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探析
1
作者
王宗鹏
孙海兰
+3 位作者
徐磊
王雨辰
张宽朝
林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结合于同一农田,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在生态环境层面展现出显著效益,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分析了7种主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生...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结合于同一农田,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在生态环境层面展现出显著效益,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分析了7种主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作为天然有机肥,极大改善了土壤结构与肥力,促进了土壤生态健康,同时增强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净化能力,有效缓解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模式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生物控制机制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水产供应的同时,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生态平衡
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固碳减排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艳
马林杰
+6 位作者
张诚信
朱凌宇
杨婷
徐荣
王守红
张家宏
寇祥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2-29,共8页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利用稻田浅水环境,综合水稻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水产动物的引入是否影响稻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发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固碳呈现正效应,这可能与秸秆...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利用稻田浅水环境,综合水稻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水产动物的引入是否影响稻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发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固碳呈现正效应,这可能与秸秆还田、残饵和排泄物累积有关。总的来说,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N_(2)O排放受到抑制,而CH_(4)排放有增有减,这可能与前人研究中的试验自然条件、水分管理措施、种养措施等的差异有关。为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固碳减排效应,未来应在开展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长期定位及内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水稻和水产动物配比、优化秸秆还田方式、精确水分管理、精确饵料投喂,集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固碳减排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水
稻
水产动物
土壤固碳
温室气体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义乌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成舟
骆晓峰
+1 位作者
方炳南
楼明星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传统的单一种植水稻模式改成“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的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稻与渔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既突破了水稻种植经济效益限制,又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共赢目标,在提升粮渔保供能力的同时,实现经济...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传统的单一种植水稻模式改成“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的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稻与渔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既突破了水稻种植经济效益限制,又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共赢目标,在提升粮渔保供能力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大提升。本文介绍了义乌市近两年来稻渔综合种养的四种典型模式,即稻虾共生、稻虾轮作、稻蛙共养和虾莲共养,分析了稻渔综合种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推广建议,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应用推广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浙江省义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壮香优1205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梁成山
何金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壮香优1205是广西利用自主选育的优势亲本杂交测配选育而成的适合广西各稻作区早、中、晚稻以及一季稻种植的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对壮香优1205的特征特性、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及其绿...
壮香优1205是广西利用自主选育的优势亲本杂交测配选育而成的适合广西各稻作区早、中、晚稻以及一季稻种植的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对壮香优1205的特征特性、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及其绿色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香优1205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效益分析及推广建议
被引量:
11
5
作者
刘文玉
傅雄政
+1 位作者
刘建萍
黄玲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8期1-2,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工业结构和农业结构也在不断改革,稻渔综合种植技术便是农业改革的主体之一。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工业结构和农业结构也在不断改革,稻渔综合种植技术便是农业改革的主体之一。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并带来积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推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效益分析
推广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文菲
方圆
《现代农机》
2021年第6期8-9,共2页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重点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19年创建了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展现状,发现示范区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重点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19年创建了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展现状,发现示范区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但仍存在示范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尾水处理技术有待提升、农产品追溯系统利用率低、示范区功能区建设不够健全等问题,从制度、技术、建设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兴宾区
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及推广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杭军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4期178-179,共2页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推广的农业发展经济模式之一,可以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品,该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水稻品质和增加水产品产量,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就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效应、技术内涵和优...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推广的农业发展经济模式之一,可以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品,该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水稻品质和增加水产品产量,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就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效应、技术内涵和优势进行总结,并论述具体的技术要点,以案例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效益
推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探析
1
作者
王宗鹏
孙海兰
徐磊
王雨辰
张宽朝
林锋
机构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
余干县水产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基金
江西省渔业种业联合育种攻关项目(2023YYZYGG-08)
浙江省财政专项(2024CZZX01-5)。
文摘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农业技术,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结合于同一农田,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在生态环境层面展现出显著效益,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分析了7种主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作为天然有机肥,极大改善了土壤结构与肥力,促进了土壤生态健康,同时增强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净化能力,有效缓解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模式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生物控制机制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水产供应的同时,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生态平衡
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效益
分类号
S964.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固碳减排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艳
马林杰
张诚信
朱凌宇
杨婷
徐荣
王守红
张家宏
寇祥明
机构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2-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101303)
长三角乡村发展研究院项目[编号:ZX(23)1317]
+1 种基金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JATS[2022]278)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基金[编号:SJ(22)104]。
文摘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利用稻田浅水环境,综合水稻种植与水产动物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水产动物的引入是否影响稻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发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固碳呈现正效应,这可能与秸秆还田、残饵和排泄物累积有关。总的来说,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N_(2)O排放受到抑制,而CH_(4)排放有增有减,这可能与前人研究中的试验自然条件、水分管理措施、种养措施等的差异有关。为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固碳减排效应,未来应在开展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长期定位及内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水稻和水产动物配比、优化秸秆还田方式、精确水分管理、精确饵料投喂,集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固碳减排技术。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水
稻
水产动物
土壤固碳
温室气体减排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义乌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成舟
骆晓峰
方炳南
楼明星
机构
浙江省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人民政府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文摘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将传统的单一种植水稻模式改成“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的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稻与渔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既突破了水稻种植经济效益限制,又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共赢目标,在提升粮渔保供能力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大提升。本文介绍了义乌市近两年来稻渔综合种养的四种典型模式,即稻虾共生、稻虾轮作、稻蛙共养和虾莲共养,分析了稻渔综合种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推广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应用推广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浙江省义乌市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壮香优1205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梁成山
何金旺
机构
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农业农村工作站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0期39-41,共3页
基金
广西2020年壮香优系列新品种绿色轻简高效配套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桂农技发[2020]11号)。
文摘
壮香优1205是广西利用自主选育的优势亲本杂交测配选育而成的适合广西各稻作区早、中、晚稻以及一季稻种植的香软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对壮香优1205的特征特性、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及其绿色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壮香优1205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效益分析及推广建议
被引量:
11
5
作者
刘文玉
傅雄政
刘建萍
黄玲
机构
吉安市水产场
泰和县桥头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福县平都镇农技综合站
井冈山市龙市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8期1-2,共2页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工业结构和农业结构也在不断改革,稻渔综合种植技术便是农业改革的主体之一。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并带来积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对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推广建议。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效益分析
推广建议
分类号
S96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文菲
方圆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
出处
《现代农机》
2021年第6期8-9,共2页
文摘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重点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19年创建了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展现状,发现示范区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但仍存在示范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尾水处理技术有待提升、农产品追溯系统利用率低、示范区功能区建设不够健全等问题,从制度、技术、建设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兴宾区
示范区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及推广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杭军
机构
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4期178-179,共2页
文摘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推广的农业发展经济模式之一,可以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品,该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水稻品质和增加水产品产量,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就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效应、技术内涵和优势进行总结,并论述具体的技术要点,以案例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效益
推广策略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探析
王宗鹏
孙海兰
徐磊
王雨辰
张宽朝
林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固碳减排研究进展及展望
王艳
马林杰
张诚信
朱凌宇
杨婷
徐荣
王守红
张家宏
寇祥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江义乌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金成舟
骆晓峰
方炳南
楼明星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壮香优1205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梁成山
何金旺
《种子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效益分析及推广建议
刘文玉
傅雄政
刘建萍
黄玲
《南方农业》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广西兴宾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建议
黄文菲
方圆
《现代农机》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及推广
王杭军
《南方农业》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