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稳态与动态测试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立 原郭丰 孙飞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63,共5页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测试主要可以分为稳态和动态测试2种方法,依据二者所采用的物理模型,比较它们的应用范围,并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基于北京延庆实验平台测得的天气和集热器运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的多元回归,得到...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测试主要可以分为稳态和动态测试2种方法,依据二者所采用的物理模型,比较它们的应用范围,并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基于北京延庆实验平台测得的天气和集热器运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的多元回归,得到稳态测试模型和动态测试模型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58和0.96.研究表明:对于稳态测试方法,虽然物理参数少,但测试条件要求极高,只能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不适合于实际运行方式下的槽式集热器;而动态测试方法充分考虑集热器的光学响应和热容特性,因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试条件,使现场规模化槽式集热器热性能测试成为可能,是未来标准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抛物面槽式 稳态测试 测试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流变测试的水泥浆体剪切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佳 王大富 +2 位作者 左胜浩 李允 尹哲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87-2391,共5页
采用RHEORIAB QC型旋转黏度计测定不同剪切方式下水泥浆体稳态流变曲线,并用修正宾汉姆流变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研究了剪切方式对水泥浆体稳态流变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剪切对水泥浆体动态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影响不大。恒定剪切变形速... 采用RHEORIAB QC型旋转黏度计测定不同剪切方式下水泥浆体稳态流变曲线,并用修正宾汉姆流变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研究了剪切方式对水泥浆体稳态流变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剪切对水泥浆体动态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影响不大。恒定剪切变形速率小于、等于、大于、偏大于水泥浆体结构抗剪切破坏能力时,剪切应力随时间分别先线性增加接着保持同一值、直接保持恒定值、先减小接着保持同一值、轻微增加后达到平衡。随剪切速率增加,水泥浆体在0.1~100 s^(-1)、100~400 s^(-1)、400~600 s^(-1)三个区段依次呈现出剪切变稀、宾汉姆流体、剪切增稠的流变行为。剪切速率变化范围向剪切变稀或剪切增稠段移动,水泥浆体动态屈服应力减小、塑性黏度增大;单个剪切速率的剪切时间越长,水泥浆体动态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测试 剪切模式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与湍流特征测试对通量数据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明 郭建侠 景元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6-1442,共7页
应用CO_2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稳态测试及垂直速度积分测试相结合的湍流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对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9年全年的湍流通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锡林浩特通量观测数据质量总体较好;80%以上数据通过质量评价... 应用CO_2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稳态测试及垂直速度积分测试相结合的湍流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对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09年全年的湍流通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锡林浩特通量观测数据质量总体较好;80%以上数据通过质量评价为较好数据;质量评价较好的数据分布呈白天大于夜间、夏季大于冬季的特点。经过对比分析,前期数据处理能剔除大部分质量不好的数据,但应用稳态测试与湍流积分测试筛选后,数据质量仍有明显提高,能量闭合率较前期数据分析前提高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系统 稳态测试 湍流积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道路柴油机不同稳态排放循环测试结果对比 被引量:5
4
作者 崔焕星 李刚 +3 位作者 季宝峰 刘坤 刘顺利 纪亮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0,共5页
稳态排放测试是型式检验中评估非道路柴油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否的基础环节,测试循环代表性及测试结果可重复性至关重要。我国非道路柴油机稳态排放循环一直仅有NRSC一种,但欧盟最新排放控制法规(EU 2016/1628)引入RMC。该文通过在柴油... 稳态排放测试是型式检验中评估非道路柴油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否的基础环节,测试循环代表性及测试结果可重复性至关重要。我国非道路柴油机稳态排放循环一直仅有NRSC一种,但欧盟最新排放控制法规(EU 2016/1628)引入RMC。该文通过在柴油机台架上分别运行两种循环测试,研究两者不同,着重对新增污染物——颗粒物数量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MC的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NRSC的离散采样模式会给颗粒物数量测试结果带来不确定因素,建议我国在进行第四阶段型式检验时,适当延长NRSC的颗粒物数量采样时间,取中间稳态状态的采集数据进行计算。此外,在第五阶段标准的制修订时引入R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路 型式检验 稳态测试循环 颗粒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流特征非稳态实验
