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平烟区烟稻轮作系统资源优化布局研究
1
作者 陈志厚 林勇 +3 位作者 李小龙 杨占伟 刘光亮 董令葳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4-59,64,共7页
为探究烟稻轮作系统资源优化布局,以南平烟区各乡镇部分行政村为单位,选取农户对其基本情况和生产模式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各生产模式下的作物生育期、产量、成本、收益等,为提高烟区产业综合体生产要素区块化配置和提升效能提供依据。研... 为探究烟稻轮作系统资源优化布局,以南平烟区各乡镇部分行政村为单位,选取农户对其基本情况和生产模式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各生产模式下的作物生育期、产量、成本、收益等,为提高烟区产业综合体生产要素区块化配置和提升效能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南平市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总体人均年收入约6万元,行政村间的差异较大;在烟稻轮作生产模式下,烟草的田间生产季节集中在1月中旬至7月初,烟后稻的生产季节为6月末至11月初;采取“烟+制种”生产模式可获取较高收益。综合调查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农户适当组织和增加生产培训,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进一步探索完善生产技术规范,整合邻近田块进行集约化精细耕作管理。未来进一步优化产业综合体资源布局方式,对于稳定烟叶产量并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资源优化 生产要素 生育期 生产成本 收益 福建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在云南省植烟区轮作模式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士泽 吴迪 +8 位作者 杨贤莉 陈华 杨传铭 王立志 王洋洋 李江舟 尹丽云 姜树坤 张喜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69,75,共7页
烟-豆-稻轮作是优化植烟区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提升烟叶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丰富适宜云南玉溪植烟区烟-豆-稻轮作模式下的优质水稻品种资源,本研究探讨了将黑龙江的优质早熟粳稻品种引入玉溪植烟区的可行性。以寒地优质粳... 烟-豆-稻轮作是优化植烟区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提升烟叶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丰富适宜云南玉溪植烟区烟-豆-稻轮作模式下的优质水稻品种资源,本研究探讨了将黑龙江的优质早熟粳稻品种引入玉溪植烟区的可行性。以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龙稻18、龙稻21、松粳9、松粳22为试验材料,于2023年分别在云南省玉溪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展大田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光热资源方面,云南玉溪与黑龙江哈尔滨在水稻生长季(5—9月)的活动积温分别为3344.5℃和3076.4℃,平均温度分别为21.9℃和20.1℃,日较差分别为9.3℃和10.6℃,日照时数分别为737.0 h和1226.6 h。在生长发育方面,龙稻18、龙稻21、松粳9和松粳22在玉溪的移栽-成熟天数相较在哈尔滨分别缩短6 d、4 d、5 d和4 d。其中,移栽-分蘖期的天数分别缩短13 d、12 d、12 d和11 d;分蘖-始穗期的天数分别缩短14 d、13 d、14 d和18 d;始穗至齐穗期的天数分别增加6 d、3 d、4 d和3 d;齐穗-成熟期的天数分别增加15 d、18 d、17 d和22 d。在产量方面,龙稻21和松粳22在玉溪的实测产量比在哈尔滨分别增加2.82%和9.04%,而龙稻18和松粳9的实测产量则分别减少4.89%和6.55%。除松粳22外,其他品种在两地间的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各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发现,单位面积穗数有所增加,但多数品种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单位面积粒数(即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被证实是影响产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在品质性状方面,各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而蛋白质含量普遍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综上所述,云南玉溪在水稻生长季具备与黑龙江哈尔滨相似的光热资源,黑龙江水稻品种引种至玉溪种植,能够有效缩短移栽至成熟的周期,从而更好地适应烟-豆-稻轮作模式。为了确保烟-豆-稻轮作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建议引种穂数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轮作 引种 生态适应性 黑龙江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区烟稻轮作和水稻单作下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3
作者 郭维 肖志鹏 +5 位作者 向鹏华 王娟 王凤仁 胡旺 沈健林 龙世平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目的】全面分析衡阳市紫色土区烟稻轮作和水稻单作下土壤肥力差异。【方法】以衡阳紫色土烟区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区域非紫色土烟区为对照,分别采集烟稻轮作和水稻单作耕作模式下的稻田土壤和烟叶样品,测定土壤肥力相关的理化指标和... 【目的】全面分析衡阳市紫色土区烟稻轮作和水稻单作下土壤肥力差异。【方法】以衡阳紫色土烟区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区域非紫色土烟区为对照,分别采集烟稻轮作和水稻单作耕作模式下的稻田土壤和烟叶样品,测定土壤肥力相关的理化指标和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结果】(1)水稻单作下紫色水稻土平均全钾、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比烟稻轮作显著高出10.3%、39.5%和148.6%,烟稻轮作下紫色水稻土平均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pH分别比水稻单作显著高出89.1%、189.1%和0.34个单位。(2)水稻单作中,紫色水稻土平均全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H比非紫色水稻土显著高出59.5%、31.0%和0.42个单位。烟稻轮作中,紫色水稻土平均全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比非紫色水稻土显著高出46.2%和72.5%,微生物量碳含量比非紫色土显著低20.7%。