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户稻作生产农药投入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天龙 赵娜 邵喜武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6期304-307,327,共5页
基于吉林省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务农年限、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年收入、水稻种植面积、是否使用农药增效剂以及稻地归属这六个变量对农户的... 基于吉林省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务农年限、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年收入、水稻种植面积、是否使用农药增效剂以及稻地归属这六个变量对农户的农药使用量具有显著影响,并从提高农户环保意识、鼓励使用农药增效剂、加强培训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投入 农户行为 稻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区现代标准稻作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
2
作者 张琳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双季 现代标准 稻作生产 机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良渚文化原始稻作生产的先进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世华 《古今农业》 1999年第1期1-5,18,共6页
湖南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广西柳州白莲洞文化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山西沁水下川文化遗址,以及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的考古表明,在中国神州大地上的原始农业独立发生于距今九千至一万年前,即它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稻作生产 农业考古 原始农业 太湖地区 文化遗址 长江下游 草鞋山遗址 长江中游 仙人洞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水稻旱种,发展河北稻作生产
4
作者 王芝棠 《华北农学报》 1984年第4期24-26,66,共4页
建国卅五年来,河北水稻生产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干旱缺水斗争,曾有过曲折起伏。1983年全省稻田面积249万亩,平均单产667斤。稻田面积最大的1957年曾达353.8万亩,比1949的70.2万亩,扩大5倍。单产最高的1980年为763斤,比... 建国卅五年来,河北水稻生产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干旱缺水斗争,曾有过曲折起伏。1983年全省稻田面积249万亩,平均单产667斤。稻田面积最大的1957年曾达353.8万亩,比1949的70.2万亩,扩大5倍。单产最高的1980年为763斤,比1949年的136.8斤(包括旱稻和淀稻在内),增长4.8倍。在正常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种 稻作生产 旱种湿管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生产的初步认识(摘要) 被引量:2
5
作者 谷建祥 李民昌 +3 位作者 汤陵华 丁金龙 姚勤德 邹厚本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402-403,共2页
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生产的初步认识(摘要)谷建祥,李民昌,汤陵华,丁金龙,姚勤德,邹厚本1992年至1995年,中日合作进行苏州草鞋山遗址古稻田研究,在遗址中心的外围地区进行了四次发掘,共计面积1400... 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生产的初步认识(摘要)谷建祥,李民昌,汤陵华,丁金龙,姚勤德,邹厚本1992年至1995年,中日合作进行苏州草鞋山遗址古稻田研究,在遗址中心的外围地区进行了四次发掘,共计面积1400平方米,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二种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浜文化 草鞋山遗址 农业 初步认识 灌溉系统 植物蛋白石 水田 配套设施 稻作生产 判别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蟹稻田的生产要求及稻作高产栽培
6
作者 王玉平 任大明 《当代农业》 1996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田养蟹 稻作生产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 被引量:7
7
作者 游修龄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24-26,共3页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游修龄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良渚时期的水稻生产,从河姆渡、罗家角、马家浜、崧泽以来,已经持续发展了三千年,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的晚期,如果问同以前的阶段有什么不同,主要在农具和炊器方面都较以前有长足的...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游修龄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教授良渚时期的水稻生产,从河姆渡、罗家角、马家浜、崧泽以来,已经持续发展了三千年,到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的晚期,如果问同以前的阶段有什么不同,主要在农具和炊器方面都较以前有长足的进步,反映了稻作生产取得很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阿兹特克 原始农业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播种量 谷物产量 产量 玛雅人 稻作生产 秦汉以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古代稻作史考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冬生 《古今农业》 1992年第3期30-36,共7页
山东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在粮食作物中,稻作虽不是主要粮作,但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为了丰富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认识,本文拟对古代山东的稻作历史略考述如下。
关键词 农业 种植历史 文化 稻作生产 农业开发 《太平寰宇记》 文化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排水晒田对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和在机械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华聪 张琳 李清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土壤饱和含水量 排水晒田 稻作生产机械化 应用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稻作蕴含的土地伦理
10
作者 赖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5-251,共7页
适应云南南部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西双版纳傣族以稻作为主要生计来源。在稻作生产对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利用中,傣族不仅将土地视为具有生命的存在,也将神(自然圣境)、动物和人纳入到土地生命共同体中。其稻作生产中蕴含的多元土地生命协... 适应云南南部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西双版纳傣族以稻作为主要生计来源。在稻作生产对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利用中,傣族不仅将土地视为具有生命的存在,也将神(自然圣境)、动物和人纳入到土地生命共同体中。其稻作生产中蕴含的多元土地生命协同、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以及土地生命力养护的伦理观念,成为傣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可供借鉴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稻作生产 土地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吉林稻作可持续发展
11
作者 赵英奎 徐虹 +1 位作者 陈雷明 张志财 《垦殖与稻作》 2004年第B04期78-79,共2页
通过吉林省稻作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吉林省稻作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吉林省二十一世纪稻作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关键词 吉林 稻作生产 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病虫草害防治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稻作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12
