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生态环境效应影响比较分析
1
作者 龙丽 贺慧 +2 位作者 黄璜 陈灿 傅志强 《农学学报》 2025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研究稻田综合种养对土壤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研究情况开展综述,将稻田综合种养与水稻单作相比较,从对土壤肥力、土壤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重金属以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5个方面,分析了稻田综合种养不同模式... 为研究稻田综合种养对土壤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研究情况开展综述,将稻田综合种养与水稻单作相比较,从对土壤肥力、土壤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重金属以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5个方面,分析了稻田综合种养不同模式对稻田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作水稻,稻田综合种养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改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对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及水生生物有明显改善作用,不同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能有效降低土壤对农药、化肥的需要,从源头上减轻重金属对稻田土壤和相关生物的危害作用,但饲料和粪便也是重金属的来源之一,有关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否会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问题还有待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明确了稻田综合种养能降低CH4的排放,减弱增温潜势,但由于稻田综合种养涉及的模式众多,有关稻田综合种养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稻田综合种养关于对农田水体环境、养殖动物影响以及相关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将降镉或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引入稻田综合种养研究。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微生物 土壤重金属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如何应对强降雨
2
作者 喻超 李奎 王华 《湖南农业》 2025年第4期12-13,共2页
在稻田综合种养过程中,强降雨可能导致稻田水位过高、稻株倒伏、鱼虾逃逸及水质恶化等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和防范强降雨造成的灾害,降低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风险和灾害损失。
关键词 稻株倒伏 稻田水位 强降雨 稻田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与华墨香品种采纳对农户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思思 陈轩 施龙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91,共1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推动农业不断寻求提升综合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新路径。本研究重点考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华墨香水稻品种在提升农户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特别聚焦于种植收入和种植利润2个核心经济指标。...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推动农业不断寻求提升综合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新路径。本研究重点考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华墨香水稻品种在提升农户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特别聚焦于种植收入和种植利润2个核心经济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经济计量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华墨香品种采纳的协同效应对农户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农户的单位面积收入和利润,表现出显著的增收效果和经济回报。此外,土地转入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对稻田综合种养和华墨香品种的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墨香品种 双水双绿 稻田综合种养 经济效益 土地转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4
作者 倪远之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5-735,共11页
稻田生态系统是大气中甲烷与氧化亚氮气体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水稻生产的低碳化转型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稻田综合种养作为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迅速发展,已逐步形成稻鸭、稻鱼、稻虾、稻蛙、稻蟹等... 稻田生态系统是大气中甲烷与氧化亚氮气体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水稻生产的低碳化转型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稻田综合种养作为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迅速发展,已逐步形成稻鸭、稻鱼、稻虾、稻蛙、稻蟹等多元化生产类型,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诸多学者在综合种养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方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关于该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是促进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不同共作类型下的排放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稻田综合种养系统在温室气体减排机理、实际减排效果、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碳足迹核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及技术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以期为我国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甲烷排放 氧化亚氮排放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对水稻产质量和土壤的影响
5
作者 胡林涛 李振宇 黄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8-11,共4页
稻蛙生态养殖作为一种生态耕作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水稻—油菜轮作为基础,调查分析在该模式下引入牛蛙后对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油菜模式下引入牛蛙可提... 稻蛙生态养殖作为一种生态耕作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水稻—油菜轮作为基础,调查分析在该模式下引入牛蛙后对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油菜模式下引入牛蛙可提高水稻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可增加水稻穗总粒数,减少穗空粒数,提高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可提高水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垩白度,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养分状况 农艺性状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陵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要点
6
作者 俞霞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4期75-77,共3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陵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稻+虾”“稻+鳖”“稻+鸭”三种综合种养模式的核心技术要点。围绕田块工程建设、品种选择与搭配、苗种投... 稻田综合种养是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陵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稻+虾”“稻+鳖”“稻+鸭”三种综合种养模式的核心技术要点。围绕田块工程建设、品种选择与搭配、苗种投放管理、水位调控技术及饲养管理措施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究,凝练出各模式的技术特点和操作规程。该技术体系在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推动传统水稻种植向生态循环农业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陵县 稻田综合种养 生态循环农业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螯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稻田综合种养示范
7
