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约束永磁同步电机稳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永宾 林辉 计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3,共7页
针对多变量约束条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问题,提出一种稳定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采用更加简单、精确的PMSM线性化模型设计一个线性MPC控制器;在线性MPC策略中引入终端函数和终端多面体不变集概念,通过构造包含多变量约束条件的... 针对多变量约束条件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问题,提出一种稳定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采用更加简单、精确的PMSM线性化模型设计一个线性MPC控制器;在线性MPC策略中引入终端函数和终端多面体不变集概念,通过构造包含多变量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使线性MPC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与传统抗饱和(Anti-Windup)方法相对比,MPC显示出在多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约束条件下的应用优势及潜力。仿真结果表明,稳定MPC控制器结构简单,计算量小,静、动态性能优异,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模型预测控制 线性化 终端函数 不变集 永磁同步电机 抗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拓法的电力系统稳定模型中二维参数局部分岔边界的计算 被引量:27
2
作者 曹国云 刘丽霞 +1 位作者 赵亮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6,共4页
该文提出表示微分-代数模型中的奇异性、鞍结点和霍普夫分岔的代数方程以便应用延拓法来求解获得二维参数的分岔边界。该方程保留了电力系统稳定微分-代数模型的形式不变,也未涉及到矩阵求逆或行列式值的计算,同时该方程也具有直接法计... 该文提出表示微分-代数模型中的奇异性、鞍结点和霍普夫分岔的代数方程以便应用延拓法来求解获得二维参数的分岔边界。该方程保留了电力系统稳定微分-代数模型的形式不变,也未涉及到矩阵求逆或行列式值的计算,同时该方程也具有直接法计算分岔时速度快的优点。其缺点是方程的维数增加了。应用所提方法计算了一简单电压稳定和一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模型中的二维参数局部分岔边界,并和实域仿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分岔 稳定模型 延拓法 计算 边界 二维 电力系统稳定 多机电力系统 代数模型 霍普夫分岔 代数方程 矩阵求逆 电压稳定 奇异性 鞍结点 行列式 直接法 微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高级人才队伍动态稳定模型及决策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生太 段兴民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63-68,共6页
利用现代robust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了企业高级人才队伍动态稳定决策问题.建立了一种在动态环境中高级优秀人才队伍线性不确定时变动态模型.讨论了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给出了高级优秀人才队伍robust稳定的判别方法和robus... 利用现代robust控制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了企业高级人才队伍动态稳定决策问题.建立了一种在动态环境中高级优秀人才队伍线性不确定时变动态模型.讨论了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给出了高级优秀人才队伍robust稳定的判别方法和robust稳定控制决策方法,以及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对一个实例的具体分析,验证了所给模型与控制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高级人才队伍 动态稳定模型 鲁棒决策 robust控制理论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相量法的改进多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VDC小干扰稳定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胡畔 陈红坤 +2 位作者 陈孟忻 朱晓航 孟鑫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93-204,共12页
针对含多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MMC-HVDC)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相量法的改进小干扰稳定分析模型。由于传统小干扰稳定模型均基于准稳态假定,因此难以反应电力电子型器件的快速动态过程。综合考虑多端MMC-H... 针对含多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MMC-HVDC)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相量法的改进小干扰稳定分析模型。由于传统小干扰稳定模型均基于准稳态假定,因此难以反应电力电子型器件的快速动态过程。综合考虑多端MMC-HVDC有源及无源网络下的控制策略,推导并建立基于动态相量法的改进小干扰模型。建立含海上风电场的多端MMC-HVDC测试系统,并对比分析电磁暂态模型、传统小干扰模型及改进小干扰模型在动态响应下的精度及仿真时间。根据仿真结果,所提改进小干扰模型能够较好地跟随系统动态响应,预测系统振荡过程,并能显著削减仿真时间,其有效性和适应性得到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 动态相量法 改进小干扰稳定模型 准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系统稳定模型的频域辨识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程 王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8-120,共3页