(3)紫色水稻土中,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有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是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影响因素。非紫色水稻土中,土壤pH是影响烟叶水溶性总糖和糖碱比的主要因素。【结论】衡阳紫色土区烟稻轮作土壤速效养分高于水稻单作,烟稻轮作土壤微生物量低于水稻单作,两种耕作模式紫色水稻土的全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高于非紫色水稻土。本研究揭示了衡阳市紫色土区两种耕作模式和土壤类型的土壤肥力差异,为指导衡阳市紫色土区烟田土壤肥力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单作 土壤理化性质 叶品质 紫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烟轮作模式土壤氯离子含量对烟叶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卢彬荣 李建飞 +5 位作者 黎炳水 吴志源 杨明龙 蒋日炘 上官昌翔 黄麟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了解烟稻轮作下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变化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综述了氯元素对烟叶与水稻生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土壤中氯元素含量的因素以及降低土壤含氯量的技术措施。这将有利于推动烟稻轮作对土壤氯离子含量影响的研究,合理管控烟叶生产... 为了解烟稻轮作下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变化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综述了氯元素对烟叶与水稻生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土壤中氯元素含量的因素以及降低土壤含氯量的技术措施。这将有利于推动烟稻轮作对土壤氯离子含量影响的研究,合理管控烟叶生产中氯离子的含量,提高烟叶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烟轮作 耕层土壤 氯离子 含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烟稻轮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房体磊 李小龙 +7 位作者 刘高峰 谢海斌 仇波 刘智奇 焦加国 张仕祥 于建光 黄德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秸秆(烟秆和稻秸)还田方式下烟稻轮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设置对照(CK)、改良剂(BP)、烟秆/稻秸直接还田(S0)、烟秆/稻秸-牛粪堆腐物还田(S1)、烟秆/稻秸-菜籽饼堆腐物还田(S2)以及还田物与改良... 为探究不同秸秆(烟秆和稻秸)还田方式下烟稻轮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设置对照(CK)、改良剂(BP)、烟秆/稻秸直接还田(S0)、烟秆/稻秸-牛粪堆腐物还田(S1)、烟秆/稻秸-菜籽饼堆腐物还田(S2)以及还田物与改良剂配施(S0BP、S1BP、S2BP)处理进行烟草-水稻轮作盆栽试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还田配施改良剂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秸秆还田配施改良剂显著提高了细菌群落丰度,S1BP处理的细菌群落丰度最高;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土壤中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6.42%~26.01%)、绿弯菌门(Chloroflexi,15.62%~20.46%)、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8.71%~15.8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7.08%~11.47%)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29%~11.74%)。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与秸秆还田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改良剂显著提高了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进一步的冗余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表明,土壤pH、最小持水量、孔隙度、速效钾含量、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硝化螺旋杆菌门(Nitrospir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装甲菌门(Armatimonadota)相对丰度呈负相关关系,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烟草和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及其与改良剂配施还田均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轮作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烟稻轮作区2种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峰 何结望 +6 位作者 肖志鹏 唐剑宁 马明云 夏凡 龙飞 肖孟宇 钱传林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选择湘中烟稻轮作区2种典型水稻土,比较分析了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及其相关关系,旨在揭示烟稻轮作的2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RPS)>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 选择湘中烟稻轮作区2种典型水稻土,比较分析了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及其相关关系,旨在揭示烟稻轮作的2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RPS)>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高于紫色水稻土(PPS),分形维数(D)则较小,因此烟稻轮作的红壤性水稻结构及团聚体稳定性显著好于PPS;RPS总有机碳(TOC)及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均显著高于PPS,而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变化不明显;RPS和PPS的MWD及GMD均与TOC、EOC和P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则与前者呈显著负相关;>0.25 mm团聚体含量虽均与TOC、EOC和P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RPS有机碳对>0.25 mm团聚体影响大于PPS,且2种土壤的POC对>0.25 mm团聚体的影响均大于EOC。在培育烟稻轮作的RPS和PPS团聚体和改善其结构中,需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团聚体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基肥对烟稻轮作系统烟田氮肥利用率和氮效益的影响
