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建孟 何汉明 +1 位作者 朱有勇 李成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1-457,共7页
理解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利用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地理分布数据库,自然环境背景信息和不同民族的人口分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 理解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利用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地理分布数据库,自然环境背景信息和不同民族的人口分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多样性中心主要集中在云南南部地区;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朗族的人口比重与稻作品种的丰富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稻作品种多样性的保存和维持可能与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耕作方式和宗教文化有关;不同民族的稻作文化在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稻作品种保存传统的稻作文化的保护是稻作品种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与稻作作物的区系起源比较一致,稻作品种的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云南南部地区,表征生境异质性的海拔高差显著影响稻作品种的多样性(P<0.05)。云南地区稻作品种的多样性格局受到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双重影响。从稻作品种的留存和栽培历史来看,文化因素可能起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但从其区系起源和生态适应性来看,环境因素则可能起着间接或根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品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格局 文化因素 环境因素 解释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