5
作者 陈挺 吕琦 +3 位作者 孙志刚 于春磊 王硕桢 高云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为形成一种适用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流特征参数的高效而且精确的测试方法,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了非稳态页岩油流动实验方法,分析不同裂缝发育情况下页岩的液测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结果表明:非稳态压力恢复法可准确测试页... 为形成一种适用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流特征参数的高效而且精确的测试方法,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模型,建立了非稳态页岩油流动实验方法,分析不同裂缝发育情况下页岩的液测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结果表明:非稳态压力恢复法可准确测试页岩渗透率,测试时间可缩短约90%;由于气液两相间基础物性的巨大差异,液测渗透率约为气测渗透率的0.47%~2.83%;结合数值仿真和压力衰竭测试,可获得页岩液测启动压力梯度(101~102 MPa/m),其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呈幂指数递减;层理贯穿缝发育可显著降低页岩的启动压力梯度;相较于稳态法测试,非稳态压力衰竭法测试启动压力梯度数值略小。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储层渗流参数的高效实验测试及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稳态测试 渗流特征 裂缝发育 启动压力梯度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叠层法的纸张面内导热性质测试方法研究
6
作者 沈嘉辰 丘纯涛 +3 位作者 王宜 龙金 熊志远 胡健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0,185,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一种精确测量纸张面内导热系数的新方法,即结合瞬态平面热源法与稳态热阻法。首先利用瞬态法测得叠层纸张的导热系数,然后通过稳态法确定纸张叠层之间的层间热阻,进而推算出单层纸张的面内导热系数。以芳纶纸为典型研究对象,... 本研究提出一种精确测量纸张面内导热系数的新方法,即结合瞬态平面热源法与稳态热阻法。首先利用瞬态法测得叠层纸张的导热系数,然后通过稳态法确定纸张叠层之间的层间热阻,进而推算出单层纸张的面内导热系数。以芳纶纸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优化提出了具体的测试条件:纸张叠层厚度宜控制在3 mm以上(约50层),可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瞬态热流逸散;施加压力应不超过0.12 MPa,以减少对纸张结构的改变,确保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此条件下,所测得的芳纶纸面内导热系数为0.41 W/(m·K)。此外,该改进方法在测试含纳米氮化硼填料的芳纶复合纸时,同样表现出高适用性,体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热源法 热阻测试 芳纶纸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储能石膏板导热系数2种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悦 鲍振洲 +1 位作者 秦宪明 谢静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617,共5页
相变储能石膏板导热系数的测试多采用单一的非稳态测试方法,为更好表征相变储能石膏板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稳态测试方法(防护热板法)和非稳态测试方法研究了相同配合比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导热系数.分析比较发现:随着相变材料掺量... 相变储能石膏板导热系数的测试多采用单一的非稳态测试方法,为更好表征相变储能石膏板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稳态测试方法(防护热板法)和非稳态测试方法研究了相同配合比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导热系数.分析比较发现:随着相变材料掺量的增大,石膏基相变储能构件的导热系数降低;2种测试方法均能反映相变储能石膏板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初始温度在相变温度区间时,试件的导热系数值最大;非稳态测试得到的导热系数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石膏板 稳态测试 稳态测试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子模块控制器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成勇 张宝顺 +1 位作者 刘启建 罗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6,共6页
子模块控制器(sub-module controller,SMC)的控制保护功能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的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子模块与SMC硬件架构,开发调试... 子模块控制器(sub-module controller,SMC)的控制保护功能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的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子模块与SMC硬件架构,开发调试了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的SMC控制程序,研究了SMC与其上层控制阀基控制器(valve based controller,VBC)之间的协调控制以及子模块保护策略。最后对子模块进行了稳态的空载、带载实验以及MMC-HVDC物理模拟系统的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子模块的性能良好,SMC可以与VBC进行有效通讯并可以对子模块进行有效控制保护以及稳态测试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子模块控制器 子模块 稳态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驱动测试系统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居霄 宋建国 陈全世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11期54-58,共5页