7
作者 陈卓 李晓龙 +7 位作者 方明 吴文信 李思军 李岩 王羿 付佳 刘国顺 殷全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5,共7页
高碳基肥是一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有机肥,具有碳封存的效果。本研究在烟稻轮作生态系统下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不施氮肥(CK0)、仅施化肥(CK1)、饼肥替代13%化肥氮(N1)、饼肥替代26%化肥氮(N2)、高碳基肥替代13%(N3)和26%化肥氮(N4... 高碳基肥是一种以生物炭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有机肥,具有碳封存的效果。本研究在烟稻轮作生态系统下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不施氮肥(CK0)、仅施化肥(CK1)、饼肥替代13%化肥氮(N1)、饼肥替代26%化肥氮(N2)、高碳基肥替代13%(N3)和26%化肥氮(N4)共6个处理,研究饼肥和高碳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郴州烤烟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1相比,饼肥替代26%化肥氮时,烤烟整株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施氮效益分别提高13.19%、6.80个百分点、12.82%和10.41%;高碳基肥替代比例为26%时,各指标值分别提高11.01%、9.27个百分点、20.76%和19.69%。两种有机肥均显著提高烟叶氮肥利用率和施氮经济效益,在同等施用比例下,高碳基肥的效果优于饼肥。施用同种有机肥时,替代比例为26%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替代比例13%,说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替代比例较高更有利于烟株生长。(2)单施化肥,氮素在烤烟根、茎、叶和花中的分配比例分别是26%、27%、23%和24%,饼肥或者高碳基肥部分替代化肥显著增加氮素在烤烟茎中的分配比例,略微降低了氮素在根和叶片中的分配比例。综上,化肥配施高碳基肥明显提高烟稻轮作系统下烤烟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其作用效果优于饼肥,且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6%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基肥 轮作系统 氮素分配 氮肥利用率 施氮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轮作下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水稻茎鞘同化物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8
作者 杨铭榆 陈志诚 +6 位作者 潘美清 张汴泓 潘睿欣 尤林东 陈晓艳 唐莉娜 黄锦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566,共12页
【目的】在烟-稻复种连作系统中,探讨烟后作水稻茎鞘物质转运及其产量对减氮配施生物炭处理的响应,以期为复种连作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杂交水稻甬优1540为材料,常规施氮栽培为对照(T0),在烤烟收获后全土层施用30t/hm2生物... 【目的】在烟-稻复种连作系统中,探讨烟后作水稻茎鞘物质转运及其产量对减氮配施生物炭处理的响应,以期为复种连作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杂交水稻甬优1540为材料,常规施氮栽培为对照(T0),在烤烟收获后全土层施用30t/hm2生物炭的前提下,设置纯氮不减施(T1)、纯氮减施10%(T2)、纯氮减施20%(T3)和纯氮减施30%(T4)处理,分析了水稻产量变化与茎鞘同化物积累、转运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结果】结果表明,2年田间试验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T1>T2>T3>T0>T4,其中减氮10%~20%处理(T2和T3)与未减氮处理(T1)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T0和T4,T2与T3处理2年平均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94%和13.46%。收获指数方面,T2和T3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谷草比表现为T3>T2>T4>T1>T0。生物炭处理并适当减氮下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T1处理分蘖数峰值最高,但其分蘖成穗率却显著低于T2和T3处理。在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化率上,T3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Carbohydrate,NSC)转运量、转运率及籽粒贡献率与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化率表现一致。茎鞘蔗糖相关酶活性分析表明,T3和T2处理水稻灌浆早中期α-淀粉酶、β-淀粉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最高,但抽穗后20d这些酶活性则以T1处理最高。【结论】生物炭可改善水稻灌浆期叶片光合性能,减施10%~20%氮肥有利于提高水稻抽穗期茎鞘蔗糖合成与转运酶活性,促进茎鞘物质的积累与转运,提高水稻收获指数,实现“减氮保产”的栽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生物炭 减氮 N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远县烟稻轮作模式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及监管措施
9
作者 王美英 曾夏雨 +1 位作者 唐海凌 李松泉 《江西农业》 2024年第7期52-54,共3页
