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构网型储能换流器稳定边界的全阶小信号建模及频率支撑特性分析
1
作者 杨健 苏小玲 +2 位作者 陈来军 赵正奎 杨军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构网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调频资源不足、抗扰动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关键。受其固有的功率耦合特性影响,构网型换流器对系统的支撑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参数设置不合理极易出现功率超调、振荡甚至失稳等问题。对此,首先建立了构... 构网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调频资源不足、抗扰动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关键。受其固有的功率耦合特性影响,构网型换流器对系统的支撑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参数设置不合理极易出现功率超调、振荡甚至失稳等问题。对此,首先建立了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并网系统全阶小信号模型,根据输出功率状态空间模型及其特征根,分析构网型储能换流器频率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状态空间矩阵参数灵敏度及参与因子分析,给出了构网型储能换流器稳定边界,明确了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关键参数对其动态功率耦合、频率支撑等涉网特性的影响。仿真和半实物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构网型储能换流器并网参数设计及稳定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系统支撑能力 稳定边界 全阶小信号建模 频率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互联设备暂态稳定边界的配电网分段转供策略
2
作者 刘婷 郑华俊 +1 位作者 袁旭峰 蔡永翔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1,共12页
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device,FID)因转供负荷灵活高效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配电领域,但其输送功率调控幅度过大可能引起电压急剧波动,配电网负荷转供过程存在暂态失稳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FID暂态稳定边界的柔性互联... 柔性互联设备(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device,FID)因转供负荷灵活高效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配电领域,但其输送功率调控幅度过大可能引起电压急剧波动,配电网负荷转供过程存在暂态失稳风险。为此,提出一种考虑FID暂态稳定边界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分段转供策略。首先基于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估计FID的吸引域,获得其工作在不同输送功率时的暂态稳定边界,进而判断FID功率切换过程是否存在暂态失稳风险。若存在暂态失稳风险,则基于暂态稳定边界寻找过渡点调控各FID的运行轨迹,分段转供负荷确保其运行轨迹始终位于暂态稳定边界内从而消除风险。最后,以贵州某柔性互联配电网为例,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段转供策略调控FID的运行轨迹,可规避因FID输送功率切换不当引发的暂态失稳风险;基于TS模糊模型改进配电网参数,可有效增大FID的暂态稳定边界,减小FID功率切换引发的电压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设备 负荷转供 暂态失稳 暂态稳定边界 TS模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稳定边界和侧倾稳定的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传茵 潘律 +1 位作者 李静红 章明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3-1134,共12页
为了解决无人驾驶车辆的路径跟踪任务中跟踪精度和车辆稳定性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横向和侧向稳定的路径跟踪控制器.首先以四轮独立驱动智能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主动转向和电机驱动扭矩分配的整体模型预测控制器,以保... 为了解决无人驾驶车辆的路径跟踪任务中跟踪精度和车辆稳定性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横向和侧向稳定的路径跟踪控制器.首先以四轮独立驱动智能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主动转向和电机驱动扭矩分配的整体模型预测控制器,以保证车辆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和跟踪精度.然后通过相位图法和轮胎最大侧偏角设计车辆稳定性约束以优化动力学性能,利用零力矩方法建立侧倾约束,防止侧倾.最后在仿真中对比现有控制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车辆动力学极限,并在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边界 侧倾稳定 路径跟踪控制 智能车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稳定边界理论的低能地月转移轨道设计
4
作者 李宸硕 田百义 +2 位作者 王义宇 张泽旭 徐田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5-1145,共11页
针对弱稳定边界轨道求解困难、模型复杂、对初值的敏感程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定边界的地月低能转移轨道设计方法,通过一种双层优化算法求解流形拼接问题,实现航天器低能地月转移。首先计算地月L2点Halo轨道及不变流形;随后... 针对弱稳定边界轨道求解困难、模型复杂、对初值的敏感程度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稳定边界的地月低能转移轨道设计方法,通过一种双层优化算法求解流形拼接问题,实现航天器低能地月转移。首先计算地月L2点Halo轨道及不变流形;随后将其与日地系统Halo轨道的不变流形进行拼接,计算离散流形拼接点,根据离散流形拼接点的速度和位置选择优化初值;最后建立流形拼接的优化模型,优化求解得到双圆限制性四体模型下的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该轨道设计方法转移所需的能量较低,并满足多种约束条件,可为未来地月探测低能轨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边界理论 地月低能转移轨道 不变流形拼接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纯嵌入法的电力系统高维电压稳定边界
5
