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电子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控制策略及参数设计
1
作者 汤建 邹志翔 +4 位作者 薛明军 杨黎明 陈琦 袁帅 姚屹洋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在构网型变换器和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该系统存在中低频振荡问题。以一台构网型变换器和一台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为研究目标,建立两变换器的多输入多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并联系统的稳定性,... 在构网型变换器和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该系统存在中低频振荡问题。以一台构网型变换器和一台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为研究目标,建立两变换器的多输入多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并联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锁相环带宽或线路阻抗过大会导致系统失稳。为提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双二阶滤波器的稳定控制策略,并从构网型变换器输出阻抗零极点的角度研究双二阶滤波器参数与系统特性根的关系,提出通用的参数设计准则,保证稳定控制策略在多工况运行的设计通用性和有效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稳定控制策略和参数设计准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跟网型变换器 并联系统 稳定性分析 双二阶滤波器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背靠背直流工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晨 张海波 +3 位作者 李亚男 蒋维勇 高洵 李轶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0-1245,共6页
高岭背靠背直流工程输送容量达3 000 MW,而华北侧交流网架薄弱,是典型的强直弱交系统,系统运行在正常方式及各元件检修方式下存在一定的安全稳定问题,而且其稳定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以电压稳定为主导的特殊性。通过对比、综合PSD-BPA准... 高岭背靠背直流工程输送容量达3 000 MW,而华北侧交流网架薄弱,是典型的强直弱交系统,系统运行在正常方式及各元件检修方式下存在一定的安全稳定问题,而且其稳定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以电压稳定为主导的特殊性。通过对比、综合PSD-BPA准稳态模型和PSCAD电磁暂态模型的仿真结果,计算得到了高岭直流及其近区华北电网的系统稳定运行极限和严重故障后的安全控制措施量,并以此制定了高岭交直流互联系统华北侧稳定控制策略。同时,为适应强直弱交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特殊性,在稳定控制策略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利用直流功率调制配合交流滤波器快速投切抑制过电压的综合措施来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方案。所制定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已在高岭背靠背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直流工程 电磁暂态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函数的可控串联补偿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汪冰 刘笙 陈陈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3,共5页
将暂态能量函数 (TEF)值作为系统稳定的指标 ,并用TEF对时间的导数来决定可控串联补偿 (TCSC)装置在暂态稳定过程中的控制策略 ,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暂稳特性并迅速平息后续振荡。文中还推导了多机系统下 TEF对时间的导数的一般公式 ,并... 将暂态能量函数 (TEF)值作为系统稳定的指标 ,并用TEF对时间的导数来决定可控串联补偿 (TCSC)装置在暂态稳定过程中的控制策略 ,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暂稳特性并迅速平息后续振荡。文中还推导了多机系统下 TEF对时间的导数的一般公式 ,并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 ,图示说明了所设计的 TCSC稳定控制策略的效果。针对三相短路故障 ,用数字仿真和动态模拟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能量函数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暂态稳定控制策略防误判据及实证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维兴 林成 +3 位作者 王国松 马覃峰 何强 刘福锁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前送端电网有大量电磁环网,普遍存在暂态稳定问题和稳定控制系统拒动误动风险,对稳定控制策略的主判据与防误判据适应性要求随之增高。根据典型电网结构及其稳定分析结论,结合控制代价、控制风险等因素,提出三种典型暂态稳定控制策略... 目前送端电网有大量电磁环网,普遍存在暂态稳定问题和稳定控制系统拒动误动风险,对稳定控制策略的主判据与防误判据适应性要求随之增高。根据典型电网结构及其稳定分析结论,结合控制代价、控制风险等因素,提出三种典型暂态稳定控制策略防误判据。第一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无须接入保护信号或者开关位置信号,以纯功率转移量为防误判据;第二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接入开关位置信号,以合闸位置继电器变位为防误判据,且结合拒动、误动风险评估确定采用单相或两相或三相合闸位置继电器信号;第三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接入开关位置信号和保护信号,以保护信息与开关变位信息为防误判据。某省级实际电网中三种典型的案例证明,所提的防误判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网 暂态稳定控制策略 防误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HVDC异步互联系统联网转孤岛运行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启超 李晖 +5 位作者 吴文传 刘杰 张怡 王菲 索之闻 蒋维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9,共8页
