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6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病宁防治水稻稻瘟病、紫秆病和叶尖枯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晓芳 苏建坤 +1 位作者 刘怀阿 刘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38,共1页
稻病宁防治水稻稻瘟病、紫秆病和叶尖枯病的效果徐晓芳,苏建坤,刘怀阿,刘琴(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2)30%稻病宁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水稻复配杀菌剂。该药剂内吸、... 稻病宁防治水稻稻瘟病、紫秆病和叶尖枯病的效果徐晓芳,苏建坤,刘怀阿,刘琴(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2)30%稻病宁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水稻复配杀菌剂。该药剂内吸、高效、广谱,对作物安全。主要用于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秆 稻病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稻病宁防治稻瘟病试验
2
作者 杜金岭 王平 +1 位作者 穆娟微 王丽萍 《垦殖与稻作》 2000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稻病宁 防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稻病宁防治单季晚稻稻曲病应用技术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滕敏忠 林蔚红 程勤海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7-148,共2页
通过 30 %稻病宁可湿性粉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单季晚稻稻曲病的防效试验 ,明确在水稻破口前 7d ,每 667m2 施用 75g和 10
关键词 稻病宁 单季晚 杀菌剂 药效试验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稻病宁防治水稻后期病害的药效试验
4
作者 徐大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3期205-205,共1页
用复配杀菌剂稻病宁与井岗霉素、三唑酮、三环唑复配,防治单晚太湖糯后期多种病害,防效基本一致,而用稻病宁成本较低。
关键词 稻病宁 防治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菌Uv263菌株中一种新型真菌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分析
5
作者 何桢锐 赵文华 +2 位作者 杨迎青 杨媚 周而勋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8,共8页
为了深入挖掘稻曲病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以从海南省患病水稻样本中分离到的1株稻曲病菌异常菌株Uv263为试验材料,鉴定该菌株中潜在的真菌病毒,解析真菌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Uv263菌株被1种新型真菌病毒侵染,命名为Usti... 为了深入挖掘稻曲病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以从海南省患病水稻样本中分离到的1株稻曲病菌异常菌株Uv263为试验材料,鉴定该菌株中潜在的真菌病毒,解析真菌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Uv263菌株被1种新型真菌病毒侵染,命名为Ustilaginoidea virens RNA virus 7(UvRv7)。UvRV7为双链RNA病毒,全长5082 bp,GC含量为60.29%。UvRV7编码的开放阅读框1编码外壳蛋白(CP),开放阅读框2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BlastP比对表明,UvRV7的RdRP氨基酸序列与病毒Thelebolus microsporus totivirus 1的RdRP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48.49%。基于UvRV7的RdRP氨基酸序列的多重比对结果表明,UvRV7的RdRP序列共包含8个保守基序,其中在第Ⅵ个基序中鉴定到1个RdRP保守结构域中最典型的GDD基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UvRV7与Thelebolus microsporus totivirus 1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且与单分体病毒科中维多利亚病毒属的典型成员形成了1个进化分支。基因组特征和进化分析结果均表明,UvRV7是维多利亚病毒属中一个新发现的真菌病毒种类。透射电镜观察表明,UvRV7形成1个约45 nm的球状病毒粒子。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试验也表明,UvRV7可以通过分生孢子高效垂直传播,并且在营养体亲和的菌株间高效水平传播。综上所述,阐明了稻曲病菌中新报道的单分体病毒UvRV7的全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生物防治 单分体毒科 维多利亚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LSN-YOLOv8模型和无人机遥感图像的水稻稻曲病检测方法
6
作者 杨玉青 朱德泉 +4 位作者 刘凯旋 严从宽 孟凡凯 唐七星 廖娟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5-915,共11页
本研究针对无人机采集的水稻稻曲病图像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病斑目标小且与背景表征相似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模型LSN-YOLOv8。该模型以YOLOv8模型为基本框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通过动态调整感受野范... 本研究针对无人机采集的水稻稻曲病图像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病斑目标小且与背景表征相似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模型LSN-YOLOv8。该模型以YOLOv8模型为基本框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通过动态调整感受野范围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在骨干网络中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模块,将病斑空间位置信息与通道注意力相结合,增强模型对关键区域的关注度同时减少背景干扰;利用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实现检测过程的可视化分析,为模型决策提供直观解释。为验证模型性能,利用无人机拍摄不同发病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水稻稻曲病图像,构建水稻稻曲病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LSN-YOLOv8模型精准度、召回率和交并比阈值为0.50时的平均精度值均值(mAP_(50))分别为94.8%、87.3%和92.3%,均高于YOLOv5、YOLOv7、YOLOv8、Faster R-CNN模型等经典目标检测模型。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LSN-YOLOv8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聚焦于图像中的病害区域。本研究提出的LSN-YOLOv8模型可为稻曲病监测、病害防治和水稻抗病性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识别 无人机 YOLOv8模型 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 坐标注意力机制(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致病机理、病害监测方式的探讨及展望
7