研究了利用频响数据进行振动系统辨识的问题。将振动系统表示为二阶传递函数之和的形式,通过约束传递函数模型中分母系数为正,可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作为优化准则,分子和分母系数通过分离的方式进行估计。... 研究了利用频响数据进行振动系统辨识的问题。将振动系统表示为二阶传递函数之和的形式,通过约束传递函数模型中分母系数为正,可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作为优化准则,分子和分母系数通过分离的方式进行估计。分母系数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得到,分子系数通过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得到。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辨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系统 频域辨识 稳定模型 模拟退火 线性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ux进程语义安全性检测的稳定模型
6
作者 谭成予 董红斌 梁意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8,共4页
现有进程检测方法,检测的目标是系统调用的序列的排列关联,忽略了语义中潜在的异常。稳定模型是逻辑程序的语义模型,可以用以发现并修改逻辑程序的异常问题。该文以系统调用为基本检测点,采用逻辑程序描述进程的基本语义逻辑,用稳定模... 现有进程检测方法,检测的目标是系统调用的序列的排列关联,忽略了语义中潜在的异常。稳定模型是逻辑程序的语义模型,可以用以发现并修改逻辑程序的异常问题。该文以系统调用为基本检测点,采用逻辑程序描述进程的基本语义逻辑,用稳定模型表达进程的检测语义。系统定义进程的一系列安全语义规则,在进程执行中,计算安全语义规则与进程逻辑之间的稳定模型,得到安全语义的可计算性结论。论文最后,给出了一个Linux系统中的进程语义安全性检测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稳定模型 进程检测 系统调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模型的软件多样性与安全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揭玮 梁意文 +1 位作者 苏国强 许卫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55,共3页
该文简要阐述了软件多样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后,基于STABLEMODEL是逻辑程序的语义模型的观点,从软件与逻辑程序设计的关联出发,提出了用逻辑程序设计实现软件多样性的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逻辑程序中稳定模型的形成、定义、演算方法,通过... 该文简要阐述了软件多样性与安全性的关系后,基于STABLEMODEL是逻辑程序的语义模型的观点,从软件与逻辑程序设计的关联出发,提出了用逻辑程序设计实现软件多样性的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逻辑程序中稳定模型的形成、定义、演算方法,通过逻辑程序与稳定模型之间存在的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产生软件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稳定模型的程序多样性演化方法,这一方法实现了从一个源程序到一系列等价程序的多样性演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信息安全 稳定模型 逻辑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多元非线性稳定模型
8
作者 张丽洁 《海洋地质动态》 1996年第8期11-13,共3页
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多元非线性稳定模型SunyaP.Dhakar等现代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氧化作用对C。P、Mn、Fe及其它金属元素的全球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就此,业已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虽然这些模型对有机物氧化作... 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多元非线性稳定模型SunyaP.Dhakar等现代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物氧化作用对C。P、Mn、Fe及其它金属元素的全球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就此,业已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虽然这些模型对有机物氧化作用做了较好的定量研究,但仍有其特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沉积物 成岩作用 多元素 稳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私有问答系统的检索增强式大模型稳定输出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铂鑫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基于大模型的问答系统受大模型语义不一致性问题的影响,会出现“输出结果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制约着问答系统的安全性、鲁棒性和可信度,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私有问答系统的检索增强式大模型稳定输出方法。该... 基于大模型的问答系统受大模型语义不一致性问题的影响,会出现“输出结果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制约着问答系统的安全性、鲁棒性和可信度,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私有问答系统的检索增强式大模型稳定输出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提示词,让大模型首先输出num_k个用户查询的同义查询,然后输出答案;目的是在大模型输出答案时,可以参考已经输出的num_k个同义查询,从而使大模型的输出结果更加稳定。针对开源大模型因指令理解能力弱而出现的“同义查询生成数目不稳定、输出格式无法解析”等问题,提出通过数据蒸馏的方式,利用闭源大模型自动构建了一个开放域上的检索增强式指令数据集,在该指令集上对开源大模型进行微调。构建了一个私有问答场景下的评估集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上述评估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致性指标和效果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基线方法。与基线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一致性指标ROUGE-1、ROUGE-2、ROUGE-L和BLEU分别提升了18.9、30.1、24.5和30.6个百分点,效果指标正确率提升了17.