以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为案例,对交流联络线N-2故障跳开形成柔直+交流近区局域电网孤岛运行方式下系统存在的主要稳定问题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渝鄂柔性直流系统、九盘地区电网实际特性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重点围绕... 以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为案例,对交流联络线N-2故障跳开形成柔直+交流近区局域电网孤岛运行方式下系统存在的主要稳定问题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渝鄂柔性直流系统、九盘地区电网实际特性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重点围绕联网转孤岛的暂态特性展开了研究,对开机、负荷以及机组旋备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时域仿真分析法给出了不同运行方式下、不同应对措施下,保障联网转孤岛系统稳定运行的交流联络线潮流预控范围,并据此提出了九盘地区联网转孤岛运行的稳控策略,为渝鄂柔性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联网 柔性直流输电 孤岛 附加频率控制 功率紧急控制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孤岛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 被引量:9
6
作者 郝正航 肖忠云 +3 位作者 张宏俊 童伟男 龙航 李少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93-2198,共6页
为了解决常规直流不能单独送风电的问题,分析了风电场孤岛直流外送系统的不稳定性机理,指出风电场不能与高压直流系统配合的原因在于"缺少不平衡功率自动消除机制",基于此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即在送端交流母线处附加VSC装置及... 为了解决常规直流不能单独送风电的问题,分析了风电场孤岛直流外送系统的不稳定性机理,指出风电场不能与高压直流系统配合的原因在于"缺少不平衡功率自动消除机制",基于此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即在送端交流母线处附加VSC装置及其稳定控制策略,使送端电源整体接近电压源外特性并具备不平衡功率消除机制。一方面,VSC为DFIG提供了三相电压旋转矢量,保证DFIG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反馈VSC电容电压,根据电容电压的变化来反映直流送端系统频率变化,通过频率变化调节直流输送功率从而消除直流送端系统不平衡功率,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的目标。基于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时数字仿真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的闭环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建立的不平衡功率消除机制,是解决风电场与传统直流单独配合问题的可行方法,且所需VSC装置容量仅为直流传输容量的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风电场孤岛 高压直流输电 不平衡功率 电压源型换流器 稳定控制策略 实时数字仿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浆料3D打印机挤压力模糊神经网络PID稳定控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杰 彭壮壮 +3 位作者 王世杰 马聪 王龙 段国林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2,共8页
针对在微流挤出陶瓷浆料3D打印机作业过程中挤压力稳定控制的需求,根据打印机挤压力控制系统非线性、时变性的特点,总结了现有挤压力稳定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并在模糊PID (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中嵌入神... 针对在微流挤出陶瓷浆料3D打印机作业过程中挤压力稳定控制的需求,根据打印机挤压力控制系统非线性、时变性的特点,总结了现有挤压力稳定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并在模糊PID (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中嵌入神经网络结构,提出了挤压力模糊神经网络PID稳定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六层模糊神经网络,以挤压力偏差值e和偏差值变化率ec为输入,PID控制器控制参数为输出,完成正向模糊控制过程,并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学习优势实现反向传播及在线更新神经网络权值,以实现打印过程中挤压力的精准自适应调节。挤压力控制Simulink仿真、挤压力控制实验及坯体打印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PID控制策略,采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可使超调量减小20.9%,挤压力提前90 s达到稳定状态,压力峰值减小12 N,压力谷值增大18 N;相较于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超调量减小1.73%,挤压力提前56 s达到稳定状态,压力峰值减小4 N,压力谷值增大8 N;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使打印过程中挤压力的控制精度更高,稳定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所打印坯体的整体形貌质量更优,也可使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更好。研究结果为其他工业设备的PID控制、智能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挤压力 稳定控制策略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及装置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建新 常东旭 +3 位作者 邱建 杨欢欢 朱益华 朱泽翔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9,共10页
传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技术模式及架构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下的高要求。该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安全稳定控制领域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提出了适应海量多类型控制资源接入和复杂多变运行方式的新型... 传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技术模式及架构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下的高要求。该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安全稳定控制领域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提出了适应海量多类型控制资源接入和复杂多变运行方式的新型稳控系统架构,构建了新型稳控装置的标准化、数字化技术体系;提出了稳定控制策略的轻量化建模方案,形成了稳控装置功能策略的灵活组态方法。所形成的设计方案已初步在电网实际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 稳定控制策略 新能源 标准化 模块化 组态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逆变器并网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24
