年第2期8-10,共3页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有促进根系生长作用 ,地上部分生长健壮 ,对病虫发生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发生作用。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免耕
抛秧
栽培
水稻
病虫害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影响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赖文燕
王仁健
+1 位作者
陈文静
庞善祺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106-106,110,共2页
进行了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生长和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根系生长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对主要病虫害发生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作用。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免耕
抛秧
稻飞虱
纹枯病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简化栽培技术: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的高效实践
4
作者
胡肖华
郑清喜
刘金涛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9期64-65,共2页
传统的油菜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且粗放式的土壤耕作过程易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肥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将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传统的油菜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且粗放式的土壤耕作过程易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肥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将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该文对稻草全量还田油菜免耕飞播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油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稻草还
田
免耕
飞播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景
顾明华
+2 位作者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5-2131,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普通免耕(CNT)、稻草还田免耕(SNT)、普通常耕(CCT)和稻草还田常耕(SCT)4种耕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免耕提高了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成熟期穗全氮含量,降低水稻叶片和茎全...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普通免耕(CNT)、稻草还田免耕(SNT)、普通常耕(CCT)和稻草还田常耕(SCT)4种耕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免耕提高了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成熟期穗全氮含量,降低水稻叶片和茎全氮含量、植株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常耕及免耕方式的稻草还田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叶片和茎全氮含量、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水稻耕作模式的氮素利用和水稻增产效果均优于普通免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免耕
抛秧
耕作方式
氮素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4 位作者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栽培
作物
稻草
全量
还田
双季稻
抛秧
立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景
顾明华
+2 位作者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3,共8页
为探讨免耕抛秧栽培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分别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的常耕和免耕试验的土壤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影响不明显。免耕改变了耕作层亚层的剖面形态特征,且表层土壤疏松和pH值变小;水...
为探讨免耕抛秧栽培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分别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的常耕和免耕试验的土壤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影响不明显。免耕改变了耕作层亚层的剖面形态特征,且表层土壤疏松和pH值变小;水稻根系向土壤表层集中和裂隙出现部位增高。普通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Aa1-Aa2-Aa3,疏松表层较薄、亚表层有变坚实的趋势。稻草还田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O-Aa1-Aa2-Aa3,鳝血斑的数量增加、土壤颜色加深、疏松和体积质量降低。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形成的土壤剖面协调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抛秧
稻草还
田
水稻土
土体构型
剖面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冬闲田马铃薯免耕稻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8
作者
伍壮生
刘明月
《辣椒杂志》
2009年第4期44-45,共2页
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每年晚稻收获后,大约有1600万hm^2的稻田冬季处于闲置的状态。除了小面积的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油菜和绿肥外,很大面积的冬闲田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而闲置,而此时的温、光、水、热等条件均十分有利于春马铃薯...
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每年晚稻收获后,大约有1600万hm^2的稻田冬季处于闲置的状态。除了小面积的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油菜和绿肥外,很大面积的冬闲田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而闲置,而此时的温、光、水、热等条件均十分有利于春马铃薯的生产。利用这些冬闲田种植春马铃薯不仅可以省工节本,还可以利用稻草还田起到改土肥田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
田
种植
地膜覆盖
栽培
技术
春马铃薯
南方地区
稻草还
田
水稻种植面积
免耕
冬季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道式秸秆还田水稻免耕抛秧轻简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袁亚章
蔡良俊
陈胜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24-25,共2页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农田土壤增加有机质,重建土壤地力和生态化、经济化、集约化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城郊农村,是实现大面积秸秆“禁烧”,减少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技术革新;是农业生...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农田土壤增加有机质,重建土壤地力和生态化、经济化、集约化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城郊农村,是实现大面积秸秆“禁烧”,减少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技术革新;是农业生产特别是大春水稻生产实现生态、高效、轻简栽培的重要技术革命。但是,采用何种方式或方法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还田
轻简
栽培
技术革新
水稻生产
免耕
抛秧
二氧化碳排放量
走道
农
田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在潜育化双季稻田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爱武
鲁艳红
+5 位作者
黄科延
杨曾平
谢坚
廖育林
聂军
周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25-27,共3页
在潜育化稻田土壤上进行了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和当地习惯翻耕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从水稻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相比,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
在潜育化稻田土壤上进行了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和当地习惯翻耕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从水稻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相比,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稻谷产值,降低了化肥投入成本,减少了翻耕成本,提高了种植双季水稻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育化
双季稻
田
免耕
抛秧
稻草还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叔君
唐瑞宝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45-45,共1页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稻草还田的方法上人们都习惯于将新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稻草
覆盖
还田
免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肖国华
欧阳先辉
+3 位作者
陈同旺
刘万成
姜文军
奉爱金
《作物研究》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200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了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有利于插后返青分蘖,能有效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明显提高晚稻的产量。同时可以减...
