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稻杂种后代稻米垩白率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正勋 秋太权 +1 位作者 孙艳丽 金学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9-202,共4页
选用稻米垩白率不同的 6个粳稻品种 ,采用 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四 ,对杂种 F1 及 F2 的稻米垩白率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垩白率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在 F1 及 F2 代均极显著 ,表明在本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 选用稻米垩白率不同的 6个粳稻品种 ,采用 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四 ,对杂种 F1 及 F2 的稻米垩白率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稻米垩白率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在 F1 及 F2 代均极显著 ,表明在本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 GCA MS / SCA MS值在 F1 代和 F2 代均极显著 ,而且 F2 代又比 F1 代大 ,因此 ,稻米垩白率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 ,并且随着世代的增加 ,加性基因的作用越显重要。在总的遗传变异中 F1 代和 F2 代主要以加性变异为主 ,并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而非加性变异变小。稻米垩白率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 F1 和 F2 代的表现极为一致 ,F1和 F2 代间的秩次相关极显著。亲本稻米垩白率的高低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各世代两者间的相关均极显著。因此 ,根据亲本稻米垩白率的高低可以估计其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稻米垩白率 配合力 遗传 杂种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和环境对宁夏稻米垩白率的影响
2
作者 殷延勃 马洪文 +3 位作者 朱美静 王昕 钱前 王磊 《宁夏农林科技》 2001年第4期11-13,共3页
利用AMMI模型分析了 1999年宁夏优质米多点试验的数据 ,并着重探讨了G×E互作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解释环境对G×E互作的影响 ,以鉴别利用具有有利G×E互作的品种。结果表明 :参试地点的垩白率主要受环境因子中的日平均气温差。
关键词 AMMI模型 环境因子 基因型 模型 水稻 稻米垩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3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71-71,共1页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主效基因 克隆 科学家 稻米垩白率 中科院院士 细胞学机理 白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