9
作者 汤建 邹志翔 +2 位作者 刘星琪 王政 程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24-4232,共9页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重要接口,而在弱电网情况下,并网变换器系统将趋于不稳定。为提升系统稳定性,利用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s transformer,PET)实现分布式能源并网。PET可以实现变压和隔离的功能,并对...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重要接口,而在弱电网情况下,并网变换器系统将趋于不稳定。为提升系统稳定性,利用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s transformer,PET)实现分布式能源并网。PET可以实现变压和隔离的功能,并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此外可以通过修改控制参数或控制策略调节PET二次侧变换器输出阻抗以提高系统稳定性。针对基于PET的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首先建立了此系统的复频域阻抗模型,利用广义奈奎斯特准则评估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了各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虚拟阻抗和数字滤波器环节2种稳定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建模与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与弱交流电网混联系统大扰动行为机理及稳定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超 张鑫 +1 位作者 吕盼 吕思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9-641,943,共14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converterHVDC,VSC-HVDC),其与弱交流电网构成的混联系统的稳定问题,是当前工程界关注的重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该文首先建立计及限幅环节、故障穿越策略,以及保护闭锁逻辑的VSC-HVDC机...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converterHVDC,VSC-HVDC),其与弱交流电网构成的混联系统的稳定问题,是当前工程界关注的重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该文首先建立计及限幅环节、故障穿越策略,以及保护闭锁逻辑的VSC-HVDC机电暂态仿真模型;提出VSC换流器非线性功率特性的大扰动测辨方法,分析和识别影响VSC功率特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揭示大扰动冲击下混联系统存在的不同形式的失稳现象及其行为机理,并提出稳定控制策略。VSC-HVDC与弱交流电网混联系统的大扰动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柔性直流 弱交流电网 混联系统 大扰动 受扰行为机理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电压恢复器主电路拓扑和控制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雪松 何杰 +1 位作者 马幼捷 张智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3-758,共6页
为了改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补偿电压跌落能力,根据国内外DVR的研究动态,对目前应用的DVR主电路拓扑结构、检测策略及电压补偿控制策略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级联多电平DVR。该DVR与传统结构相比,明显提高... 为了改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补偿电压跌落能力,根据国内外DVR的研究动态,对目前应用的DVR主电路拓扑结构、检测策略及电压补偿控制策略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级联多电平DVR。该DVR与传统结构相比,明显提高了各方面的性能,有效解决了实际应用中使用串联变压器作为电压注入方式带来的问题和不足。改进后的"abc-dq"变换算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且考虑了系统的补偿策略,能量稳定控制策略综合了其它几种控制策略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各自的缺点,优化了DVR与系统的能量交换过程,减少了所需要的设备容量并增加了有效补偿时间,提高了经济性和可靠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DVR的性能必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压恢复器 电压跌落 级联多电平结构 检测策略 “abc-dq”变换 补偿策略 能量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调制对大型交直流互联电网安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邱丽萍 陈向宜 +3 位作者 马世英 丁理杰 唐晓骏 王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1,102,共4页
随着大电网互联工程的推进,交直流混联运行成为趋势。大型直流系统接入系统后大大改变了原有电网运行特性,直流故障可能对电网运行带来极大隐患。为此,以四川电网为例,针对直流闭锁故障分析了不同安控措施条件下大电网的稳定恢复特性。... 随着大电网互联工程的推进,交直流混联运行成为趋势。大型直流系统接入系统后大大改变了原有电网运行特性,直流故障可能对电网运行带来极大隐患。为此,以四川电网为例,针对直流闭锁故障分析了不同安控措施条件下大电网的稳定恢复特性。综合比对分析认为:在发生系统闭锁故障后快速提升直流功率,可避免在系统中进行切机切负荷,或者降低切机切负荷量。但直流短时过负荷后的大量功率释放可能对系统造成更为严重的冲击,导致系统稳定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直流调制 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直流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系统中可控串补(TCSC)抑制功率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郭春林 童陆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共6页