200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了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有利于插后返青分蘖,能有效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明显提高晚稻的产量。同时可以减少灌水次数,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晚稻
免耕
栽培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淡酸田稻草直接还田免耕抛秧对杂交晚稻的影响
被引量:
4
13
作者
刘义明
梁卓发
+1 位作者
颜明
陈红营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直接
还田
杂交晚稻
稻草
免耕
抛秧
技术
2003年
土种
晚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抛秧技术的调查
被引量:
2
14
作者
卢辉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稻草
覆盖
还田
免耕
抛秧
技术
生长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罗子毛
熊啸锋
胡德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1-42,45,共3页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蘖后期稻草分解释放养分,能促进禾苗生长,与翻耕稻草不还田相比,增产5.4%~12.6%,并且对土壤通气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免耕稻草覆盖还田节省了耕田成本,增加了收入,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栽培
稻草
覆盖
还田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稻田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福琪
肖光杰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免耕
栽培
秸秆
还田
单株
免耕
栽培
产量
稻
田
稻草
全程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7
作者
唐克君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1-21,共1页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稻田耕作新型技术模式,它集成了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省工、省水、省钱的先进技术。由于该技术模式操作简便,应用效果好,群众...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稻田耕作新型技术模式,它集成了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省工、省水、省钱的先进技术。由于该技术模式操作简便,应用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目前已作为一项农业重大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有三大突出优点:第一,大大地降低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栽培
技术
稻草
覆盖
还田
节水农业
大面积推广
沃土工程
生态保护
秸秆
还田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
18
作者
卢辉
《农技服务》
2003年第4期9-9,共1页
2001年我调查发现,广西容县六王镇金库村华甲队的黄旭淼等人,自1998年以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用免耕抛秧技术进行稻草还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该法具有简单、省工、省钱、增产等优点。
关键词
免耕
抛秧
技术
水稻
稻草还
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绿色无公害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19
作者
吕巨智
梁运波
+1 位作者
刘玉佩
梁和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2,共2页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有土豆、山药蛋、荷兰薯、洋芋等多种称谓。马铃薯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来看.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广西从2...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有土豆、山药蛋、荷兰薯、洋芋等多种称谓。马铃薯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来看.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广西从2001年开始不断创新完善“三免”技术.2006年推广水稻免耕抛秧83.2万hm^2、玉米免耕栽培13.3万hm^2、马铃薯免耕栽培3.3万hm^2。仅水稻免耕面积.6年间全区累计推广204万hm^2,约占全国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面积
免耕
抛秧
马铃薯
绿色无公害
稻草
覆盖
技术
广西
免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技术优势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
7
20
作者
张鸿
刘定辉
何卫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6-27,共2页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根据我省土壤、光热、降水和耕作制度等特点,对传统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改革创新的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产高效
栽培
技术
稻草
覆盖
栽培
秋马铃薯
效益分析
免耕
优势
四川
稻草
覆盖
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被引量:
13
1
作者
梁文伟
张祖健
龚玉源
李畅炎
机构
容县农业局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文摘
20 0 2年早造对比试验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区平均每 hm2 产量为 7818.0 kg,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区为7716 .0 kg,翻耕耙沤抛秧区 732 4 .5 kg。稻草还田免耕比不还田免耕增产 1.32 % ,比翻耕增产 6 .74 %。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