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 模型稳定 问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稳定扩散模型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冉二飞 贾小军 +2 位作者 王子祥 谢昊 许聪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7,共10页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创新意义。为了自动生成蓝印花布新纹样,提出一种端到端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方法。针对蓝印花布的抽象风格和小数据集问题,改进动态低秩自适应算法(DyLoRA),提出了新的参数分解法来... 蓝印花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创新意义。为了自动生成蓝印花布新纹样,提出一种端到端的蓝印花布单纹样自动生成方法。针对蓝印花布的抽象风格和小数据集问题,改进动态低秩自适应算法(DyLoRA),提出了新的参数分解法来提高参数矩阵的秩,从而实现对稳定扩散模型的微调,最后将稳定扩散模型的语义信息与承载蓝印花布风格的DyLoRA模块结合,并利用控制网络(Controlnet)控制图形结构,自动生成蓝印花布新的单纹样。使用上述方法进行蓝印花布纹样生成实验,并与原始的DyLoRA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DyLoRA微调和Controlnet控制的模型能通过文本信息自动生成新的单纹样,且主观性上与原始风格最接近,有助于蓝印花布的数字化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 深度学习 动态低秩自适应 稳定扩散模型 单纹样 纹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模型
11
作者 张泽群 钟文 +4 位作者 杨华泽 周伶杰 林圣杰 毛基腾 赵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904,共11页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 针对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指标因素概率分配过程和权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环境、岩体质量、力学响应指标、声发射参数特征和几何形态5类信息源的影响,建立了涵盖17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多源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确立了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D-S证据理论的识别框架及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通过引入正态隶属度函数及改进的K-L距离对指标因素概率分配和权重分配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多源信息融合的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评价模型。选取某分段空场嗣后充填开采矿山5个典型人工矿柱(充填体)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源信息融合稳定性评价等级分别为AP-2、AP-3和AP-5(Ⅱ级)>AP-4(Ⅲ级)>AP-1(Ⅳ级),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前期位移、声发射现场监测分析评价和数值模拟分析评价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有效性。该模型为人工矿柱(充填体)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人工矿柱(充填体) 多源信息融合 稳定性评价模型 D-S证据理论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2
作者 聂臻 夏柏如 +1 位作者 邹灵战 邓金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6,129,共6页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是解决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问题的关键,对促进气体钻井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钻井速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近年来岩石的全应力—应变实验成果和弹塑性分析理论模型的最新成果,考虑岩石材料峰...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是解决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问题的关键,对促进气体钻井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钻井速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近年来岩石的全应力—应变实验成果和弹塑性分析理论模型的最新成果,考虑岩石材料峰后的应变软化特性、剪切膨胀特性,建立了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气体钻井时井壁围岩可能出现弹性状态、塑性软化状态和塑性残余状态,当岩石处于弹性状态和塑性软化状态时井壁都能够保持稳定;塑性临界状态时井壁围岩恰好达到塑性残余状态,井壁将发生坍塌;岩石峰后的应变软化特性和剪切膨胀特性对塑性临界状态有重要影响。依据井壁围岩是否达到临界塑性状态而不是弹性极限状态来判断井壁稳定性是气体钻井井壁稳定分析模型的特殊之处。该研究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对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壁稳定模型 建立 弹性极限状态 临界塑性状态 塑性残余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学习与动态模型优化的雪崩预测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永超 王志坚 +3 位作者 贾慧爽 杜云天 胡鑫婷 陈学斌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0,共16页