作者 刘承锡 于懿兰 赖秋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10-9121,共12页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边界(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boundary,SVSB)对于判断电压稳定性、评估电压稳定裕度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SVSB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作为一个超高维多变量的复杂非线性... 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边界(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boundary,SVSB)对于判断电压稳定性、评估电压稳定裕度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SVSB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作为一个超高维多变量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其电压稳定边界本质上是某一拓扑结构下所能维持电源和负荷功率平衡的极限电压所构成的非线性高维边界。因此,将SVSB考虑为高维场景下的电压稳定超曲面,提出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多维全纯嵌入法(multidimensional holomorphic embedding method,MDHEM)求得节点电压的多变量幂级数(multivariate power series,MPS)表达式;然后,基于柯西-阿达马定理,推导并证明电压稳定边界与节点电压幂级数前后项系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并通过理论证明将所提出的方法从单维推广到高维场景;接着,基于推导的SVSB解析表达式,提出高维电压稳定边界计算与电压稳定性快速评估方法;最后,在IEEE 14节点、新英格兰39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中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边界 多维全纯嵌入 柯西-阿达马定理 多变量幂级数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边界的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颖晖 张保会 李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7,共6页
根据非线性系统稳定域边界理论 ,非线性系统在系统稳定边界上不稳定平衡点处的不变稳定流形的集合为受扰动后系统的稳定边界 ,某不稳定平衡点处的稳定流形可以通过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特定的线性及非线性变换求得。该文提出了新的非线性变... 根据非线性系统稳定域边界理论 ,非线性系统在系统稳定边界上不稳定平衡点处的不变稳定流形的集合为受扰动后系统的稳定边界 ,某不稳定平衡点处的稳定流形可以通过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特定的线性及非线性变换求得。该文提出了新的非线性变换形式 ,使得在求得稳定边界后 ,确定临界切除时间 ,从而避免了多值映射的问题 ;推导了在原始系统中系统运动方程的矩阵表达式 ;推导了经线性映射后系统运动方程的矩阵公式和四阶非线性变换的矩阵表达式 ;给出了系统在主导不稳定平衡点处稳定边界的解析式和确定临界切除时间的方法及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边界 状态方程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压气机转速比变化对稳定边界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丽敏 李晓军 +1 位作者 冯旭栋 谢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1-887,共7页
以实验室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转速比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转速比对压气机失速边界和堵塞边界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转速比下各转子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当转速比R2:R1>1.0... 以实验室对转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转速比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转速比对压气机失速边界和堵塞边界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转速比下各转子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当转速比R2:R1>1.0时,转速比增大会导致失速边界和堵塞边界均向小流量方向偏移。(2)当转速比R2:R1<1.0时,随转速比增大失速边界变化不大,但堵塞边界向大流量方向偏移。(3)转子1转速变化对转子2气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而转子2转速变化却对转子1性能影响不大。(4)在不同转速比下,导致该对转压气机失稳的主要因素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压气机 数值模拟 转速比 稳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极限环——一类暂态稳定边界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邓集祥 张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50,共5页
在分歧理论和中心流形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系统出现亚临界分歧的情况,借助不稳极限环,提出了分析这种在临界点附近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计及任意复杂模型,与SBS(数值积分)方法相比,计算速度快,能给出明确的暂态稳定边界,... 在分歧理论和中心流形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系统出现亚临界分歧的情况,借助不稳极限环,提出了分析这种在临界点附近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计及任意复杂模型,与SBS(数值积分)方法相比,计算速度快,能给出明确的暂态稳定边界, 并能获得非常直观的稳定度的结果。文中系统地给出了数值计算中心流形变量高阶偏导数,求取2阶中心流形,形成分歧方程的方法,为构建一种新的特定条件下的暂态稳定边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边界 分歧理论 极限环 中心流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边界层下地形重力内波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辉志 张伯寅 +2 位作者 桑建国 洪钟祥 胡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9-518,共10页
