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现今地热特征
被引量:
39
1
作者
张超
张盛生
+5 位作者
李胜涛
贾小丰
姜光政
高堋
王一波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45-4557,共13页
恰卜恰地热区位于青海共和盆地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具有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自2013年起,不同的研究者针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然而现今地热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4口干热岩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81...
恰卜恰地热区位于青海共和盆地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具有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自2013年起,不同的研究者针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然而现今地热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4口干热岩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81块岩芯样品的热导率测试数据,计算了研究区4个大地热流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花岗岩层现今地温梯度为39.0~45.2℃·km^(-1),平均值为41.3℃·km^(-1),大地热流值介于93.3~111.0 mW·m^(-2)之间,平均值为102.2 mW·m^(-2),与我国主要的克拉通型盆地(如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和新生代裂谷型盆地(如渤海湾盆地)相比,该区属于青藏高原高热流背景下的局部异常高地温梯度和高大地热流区.分析认为,研究区高地热异常可能暗示共和盆地浅部(20 km以浅)存在局部异常热源体(岩浆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温度测量
地温梯度
热导率
大地热流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和盆地东北部现今热流特征及其对干热岩资源分布的启示
2
作者
张超
冯庆达
+7 位作者
张盛生
张林友
姜光政
胡圣标
张森琦
张浩竹
廖传志
黄荣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9期3503-3518,共16页
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研究的热点与高地.多年来,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多尺度、多维度、多手段的联合研究,在该区基础地热地质、干热岩热源机制与成因模式、热储改造与开发潜力等多方面形成了众多成果与认识.但...
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研究的热点与高地.多年来,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多尺度、多维度、多手段的联合研究,在该区基础地热地质、干热岩热源机制与成因模式、热储改造与开发潜力等多方面形成了众多成果与认识.但是,目前关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的研究仍相对匮乏.因此,本论文以近年来在盆地东北部新完钻的钻井为依托,通过开展钻孔系统稳态温度测量,同时结合已有岩石热导率数据,计算获得了6个新的大地热流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盆地东北部热流分布规律及热流异常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热流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盆地东北部沉积层的地温梯度介于47.8~80.2℃·km^(-1)之间,平均值为60.4±10.5℃·km^(-1),大地热流值介于76.0~127.5 mW·m^(-2)之间,平均值为98.7±15.7 mW·m^(-2),约为我国大陆地区平均大地热流的1.6倍.大地热流平面分布展现出明显的西低东高的整体特征,且在东侧高热流分布区,热流具有由南至北逐渐增高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热流空间变化与壳内局部部分熔融层、基底起伏引起的岩石热物性横向不均一和盆地北缘的青海南山断裂带等因素密切相关.热流异常特征指明研究区东部的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明显优于西部.在未来干热岩勘探中,除现有干热岩钻井分布区外,其北侧的青海南山山前区域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系统
稳态温度测量
大地热流
干热岩
热流异常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现今地热特征
被引量:
39
1
作者
张超
张盛生
李胜涛
贾小丰
姜光政
高堋
王一波
胡圣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45-4557,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7ZX05008-004)资助
文摘
恰卜恰地热区位于青海共和盆地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具有干热岩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自2013年起,不同的研究者针对该区开展了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然而现今地热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4口干热岩钻孔的稳态测温资料和81块岩芯样品的热导率测试数据,计算了研究区4个大地热流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花岗岩层现今地温梯度为39.0~45.2℃·km^(-1),平均值为41.3℃·km^(-1),大地热流值介于93.3~111.0 mW·m^(-2)之间,平均值为102.2 mW·m^(-2),与我国主要的克拉通型盆地(如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和新生代裂谷型盆地(如渤海湾盆地)相比,该区属于青藏高原高热流背景下的局部异常高地温梯度和高大地热流区.分析认为,研究区高地热异常可能暗示共和盆地浅部(20 km以浅)存在局部异常热源体(岩浆囊).
关键词
稳态温度测量
地温梯度
热导率
大地热流
共和盆地
Keywords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logging
Geothermal gradients
Thermal conductivity
Terrestrial heat flow
Gonghe basin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和盆地东北部现今热流特征及其对干热岩资源分布的启示
2
作者
张超
冯庆达
张盛生
张林友
姜光政
胡圣标
张森琦
张浩竹
廖传志
黄荣华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9期3503-351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2337,42074096)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NSFSC0252)联合资助.
文摘
共和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研究的热点与高地.多年来,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多尺度、多维度、多手段的联合研究,在该区基础地热地质、干热岩热源机制与成因模式、热储改造与开发潜力等多方面形成了众多成果与认识.但是,目前关于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的研究仍相对匮乏.因此,本论文以近年来在盆地东北部新完钻的钻井为依托,通过开展钻孔系统稳态温度测量,同时结合已有岩石热导率数据,计算获得了6个新的大地热流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盆地东北部热流分布规律及热流异常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热流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盆地东北部沉积层的地温梯度介于47.8~80.2℃·km^(-1)之间,平均值为60.4±10.5℃·km^(-1),大地热流值介于76.0~127.5 mW·m^(-2)之间,平均值为98.7±15.7 mW·m^(-2),约为我国大陆地区平均大地热流的1.6倍.大地热流平面分布展现出明显的西低东高的整体特征,且在东侧高热流分布区,热流具有由南至北逐渐增高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热流空间变化与壳内局部部分熔融层、基底起伏引起的岩石热物性横向不均一和盆地北缘的青海南山断裂带等因素密切相关.热流异常特征指明研究区东部的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明显优于西部.在未来干热岩勘探中,除现有干热岩钻井分布区外,其北侧的青海南山山前区域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钻孔系统
稳态温度测量
大地热流
干热岩
热流异常
共和盆地
Keywords
Borehole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logging
Terrestrial heat flow
Hot dry rock
Heat flow anomaly
Gonghe basin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现今地热特征
张超
张盛生
李胜涛
贾小丰
姜光政
高堋
王一波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和盆地东北部现今热流特征及其对干热岩资源分布的启示
张超
冯庆达
张盛生
张林友
姜光政
胡圣标
张森琦
张浩竹
廖传志
黄荣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