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粒重形成规律与结实期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朱碧岩 程方民 +1 位作者 吴永常 方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2-56,共5页
多品种,多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粒重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用二次曲线模型来表征,且齐穗后20d内是粒重形成及其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温度对粒重有效积累天数及速率的影响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达到平衡时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温度... 多品种,多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粒重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用二次曲线模型来表征,且齐穗后20d内是粒重形成及其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温度对粒重有效积累天数及速率的影响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达到平衡时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温度为粒重积累的适宜温度;结实期高(低)温一般要经历9~12d的连续作用才能看出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粒重 粒重形成 结实期温度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