作者 许德美 袁月星 薛莉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本文旨在通过目前影响稻作生产效益因子的简析,从而达到在粮食生产全过程中节支增收、提高效益,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中国 稻作生产 效益分析 农民收入 品种选择 施肥 播种 肥水管理 轻简技术 农业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稻作农业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开铨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12-315,共4页
宋代稻作农业的价值重庆市九龙坡区农科所孙开铨中国是稻作农业的发源中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关于稻作农业的历史发展状况、规模、内涵以及农业经济等领域。过去都曾分别在国内发表过文章。现在仅以本人正在从事编撰的《宋代诗词农... 宋代稻作农业的价值重庆市九龙坡区农科所孙开铨中国是稻作农业的发源中心,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关于稻作农业的历史发展状况、规模、内涵以及农业经济等领域。过去都曾分别在国内发表过文章。现在仅以本人正在从事编撰的《宋代诗词农事录》一书中有关稻作农业方面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范成大 生产 四时田园杂兴 稻作生产 北宋 劳动人民 王安石 辛弃疾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洪建 《农家致富》 2016年第7期31-31,共1页
四、围绕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前瞻储备性技术创新集成一是强化水稻科技综合示范。以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示范方案,优化丰富示范内容,集中示范展示一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储备、... 四、围绕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前瞻储备性技术创新集成一是强化水稻科技综合示范。以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示范方案,优化丰富示范内容,集中示范展示一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储备、技术熟化集成、成果展示、示范宣传与辐射带动等功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 农业科技 技术创新 成果展示 全程机械化 生产水平 规模经营 智能监测 稻作生产 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2019年国际(长沙)稻作发展大会暨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的通知
15
作者 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 《作物研究》 2019年第2期109-109,共1页
作为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9年国际(长沙)稻作发展大会暨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为主席的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等单位承办。届时将邀请世界著名稻作专家做主题报告,围绕中非“八大行动... 作为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9年国际(长沙)稻作发展大会暨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为主席的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等单位承办。届时将邀请世界著名稻作专家做主题报告,围绕中非“八大行动”项下农业领域相关举措落实工作,共同探讨中非农业合作特别是稻作生产领域合作模式,分享各国农业特别是稻作发展经验,发布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种植的最新成果等。欢迎国内外从事水稻栽培、育种、制种、稻米产业研究和管理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种子企业和学生参加本届国际稻作发展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稻作生产 博览会 中非 非洲 长沙 经贸 农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语地区的稻作民俗
16
作者 白洪信 《古今农业》 1996年第3期48-53,共6页
吴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它又细分为: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绍兴话、宁波话、温州话等小方言;讲吴语的人口有8000万以上,约占全国人口的8%。吴语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全部、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方言区。 吴语... 吴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它又细分为: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绍兴话、宁波话、温州话等小方言;讲吴语的人口有8000万以上,约占全国人口的8%。吴语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全部、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方言区。 吴语地区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下游,它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这一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谚语 稻作生产 农民 青苗会 民俗活动 人文历史 栽培 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粒东海大米 引发稻作方式变革
17
作者 林培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8期54-55,共2页
江苏是全国率先控减直播稻的大省,东海县则是全省改直播稻为机插秧先行示范县。这一场自下而上、省市县联动、同向发力的稻作生产方式改革,“静悄悄”地对江苏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产生长远影响。故事还得从“一粒... 江苏是全国率先控减直播稻的大省,东海县则是全省改直播稻为机插秧先行示范县。这一场自下而上、省市县联动、同向发力的稻作生产方式改革,“静悄悄”地对江苏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产生长远影响。故事还得从“一粒东海大米”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生产安全 东海大米 稻作生产 直播 方式 东海县 示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稻文化对江南城市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正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稻作生产 文化定义 城市生活 农耕文明 北方民族 典型特征 渔猎生产 生产方式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蟹”生态种养高效技术的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祖明 贺春强 +3 位作者 任林勇 唐来春 沈新莲 刁粉保 《中国稻米》 2005年第4期41-42,共2页
实行“稻-鸭-蟹”共育是一项集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复合型种养技术,既能解决传统稻作生产重施、多施农药化肥的不良耕作方式,又能促进以田放鸭养蟹种稻,以鸭蟹排泄粪便肥田长稻的良性循环,并提高农产品稻米、鸭、蟹的安全性... 实行“稻-鸭-蟹”共育是一项集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复合型种养技术,既能解决传统稻作生产重施、多施农药化肥的不良耕作方式,又能促进以田放鸭养蟹种稻,以鸭蟹排泄粪便肥田长稻的良性循环,并提高农产品稻米、鸭、蟹的安全性、品质及其附加值,为有机生态种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 高效技术 种养技术 稻作生产 方式 农药化肥 良性循环 复合型 农产品 安全性 附加值 共育 优质 养蟹 肥田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字农谚农俗米食看中华稻文化源远流长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肇基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270-285,2,共16页
从汉字农谚农俗米食看中华稻文化源远流长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周肇基稻(OryzasativaL.)是中国古今最主要的禾谷类粮食作物。南北均有种植,但它是南方地区首要的谷类作物。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野生稻在粤、滇、桂... 从汉字农谚农俗米食看中华稻文化源远流长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周肇基稻(OryzasativaL.)是中国古今最主要的禾谷类粮食作物。南北均有种植,但它是南方地区首要的谷类作物。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野生稻在粤、滇、桂、赣、台都有发现。迄今为止在中国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民间文化 农谚 稻作生产 汉字 《汉语大字典》 民间信仰 米食 《中华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