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稻纵卷叶螟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冯波 尹勇 +4 位作者 封传红 彭晓明 姜海平 郭荣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水稻纵卷叶螟是我国大部分水稻种植区中的一类重要害虫,主要包括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稻显纹纵卷叶螟C.exigua。由于稻显纹纵卷叶螟的研究报道很少,加上形态特征和危害习性相似,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常... 【目的】水稻纵卷叶螟是我国大部分水稻种植区中的一类重要害虫,主要包括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稻显纹纵卷叶螟C.exigua。由于稻显纹纵卷叶螟的研究报道很少,加上形态特征和危害习性相似,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常被混淆鉴定。本研究旨在明确快速准确地鉴定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方法】描述了稻显纹纵卷叶螟幼虫、蛹和成虫,以及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解剖了稻显纹纵卷叶螟雌雄成虫的生殖系统,比较了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结果】稻显纹纵卷叶螟幼虫淡黄色,前胸、中后胸和腹部分别有骨片2,12和5个,分成1,3和2排;蛹末端有指状突起,其上着生8根毛;成虫前翅淡黄色,条带褐色,前缘横带宽,外缘纵带呈C形,内线和外线平行,中线达翅后缘;雄性睾丸金黄色,射精管和附腺长,贮精囊和输精管短,抱器瓣骨化弱,表面密被长毛,阳茎囊有两根骨刺;雌性卵巢短,侧、中输卵管长度相似,交配囊长。幼虫胸部的骨片颜色和中后胸骨片的排列方式,成虫翅颜色、条带的形状和长度及内线和外线的排列,抱器瓣的骨化程度和结构以及阳茎囊上的骨化物等可分别作为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幼虫和成虫准确鉴别的依据。【结论】本研究结果保证了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准确鉴定,为稻纵卷叶螟的精准测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显纹纵卷叶螟 纵卷叶螟 幼虫 成虫 形态 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犍为县越冬代稻显纹纵卷叶螟冬后虫口密度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亚军 廖秋菊 +4 位作者 徐红星 谢馨 彭城林 刘映红 吕仲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稻显纹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exigua(Butler)是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近缘种,目前主要在我国西南稻区发生为害。为了明确稻显纹纵卷叶螟在四川省犍为县冬后的虫源状况,我们开展了稻显纹纵卷叶螟冬后虫源... 稻显纹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exigua(Butler)是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的近缘种,目前主要在我国西南稻区发生为害。为了明确稻显纹纵卷叶螟在四川省犍为县冬后的虫源状况,我们开展了稻显纹纵卷叶螟冬后虫源结构调查,观察了冬后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研究了温度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犍为县舞雩乡和罗城镇稻显纹纵卷叶螟冬后虫源密度分别为7.09头/25丛和5.50头/25丛。调查时稻显纹纵卷叶螟主要以蛹为主,有少量幼虫。稻显纹纵卷叶螟越冬代雌雄蛹重分别为11.56 mg和11.82 mg,性比(雌∶雄)为1.29∶1,蛹被寄生率为16.5%。20℃、22℃、24℃和室温下稻显纹纵卷叶螟越冬代蛹羽化率分别为44%、38%、52%、43%。不同温度下,稻显纹纵卷叶螟产卵量及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对于开春稻显纹纵卷叶螟的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显纹纵卷叶螟 越冬 温度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犍为县两种纵卷叶螟幼虫和蛹的寄生蜂种类及发生动态 被引量:1
3
作者 钱佳宁 彭成林 +6 位作者 赵晓昱 丁柃文 徐红星 田俊策 谢馨 郭嘉雯 吕仲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52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和蛹寄生蜂种类和优势寄生蜂种类差异,为两种纵卷叶螟的种间竞争机制研究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四川省犍为县两种纵卷叶螟幼虫和蛹,于室内饲养羽化并收集寄生蜂,鉴定寄生蜂种... 本研究旨在明确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和蛹寄生蜂种类和优势寄生蜂种类差异,为两种纵卷叶螟的种间竞争机制研究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四川省犍为县两种纵卷叶螟幼虫和蛹,于室内饲养羽化并收集寄生蜂,鉴定寄生蜂种类和调查自然寄生情况。结果显示,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和蛹的寄生蜂种类主要有8种。其中,在两种纵卷叶螟中均发现的寄生蜂为趋稻厚唇姬蜂Phaeogenes sp.,仅在稻显纹纵卷叶螟中发现的寄生蜂为无脊大腿小蜂Brachymeria excarinata(Gahan,1925)、粘虫广肩小蜂Eurytoma verticillata(Fabricius,1798)、黄眶离缘姬蜂Trathala flavo-orbitalis(Cameron,1907)、具柄凹眼姬蜂指明亚种Casinaria pedunculata(Szépligeti,1908)和稻苞虫兔唇姬小蜂Dimmockia secunda(Crawford,1910),仅在稻纵卷叶螟中发现的寄生蜂为棱角肿腿蜂Goniozus sp.和大螟钝唇姬蜂Eriborus terebrans。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寄生蜂寄生率(0.01%~0.46%)比稻纵卷叶螟寄生率(0.34%~2.07%)低。大螟钝唇姬蜂为稻纵卷叶螟寄生蜂的丰富种且优势度指数最高,但无脊大腿小蜂是稻显纹纵卷叶螟中优势度指数最高的优势种寄生蜂。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寄生蜂优势种随时间发生变化,7月和9月的优势寄生蜂为无脊大腿小蜂,而8月为趋稻厚唇姬蜂和黄眶离缘姬蜂。但是,10月采集的稻显纹纵卷叶螟没有发现寄生蜂寄生的现象。两种纵卷叶螟虽为近缘种,但二者寄生蜂种类和优势寄生蜂种类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显纹纵卷叶螟 纵卷叶螟 寄生蜂 发生差异 寄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