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共和盆地不同林龄乌柳林的水分利用策略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丽颖
贾志清
+4 位作者
朱雅娟
李虹
杨德福
魏登贤
赵雪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7-603,共7页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共和盆地不同林龄(5、9、25 a)乌柳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δ18O值,分析它们是否随林龄变化而选择性地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通过测定不同林龄乌柳叶片的δ13C值,分析比较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共和盆地不同林龄(5、9、25 a)乌柳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δ18O值,分析它们是否随林龄变化而选择性地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通过测定不同林龄乌柳叶片的δ13C值,分析比较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5 a乌柳主要利用源自降雨的10~50 cm深处的浅层土壤水分,9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20 cm和地下水补充的30~50、1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25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10~20cm和地下水补充的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3个林龄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5 a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9 a和25 a乌柳,9 a和25 a乌柳水分利用效率类似。水分利用策略的分析结果表明:9~25 a乌柳处于稳定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氢同位素比率
稳定
氧
同位素
比率
稳定
碳
同位素
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共和盆地不同林龄乌柳林的水分利用策略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丽颖
贾志清
朱雅娟
李虹
杨德福
魏登贤
赵雪彬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青海省治沙试验站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7-603,共7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高寒沙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2012042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重点项目"优良沙生植物抗逆性及其栽培技术试验研究"(ZD200908)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4320002)
文摘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共和盆地不同林龄(5、9、25 a)乌柳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δ18O值,分析它们是否随林龄变化而选择性地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通过测定不同林龄乌柳叶片的δ13C值,分析比较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5 a乌柳主要利用源自降雨的10~50 cm深处的浅层土壤水分,9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20 cm和地下水补充的30~50、1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25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10~20cm和地下水补充的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3个林龄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5 a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9 a和25 a乌柳,9 a和25 a乌柳水分利用效率类似。水分利用策略的分析结果表明:9~25 a乌柳处于稳定时期。
关键词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氢同位素比率
稳定
氧
同位素
比率
稳定
碳
同位素
比率
Keywords
water source
water use efficiency
δD
δ18O
δ13C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共和盆地不同林龄乌柳林的水分利用策略
刘丽颖
贾志清
朱雅娟
李虹
杨德福
魏登贤
赵雪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