爆破是防止雪崩的有效方法,但合适的爆破时间、爆破位置和爆破能量很难确定。本文首先收集、爬取了关于雪崩的指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数据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重点分析时间与雪崩发生的关系,发现雪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 爆破是防止雪崩的有效方法,但合适的爆破时间、爆破位置和爆破能量很难确定。本文首先收集、爬取了关于雪崩的指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数据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重点分析时间与雪崩发生的关系,发现雪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数据的80%为训练集,20%为测试集,建立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寻优,结果显示感知器神经网络的准确率最高。最后根据损失度对3个模型进行集成,对3个集成策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VM-RF-MLP模型的准确率最高为0.952。此后,建立基础的爆破能量模型,考虑山体高度、雪层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再基于历史数据寻找雪层稳定性的分布规律,构建动态雪崩稳定性爆破能量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模拟验证以及对其进行三维山体可视化分析,获得最佳的爆破时机、爆破位置和爆破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优化算法 SVM-RF-MLP模型 动态雪崩稳定性爆破能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克拉克瓷纹样生成与修复研究
14
作者 任玉洁 鲁浩天 刘驰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135,共10页
克拉克瓷作为16~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载体,其装饰纹样蕴含着跨文化的交融特征,但传统研究方法难以系统解析其纹样生成规律与文化基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克拉克瓷纹样智能生成方法,通过构建多维度文化特征数据... 克拉克瓷作为16~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载体,其装饰纹样蕴含着跨文化的交融特征,但传统研究方法难以系统解析其纹样生成规律与文化基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克拉克瓷纹样智能生成方法,通过构建多维度文化特征数据库,结合低秩自适应微调与ControlNet结构控制技术,突破了现有AI生成模型的文化语义脱节与结构失序瓶颈。实验采用709件克拉克瓷图像数据,通过LoRA实现参数高效微调,保留了纹样风格特征;引入ControlNet线稿约束机制,精准控制主纹样、副纹样与附加纹样的开光布局。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纹样在保持青花瓷美学特征的同时,能稳定呈现中心对称、八开光等典型结构。本研究构建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技术范式,通过跨模态语义嵌入实现了纹样文化基因的可控表达,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设计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未来研究将深化跨文化符号解构算法,拓展复杂纹样的生成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瓷 稳定扩散模型 低秩自适应 CONTROLNET 装饰纹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稳定性不同分析模型在西北小麦区域试验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常磊 岳云 +4 位作者 柴守玺 包正育 黄彩霞 逄蕾 杨长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8,共6页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本研究利用GGE模型、AMMI模型、Shukla模型和Ebehart-Russell模型对2009年国家旱地春小麦区试西北9个试点、8个参试品种(系)小麦品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结果发现,Shukla简便,而GGE模型、AMMI...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本研究利用GGE模型、AMMI模型、Shukla模型和Ebehart-Russell模型对2009年国家旱地春小麦区试西北9个试点、8个参试品种(系)小麦品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结果发现,Shukla简便,而GGE模型、AMMI模型分析结果更为全面、直观,两种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较,GGE模型能更有效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评价基因型稳定性以及环境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模型 区域试验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斜坡稳定性定量评估模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武利 张万昌 +1 位作者 张东 周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8-464,共7页
文章介绍一种进行斜坡稳定性定量研究的分布式模型———SINMAP模型。该模型以水文学理论为基础,耦合稳定状态水文模型TOPMODEL与大范围斜坡稳定性模型,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进行斜坡稳定性评价。选取汉江江口流... 文章介绍一种进行斜坡稳定性定量研究的分布式模型———SINMAP模型。该模型以水文学理论为基础,耦合稳定状态水文模型TOPMODEL与大范围斜坡稳定性模型,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进行斜坡稳定性评价。选取汉江江口流域作为试验研究区,以DEM、遥感影象、各种专题图件及地面考察资料作为信息源,利用SINMAP方法获得可视化的研究区地表稳定性指数专题图。经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模型可获取较高的预测精度,尤其在流域尺度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与GIS 斜坡稳定 SINMAP 大范围斜坡稳定模型 稳定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枪相对稳定性理论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瑞林 陈运生 郝跃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2-476,共5页