水槽实验及线性理论研究表明 ,当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如果地形引起的动力扰动足够强 ,地形扰动可在上部稳定层结中激发出重力内波 ,波动反过来影响低层流场 ,引起动量输送。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地形波同样对大气... 水槽实验及线性理论研究表明 ,当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如果地形引起的动力扰动足够强 ,地形扰动可在上部稳定层结中激发出重力内波 ,波动反过来影响低层流场 ,引起动量输送。低层大气处于近中性或不稳定时 ,地形波同样对大气运动可产生波阻 ,这应引起模式工作者的重视。最后讨论了大气粘性对中性或不稳定层结下地形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波 大气 稳定边界 重力内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复杂地形受中尺度运动影响的稳定边界层湍流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捷宁 张镭 +3 位作者 鲍婧 赵世强 黄建平 张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ClimateandEnvironmentObservatoryofLanzhouUniversity,简称SACOL)2008年12月观测资料,研究了稳定边界层湍流特征。使用涡动相关资料研究湍流通量时,定义湍流的平均时间τ内的中尺度运动...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ClimateandEnvironmentObservatoryofLanzhouUniversity,简称SACOL)2008年12月观测资料,研究了稳定边界层湍流特征。使用涡动相关资料研究湍流通量时,定义湍流的平均时间τ内的中尺度运动是造成湍流统计量变化范围大的主要原因,稳定情形τ取几十秒至几分钟。对梯度理查森数大于0.3的强稳定情形的湍流尺度分解(MRD)谱分析表明,感热通量在112.4~449.9s存在谱隙,尺度大于谱隙的中尺度运动造成了通量观测资料离散性大,甚至有支配性影响。动量通量的谱隙在112.4~224.9s之间。弱风时,中尺度运动的影响更大,垂直风速标准差以0.1的比率随中尺度风速变化;垂直风速标准差同广义风速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并随着广义风速消失而消失。三维风速标准差与摩擦速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垂直、水平、横风风速的无量纲标准差分别为1.35、2.54、2.21。对湍流动能的研究发现,在梯度理查森数大于0.3的条件下,仍然存在连续的湍流。以湍动能为依据,分析了湍流的平稳时间长度,其长度随稳定度变化而变化,2008年12月7~11日从133.5s变化到856.2s,湍流平稳时间长度反映了中尺度运动的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边界 涡动相关 中尺度运动 湍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参数空间暂态稳定边界构建及在线快速更新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园 汪可友 +1 位作者 徐晋 李国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97,共9页
为适应在线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参数空间中的暂态稳定边界构建及快速更新方法。对于给定的关键故障和既定故障前后的网络拓扑结构,首先,基于横向可扩展的宽度学习系统,构建了极限切除时间与电力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 为适应在线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参数空间中的暂态稳定边界构建及快速更新方法。对于给定的关键故障和既定故障前后的网络拓扑结构,首先,基于横向可扩展的宽度学习系统,构建了极限切除时间与电力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为提高实际故障切除时间阈值附近的预测准确率,通过构建二次比例因子对临界误差进行修正。然后,结合预设故障切除时间阈值确定相应暂态稳定边界,并评估当前系统的稳定裕度。最后,在保证暂态稳定评估准确性的基础上,基于增量学习方法提出了无须重新训练全部网络的在线快速更新策略。通过对IEEE 39节点测试系统和中国南方电网实例系统仿真分析发现,所构建模型能够对系统暂态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估,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同时,快速更新策略可在保证预测准确率的情况下,大幅减少模型更新时间,为在线暂态稳定评估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暂态稳定边界 宽度学习系统 增量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城区稳定边界层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宇 胡非 +3 位作者 王式功 邹捍 杨德保 尚可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2-487,共6页
兰州市城区空气污染严重与其特殊的大气边界层密切相关。利用兰州市城区现有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 ,采用多种稳定度参数计算方法 ,统计分析了该市大气层结稳定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天气形势的关系 ,发现兰州市城区冬季大气稳定边界层日... 兰州市城区空气污染严重与其特殊的大气边界层密切相关。利用兰州市城区现有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 ,采用多种稳定度参数计算方法 ,统计分析了该市大气层结稳定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天气形势的关系 ,发现兰州市城区冬季大气稳定边界层日间存在发生或发展的特有现象 ,并探寻了其形成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城区 稳定边界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稳定边界层中小尺度地形激发的形式阻力和波动阻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瑜君 桑建国 +1 位作者 刘辉志 刘树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50,共8页
通过求解含有摩擦耗散的线性化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得到了在夜间稳定大气边界层中小尺度地形产生的波动阻力和形式阻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边界层中的稳定度、风速和湍流状态、边界层厚度、上部残余层中的稳定度和风速以及地形高度和坡度,... 通过求解含有摩擦耗散的线性化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得到了在夜间稳定大气边界层中小尺度地形产生的波动阻力和形式阻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边界层中的稳定度、风速和湍流状态、边界层厚度、上部残余层中的稳定度和风速以及地形高度和坡度,都会影响波动阻力和形式阻力的大小,应在数值模式的参数化方案中给予考虑.分析还表明,当地形坡度减到一定程度时,形式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阻力 波动阻力 小尺度地形 稳定边界 湍流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电力系统稳定边界上不稳定平衡点的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闵勇 侯凯元 陈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7-1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伴随系统和变号系统的求解电力系统经典模型稳定边界上不稳定平衡点的方法。对于一个非线性自治动力系统,存在一个伴随系统,该伴随系统是一个梯度系统,原始系统的所有平衡点都是伴随系统的渐近稳定平衡点,并且每一平衡点存... 提出一种基于伴随系统和变号系统的求解电力系统经典模型稳定边界上不稳定平衡点的方法。对于一个非线性自治动力系统,存在一个伴随系统,该伴随系统是一个梯度系统,原始系统的所有平衡点都是伴随系统的渐近稳定平衡点,并且每一平衡点存在解析形式的Lyapunov函数。变号系统能将电力系统经典模型降维系统的稳定平衡点变为I型不稳定平衡点,利用该平衡点的1维不稳定流形,生成一族轨迹,沿轨迹寻找伴随系统Lyapunov函数达到极小值的点,这些点一般位于某平衡点伴随系统的稳定域内。以该点为初值对伴随系统进行积分即可收敛到该平衡点。该方法能快速有效的寻找到稳定边界上的不稳定平衡点。在IEEE-10机39节点系统和IEEE-17机162节点系统上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电力系统 非线性自治动力系统 平衡点 稳定边界 伴随系统 变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规形理论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四)——复杂电力系统的稳定边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颖晖 张保会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共5页