烟稻轮作可以较好地解决烟草连作的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保证烟粮双丰收。宁远县连续两年开展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轻简栽培、烟秆还田、集中育秧、节肥减药和机械作业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累计推广17.9万亩,建立6个万... 烟稻轮作可以较好地解决烟草连作的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保证烟粮双丰收。宁远县连续两年开展烟稻轮作模式下烤烟轻简栽培、烟秆还田、集中育秧、节肥减药和机械作业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累计推广17.9万亩,建立6个万亩示范片、40个千亩示范片和200个百亩示范片,晚稻平均亩产688.96公斤,水稻亩增产14.94%,新增总产71546.6吨,总产值66605.8万元,总收入26402.7万元;节本增效179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63;辐射带动16个乡镇310个村2万多户农户,人平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筛选出了2个适宜的高档优质晚稻品种,并集成了适合宁远县水稻绿色低碳栽培的技术规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烟稻轮作模式下开展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烤烟连作的土传病害发生,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和次数,并实现烟后稻绿色高产高效,保证烟稻产品的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绿色高效 栽培技术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轮作与烟草病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何念杰 唐祥宁 游春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经4年研究表明;烟稻轮作能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的发生,并可减轻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alternata(Fries)keissler和烟草野火病P... 经4年研究表明;烟稻轮作能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的发生,并可减轻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alternata(Fries)keissler和烟草野火病Pseudomonastabaci(WolfetFoster)stevens的危害。烟草花叶病(TMV)、黄瓜花叶病(CMV)、烟草蚀纹病(TEV)与烟稻轮作的关系不明显。春烟晚稻隔季轮作中,烟草气候斑点病发生于团棵至旺长阶段,下部叶片受害重;烟赤星病主要发生在烟叶成熟期;烟草花叶病和烟蚀纹病的盛发期都在烟草的旺长阶段。始病期早的年份,两种病毒病发生危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草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对稻-烟轮作水稻季不同施氮后效的响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厚军 魏全全 +4 位作者 赵欢 周开芳 左明玉 张萌 邵代兴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1,95,共8页
探讨烤烟对稻-烟轮作水稻季不同施氮后效的响应,为下季烤烟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稻-烟轮作试验,水稻季设置不同氮素水平(0、90、180和270 kg/hm^2),烤烟季所有处理均不施氮肥,测定烤烟生物性状、生物量、产量... 探讨烤烟对稻-烟轮作水稻季不同施氮后效的响应,为下季烤烟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稻-烟轮作试验,水稻季设置不同氮素水平(0、90、180和270 kg/hm^2),烤烟季所有处理均不施氮肥,测定烤烟生物性状、生物量、产量、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品质及收获后供试土壤的养分含量,并计算烤烟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在施氮0~270 kg/hm^2范围内,水稻季施氮肥越多,烤烟季养分的后效越强,烤烟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总叶片数和干重均以N270处理为最大,但均低于优质烟标准;烤烟产量N180处理最高(1 193 kg/hm^2),但只有常年产量54%;烤烟产值N90处理最大,为21 234元/hm^2;与种植前相比,烤烟收获后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均有所降低,施氮量增加,土壤中剩余氮素增多,相应烤烟吸收氮素增多,后效明显。本试验研究表明,水稻季施氮90 kg/hm^2,其后效的烤烟产值最高,烤烟生长季应该在充分考虑前茬水稻氮肥后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推荐施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氮肥后效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施石灰对烟稻轮作后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莉娜 熊德忠 +3 位作者 张永成 谢廷鑫 高伟民 李春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7-520,共4页
在烟稻轮作中,酸性土壤(pH5.0)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能明显促进当季烤烟生长,但施用过多对烤烟生长不利.从石灰施用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4g,明显抑制第2季水稻生长.每千克土施石灰0.2g,有利于当季和下一季水稻生长,对第3季... 在烟稻轮作中,酸性土壤(pH5.0)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能明显促进当季烤烟生长,但施用过多对烤烟生长不利.从石灰施用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4g,明显抑制第2季水稻生长.每千克土施石灰0.2g,有利于当季和下一季水稻生长,对第3季烤烟生长无明显后效.从当季烤烟生长及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为宜,且隔季施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酸性土壤 石灰 后效 肥效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北烟-稻轮作系统地表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玉树 丁洪 +1 位作者 郑祥洲 陈静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976,共8页