作者 钱朝伟 张从合 +6 位作者 庞战士 申广勒 俞程 杨龙树 严志 万家运 刘兴江 《中国种业》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稻曲病已成为危害水稻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的防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对稻曲病的防治能力也被认为是国家应对粮食与健康安全能力的体现。鉴于稻曲病的危害严重性,从稻曲病危害及致病机理出发,列举了水稻稻曲病可能存在的抗病基... 稻曲病已成为危害水稻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的防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对稻曲病的防治能力也被认为是国家应对粮食与健康安全能力的体现。鉴于稻曲病的危害严重性,从稻曲病危害及致病机理出发,列举了水稻稻曲病可能存在的抗病基因,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了水稻稻曲病对于水稻的侵染方式以及基于遥感技术针对稻曲病发病规律监测的可能性,展望了针对籼粳杂交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导致的稻曲病暴发的可能性,同时根据已有防治技术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稻曲病防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防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稻曲病发生对优质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潘争艳 杨铁鑫 +5 位作者 解文孝 董立强 姜秀英 马亮 李建国 白元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9,共8页
为研究稻曲病的发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制,以中感稻曲病的优质粳稻品种辽粳433和辽粳2501为材料,通过非靶向性代谢组学分析,定性到稻米中271种代谢产物,稻曲病的发生诱导稻米中49种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其中没食子儿茶素、3... 为研究稻曲病的发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制,以中感稻曲病的优质粳稻品种辽粳433和辽粳2501为材料,通过非靶向性代谢组学分析,定性到稻米中271种代谢产物,稻曲病的发生诱导稻米中49种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改变,其中没食子儿茶素、3-羟基苯甲酸、绿原酸、芥子酸、精胺、α-生育酚、烟酰胺、十二烷酸和棕榈酸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1-单油酸甘油酯、2-单油酸甘油酯、1-单硬脂酸、果糖、赤藓糖、半乳糖、麦芽糖、塔格糖、莽草酸和α-酮戊二酸的相对含量显著上调。这些物质的变化导致稻米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合成和次生代谢发生紊乱,增加稻米的垩白粒率或垩白度,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抗氧化能力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产物 米品质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组合)对连作晚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初探
9
作者 郑凌燕 吴聪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34-135,共2页
为筛选出对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连作晚稻稻曲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组合),特于2024年开展了相关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防治2次(水稻破口前10 d、水稻破口期施药)的情况下,每667 m2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 为筛选出对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连作晚稻稻曲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组合),特于2024年开展了相关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防治2次(水稻破口前10 d、水稻破口期施药)的情况下,每667 m2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25%咪鲜胺乳油50 mL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指防效达8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 防效 杀菌剂 药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10
作者 李友栋 彭智成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39-41,共3页
腾冲市处于云南高原地区,气候温和、降水量充足,比较适合水稻生长,但是也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水稻常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螟等。病虫害不仅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方式,还会造成生态... 腾冲市处于云南高原地区,气候温和、降水量充足,比较适合水稻生长,但是也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水稻常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稻螟等。病虫害不仅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方式,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年来,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可以有效改善对农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腾冲市绿色优质水稻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腾冲市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针对性综合防控措施,进而改善水稻品质。1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1.1稻瘟病发生特点稻瘟病是水稻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稻瘟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期及水稻成熟期2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 腾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11
作者 张明会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7期44-45,共2页
稻曲病在辽宁省发生较为普遍,夏秋季节降雨较多时对当地水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当地稻曲病的发病特点,分析了影响发病的各种因素,并结合辽宁省水稻生产实际,提出包括选择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原物、种子消毒处理、提高栽培管... 稻曲病在辽宁省发生较为普遍,夏秋季节降雨较多时对当地水稻生产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当地稻曲病的发病特点,分析了影响发病的各种因素,并结合辽宁省水稻生产实际,提出包括选择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原物、种子消毒处理、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节使用化学药剂防控等措施,供广大水稻种植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菌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2
作者 杜蕾 胡哲耀 +1 位作者 何双庆 胡贤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8-82,共5页
