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稳定耐药克隆的筛选及其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陆秋丹 糜孟衡 +3 位作者 崔古贞 张峥嵘 吴晓娟 陈峥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AMX)不稳定耐药的幽门螺杆菌(Hp)演化成AMX稳定高水平耐药的表型及其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以冻存后的Hp菌株H390作为出发菌株,在不断增加AMX浓度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筛选对AMX耐药的克隆,检测耐药克隆的最小抑菌浓度(M...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AMX)不稳定耐药的幽门螺杆菌(Hp)演化成AMX稳定高水平耐药的表型及其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以冻存后的Hp菌株H390作为出发菌株,在不断增加AMX浓度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筛选对AMX耐药的克隆,检测耐药克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置于-80℃冻存3个月后再复苏,根据冻存后MIC下降情况判断其耐药性是否稳定。对获得的AMX最高MIC值的克隆H390r和出发菌株H390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外排泵抑制试验,检测并鉴定与H390r获得的AMX高水平耐药性相关的基因突变。结果通过AMX筛选获得4个AMX高水平耐药克隆,MIC分别为12、32、64和≥256 mg/L,经-80℃冻存后,MIC均未发生改变。相比于亲本菌株H390,AMX稳定耐药克隆H390r存在多个基因的突变,包括与AMX耐药性相关的编码RND外排系统的hefC、编码孔蛋白的hopB与hopC和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的ftsI。H390r在有外排泵抑制剂存在时对AMX的MIC大幅降低。结论AMX能够在不稳定耐药的Hp中筛选出稳定耐药的克隆;H390r存在与AMX耐药相关的hefC、hopB、hopC和ftsI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是H390r获得AMX稳定高水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阿莫西林 稳定耐药 稳定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研究
2
作者 张梦雅 张志清 +1 位作者 李文茹 谢小保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异质性耐药现象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感染患者的及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寻求有效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100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异质性耐药现象可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感染患者的及时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寻求有效靶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收集了100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K-B)药敏实验、菌群谱型分析(population analysis profile,PAP)、耐药稳定性实验以及生长实验,完成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菌株的筛选及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药敏实验初筛得到肺炎克雷伯氏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异质性耐药率分别为19%、21%。PAP实验确证后左氧氟沙星异质性耐药菌株有13株,占总菌株的13%,其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为1×10^(-6)~7×10^(-5);挑选KS42、KR9菌株的各自3个耐药亚群,并进行了无抗生素条件下的耐药稳定性实验,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均稳定遗传;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异质性耐药菌株KS42的3个耐药亚群及KR9耐药亚群KR9(3)无适应成本,但KR9耐药亚群KR9(1)、KR9(2)有适应成本。本研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左氧氟沙星异质性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和耐药水平较高,且耐药亚群耐药水平均稳定遗传。因此在使用该类抗生素治疗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时,应更加注意异质性耐药现象的发生,防止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异质性 左氧氟沙星 适应成本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研究
3
作者 史梦兰 李文茹 +2 位作者 朱爱意 张建设 谢小保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8-276,共9页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常引发临床细菌性感染,其对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heteroresistance,HR)经常导致治疗失败。研究KP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治疗KP感染提供参考。收集100株临床分离的KP,采用微量...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常引发临床细菌性感染,其对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heteroresistance,HR)经常导致治疗失败。研究KP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情况,可为治疗KP感染提供参考。收集100株临床分离的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Kirby-Bauer(K-B)药敏纸片法、菌群谱型分析法(population analysis profile,PAP)、耐药稳定性试验以及适应成本试验探究KP的异质性耐药特征。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KP对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和头孢吡肟(cefepime,FEP)的耐药率分别为23%和25%。K-B药敏纸片法初筛得到KP对CAZ和FEP的异质性耐药率为33%和23%。PAP试验复筛确认了9株FEP异质性耐药菌株,检出率为9%,耐药亚群发生频率为1×10^(-6)~4×10^(-2)。在无抗生素条件下传代50代后,异质性耐药菌株KS38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发生部分回复,异质性耐药菌株KR9耐药亚群的耐药水平保持稳定。适应成本试验结果表明,KS38耐药亚群比原始菌株生长速度快(4~8 h),且有显著差异(P<0.05),KR9耐药亚群和亲本菌株的生长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率相对偏低,但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较高。耐药亚群的稳定性不同,但经过50代传代后都保持在临床耐药水平,均未产生生长适应成本。因此在用头孢菌素治疗KP感染时要注意HR的发生,防止出现更高水平的耐药亚群,导致治疗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异质性 头孢菌素 适应成本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美珍 陈昌福 +3 位作者 刘振兴 谭晶晶 高宇 李革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类组MIC上升倍数为125~7 997倍,且耐药获得后保持稳定。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菌4℃保存10和20 d耐药性保持稳定,30 d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 性获得 稳定 交叉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