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志雄
陈正洪
万素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9-1352,共4页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各站点≥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都表现出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除建始、郧西、英山、利川等边缘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年代变化看,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为先提前后推迟至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提前的趋势;≥10℃界限温度终日年代变化趋势与初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1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20世纪60~70年代都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大部分减少,20世纪90年代缓慢变化,进入20世纪大幅增加;≥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随着年代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可见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活动积温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布局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10
℃
界限温度
持续
日数
积温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暖背景下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安娟
杜志国
+3 位作者
杨晓波
芦晓彤
付小艳
侯文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74-275,共2页
为了解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辽阳市气象局1956—2010年≥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资料,分析近55年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10℃初日呈弱提前趋势,...
为了解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辽阳市气象局1956—2010年≥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资料,分析近55年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10℃初日呈弱提前趋势,≥10℃终日以1.75 d/10年的速率显著延后,≥10℃持续日数平均以2.57 d/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10℃活动积温以58.4℃/10年的速率在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10
℃
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持续
日数
变化特征
辽宁辽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荣晓
徐文修
只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6-1252,共7页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0℃界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近50 a阿勒泰地区≥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的...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0℃界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近50 a阿勒泰地区≥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的倾向率分别以71.7℃·d/10a、2.8 d/10a、2.5 d/10a增加.吉木乃县和福海县≥0℃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外,其它县市均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突变年份分别为1994年、1977年、1988年.各县市≥0℃积温和持续日数突变后较突变前分别增加120℃·d以上和6d以上,其中富蕴县积温增加最多为346℃·d,福海县持续日数延长最多为14 d.≥0℃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周期震荡变化趋势表明,在未来≥0℃界限温度内积温和持续日数将呈持续升高和增加趋势.[结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均呈增加和延迟趋势,研究期内均发生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增加幅度大,但≥0℃初日整体提前趋势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存在周期震荡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
0
℃
积温
持续
日数
M-K检验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
14
4
作者
张运福
金巍
曲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7,共9页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标准气候期呈现递增趋势较弱,最近30年标准气候期呈显著递增趋势;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均为递增趋势,而且后期递增较前期更为显著;(3)中部和沿海城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强于北部和西部;(4)城市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观测到的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的重要原因,而区域气候变暖则进一步加强了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
变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聚类分析方法在中国温度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0
5
作者
韩微
翟盘茂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根据全国5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日数(≥10 ℃日数)作为划分我国温度分布的指标,经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REOF)方法处理,找出时间演变过程中变化相似的区域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
根据全国5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日数(≥10 ℃日数)作为划分我国温度分布的指标,经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REOF)方法处理,找出时间演变过程中变化相似的区域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样本聚类法(K-means法)、分层聚类法(Ward法)、聚类统计检验法(CAST法)3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范围的温度变化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分区,结果分别将全国温度变化区划分为10个地区、9个地区、13个地区,且不同区域分界线与中国地形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K-means法运算简单快捷,结果会不断修正到最佳为止;Ward法聚类过程清晰明了,可以选取需要划分的类别数;CAST法使样本通过显著性检验,不但有助于气候变化的客观分区,而且在划分温度区时客观考虑气候变化对分区结果的影响也有很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日平均气温
稳定通过
10
℃
日数
变化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变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秦正
赵景峰
+3 位作者
程武学
王捷
苏华丽
何亚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8,共11页
基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为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为辅助指标,借助薄盘样条插值(TPS)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探讨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变暖...
