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柔性结构的视轴减振稳定框架设计
1
作者 齐媛 王惠林 +2 位作者 姚军奎 李俊杰 黄维东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765,共8页
随着光电平台对视轴稳定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两轴四框架稳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平台需求,由于其中的转动轴系、驱动电机,减振机构以及自身结构强度等诸多因素限制,导致“光学负载”越大,转动轴系越多,万向架体积和重量越大。因此,本... 随着光电平台对视轴稳定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两轴四框架稳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平台需求,由于其中的转动轴系、驱动电机,减振机构以及自身结构强度等诸多因素限制,导致“光学负载”越大,转动轴系越多,万向架体积和重量越大。因此,本文通过在光电平台内环框架的质心两边分别对称布置8个相同的柔性减振连接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视轴减振稳定框架设计。通过Ansys仿真软件对减振稳定框架的模型进行了模态仿真与静力学分析,并利用NX、ADAMS联合仿真对设计框架的稳定性能进行了有效评估,最后,利用扫频测试系统分别对刚性连接与柔性减振连接框架进行动态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视轴减振稳定框架能够对光电平台提供中、低频隔振以及静态支撑功能,进而使光电平台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轴 光电平台 减振 稳定框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建立更全面的宏观金融稳定框架
2
作者 师泽萸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6期56-56,共1页
对影响宏观金融稳定运行、影响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主要金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熵谱估计方式,提升我国金融宏观稳定性的思路,为我国社会经济、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宏观金融 稳定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稳定参考框架NChina20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鲍艳 王国权 +4 位作者 于笑 肖根如 丁晓光 赵瑞斌 甘卫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805,共18页
选用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观测台网(CMONOC)在华北地区约8年(2011年10月~2019年9月)的连续观测数据,建立了华北稳定参考框架——NChina20。NChina20与全球参考框架(IGS14)保持坐标系缩放比例一致,两坐标系统在历元2020.0对齐。本文详细介绍... 选用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观测台网(CMONOC)在华北地区约8年(2011年10月~2019年9月)的连续观测数据,建立了华北稳定参考框架——NChina20。NChina20与全球参考框架(IGS14)保持坐标系缩放比例一致,两坐标系统在历元2020.0对齐。本文详细介绍了将相对于IGS14的位置时间序列转换到NChina20的方法,并列举了NChina20在城市地面升降长期观测领域的应用。NChina20的稳定性(精度)在水平方向约为0.5mm/a,在垂直方向约为0.6mm/a。参考框架的稳定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建议NChina20的使用范围在时间上限于2006~2025年的时间窗口内,在空间上限于华北活动地块区域内。选用华北地区5个基岩站20年(2000~2019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建立了华北地区季节性地面升降预测模型。华北稳定参考框架将每隔几年更新一次,以缓解框架稳定性随时间的退化,并与IGS参考框架同步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14 GNSS NChina20 稳定参考框架 华北活动地块 季节性地面升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稳定参考框架NEChina20 被引量:1
4
作者 鲍艳 王国权 +4 位作者 于笑 赵瑞斌 肖根如 许建东 甘卫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9-910,共12页
选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在东北地区2012~2019年的GNSS观测数据,建立东北稳定参考框架(NEChina20),实现由全球参考框架IGS14到NEChina20的位置坐标转换。NEChina20与全球参考框架IGS14保持坐标系缩放比例一致,两者在历元2020.... 选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在东北地区2012~2019年的GNSS观测数据,建立东北稳定参考框架(NEChina20),实现由全球参考框架IGS14到NEChina20的位置坐标转换。NEChina20与全球参考框架IGS14保持坐标系缩放比例一致,两者在历元2020.0对齐。NEChina20的精度(稳定性)在水平方向约为0.5 mm/a,在垂直方向约为0.6 mm/a。参考框架的稳定性随时间的推移和覆盖面积的增加而退化,建议NEChina20的适用范围在时间上限于从2005~2025年约20 a的时间窗口,在空间上限于东北地块及南端的河套断陷带和张家口-渤海断裂带。选用东北地区4个基岩站2000~2019年的GNSS连续观测数据,建立东北地区季节性地面升降模型。NEChina20与该季节性模型相结合,为在东北地区开展长期的、高精度的变形观测构建了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14 GNSS 东北地块 稳定参考框架 季节性地面升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稳定统计框架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华 李豪明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6,共3页
本文对金融稳定统计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金融稳定统计是中央银行实施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对国际货币基金的金融稳健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对我国金融稳定统计定义和框架以及金融稳定统计与相关金融统计的... 本文对金融稳定统计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金融稳定统计是中央银行实施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对国际货币基金的金融稳健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对我国金融稳定统计定义和框架以及金融稳定统计与相关金融统计的关系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统计框架 金融稳健指标体系 会计财务报表 非现场监管统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子框架及若干性质
6
作者 李晓莉 庞善起 张务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1]中给出了框架H关于群G的任一元素σ的稳定子框架的概念,本文在[1]的基础上定义了框架H关于群G的稳定子框架的概念,并给出它的若干性质.
