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无人机LiDAR技术的古冰川地貌定量分析——以稻城古冰帽南缘库照日冰碛垄为例
1
作者
李奕曼
张志刚
+4 位作者
张宏
郭飞
赵丹
卢楠心
张红梅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0-1402,共13页
古冰川地貌是研究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依据,无人机LiDAR技术的高精度数据使得古冰川地貌研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显著提升古冰川地貌分析、冰川地貌制图的精度。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稻城古冰帽保存了大量古冰川遗迹,是研究冰川地貌的理想...
古冰川地貌是研究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依据,无人机LiDAR技术的高精度数据使得古冰川地貌研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显著提升古冰川地貌分析、冰川地貌制图的精度。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稻城古冰帽保存了大量古冰川遗迹,是研究冰川地貌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应用无人机LiDAR技术,对稻城古冰帽南缘的库照日地区槽谷出口的冰碛垄进行航测,获得库照日冰碛垄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三维点云数据,并进一步对比12.5 m、30 m分辨率的DEM成像效果,分析库照日冰碛垄的地形特征、库照日槽谷出口冰碛垄围成谷地的形态参数等。结果表明:①无人机LiDAR技术能快速获得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数据,适用于小区域、地貌较复杂的地区,结合三维模型可提高对冰碛垄地貌形态的认识;②对库照日冰碛垄的地形特征统计可知,最内侧的K-M1垄拥有第二高的坡度平均值,K-M6垄作为独立垄拥有最大的坡度平均值;③库照日槽谷出口冰碛垄围成谷地的幂函数指数b值范围为0.24至0.54,小于多数槽谷的b值;V指数结果范围为0.52~0.69。本研究为基于无人机LiDAR技术的冰川地貌定量分析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城古冰帽
冰碛垄
无人机
LiDAR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露时间对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估算至大侵蚀速率的影响
2
作者
张志刚
王建
+2 位作者
徐孝彬
赵志军
白世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4-932,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暴露时间对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估算地表基岩至大侵蚀速率(maximum erosion rates,指假设样品达到侵蚀平衡状态下的侵蚀速率)的差异,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南部稻城古冰帽区至少暴露年代(minimum exposure ages,指利用宇生核素...
为了探讨不同暴露时间对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估算地表基岩至大侵蚀速率(maximum erosion rates,指假设样品达到侵蚀平衡状态下的侵蚀速率)的差异,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南部稻城古冰帽区至少暴露年代(minimum exposure ages,指利用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法所估算的在不考虑侵蚀速率影响时的暴露年代)为500 ka、100ka、10 ka的样品进行估算,并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地表基岩在500 ka尺度、100 ka尺度和10 ka尺度的至大侵蚀速率分别约为1 mm/ka、5 mm/ka和40 mm/ka,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②文献统计显示百万年尺度和万年尺度地表岩石侵蚀速率可相差100倍。因此,基于原地生宇生核素所估算的侵蚀速率是在某个暴露时间(假设该暴露时间已达到侵蚀平衡状态)内的至大侵蚀速率,而不同的暴露时间尺度所估算的结果相差较大,因此在进行区域至大侵蚀速率对比时一定要注意样品的至少暴露年代尺度是否一致。本研究可为青藏高原地区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稻城古冰帽
原地生宇生核素
至大侵蚀速率
至少暴露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人机LiDAR技术的古冰川地貌定量分析——以稻城古冰帽南缘库照日冰碛垄为例
1
作者
李奕曼
张志刚
张宏
郭飞
赵丹
卢楠心
张红梅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0-140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971009)的成果。
文摘
古冰川地貌是研究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依据,无人机LiDAR技术的高精度数据使得古冰川地貌研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显著提升古冰川地貌分析、冰川地貌制图的精度。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稻城古冰帽保存了大量古冰川遗迹,是研究冰川地貌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应用无人机LiDAR技术,对稻城古冰帽南缘的库照日地区槽谷出口的冰碛垄进行航测,获得库照日冰碛垄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三维点云数据,并进一步对比12.5 m、30 m分辨率的DEM成像效果,分析库照日冰碛垄的地形特征、库照日槽谷出口冰碛垄围成谷地的形态参数等。结果表明:①无人机LiDAR技术能快速获得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数据,适用于小区域、地貌较复杂的地区,结合三维模型可提高对冰碛垄地貌形态的认识;②对库照日冰碛垄的地形特征统计可知,最内侧的K-M1垄拥有第二高的坡度平均值,K-M6垄作为独立垄拥有最大的坡度平均值;③库照日槽谷出口冰碛垄围成谷地的幂函数指数b值范围为0.24至0.54,小于多数槽谷的b值;V指数结果范围为0.52~0.69。本研究为基于无人机LiDAR技术的冰川地貌定量分析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案例。
关键词
稻城古冰帽
冰碛垄
无人机
LiDAR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
Keywords
paleo-Daocheng ice cap
moraine
UAV
LiDAR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分类号
P931.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露时间对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估算至大侵蚀速率的影响
2
作者
张志刚
王建
徐孝彬
赵志军
白世彪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4-932,共9页
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编号2012BS0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572097)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X09B-298Z)的成果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暴露时间对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估算地表基岩至大侵蚀速率(maximum erosion rates,指假设样品达到侵蚀平衡状态下的侵蚀速率)的差异,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南部稻城古冰帽区至少暴露年代(minimum exposure ages,指利用宇生核素暴露测年法所估算的在不考虑侵蚀速率影响时的暴露年代)为500 ka、100ka、10 ka的样品进行估算,并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地表基岩在500 ka尺度、100 ka尺度和10 ka尺度的至大侵蚀速率分别约为1 mm/ka、5 mm/ka和40 mm/ka,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②文献统计显示百万年尺度和万年尺度地表岩石侵蚀速率可相差100倍。因此,基于原地生宇生核素所估算的侵蚀速率是在某个暴露时间(假设该暴露时间已达到侵蚀平衡状态)内的至大侵蚀速率,而不同的暴露时间尺度所估算的结果相差较大,因此在进行区域至大侵蚀速率对比时一定要注意样品的至少暴露年代尺度是否一致。本研究可为青藏高原地区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稻城古冰帽
原地生宇生核素
至大侵蚀速率
至少暴露年代
Keywords
Xizang (Tibetan) Plateau
palaeo-Daocheng ice cap
in-situ cosmogenic nuclides
maximum erosion rate
minimum exposure ages
分类号
P531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无人机LiDAR技术的古冰川地貌定量分析——以稻城古冰帽南缘库照日冰碛垄为例
李奕曼
张志刚
张宏
郭飞
赵丹
卢楠心
张红梅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暴露时间对利用原地生宇生核素估算至大侵蚀速率的影响
张志刚
王建
徐孝彬
赵志军
白世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