生长发育
产量
经济效益
Keywords
rice
nontillage and remaining straw in field
seedlingbroadcast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的影响调查初报
被引量:
2
2
作者
龚玉源
梁文伟
张祖健
何伟萍
梁志祥
梁汉清
机构
广西容县农业局
出处
《广西植保》
2004年第2期8-10,共3页
文摘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有促进根系生长作用 ,地上部分生长健壮 ,对病虫发生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发生作用。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免耕
抛秧
栽培
水稻
病虫害
发生特点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影响试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赖文燕
王仁健
陈文静
庞善祺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种子管理站
玉林市福绵区农业局
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106-106,110,共2页
文摘
进行了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生长和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根系生长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对主要病虫害发生有明显的抑制和延缓作用。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免耕
抛秧
稻飞虱
纹枯病
影响
分类号
S157.43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简化栽培技术: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的高效实践
4
作者
胡肖华
郑清喜
刘金涛
机构
万年县湖云乡便民服务中心
万年县陈营镇便民服务中心
万年县苏桥乡便民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9期64-65,共2页
文摘
传统的油菜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且粗放式的土壤耕作过程易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肥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将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该文对稻草全量还田油菜免耕飞播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油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油菜
稻草还
田
免耕
飞播
栽培
技术
分类号
S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景
顾明华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5-21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60066)
广西自然科学资金项目(0728013)
文摘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普通免耕(CNT)、稻草还田免耕(SNT)、普通常耕(CCT)和稻草还田常耕(SCT)4种耕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免耕提高了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成熟期穗全氮含量,降低水稻叶片和茎全氮含量、植株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常耕及免耕方式的稻草还田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叶片和茎全氮含量、氮素累积量、氮素回收效率和产量。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水稻耕作模式的氮素利用和水稻增产效果均优于普通免耕方式。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免耕
抛秧
耕作方式
氮素利用
产量
Keywords
Rice straw returning
No-tillage with rice-seedling casting
Tillage patterns
Nitrogen utilization
Yield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苏影
吴建富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南昌市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7,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301601-0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NA03800)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1BBF60006)
文摘
为实现机械化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条件下抛栽水稻的快速立苗,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还田(设稻草全量还田和稻草不还田)以及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秧龄(早稻设25、30 d,晚稻设20、25、30 d)、抛栽方式(设点抛和人工撒抛)、耕作方式(设机械深耕和机械旋耕)对早、晚稻抛栽立苗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不利于晚稻立苗及根系生长,但对早稻影响较小;晚稻稻草全量还田的秧苗立苗时间比稻草不还田至少延长2 d;抛栽2 d后单株根质量大于稻草不还田;抛栽4 d后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叶面积、黄叶比低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同耕作与抛栽方式下,秧龄越短水稻立苗和根系生长越快,早稻30 d秧龄秧苗立苗时间比25 d至少长2 d;晚稻30 d秧苗立苗时间比20 d秧苗至少长3 d,比25 d秧苗至少长1 d。相同耕作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早、晚稻点抛后的立苗角度、立苗比例均大于撒抛,且早稻点抛立苗时间比撒抛至少缩短2 d,晚稻至少缩短1 d。相同抛栽方式及秧龄条件下,晚稻深耕立苗时间比旋耕短、根系数量比旋耕多;早、晚稻深耕秧苗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旋耕。生产上,在稻草全量还田时,早稻秧龄宜为25 d,晚稻秧龄宜为20~25 d,采用点抛及深耕的方式有利于抛栽稻立苗及生长。