正规形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中,可以依据所采用的非线性变换的阶数对电力系统故障后的主导不稳定平衡点上的稳定流形作几阶近似,从而得到某阶近似的电力系统稳定边界的解析式。更进一步地,可以得到系统的极限切除时间。... 正规形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中,可以依据所采用的非线性变换的阶数对电力系统故障后的主导不稳定平衡点上的稳定流形作几阶近似,从而得到某阶近似的电力系统稳定边界的解析式。更进一步地,可以得到系统的极限切除时间。以新英格兰系统为例,推导了四阶近似的局部稳定边界的解析表达,计算了几种故障情况下的极限切除时间,与逐步积分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四阶近似的稳定边界是较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边界 局部稳定流形 极限切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的静态稳定边界与低励限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玉森 暴永辉 刘长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提出了适合于一般情况的发电机安全运行静态稳定边界的确定方法,及其相应的适用于微机励磁调节器的低励限制计算新方法。
关键词 发电机 静态稳定边界 低励限制 同步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二维参数静态稳定边界追踪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晋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1,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二维参数稳定边界追踪方法,假设在研究的稳定边界范围内系统不会出现双重鞍结型分岔点,即仅由鞍结型分岔点和极限诱导型分岔点构成,通过对两个参数轮流进行轨迹追踪、分岔点搜索和识别,以增加少量计算点为代价,克服了...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二维参数稳定边界追踪方法,假设在研究的稳定边界范围内系统不会出现双重鞍结型分岔点,即仅由鞍结型分岔点和极限诱导型分岔点构成,通过对两个参数轮流进行轨迹追踪、分岔点搜索和识别,以增加少量计算点为代价,克服了传统二维参数分岔边界计算方法需要计算和因子化二阶海森矩阵、在线实用化困难的缺点。对一个3000节点实际系统的应用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鲁棒、适合在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态稳定 二维参数稳定边界 连续潮流 局部参数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舰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边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一山 杨云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85,共4页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系统的稳定运行点越来越接近其静态电压稳定边界。建立基于连续潮流方法的舰船电力系统模型,并对舰船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能够在给定的发电及负荷增长方向上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边界的...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系统的稳定运行点越来越接近其静态电压稳定边界。建立基于连续潮流方法的舰船电力系统模型,并对舰船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能够在给定的发电及负荷增长方向上计算静态电压稳定边界的方法。所提出方法应用在一个13节点舰船电力系统中,分析结果表明常规舰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点远离其静态电压稳定边界,但随着系统传输容量的增大,会导致其逐步逼近这一边界,最终导致系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边界 连续潮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矩阵在区域集合中的稳定边界
19
作者 张冬雯 伍清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研究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的鲁棒稳定边界问题。通过计算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谱范数的上界 ,可以保证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的特征值均位于复平面的指定D域———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域内 ,文中推导出D域为若干个LMI域的交集或并集时的LM... 本文研究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的鲁棒稳定边界问题。通过计算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谱范数的上界 ,可以保证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的特征值均位于复平面的指定D域———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域内 ,文中推导出D域为若干个LMI域的交集或并集时的LMI表达式 ,计算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在LMI域集合中的稳定边界。最后 ,分别就D域为单一LMI域、LMI域的交集和并集三种情形举例说明非结构不确定性矩阵稳定边界的计算过程 ,经过与以往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矩阵 区域集合 稳定边界 鲁棒性能 自动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系统的鲁棒稳定边界估计
20
作者 陈文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研究了结构化扰动下离散系统的稳定边界估计问题。为了克服对称边界的保守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值分解的边界估计方法。文中结论表明,前人的结果为本文给出边界的一个子集。
关键词 鲁棒控制 稳定 离散系统 鲁棒稳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