关键词 对称框架 稳定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方法及框架转速测量方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激扬 周大宁 高亚楠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2期23-28,共6页
控制力矩陀螺是一种具有力矩放大特性的惯性执行机构,通常应用于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中小卫星快速机动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需要控制力矩陀螺能够输出大力矩,而且要具有较高的力... 控制力矩陀螺是一种具有力矩放大特性的惯性执行机构,通常应用于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控制力矩陀螺的中小卫星快速机动平台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需要控制力矩陀螺能够输出大力矩,而且要具有较高的力矩输出精度。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一种框架转速精度测量方法,以及一种采用正弦永磁同步电机,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案。该框架控制方案中引入摩擦力矩观测器及其补偿算法,在控制回路中通过对摩擦力矩的补偿,可有效提高框架驱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力矩精度 框架速度稳定 矢量控制 摩擦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GPS的盾构隧道下穿河道河床变形监测 被引量:9
8
作者 郭稳 李鹏飞 +5 位作者 鲍艳 张明聚 高阳 王国权 李瑞 段宪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0-499,共10页
为了解决盾构隧道下穿河流施工过程中河床变形难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传统方法监测的问题,作者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滹沱河工程为例,介绍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静态观测方法在河床变形长... 为了解决盾构隧道下穿河流施工过程中河床变形难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传统方法监测的问题,作者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滹沱河工程为例,介绍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静态观测方法在河床变形长期监测中的应用.首先,布置目标区域监测网,包括1台参考站和6台监测站;然后,对基准站稳定性进行评估,并解算各监测站位移时间序列;最后,根据监测站位移时间序列分析盾构施工影响下河床的变形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法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河床沉降开始于掌子面到达前3~4D(隧道外径),盾尾脱出时沉降速率达到最大值,后行线对地表横向水平位移的影响比先行线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穿河隧道 河床变形监测 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 季节性变形模型 稳定参考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information delay on string stability of platoon of automated vehicles under typical information frameworks 被引量:11
9
作者 肖凌云 高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271-1278,共8页
The effect of the information delay, which was caused by thc naturc of the distance sensor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n the string stability of platoon of automated vehicles was studied. The longitudinal ve... The effect of the information delay, which was caused by thc naturc of the distance sensor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n the string stability of platoon of automated vehicles was studied. The longitudinal vehicle dynamics model was built by taking the information delay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hree typical information frameworks, i.e., leader-predecessor framework (LPF), multiple-predecessors framework (MPF) and predecessor-successor framework (PSF), were defined and their related spacing error dynamics models in frequency domain were proposed. The string stability of platoon of automated vehicles was analyzed for the LPF, MPF and PSF,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related sufficient string stable conditions were also obtain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ring stability can be guaranteed tbr the LPF and PSF with 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 delay, but the ranges of the control gains of the control laws are smaller than thos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 delay. For the MPF, the "weak" string stability, which can be guarante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 delay, cannot be obtained with considering the information delay. The comparative simulations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 LPF shows better string stability, but the PSF shows better string scalabl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ng stability information delay information framework automated vehicl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