关键词
机械化
栽培
作物
稻草
全量
还田
双季稻
抛秧
立苗
生长
Keywords
mechanization
cultivation
crops
total straw incorporation
double cropping rice
seedling broadcasting
seedling standing
growth
分类号
S3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黄景
顾明华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6006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28013)资助
文摘
为探讨免耕抛秧栽培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分别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的常耕和免耕试验的土壤剖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耕对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影响不明显。免耕改变了耕作层亚层的剖面形态特征,且表层土壤疏松和pH值变小;水稻根系向土壤表层集中和裂隙出现部位增高。普通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Aa1-Aa2-Aa3,疏松表层较薄、亚表层有变坚实的趋势。稻草还田免耕形成的耕作层构型是O-Aa1-Aa2-Aa3,鳝血斑的数量增加、土壤颜色加深、疏松和体积质量降低。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形成的土壤剖面协调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关键词
免耕
抛秧
稻草还
田
水稻土
土体构型
剖面形态特征
Keywords
No-tillage with rice-seedling throwing. Rice straw returning to paddy soil, Paddy soil, Constitution of solum, Profile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151.9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冬闲田马铃薯免耕稻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8
作者
伍壮生
刘明月
机构
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出处
《辣椒杂志》
2009年第4期44-45,共2页
文摘
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每年晚稻收获后,大约有1600万hm^2的稻田冬季处于闲置的状态。除了小面积的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油菜和绿肥外,很大面积的冬闲田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而闲置,而此时的温、光、水、热等条件均十分有利于春马铃薯的生产。利用这些冬闲田种植春马铃薯不仅可以省工节本,还可以利用稻草还田起到改土肥田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冬闲
田
种植
地膜覆盖
栽培
技术
春马铃薯
南方地区
稻草还
田
水稻种植面积
免耕
冬季蔬菜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道式秸秆还田水稻免耕抛秧轻简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袁亚章
蔡良俊
陈胜
机构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24-25,共2页
文摘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农田土壤增加有机质,重建土壤地力和生态化、经济化、集约化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城郊农村,是实现大面积秸秆“禁烧”,减少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技术革新;是农业生产特别是大春水稻生产实现生态、高效、轻简栽培的重要技术革命。但是,采用何种方式或方法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还田
轻简
栽培
技术革新
水稻生产
免耕
抛秧
二氧化碳排放量
走道
农
田
土壤
分类号
S233.71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在潜育化双季稻田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爱武
鲁艳红
黄科延
杨曾平
谢坚
廖育林
聂军
周兴
机构
长沙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长沙农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长沙县大禾优质稻专业合作社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25-27,共3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59-03-01)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11)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合作项目(Hunan-18)
文摘
在潜育化稻田土壤上进行了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和当地习惯翻耕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示范,从水稻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上比较分析了两种种植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相比,双季稻免耕抛秧稻草还田种植模式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稻谷产值,降低了化肥投入成本,减少了翻耕成本,提高了种植双季水稻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潜育化
双季稻
田
免耕
抛秧
稻草还
田
Keywords
gleyed
double-rice paddy soil
no-tillage
cast-transplanted
rice-straw incorporation
分类号
S511.4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叔君
唐瑞宝
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45-45,共1页
文摘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稻草还田的方法上人们都习惯于将新鲜...