稻曲病成为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为摸清稻曲病菌研究历程和趋势,基于CITEXS文献综合数据库,借助CITEXS赛特新思数据分析平台,对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关于稻曲病菌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表明,在稻曲病菌... 稻曲病成为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为摸清稻曲病菌研究历程和趋势,基于CITEXS文献综合数据库,借助CITEXS赛特新思数据分析平台,对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关于稻曲病菌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表明,在稻曲病菌研究领域,研究机构中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发文量排名第1位,Journal of Fungi期刊刊载文献量最多,2020年以前稻曲病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病机理及稻曲菌素方面,而2020年以后关于水稻抗性评价和稻曲病的防控等相关成果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tilaginoidea virens Villosiclava virens 文献计量学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防效试验
13
作者 肖武琴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42-44,共3页
筛选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低毒且安全杀菌剂可为防治水稻稻曲病农药品种选择提供参考。2024年在武平县万安镇五里村选择7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施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00 mL/hm... 筛选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低毒且安全杀菌剂可为防治水稻稻曲病农药品种选择提供参考。2024年在武平县万安镇五里村选择7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施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00 mL/hm^(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125 g/L氟环唑悬浮剂675 mL/hm^(2)、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375 mL/hm^(2)、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1500 g/hm^(2)、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75 mL/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5.78%、83.93%、81.06%、86.09%、63.07%、74.10%、88.49%。其中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各施用125 g/L氟环唑悬浮剂675 mL/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以及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375 mL/hm^(2)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平均防效均在81%以上,极显著高于目前常用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1500 g/hm^(2),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是目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理想药剂品种,在生产上轮换使用,替代防效低的井冈霉素,可提高防病效果,有效降低稻曲病的为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全程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效果研究
14
作者 陈永广 孙俊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52-56,共5页
为研究生物农药全程防治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的效果及持效期,明确有效防控水稻主要病害的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开展了生物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生物农药在本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安全。1 000... 为研究生物农药全程防治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的效果及持效期,明确有效防控水稻主要病害的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开展了生物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生物农药在本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安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12%井冈·蜡芽菌水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建议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900~1 050 g/hm^(2)防治水稻纹枯病,用12%井冈·蜡芽菌水剂3 750~4 500 mL/hm^(2)防治稻曲病,用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hm^(2)或6%春雷霉素可溶液剂750~1 050 mL/hm^(2)防治稻瘟病。该研究为水稻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药剂选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枯 生物农药 安全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15
作者 合梅 李菊 +1 位作者 任丹 赵艳梅 《云南农业》 2025年第1期49-50,共2页
玉溪市红塔区地处滇中腹地,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坝区海拔1630 m,年均气温16.2℃,常年降水量900 mm。光热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红塔区属中稻栽培区,每年1季,2023年水稻种植面积177 hm^(2),3月育苗,4... 玉溪市红塔区地处滇中腹地,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坝区海拔1630 m,年均气温16.2℃,常年降水量900 mm。光热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红塔区属中稻栽培区,每年1季,2023年水稻种植面积177 hm^(2),3月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9月中下旬收获。常年发生有稻瘟病、稻飞虱(白背飞虱占飞虱总虫量80%以上)、稻曲病、纹枯病等,近四年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纹枯病中等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偏轻发生。通过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发生规律 白背飞虱 光热资源 飞虱 防控技术 纹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穗部农艺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俞咪娜 于俊杰 +6 位作者 汤袁博 王淑琛 宋天巧 齐中强 曹慧娟 潘夏艳 刘永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3-127,共5页
