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晓群
孙玉芳
+3 位作者
赵营
罗健航
张学军
李巧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180,共8页
以96-D-10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上,研究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累积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施提高了秸秆和籽粒产量,同时促进了地上部N和P的吸收累积。各处理的N肥利用率为30.5%~47.8%,P肥...
以96-D-10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上,研究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累积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施提高了秸秆和籽粒产量,同时促进了地上部N和P的吸收累积。各处理的N肥利用率为30.5%~47.8%,P肥利用率为4.3%~97.3%。基肥和追肥是影响田面水和地下水中N、P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在N素污染中,田面水中N素形态以NH4+-N为主,地下水以NO3--N为主。田面水总N质量浓度最高可达72.46 mg/L,50 cm渗漏水和100 cm浅层地下水总N质量浓度最高可达71.57和68.64 mg/L,在水稻全生育期内施肥是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NO3--N高于10 mg/L,大大超过WHO饮用水标准;综合产量、养分吸收和环境各方面因素,本试验水稻当季N和P肥合理配比是N 225 kg/hm2和P 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肥配比
水
稻产量
养分吸收
稻田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季轮茬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杭杰
肖敏
+4 位作者
原海燕
郝小燕
吴悠
李海涛
郭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7,共6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季轮茬种植模式下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表水环境主要参数的影响,并对各轮茬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季轮茬作物产量差异较大,且其养分含量差异亦较大,导致各轮...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季轮茬种植模式下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表水环境主要参数的影响,并对各轮茬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季轮茬作物产量差异较大,且其养分含量差异亦较大,导致各轮茬种植模式下养分还田量差异显著。"红花草-水稻"模式下,N、P素还田量均最高。从短期效应来看,冬季作物轮茬对后茬水稻株高、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然而,从环境效应角度考量,不管何种轮茬种植模式,均应充分考虑水稻季基肥到分蘖肥期间的稻田水环境效应,监测发现,稻田表水总磷(TP)、可溶性总磷(DP)平均含量几乎都超过了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临界水平(溶解磷0.05 mg/L和总磷0.1 mg/L)。同时,从周年经济效益角度考量,"青饲小麦-水稻"和"蚕豆-水稻"种植模式具有较高收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茬作物
养分还田特征
水
稻产量
稻田水环境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晓群
孙玉芳
赵营
罗健航
张学军
李巧珍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宁夏农业学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180,共8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8年所长基金)
文摘
以96-D-10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上,研究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累积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施提高了秸秆和籽粒产量,同时促进了地上部N和P的吸收累积。各处理的N肥利用率为30.5%~47.8%,P肥利用率为4.3%~97.3%。基肥和追肥是影响田面水和地下水中N、P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在N素污染中,田面水中N素形态以NH4+-N为主,地下水以NO3--N为主。田面水总N质量浓度最高可达72.46 mg/L,50 cm渗漏水和100 cm浅层地下水总N质量浓度最高可达71.57和68.64 mg/L,在水稻全生育期内施肥是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NO3--N高于10 mg/L,大大超过WHO饮用水标准;综合产量、养分吸收和环境各方面因素,本试验水稻当季N和P肥合理配比是N 225 kg/hm2和P 40 kg/hm2。
关键词
N、P肥配比
水
稻产量
养分吸收
稻田水环境
Keywords
N and P rates
Rice yield
Nutrients uptake
Water environment of paddy rice field
分类号
S51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季轮茬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杭杰
肖敏
原海燕
郝小燕
吴悠
李海涛
郭智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908-02)。
文摘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季轮茬种植模式下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表水环境主要参数的影响,并对各轮茬种植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冬季轮茬作物产量差异较大,且其养分含量差异亦较大,导致各轮茬种植模式下养分还田量差异显著。"红花草-水稻"模式下,N、P素还田量均最高。从短期效应来看,冬季作物轮茬对后茬水稻株高、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然而,从环境效应角度考量,不管何种轮茬种植模式,均应充分考虑水稻季基肥到分蘖肥期间的稻田水环境效应,监测发现,稻田表水总磷(TP)、可溶性总磷(DP)平均含量几乎都超过了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临界水平(溶解磷0.05 mg/L和总磷0.1 mg/L)。同时,从周年经济效益角度考量,"青饲小麦-水稻"和"蚕豆-水稻"种植模式具有较高收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轮茬作物
养分还田特征
水
稻产量
稻田水环境
经济效益
Keywords
winter rotation crops
nutrients return characteristics
grain yield
paddy water environment
economic benefits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陈晓群
孙玉芳
赵营
罗健航
张学军
李巧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季轮茬作物养分还田特征及其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杭杰
肖敏
原海燕
郝小燕
吴悠
李海涛
郭智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