为了明确福建省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烟-稻轮作系统中地表氮、磷流失情况,在连续3a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烟-稻轮作系统中地表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烟-稻轮作系统中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烟季),而且... 为了明确福建省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烟-稻轮作系统中地表氮、磷流失情况,在连续3a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烟-稻轮作系统中地表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烟-稻轮作系统中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烟季),而且氮、磷流失总量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与产流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当地习惯施肥条件下,烟-稻轮作系统中氮、磷的流失量分别为4.71~14.86kg·hm-·2a-1和0.93~2.20kg·hm-·2a-1,流失系数分别为0.76%~1.27%和0.47%~1.71%。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氮、磷的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25%~13.82%和8.82%~14.99%,流失系数分别为0.76%~1.43%和0.41%~1.54%。增施50%氮肥和增施50%磷肥的氮和磷流失量分别比优化施肥处理提高7.6%~37.6%和21.5%~27.4%。此外,同等施肥量条件下,稻草还田的氮、磷流失量分别提高6.4%~16.4%和-3.4%~14.0%,流失系数分别达到0.86%~1.91%和0.36%~2.00%。综上所述,优化施肥处理可以减少氮、磷的流失量,而增量施肥明显增加肥料流失量,稻草还田也提高了氮、磷流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氮流失 磷流失 流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轮作中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肖巧琳 罗建新 杨琼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以湘南烟区常年稻草还田与否的14个不同土样为研究对象,根据Keeney和Bremner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研究湘南烟区烟稻轮作中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主要是提高了土壤有机氮组分中酸解未知态氮含量... 以湘南烟区常年稻草还田与否的14个不同土样为研究对象,根据Keeney和Bremner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研究湘南烟区烟稻轮作中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主要是提高了土壤有机氮组分中酸解未知态氮含量,而非土壤铵态氮、氨基酸态氮和酸不溶性氮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稻草还田加强了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和酸不溶性氮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减弱了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草还田 有机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轮作区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超强 刘炎红 +5 位作者 徐海清 李晨 朱启法 沈嘉 阎轶峰 祖朝龙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3,共10页
【背景和目的】植烟土壤碳汇效应近年来颇受关注,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烤烟与其他作物轮作模式也有待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价分析皖南烟田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烤烟-水稻→小麦-中稻(T... 【背景和目的】植烟土壤碳汇效应近年来颇受关注,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烤烟与其他作物轮作模式也有待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价分析皖南烟田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烤烟-水稻→小麦-中稻(TWR)、烤烟-水稻→紫云英-再生稻(TRR)两类种植模式,定量评价两种模式的碳汇效应以及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与传统的TWR模式相比,TRR模式生产成本显著降低8.8%,经济收益显著增加8.9%,净碳汇显著提高47.3%,表明TRR是一种经济收益高且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低的种植模式。在TRR系统中,水稻的碳吸收和碳排放均最高,紫云英呈现高碳吸收、低碳排放的特点,而烤烟则是低碳吸收、高碳排放。TRR系统净碳汇贡献的大小顺序表现为紫云英>头季稻>烟后晚稻>再生稻>烤烟,碳足迹主要来自于CH4(44.6%)、N_(2)O(20.2%)和化肥(16.5%),紫云英绿肥和再生稻是该模式重要的碳汇作物。烤烟碳足迹主要来源为肥料、N_(2)O和农膜,占总排放的比例均超过20%。种植紫云英和再生稻有利于TRR模式作物高产和碳汇增效。【结论】TRR模式是一种经济收益高且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低的种植模式,其碳汇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是减少稻季CH4排放和提高烤烟季肥料利用率。本研究为烟-稻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及其高效、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种植模式 农田生态系统 碳足迹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实行烟稻轮作——湘南烟草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列书 张国 徐坚强 《作物研究》 2004年第S1期408-410,共3页