为测试电机驱动系统动性能,自主开发了电驱动测试系统。该文分别从机械联接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测试系统3部分介绍了电驱动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工况实验,得出实测波形及数据,实验结果证明该测试平台工作稳定,并... 为测试电机驱动系统动性能,自主开发了电驱动测试系统。该文分别从机械联接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测试系统3部分介绍了电驱动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工况实验,得出实测波形及数据,实验结果证明该测试平台工作稳定,并且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机驱动 稳态测试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互感器大电流饱和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小庆 张宜阳 +4 位作者 薛建 左宝峰 雷阳 朱大锐 张文超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64,共7页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采样装置,其饱和特性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小电流测试,推导CT的临界饱和电流;并根据运行CT的工况条件,设计稳态、暂态大电流测试;暂态测试中,通过叠加衰减直流分量和设计重合闸的过程,模拟CT...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采样装置,其饱和特性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小电流测试,推导CT的临界饱和电流;并根据运行CT的工况条件,设计稳态、暂态大电流测试;暂态测试中,通过叠加衰减直流分量和设计重合闸的过程,模拟CT在极限峰值电流和极限剩磁水平条件下的暂态传变特性。以某区域电网为例,设计的电流互感器串联测试系统提高了测试效率,所得结论将为CT饱和特性评估和差动保护动作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饱和测试方案 临界饱和电流 稳态测试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定义探针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旭 俞洋 彭喜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151,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探针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兼容于IEEE 1149.1测试标准的可测性设计结构,通过片上测试电路连接穿透硅通孔(TSV)前端和自定义探针连接TSV后端构成闭合回路,使得阻性故障测试不受故障位置影响,测试结果具...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探针的绑定前TSV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兼容于IEEE 1149.1测试标准的可测性设计结构,通过片上测试电路连接穿透硅通孔(TSV)前端和自定义探针连接TSV后端构成闭合回路,使得阻性故障测试不受故障位置影响,测试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此外,与暂态过程中捕获TSV测试结果的其他测试方法不同,本方法是在稳态过程中进行,这使得寄生电容、TSV电容和生产工艺偏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更小,测试鲁棒性更高。经过HSPICE的仿真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根据仿真结果,对其测试精度,测试时间以及芯片占用面积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可测性设计 自定义探针 稳态测试 穿透硅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湍流数据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志祥 陈俊明 +3 位作者 兰国玉 陈帮乾 谢贵水 周兆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75-2082,共8页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湍流稳态测试及垂直风速湍流整体性检验相结合的湍流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2010年全年橡胶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CO2通量3类数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湍流稳态测试及垂直风速湍流整体性检验相结合的湍流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2010年全年橡胶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CO2通量3类数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橡胶林生态系统湍流通量数据质量相对较高,对全年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中,3类通量数据中高质量数据占比在52% ~63%,仅有10%~16%之间数据质量较差;感热通量数据最优,CO2通量次之,潜热通量更次之;3类数据中,除潜热通量数据是雨季略好于旱季外,另2类数据均是旱季好于雨季;湍流数据质量白天优于夜间.通过数据质量评价可知,利用涡度相关法对橡胶林生态系统湍流通量观测可行,数据可靠,所得数据可用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系统 湍流稳态测试 湍流整体性检验 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拌水泥浆体在不同流变模型下流变参数表征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逸明 马昆林 +3 位作者 于连山 谢清泉 龙广成 谢友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4-941,共8页