作者 郝俊 钟文慧 +3 位作者 张亚楠 于航 孙斌 徐晓丽 《天津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为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文章引进红螯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进行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对稻田环沟水质和水生动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综合评价红螯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结果显示,稻田环沟水体pH波动范围为7.45~8.... 为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文章引进红螯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进行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对稻田环沟水质和水生动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综合评价红螯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结果显示,稻田环沟水体pH波动范围为7.45~8.25,盐度在1%~2%之间,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量在养殖周期中呈下降趋势,磷酸盐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经过101d的养殖,红螯螯虾平均体质量增长至30.16g;经过103d的养殖,河蟹大眼幼体平均体质量增长至8.30g。红螯螯虾与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在稻田养殖的产值合计为1660.80元·667m^(2),收益为1010.80元·667m^(2)。红螯螯虾与河蟹大眼幼体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适宜在天津地区应用,稻田水环境可满足水生动物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 稻田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与质量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振杰 陆尧 +3 位作者 李京咏 窦志 张洪程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模式上得以创新推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稻田综合种养尤其是稻田轮作种养中,仍存在肥药施用不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量大、... 近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上得到快速扩大,模式上得以创新推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稻田综合种养尤其是稻田轮作种养中,仍存在肥药施用不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投入量大、污水灌溉等问题,致使来源不一的重金属元素持续在稻田土壤富集,长此以往将不仅影响水稻和水产禽类的正常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潜在影响。为此,本文阐述了稻田综合种养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与质量安全评价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促进稻田综合种养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变异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应对低温灾害天气技术措施
9
作者 傅雪军 黄滨 +3 位作者 倪才英 贺浩华 阮记明 杨滨娟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1期24-25,共2页
一、做好预防管理。1.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高度重视稻田综合种养越冬风险,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信息,及时预警预判,掌握降温、降雪的强度及可能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等,做好养殖基地的应急准备工作。2.检查加高加固设施。... 一、做好预防管理。1.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高度重视稻田综合种养越冬风险,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信息,及时预警预判,掌握降温、降雪的强度及可能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等,做好养殖基地的应急准备工作。2.检查加高加固设施。提前加高加固稻田田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准备工作 低温灾害 灾害天气 预防管理 气象信息 养殖基地 持续时间 稻田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稻-再生稻-鸭”稻田综合种养与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水稻产量、构成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戎 易苏丹 +3 位作者 赵文龙 谢磊 王家振 柳冕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34-141,共8页
江汉平原光、温、水资源丰富,为“稻-再生稻-鸭”稻田综合种养(RRD)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探究了2021—2023年江汉平原实施RRD模式的经济效益、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并将其与中稻(MR)和再生稻(RR)模式的经济效益、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进... 江汉平原光、温、水资源丰富,为“稻-再生稻-鸭”稻田综合种养(RRD)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探究了2021—2023年江汉平原实施RRD模式的经济效益、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并将其与中稻(MR)和再生稻(RR)模式的经济效益、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综合种养模式与再生稻模式平均稻谷总产量显著高于中稻模式(P<0.05);综合种养模式平均经济效益为26086.9元/hm2,比再生稻模式高出44.6%,比中稻模式高出148.8%;综合种养模式中,再生季稻谷单价显著高于中稻和再生稻模式(P<0.05),且综合种养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最低,显示出更好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中稻 稻田养鸭 稻田综合种养 农业经济效益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23
11
作者 程建平 汪本福 +5 位作者 张枝盛 赵锋 李阳 陈少愚 游艾青 马达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217-4220,共4页
结合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创新研究方向和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业化发展 现状和问题 创新研究方向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科技支撑助推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提质增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良玉 曹英伟 +6 位作者 魏文燕 唐洪 张小丽 杨马 陈霞 陈健 王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275-276,共2页
分析了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的现状,指出成都市有宜渔稻田3.33万hm^2以上,但长期以来受技术、观念等影响,2014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仅354.00 hm^2,2015年通过开展技术集成研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建立核心示范区、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等多... 分析了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的现状,指出成都市有宜渔稻田3.33万hm^2以上,但长期以来受技术、观念等影响,2014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仅354.00 hm^2,2015年通过开展技术集成研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建立核心示范区、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等多措并举,面积已发展到了800.93 hm^2,养殖模式有稻鳖虾、稻虾、稻鳅、稻鱼、稻蟹5种。全市稻田综合种养水产品总产量达1 100 t,总产值3 500万元,增加收入1 800余万元;稻谷品质提高,售价增加。对进一步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农业推广队伍建设、加快品牌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 科技支撑 稻田综合种养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绿色效应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强盛 韦琮 +2 位作者 薄雨心 刘晓雪 章泳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为了优化稻田种养结构、实现优质稻米供给侧改革、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 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为了优化稻田种养结构、实现优质稻米供给侧改革、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稻米和丰富的水禽产品,还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休闲观光需求,发挥了生态增效的作用。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具有明显的减肥减药、稳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综合效应,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稻田综合种养的绿色效应,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途径,以期为稻田生态系统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绿色效应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效益现状及展望——以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调研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殷瑞锋 钱银龙 王浩 《农业展望》 2016年第3期66-69,75,共5页