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是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概叙了湘南地区烟草生产的优势、特点及非可持续性现象,提出了实现湘南烟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实行烟稻轮作,最后探讨了为实现湘南烟草可持续发展还需继续... 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是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概叙了湘南地区烟草生产的优势、特点及非可持续性现象,提出了实现湘南烟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实行烟稻轮作,最后探讨了为实现湘南烟草可持续发展还需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耕作制度 轮作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烟稻轮作和不同年限烟薯套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贤海 齐绍武 +1 位作者 赵世浩 蒋奇晋 《作物研究》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对湘南地区烟稻轮作和不同年限烟薯套种的烟田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微生物不同种群的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薯套种在10年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均为递增趋势,10年以后又呈递减的变化趋势,通过与水稻轮作... 对湘南地区烟稻轮作和不同年限烟薯套种的烟田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对微生物不同种群的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薯套种在10年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均为递增趋势,10年以后又呈递减的变化趋势,通过与水稻轮作,烟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又呈明显增加;烟薯套种中随着套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呈明显的递增状态,通过与水稻轮作,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有了较为明显的减少。对微生物量C/N分析结果表明,烟薯套种10年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均呈递增趋势,在10年以后为递减趋势;烟稻轮作相较烟薯套种明显使土壤中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轮作 薯套种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稻轮作系统水稻除草剂用量对烟草叶片的影响及其土壤残留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诚浩 匡传富 唐文帮 《作物研究》 2015年第8期864-867,共4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烟稻轮作系统水稻季施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的土壤残留量以及对烟草叶片的影响,为烟草安全生产和上茬作物除草剂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烟稻轮作系统下,水稻季施用二氯喹啉酸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烟稻轮作系统水稻季施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的土壤残留量以及对烟草叶片的影响,为烟草安全生产和上茬作物除草剂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烟稻轮作系统下,水稻季施用二氯喹啉酸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水稻季施用二氯喹啉酸(50%有效成分)总量超过1 500 g/hm^2时会出现中重度的药害。同时,当二氯喹啉酸(50%有效成分)使用量超过750 g/hm^2,烟叶中二氯喹啉酸的含量为0.00648~0.103 mg/kg,而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含量为0.169~0.772 mg/kg,严重影响烟叶的品质和后续的加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二氯喹啉酸 轮作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烟区烟稻轮作和稻稻连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红 李洪斌 +3 位作者 张杨珠 廖超林 黄运湘 胡卫东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52-56,共5页
在湘南的江华、新田和常宁3个主产烟区分别采集同一地形部位的由相同母质发育的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耕层混合土样和剖面分层土样,进行了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土壤肥力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土壤的耕层... 在湘南的江华、新田和常宁3个主产烟区分别采集同一地形部位的由相同母质发育的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耕层混合土样和剖面分层土样,进行了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土壤肥力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土壤的耕层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含量以及土壤pH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土壤有效P、速效K含量则烟稻轮作田显著高于稻稻连作田,表明植烟季P、K肥施用水平过高。在土壤剖面中,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速效K含量大部分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全K及土壤pH随深度的变化则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肥力 轮作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双季稻区烟稻轮作生态环境的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凤生 祖朝龙 +3 位作者 杨华应 徐经年 季学军 徐玉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11期129-131,113,共4页
本文通过对K326、RGH51两个烤烟品种不同移栽期、不同施氮水平及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双季稻区烟稻轮作生态环境[1]中等肥力田块,烤烟生产以3月25—4月8日期间移栽到大田,施化学纯氮97.5-105kg/hm2,N:P2O5:K2O=1:1-1.5:3等为宜,... 本文通过对K326、RGH51两个烤烟品种不同移栽期、不同施氮水平及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双季稻区烟稻轮作生态环境[1]中等肥力田块,烤烟生产以3月25—4月8日期间移栽到大田,施化学纯氮97.5-105kg/hm2,N:P2O5:K2O=1:1-1.5:3等为宜,既可保证上部叶充分成熟采烤,获得优质适产,又能适时腾茬栽插晚稻,科学地解决烟稻争茬矛盾,能充分地利用皖南烟区温光资源,获得烟稻轮作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轮作 生态环境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