水稻穗部病害稻曲病是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水稻抗稻曲病品种选育是稻曲病防控最有效且经济的方式。由于稻曲病的发生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的温度和湿度都会使同一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出很大差异,依据国... 水稻穗部病害稻曲病是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水稻抗稻曲病品种选育是稻曲病防控最有效且经济的方式。由于稻曲病的发生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的温度和湿度都会使同一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出很大差异,依据国际水稻所提供的种质材料在江苏地区的生育期,筛选到23份生育期相近的水稻种质,通过稻曲病田间病圃自然诱发和人工注射接种2种方法,发现不同种质材料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比较分析水稻的孕穗期旗叶和倒2叶的长、宽、面积,以及水稻穗粒数、穗初级枝梗数、穗次级枝梗数等农艺性状与水稻对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发现旗叶和倒2叶宽的水稻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稻曲病;当稻曲病发生时,倒2叶越长、面积越大,发病越严重。同时比较不同接种方式,发现人工接种发病程度较田间自然发病重,且田间自然发病种质的发病严重度与人工接种发病种质的发病严重度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抗稻曲病品种选育和栽培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部 农艺性状 抗性 接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发病规律、病菌功能基因组以及免疫反应的遗传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旎清 程朝平 +3 位作者 晋艺丹 黄凤凰 李生平 杨德卫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52,共9页
稻曲病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且危害人畜健康安全。目前对稻曲病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抗性评价标准、抗性基因挖掘、病原菌侵染方式、致病机理以及防控预测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本文综述了稻曲... 稻曲病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且危害人畜健康安全。目前对稻曲病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抗性评价标准、抗性基因挖掘、病原菌侵染方式、致病机理以及防控预测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本文综述了稻曲病简史与发生概况、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特征、稻曲病抗性遗传规律与基因鉴定、抗性遗传机制、抗性鉴定技术以及病害发生影响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当前稻曲病抗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挖掘、侵染机制、稻曲病菌与水稻互作以及病情监测预报和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展望了相关问题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遗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稻曲病菌的摩氏假单胞菌JP2-207及其抗性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思慧 明珂 +1 位作者 陈国庆 冯国忠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从水稻根际表面土壤分离到一株能有效抑制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生长的细菌菌株JP2-207。16s r RNA基因片段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JP2-207属于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测序分析显示,JP2-207全基因组为1个大... 从水稻根际表面土壤分离到一株能有效抑制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生长的细菌菌株JP2-207。16s r RNA基因片段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JP2-207属于摩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sselii)。测序分析显示,JP2-207全基因组为1个大小5 702 443 bp的环状DNA,包含5 154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r RNA和78个t RN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9个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其中多个基因簇产生的代谢物被报道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摩氏假单胞菌JP2-207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氏假单胞菌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合成基因簇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效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少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为了探索水稻稻曲病高效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开展4种不同药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18.7%丙环·嘧菌酯和25%咪鲜胺)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筛选出稻曲病防治的高效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均表现... 为了探索水稻稻曲病高效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开展4种不同药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18.7%丙环·嘧菌酯和25%咪鲜胺)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筛选出稻曲病防治的高效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对水稻保绿增产功效较明显,对功能叶有延缓衰老作用,并可增强水稻茎秆抗倒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烯肟·戊唑醇等几种农药防治水稻稻曲病试验
20
作者 王渊晨 陆强 沈东 《现代农机》 2024年第6期89-90,共2页
为明确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等几种农药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以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3个不同浓度用量和多种对照药剂开展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肟菌酯、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嘧菌酯二次施药后... 为明确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等几种农药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以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3个不同浓度用量和多种对照药剂开展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肟菌酯、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嘧菌酯二次施药后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20%烯肟·戊唑醇的防治效果也较好,20%烯肟·戊唑醇750 g/hm2和975 g/hm2浓度用量间防效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高浓度用量1200 g/hm2防治效果和3个对照药剂防效相当。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