为研究新拌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流变模型下流变参数的表征适用性,采用Anton Paar MCR 102型流变仪测试得到不同组成参数的水泥基材料稳态流变曲线,并分别采用Bingham模型、ModifiedBingham(M-B)模型和Herschel-Bulkley(H-B)模型对流变曲线... 为研究新拌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流变模型下流变参数的表征适用性,采用Anton Paar MCR 102型流变仪测试得到不同组成参数的水泥基材料稳态流变曲线,并分别采用Bingham模型、ModifiedBingham(M-B)模型和Herschel-Bulkley(H-B)模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新拌水泥基材料在不同流变模型下的流变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ingham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塑性黏度,采用H-B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表征动态屈服应力。当采用H-B模型拟合得到的流变指数n的范围在00时,浆体表现为剪切增稠,当c<0时,浆体表现为剪切稀化,且|c/μ|越大,浆体增稠或稀化的程度越大。当浆体临界剪切速率较大(≥30 s~(-1))或流变曲线在测试段内呈现非单调递增时,宜对流变曲线进行分段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模型 稳态测试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空气-热水两用集热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帝战 杨旭东 王鹏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7-1122,共6页
提出一款针对北方农宅应用的太阳能空气-热水两用集热器,采暖季用之加热空气进行热风采暖、非采暖季用之加热热水提供生活热水。并根据ASHRAE标准,对集热器加热空气和热水的热性能分别进行稳态工况测试。结果表明,加热空气时,当空气流量... 提出一款针对北方农宅应用的太阳能空气-热水两用集热器,采暖季用之加热空气进行热风采暖、非采暖季用之加热热水提供生活热水。并根据ASHRAE标准,对集热器加热空气和热水的热性能分别进行稳态工况测试。结果表明,加热空气时,当空气流量从80 m^3/h增至120 m^3/h,最大热效率从0.5148增至0.5591。集热器两端压力仅损失约100 Pa。加热热水时,最大热效率可达0.6506。该集热器可大大提高全年利用率,经济适用,适合在北方农村推广,解决农户采暖和生活热水的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宅 太阳能空气-热水两用集热器 稳态测试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修正的锂离子电池协同热仿真构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伟男 宋永丰 +2 位作者 张维戈 陈安慈 丁沛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13-4023,共11页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各项参数都会随自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对电池充放电行为进行仿真时,需根据实时温度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为对电池的这种热电耦合过程准确建模,提出一种联合电路仿真、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的协同仿真构架,以此实现...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各项参数都会随自身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对电池充放电行为进行仿真时,需根据实时温度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为对电池的这种热电耦合过程准确建模,提出一种联合电路仿真、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的协同仿真构架,以此实现对模型参数的实时温度修正。在不同温度、不同电流倍率以及FUDS工况条件下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并提出以交变脉冲工况作为锂离子电池热稳态快速测试方法,进而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模拟、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电耦合 温度修正 协同热仿真 稳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行驶工况与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建伟 李孟良 +2 位作者 艾国和 张富兴 朱西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4,245,共6页
先对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开发并采用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行驶工况做了全面的介绍;接着,对它们各自的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对比;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关键词 车辆行驶工况 车辆保有量 循环 车速 负荷测试 负荷测试 排放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进气畸变设计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佳航 李江红 +3 位作者 李晓宇 董素艳 蔡飞超 范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3-369,共7页
进气畸变实验是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克服传统设计方法逼近目标畸变图谱准确性低、实验迭代次数多等缺点,提出基于丝网间距和多孔介质映射关系,采用Fluent设计目标图谱畸变网的设计体系。设计了稳态总压测试系统... 进气畸变实验是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克服传统设计方法逼近目标畸变图谱准确性低、实验迭代次数多等缺点,提出基于丝网间距和多孔介质映射关系,采用Fluent设计目标图谱畸变网的设计体系。设计了稳态总压测试系统,完成了畸变发生器的实物设计及风洞试验,畸变指数误差小于1.5%。试验结果表明设计体系可以高精度、高效地模拟畸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畸变模拟网 FLUENT 多孔介质模型 总压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