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控系统相关噪声滤波器稳态增益的研究
1
作者 王连生 韩邦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10,共4页
针对现代战争中火控系统传感器的量测噪声的实际情况,经理论分析与推导,得到了具有相关量测噪声的Kalman滤波稳态增益的关系式,试图对火控系统滤波效能的提高进行实质性探索。
关键词 相关噪声 滤波 稳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拉曼光纤放大器(FRA)的瞬态效应分析
2
作者 张家红 王新旗 《现代有线传输》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子泵浦概念、建立分析拉曼光纤放大器瞬态效应的数学模型 ,然后给出单泵浦单信道拉曼放大器发生瞬态效应时信号功率、信号增益和泵浦功率的变化曲线 ;在分析多泵浦多信道拉曼放大器瞬态效应时得到了上下短波长信道对剩余信... 本文首先提出子泵浦概念、建立分析拉曼光纤放大器瞬态效应的数学模型 ,然后给出单泵浦单信道拉曼放大器发生瞬态效应时信号功率、信号增益和泵浦功率的变化曲线 ;在分析多泵浦多信道拉曼放大器瞬态效应时得到了上下短波长信道对剩余信道稳态增益影响最小 ,上下长波长信道对剩余信道稳态增益影响最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纤放大器 效应 FRA 泵浦 剩余信道 稳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郭俊 许洪国 刘宏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分析车辆参数变化对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建立双半挂汽车列车三质心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在牵引车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动力学状态方程,得到稳态响应评价中3个车辆单元的稳态横摆角速... 分析车辆参数变化对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建立双半挂汽车列车三质心四自由度线性单轨模型.在牵引车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运用Matlab软件求解动力学状态方程,得到稳态响应评价中3个车辆单元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表达式和不足转向梯度表达式,以及3个车辆单元两两之间的稳态相对增益表达式.分析载荷量和鞍座位置等车辆结构参数对3个车辆单元不足转向梯度的影响,分析不足转向梯度、质心位置和鞍座位置变化对3个稳态相对增益表达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荷增加时,须恰当调整2个鞍座的位置,确保3个车辆单元处于不足转向的状态,使汽车列车行驶状态良好.研究结果为双半挂汽车列车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操纵稳定性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双半挂汽车列车 操纵定性 横摆角速度增益 不足转向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放大特性理论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许党朋 李明中 +3 位作者 吕新杰 王建军 林宏奂 黄小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1-1076,共6页
运用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连续和脉冲光放大时放大自发辐射(ASE)的计算方法。采用Runge-Kutta方法求解了考虑ASE稳态时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放大特性,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了矩形、高斯和超高斯脉冲的放大特性。结果表... 运用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连续和脉冲光放大时放大自发辐射(ASE)的计算方法。采用Runge-Kutta方法求解了考虑ASE稳态时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放大特性,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了矩形、高斯和超高斯脉冲的放大特性。结果表明:用3 m长的双包层光纤、10 W的泵浦功率可以将脉宽3 ns、峰值功率为1 W的脉冲信号光峰值功率放大到15 kW左右;在饱和增益情况下,脉冲的波形变尖,宽度变窄;采用短的大模场双包层光纤和后向泵浦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ASE,并避免有害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掺镱双包层光纤 放大器 放大自发辐射 RUNGE-KUTTA方法 稳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极值限制保护闭环控制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曦 李志鹏 《航空发动机》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现代高性能涡扇发动机采用分段组合多变量控制计划,以发挥发动机工作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的气动热力设计潜力。为保证发动机在过渡态工作的安全性,控制系统中必须考虑极值限制保护控制的设计问题。为避免直接限制保护控制引发的不同控... 现代高性能涡扇发动机采用分段组合多变量控制计划,以发挥发动机工作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的气动热力设计潜力。为保证发动机在过渡态工作的安全性,控制系统中必须考虑极值限制保护控制的设计问题。为避免直接限制保护控制引发的不同控制通道切换带来的系统震荡问题,提出1种高回路稳态增益的滞后-超前频域校正间接极值限制保护控制器设计方法,在保证限制回路足够的稳态精度和抗噪声能力的同时,又避免了引入积分环节导致相角裕度损失过大的缺点。通过发动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控制系统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设计限制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限制保护控制 涡扇发动机 闭环回路 高回路稳态增益 滞后-超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殷凡青 姜良超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9期95-97,共3页
线控转向系统由于其可以自由设计传动比的特点,可以保证在不同工况下,汽车都有着良好的转向特性和操纵稳定性。文章主要对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进行了研究设计。在中低速段,采用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的设计方案;在高速段,采用... 线控转向系统由于其可以自由设计传动比的特点,可以保证在不同工况下,汽车都有着良好的转向特性和操纵稳定性。文章主要对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进行了研究设计。在中低速段,采用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的设计方案;在高速段,采用模糊控制对传动比进行设计。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设计的理想传动比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理想传动比 横摆角速度增益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