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长沙地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被引量:4
1
作者 翟橙 周清 +4 位作者 张伟畅 冯旖 盛浩 欧阳宁相 张杨珠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为研究湖南省长沙市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该市5个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剖面,通过采样点成土环境调查、土壤剖面形态描述以及供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检索... 为研究湖南省长沙市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该市5个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典型水稻土剖面,通过采样点成土环境调查、土壤剖面形态描述以及供试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参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检索出供试土壤的诊断层与诊断特性,并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结果表明,在水耕人为土亚纲下,划分出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等2个土类,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2个亚类,进一步划分出黏壤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沙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黏壤质混合型非酸性热性-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等3个土族,构建金鼎山系、凌茯系、罗巷新系、白玉系、马战系等5个土系。以上分类结果说明,系统分类的颗粒大小级别和质地层次差异等定量化指标判定与发生分类的定性判定相比具有更强的区分能力,能更有效地反映基层土壤类型的生产性能,对当地农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土 水耕人为 诊断层 诊断特性 中国壤系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光木 徐万里 +4 位作者 葛春辉 马海刚 郑金伟 李恋卿 潘根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5-218,256,共5页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湿筛法对新疆水稻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总有机碳随着种植水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种植水稻100a土壤总有机碳比荒地...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湿筛法对新疆水稻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总有机碳随着种植水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种植水稻100a土壤总有机碳比荒地的增加了28.35g/kg;荒地开垦种植水稻后,随着种稻时间的延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250μm)和微团聚体(53~250μm)显著增加,<53μm矿物结合态团聚体则显著下降;水稳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随植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荒地开垦种植水稻有利于新疆水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土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丘陵区稻田化肥氮的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7
3
作者 田光明 蔡祖聪 +1 位作者 曹金留 李小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4-332,共9页
采用密闭室方法对镇江丘陵区典型稻麦轮作制度下的水稻插秧、分蘖和孕穗期施用尿素的氨挥发进行了测定 ,并对施肥后土壤pH的变化及其对氨挥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有明显的氨挥发损失 ,氨挥发损失率在水稻不同生育期... 采用密闭室方法对镇江丘陵区典型稻麦轮作制度下的水稻插秧、分蘖和孕穗期施用尿素的氨挥发进行了测定 ,并对施肥后土壤pH的变化及其对氨挥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有明显的氨挥发损失 ,氨挥发损失率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有很大的差异 ,分蘖肥的氨挥发显著高于基肥和孕穗肥。受温度、植株状况以及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氨挥发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田面水的 pH值在施肥后有明显的昼夜波动 ,而氨挥发损失受田面水 pH值变化的显著影响。稻草对不同生育期施肥的氨挥发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土 氨挥发 尿素 影响因素 江南丘陵区 化肥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大麦施用石灰和多效唑的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孟赐福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91年第3期24-28,共5页
大麦是对铝离子最敏感的作物之一,因此在酸性土壤不宜种大麦,要在酸性土壤上种大麦,必须施用石灰来提高土壤PH,以消除对大麦有毒作用的铝离子。然而,关于大麦生长的最适PH和无铝毒时的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的研究甚少。玄武岩发育的砖红... 大麦是对铝离子最敏感的作物之一,因此在酸性土壤不宜种大麦,要在酸性土壤上种大麦,必须施用石灰来提高土壤PH,以消除对大麦有毒作用的铝离子。然而,关于大麦生长的最适PH和无铝毒时的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的研究甚少。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和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作盆栽试验表明,当PH达到6时,大麦产量最高,超过PH6.0时增产幅度反而下降,而作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升高至7.3时也未导致增产幅度的降低。水稻秧苗喷多效唑,能具有“控长、促蘖、防败苗”三个生物学效应,从而导致增产。本田间试验的目的旨在确定大麦生长和产量与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关系,并探讨多效唑对大麦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 田间试验 秧苗 稻土 酸性 交换性铝 铝毒 盆栽试验 石灰石粉 石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Cd and Pb from contaminated-paddy soil with EDTA, DTPA, citric acid and FeCl3 and effects on soil fertility 被引量:1
5
作者 LIANG Fang GUO Zhao-hui +4 位作者 MEN Shu-hui XIAO Xi-yuan PENG Chi WU Long-hua Peter CHRIST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987-2997,共11页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Cd and Pb in paddy soil,have important meanings for safety of rice.A comparison extraction of Cd and Pb with EDTA,DTPA,citric acid,and FeCl3 and effects on soil fertility was studied.Results i...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Cd and Pb in paddy soil,have important meanings for safety of rice.A comparison extraction of Cd and Pb with EDTA,DTPA,citric acid,and FeCl3 and effects on soil fertility was studied.Results indicate that about 59%and 63%of soil Cd and Pb were simultaneously removed by 10 g/L EDTA at pH 5 with a soil/extractant ratio of 1:10(W/V)for 30 min while 52%and 51%by 5 g/L DTPA.Acid extractable and reducible Cd by EDTA and DTPA contributed 58%and 53%of the removals and acid extractable and reducible Pb were about 49%and 41%,respectively.Slight changes of soil fertility,including pH,cation exchange capacity,organic matter,and soil extractable phosphorus,were observed.Extractions of citric acid and ferric chloride,however,were only efficient for Cd and the soil pH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DTA and DTPA can be considered as suitable agents to clean up the paddy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minated paddy soil soil washing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 SPECIATION soil fert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