近年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速度较快,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农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条件,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种养效益有机结合,探索出了若干种较适合当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同时综合种养也起到了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减肥减... 近年来,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发展速度较快,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农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条件,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种养效益有机结合,探索出了若干种较适合当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同时综合种养也起到了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减肥减药、促进优质种养产品生产的效果。在调研四川省崇州市和江油市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稻田综合种养的特点,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种养技术 应用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孔令杰 王昕阳 +2 位作者 杨秀 邹民 张旭彬 《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6期5-10,共6页
黑龙江省为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生产量和商品量最大的省份。但黑龙江省水稻多采取单一的种植模式,存在着化肥过度使用、农药滥用、经济效益提升难等问题,亟需对水稻单一的种植模式进行改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 黑龙江省为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生产量和商品量最大的省份。但黑龙江省水稻多采取单一的种植模式,存在着化肥过度使用、农药滥用、经济效益提升难等问题,亟需对水稻单一的种植模式进行改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本文介绍了2013~2017年黑龙江省稻田综合种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加快黑龙江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现状 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文燕 李良玉 +6 位作者 唐洪 曹英伟 张小丽 杨马 陈霞 陈健 王恒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2期99-102,共4页
成都地区稻田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具有良好的基础,随着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浪潮的到来,成都市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工程化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力度,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显现出田间工程改造不当、养殖技术有待提高、销售门路... 成都地区稻田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具有良好的基础,随着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浪潮的到来,成都市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工程化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力度,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显现出田间工程改造不当、养殖技术有待提高、销售门路有待拓宽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威胁的基础上,从相关政策制定、加强科技技术推广、探索多途径促进稻田综合种养产品销售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促进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对策,为成都地区及其它地区的稻田综合种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稻田综合种养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良玉 何舜 +3 位作者 曾代松 曹英伟 魏文燕 唐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45-46,53,共3页
2016年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总面积为3 713.3 hm^2,主要模式有"稻—鳖""稻—虾""稻—鳅""稻—鱼""稻—蟹""稻—鸭—鱼",2017年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3 333.3 hm^2,全市实... 2016年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总面积为3 713.3 hm^2,主要模式有"稻—鳖""稻—虾""稻—鳅""稻—鱼""稻—蟹""稻—鸭—鱼",2017年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3 333.3 hm^2,全市实现种养效益增收3亿元以上。为筛选出适宜的水稻品种,2016年特组织实施了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品种筛选试验,参试的12个水稻品种均为成都地区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试验采用同田大区对比,品种田间随机排列的方式进行,对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产量、株叶形态、抗倒伏能力、抗稻瘟病能力和米质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川香优6203、宜香优2115等品种可作为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的水稻推荐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水稻品种 筛选 四川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鳞草金鱼稻田综合种养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巨峰 刘肖莲 +4 位作者 史东杰 刘克明 李春艳 白晓慧 马永红 《科学养鱼》 2020年第9期76-77,共2页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种养殖空间,高效转化利用稻田里丰富的饵料生物,养殖出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而且养殖的水生动物也可以摄食稻田里的敌害生物,降低水稻的发病率,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可以增加稻田的肥力,提升水稻的品质,...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种养殖空间,高效转化利用稻田里丰富的饵料生物,养殖出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而且养殖的水生动物也可以摄食稻田里的敌害生物,降低水稻的发病率,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可以增加稻田的肥力,提升水稻的品质,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的绿色种养殖技术模式。该模式的应用推广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料生物 敌害生物 新发展理念 草金鱼 提质增效 稻田综合种养 水生动物 稻渔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洪 李良玉 +6 位作者 魏文燕 曹英伟 杨马 陈霞 张小丽 陈健 刘家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217-217,219,共2页
成都市近年陆续进行稻田标准化工程改造,促进了稻田综合种养迅速发展。本文总结了适宜成都地区的稻田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关键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田间工程 改造技术 四川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的水产动物病害防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德明 张甫赛 《湖南农业》 2021年第12期28-28,共1页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水产动物病害防控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一、药物预防1.外用药物①漂白粉。在细菌性疾病流行的5—8月,每15天用1次,每667平方米稻田用1~2千克漂白粉,对水后均匀泼入稻田沟中。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水产动物病害防控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方针。一、药物预防1.外用药物①漂白粉。在细菌性疾病流行的5—8月,每15天用1次,每667平方米稻田用1~2千克漂白粉,对水后均匀泼入稻田沟中。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般一两个月用1次。③生石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合剂 外用药物 预防为主 细菌性疾病 药物预防 漂白粉 稻田综合种养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