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穗结构图像特征与籽粒数相关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三琴 李毅念 +2 位作者 丁为民 吕俊逸 王心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328,共6页
针对人工测量低效,重复性差且无法同时获取多个参数的问题,提出稻穗结构图像特征测量方法。首先人工测量稻穗一次枝梗长度和每穗籽粒数,发现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稻穗图像面积、一次枝梗长度特征,并分别分析二者与... 针对人工测量低效,重复性差且无法同时获取多个参数的问题,提出稻穗结构图像特征测量方法。首先人工测量稻穗一次枝梗长度和每穗籽粒数,发现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稻穗图像面积、一次枝梗长度特征,并分别分析二者与籽粒数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面积、一次枝梗长度特征与籽粒数的相关系数在0.90以上,预测籽粒数的最大误差平均值为7.90%,说明稻穗形态特征的图像提取方法可行有效,面积、一次枝梗长度均能用来表达或替代稻穗籽粒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穗结构 图像分析 一次枝梗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稻穗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宜柏 孙义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A01期58-61,共4页
分析了2个籼粳杂种一代和2个籼型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稻穗结构.结果与籼型杂交稻相比,籼梗杂种一代的每穗粒数超过高亲,表现正向超亲优势.这种超亲优势主要是由籼粳杂种稻穗有较多的二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着粒数而产生的.还讨论了杂种一代... 分析了2个籼粳杂种一代和2个籼型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稻穗结构.结果与籼型杂交稻相比,籼梗杂种一代的每穗粒数超过高亲,表现正向超亲优势.这种超亲优势主要是由籼粳杂种稻穗有较多的二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着粒数而产生的.还讨论了杂种一代的稻穗结构与亲本选择关系,杂交双亲在稻穗结构上的性状互补将有利于得到大穗型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稻穗结构 杂种一代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穗结构遗传分析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义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对12个水稻F_1杂种和2个品种的稻穗构成因子研究表明:在诸个稻穗构成因子中,主穗小穗数,一次枝梗数的遗传力最高;与主穗小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的稻穗构成因子是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的通径系数最大,所以,它对主穗... 通过对12个水稻F_1杂种和2个品种的稻穗构成因子研究表明:在诸个稻穗构成因子中,主穗小穗数,一次枝梗数的遗传力最高;与主穗小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的稻穗构成因子是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的通径系数最大,所以,它对主穗小穗数的直接效应最大。根据试验结果,以一次枝梗数多且配合力好的基因型作亲本,容易获得大穗型的杂种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穗结构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稻穗结构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义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A01期62-66,共5页
通过对12个水稻 F_1杂种和2个品种的稻穗构成因子研究表明:在诸个稻穗构成因子中,主穗小穗数,一次枝梗数的遗传力最高;与主穗小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的稻穗构成因子是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的通径系数最大,所以,它对主穗... 通过对12个水稻 F_1杂种和2个品种的稻穗构成因子研究表明:在诸个稻穗构成因子中,主穗小穗数,一次枝梗数的遗传力最高;与主穗小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的稻穗构成因子是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的通径系数最大,所以,它对主穗小穗数的直接效应最大.根据试验结果,以一次枝梗数多且配合力好的基因型作亲本,容易获得大穗型的杂种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穗结构 遗传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稻穗结构的研究
5
作者 刘宜柏 孙义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9-62,共4页
分析了两个籼粳杂种一代和2个籼型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稻穗结构.与籼型杂交稻相比,籼粳杂种一代的每穗粒数超过高亲,表现正向超亲优势.这种超亲优势主要是由籼粳杂种稻穗有较多的二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着粒数而产生的.还讨论了杂种一代的稻... 分析了两个籼粳杂种一代和2个籼型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稻穗结构.与籼型杂交稻相比,籼粳杂种一代的每穗粒数超过高亲,表现正向超亲优势.这种超亲优势主要是由籼粳杂种稻穗有较多的二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着粒数而产生的.还讨论了杂种一代的稻穗结构与亲本选择关系,杂交双亲在稻穗结构上的性状互补将有利于得到大穗型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种 稻穗结构 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