基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为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为辅助指标,借助薄盘样条插值(TPS)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探讨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变暖“停滞”现象的响应及变化。结果表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及1月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二者高低值的分布年份并不相同;50年来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段出现了明显的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其中,秦岭南坡共计抬升153.3 m,北坡抬升148.8 m。在变暖“停滞”期间,秦岭南、北坡亚热带北界所处海拔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在1980s至1990s期间差异性较大。1970—2019年亚热带北界在淮河段北移1.3个纬度以上,在115°E附近甚至达到3个纬度,与中国过去2000年亚热带北界曾到达的最北位置相仿;从年代际上来看,亚热带北界在1990s期间北移最明显,黄河流域下游部分区域已由暖温带逐渐转化为亚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淮河
日均温
稳定
≥
10
℃
持续
日
1月平均气温
亚热带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志雄
陈正洪
万素琴
机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9-1352,共4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14)
武汉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QY-Z-200807)
文摘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各站点≥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都表现出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除建始、郧西、英山、利川等边缘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年代变化看,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为先提前后推迟至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提前的趋势;≥10℃界限温度终日年代变化趋势与初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1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20世纪60~70年代都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大部分减少,20世纪90年代缓慢变化,进入20世纪大幅增加;≥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随着年代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可见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活动积温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布局造成一定影响。
关键词
≥
10
℃
界限温度
持续
日数
积温
变化趋势
Keywords
critical temperature
duration dags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climate change trend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暖背景下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安娟
杜志国
杨晓波
芦晓彤
付小艳
侯文杰
机构
辽宁省辽阳市气象局
盖州市气象局
营口市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74-275,共2页
基金
辽阳市气象局气候变化研究项目(2013005)
文摘
为了解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辽阳市气象局1956—2010年≥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资料,分析近55年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10℃初日呈弱提前趋势,≥10℃终日以1.75 d/10年的速率显著延后,≥10℃持续日数平均以2.57 d/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10℃活动积温以58.4℃/10年的速率在显著增多。
关键词
≥
10
℃
活动积温
初日
终日
持续
日数
变化特征
辽宁辽阳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荣晓
徐文修
只娟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6-12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12)
文摘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0℃界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近50 a阿勒泰地区≥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的倾向率分别以71.7℃·d/10a、2.8 d/10a、2.5 d/10a增加.吉木乃县和福海县≥0℃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外,其它县市均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突变年份分别为1994年、1977年、1988年.各县市≥0℃积温和持续日数突变后较突变前分别增加120℃·d以上和6d以上,其中富蕴县积温增加最多为346℃·d,福海县持续日数延长最多为14 d.≥0℃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周期震荡变化趋势表明,在未来≥0℃界限温度内积温和持续日数将呈持续升高和增加趋势.[结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均呈增加和延迟趋势,研究期内均发生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增加幅度大,但≥0℃初日整体提前趋势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存在周期震荡变化趋势.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
0
℃
积温
持续
日数
M-K检验
小波分析
Keywords
Altay Area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temperature ≥
0
℃
duration days
M-K inspection method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
14
4
作者
张运福
金巍
曲岩
机构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辽宁省营口市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7,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03A01和2007BAC29B02)支持
文摘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标准气候期呈现递增趋势较弱,最近30年标准气候期呈显著递增趋势;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均为递增趋势,而且后期递增较前期更为显著;(3)中部和沿海城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强于北部和西部;(4)城市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观测到的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的重要原因,而区域气候变暖则进一步加强了递增趋势。
关键词
积温
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
变化成因
Keywords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days steadily above 0
℃
and
10
℃
causes for change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聚类分析方法在中国温度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0
5
作者
韩微
翟盘茂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80
文摘
根据全国512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日数(≥10 ℃日数)作为划分我国温度分布的指标,经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REOF)方法处理,找出时间演变过程中变化相似的区域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样本聚类法(K-means法)、分层聚类法(Ward法)、聚类统计检验法(CAST法)3种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范围的温度变化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分区,结果分别将全国温度变化区划分为10个地区、9个地区、13个地区,且不同区域分界线与中国地形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K-means法运算简单快捷,结果会不断修正到最佳为止;Ward法聚类过程清晰明了,可以选取需要划分的类别数;CAST法使样本通过显著性检验,不但有助于气候变化的客观分区,而且在划分温度区时客观考虑气候变化对分区结果的影响也有很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日平均气温
稳定通过
10
℃
日数
变化分区
Keywords
Cluster analysis, Days with daily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
10
℃
, Change, Zoning
分类号
P46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变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秦正
赵景峰
程武学
王捷
苏华丽
何亚玲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7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YJC850004)。
文摘
基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为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为辅助指标,借助薄盘样条插值(TPS)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探讨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变暖“停滞”现象的响应及变化。结果表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及1月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二者高低值的分布年份并不相同;50年来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段出现了明显的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其中,秦岭南坡共计抬升153.3 m,北坡抬升148.8 m。在变暖“停滞”期间,秦岭南、北坡亚热带北界所处海拔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在1980s至1990s期间差异性较大。1970—2019年亚热带北界在淮河段北移1.3个纬度以上,在115°E附近甚至达到3个纬度,与中国过去2000年亚热带北界曾到达的最北位置相仿;从年代际上来看,亚热带北界在1990s期间北移最明显,黄河流域下游部分区域已由暖温带逐渐转化为亚热带。
关键词
秦岭
淮河
日均温
稳定
≥
10
℃
持续
日
1月平均气温
亚热带北界
Keywords
Qinling Mountains
Huaihe River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stability≥
10
℃
continuous days
January mean temperature
Subtropical northern boundary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刘志雄
陈正洪
万素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候变暖背景下辽阳市≥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安娟
杜志国
杨晓波
芦晓彤
付小艳
侯文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王荣晓
徐文修
只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张运福
金巍
曲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三种聚类分析方法在中国温度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韩微
翟盘茂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变化
秦正
赵景峰
程武学
王捷
苏华丽
何亚玲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