讨论了对机枪射击稳定性概念的认识过程 ,将目前存在的射击稳定性观点归类为 3种基本原理 ,即绝对稳定性原理 ,相对稳定性原理和动态稳定性原理。重点讨论了相对稳定性原理 ,建立了常用的 2类相对稳定性原理的力学模型 ,分析和比较了它... 讨论了对机枪射击稳定性概念的认识过程 ,将目前存在的射击稳定性观点归类为 3种基本原理 ,即绝对稳定性原理 ,相对稳定性原理和动态稳定性原理。重点讨论了相对稳定性原理 ,建立了常用的 2类相对稳定性原理的力学模型 ,分析和比较了它们保持武器射击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枪 射击稳定 射击精度 稳定性理论 稳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力绳 王建秀 叶冲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2,共5页
影响岩堆稳定的定性因素难以在极限平衡、数值分析中全面反映和定量表述。数量化理论可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影响。基于数量化理论,提出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岩堆组成物质及内部颗粒接触情况进行结构分类;基于主... 影响岩堆稳定的定性因素难以在极限平衡、数值分析中全面反映和定量表述。数量化理论可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充分考虑定性指标的影响。基于数量化理论,提出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岩堆组成物质及内部颗粒接触情况进行结构分类;基于主因素分析,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分为四级)、岩堆结构(分为四级)、地形坡度(分为三级)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分为二级)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模型在云南水富-麻柳湾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成果表明:影响岩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岩堆结构、岩石强度和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稳定性评价模型 数量化理论 岩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生物油/柴油稳定性的响应面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晓莉 沈维政 +2 位作者 王述洋 谭文英 张爱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75-3482,共8页
针对生物油替代石化燃油在理化特性及稳定性上的缺陷,提出超声乳化制取生物油/柴油混合燃油的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的通用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频率、声功率密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激励波形对混合燃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浊度... 针对生物油替代石化燃油在理化特性及稳定性上的缺陷,提出超声乳化制取生物油/柴油混合燃油的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的通用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频率、声功率密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激励波形对混合燃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浊度值、油珠粒径及析油时间为响应值分别建立二次回归模型,模型揭示出超声因素对各响应值影响的因子贡献率,及超声时间、超声频率、声功率密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响应面模型的显著性影响关系,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90.39%、90.72%、92.79%,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2%、10%、14%。因此,合理匹配超声参数有利于增加生物油,柴油的乳化效果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稳定模型 因素分析 生物油/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易庆林 赵能浩 刘艺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0,共10页
基于能量守恒思想,采用径向条分法,假设虚拟位移,建立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数学模型,为滑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虚拟位移ds,推导了滑坡重力势能增量(35)U和滑面摩擦耗能(35)W,定义了能量法滑坡稳定性系数Sc,分别给出了在不... 基于能量守恒思想,采用径向条分法,假设虚拟位移,建立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数学模型,为滑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虚拟位移ds,推导了滑坡重力势能增量(35)U和滑面摩擦耗能(35)W,定义了能量法滑坡稳定性系数Sc,分别给出了在不考虑地下水和考虑地下水两种情况下滑坡稳定系数Sc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并与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布法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不考虑地下水情况下能量法的计算结果与简布法较为接近,且前者稳定系数略高,差值比为0.19%;考虑地下水影响的情况下能量法计算结果与简布法的差值比为9.77%,前者稳定系数较低,即能量法中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系数影响较大。基于算例1,对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关于稳定系数Sc的敏感性分析。最后从本质上对比分析了能量法与简布法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能量守恒 径向条分 稳定性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