关键词
晚稻
稻草
覆盖
还田
免耕
栽培
分类号
S511.3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12
12
作者
肖国华
欧阳先辉
陈同旺
刘万成
姜文军
奉爱金
机构
宁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作物研究》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文摘
200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了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有利于插后返青分蘖,能有效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明显提高晚稻的产量。同时可以减少灌水次数,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稻草还
田
晚稻
免耕
栽培
节水灌溉
分类号
S511.3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淡酸田稻草直接还田免耕抛秧对杂交晚稻的影响
被引量:
4
13
作者
刘义明
梁卓发
颜明
陈红营
机构
广西防城港市土肥站
广西防城区土肥站
防城区江山乡农技中心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直接
还田
杂交晚稻
稻草
免耕
抛秧
技术
2003年
土种
晚造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抛秧技术的调查
被引量:
2
14
作者
卢辉
机构
广西容县土肥站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稻草
覆盖
还田
免耕
抛秧
技术
生长
产量
土壤肥力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罗子毛
熊啸锋
胡德平
机构
桃江县大栗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桃江县马迹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桃江县鸬鹚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41-42,45,共3页
文摘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蘖后期稻草分解释放养分,能促进禾苗生长,与翻耕稻草不还田相比,增产5.4%~12.6%,并且对土壤通气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免耕稻草覆盖还田节省了耕田成本,增加了收入,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免耕
栽培
稻草
覆盖
还田
晚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稻田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福琪
肖光杰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农业局农技站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5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免耕
栽培
秸秆
还田
单株
免耕
栽培
产量
稻
田
稻草
全程覆盖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7
作者
唐克君
机构
四川省富顺县土肥站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21-21,共1页
文摘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稻田耕作新型技术模式,它集成了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省工、省水、省钱的先进技术。由于该技术模式操作简便,应用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目前已作为一项农业重大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有三大突出优点:第一,大大地降低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免耕
栽培
技术
稻草
覆盖
还田
节水农业
大面积推广
沃土工程
生态保护
秸秆
还田
节水灌溉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
18
作者
卢辉
机构
广西省容县土肥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03年第4期9-9,共1页
文摘
2001年我调查发现,广西容县六王镇金库村华甲队的黄旭淼等人,自1998年以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用免耕抛秧技术进行稻草还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该法具有简单、省工、省钱、增产等优点。
关键词
免耕
抛秧
技术
水稻
稻草还
田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绿色无公害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19
作者
吕巨智
梁运波
刘玉佩
梁和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2,共2页
基金
南宁市农业新品种
新技术引进示范项目(20050230B)
文摘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我国有土豆、山药蛋、荷兰薯、洋芋等多种称谓。马铃薯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来看.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广西从2001年开始不断创新完善“三免”技术.2006年推广水稻免耕抛秧83.2万hm^2、玉米免耕栽培13.3万hm^2、马铃薯免耕栽培3.3万hm^2。仅水稻免耕面积.6年间全区累计推广204万hm^2,约占全国的60%,
关键词
栽培
面积
免耕
抛秧
马铃薯
绿色无公害
稻草
覆盖
技术
广西
免耕
栽培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技术优势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
7
20
作者
张鸿
刘定辉
何卫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6-27,共2页
文摘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根据我省土壤、光热、降水和耕作制度等特点,对传统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改革创新的集免耕、稻草覆盖还田,间套作三大技术为一体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产高效
栽培
技术
稻草
覆盖
栽培
秋马铃薯
效益分析
免耕
优势
四川
稻草
覆盖
还田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梁文伟
张祖健
龚玉源
李畅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的影响调查初报
龚玉源
梁文伟
张祖健
何伟萍
梁志祥
梁汉清
《广西植保》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影响试验
赖文燕
王仁健
陈文静
庞善祺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轻简化栽培技术: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的高效实践
胡肖华
郑清喜
刘金涛
《农业工程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黄景
顾明华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王苏影
吴建富
潘晓华
黄山
曾勇军
谭雪明
石庆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水稻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黄景
顾明华
徐世宏
杨为芳
江立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方冬闲田马铃薯免耕稻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伍壮生
刘明月
《辣椒杂志》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走道式秸秆还田水稻免耕抛秧轻简栽培技术
袁亚章
蔡良俊
陈胜
《四川农业科技》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在潜育化双季稻田中的应用效果
张爱武
鲁艳红
黄科延
杨曾平
谢坚
廖育林
聂军
周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陈叔君
唐瑞宝
《作物研究》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肖国华
欧阳先辉
陈同旺
刘万成
姜文军
奉爱金
《作物研究》
200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淡酸田稻草直接还田免耕抛秧对杂交晚稻的影响
刘义明
梁卓发
颜明
陈红营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抛秧技术的调查
卢辉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晚稻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栽培技术研究
罗子毛
熊啸锋
胡德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马铃薯稻田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试验初报
王福琪
肖光杰
《耕作与栽培》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唐克君
《四川农业科技》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免耕抛秧稻草还田技术
卢辉
《农技服务》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广西绿色无公害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吕巨智
梁运波
刘玉佩
梁和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四川秋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技术优势与效益分析
张鸿
刘定辉
何卫
《四川农业科技》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