以实际多机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可控串补抑制功率振荡的规律。在互联系统中,可控串补应该按照区间主振荡模式控制,当等效惯性中心间转速差为正时容抗值为最大值,转速差为负时容抗值为最小值,这样可以在最小时间内阻尼功率振荡。在长... 以实际多机系统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可控串补抑制功率振荡的规律。在互联系统中,可控串补应该按照区间主振荡模式控制,当等效惯性中心间转速差为正时容抗值为最大值,转速差为负时容抗值为最小值,这样可以在最小时间内阻尼功率振荡。在长距离输电系统中,抑制功率振荡应该按照主振荡模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策略 多机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送端送出枢纽区域稳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润 张璟沛 +5 位作者 吴晓刚 朱益华 黄伟 常东旭 武明康 朱煜昆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0,共7页
直流工程相继投产后,云南电网形成多回直流通过同一交流外送通道送出的网架,交流通道成为多回直流送端的枢纽,原有的区域稳控系统无法适应新的运行特性和风险,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动作难以有效消除风险,甚至引入新的运行隐患。本文分析了... 直流工程相继投产后,云南电网形成多回直流通过同一交流外送通道送出的网架,交流通道成为多回直流送端的枢纽,原有的区域稳控系统无法适应新的运行特性和风险,安全稳定控制策略动作难以有效消除风险,甚至引入新的运行隐患。本文分析了多直流送端送出枢纽区域运行风险,提出了该类枢纽区域稳控系统的设计,并实际应用于云南黄坪区域稳控系统改造。该设计能有效防范多直流送端送出枢纽区域的各类运行风险,对同类区域稳控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送端 运行特性 稳定控制策略 稳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论
15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电网结构 输电系统 南方电网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ding-mode control of path following for underactuated ships based on high gain observer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梓荷 林壮 +1 位作者 孙寒冰 杨东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356-3364,共9页
A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force an underactuated surface ship to follow a predefined path with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and parameters.In the controller design,a high-gain observer ... A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force an underactuated surface ship to follow a predefined path with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and parameters.In the controller design,a high-gain observer is used to estimate velocities,thus only position and yaw angle measurements are required.The control problem of underactuated syst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control of fully actuated system through adopting an improved line-of-sight(LOS) guidance law.A sliding-mod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eliminate the yaw angle error,and provide the control system robustness.The control law is proved semi-globally exponentially stable(SGES) by apply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real data of a monohull ship illu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actuated ship path following sliding-mode control line-of-sight guidance high gain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fingered prosthetic hand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庭 姜力 刘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537-1542,共6页
A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plete various free manipulations by using anthropomorphic prosthetic hand. The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force-tracking impedance control are use... A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complete various free manipulations by using anthropomorphic prosthetic hand. The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force-tracking impedance control are used in free and constraint spaces, respectively. The fuzzy observer is adopted in transition in order to switch control mode. Two control modes use one position-based impedance controller. In order to achieve grasping force track, reference force is added to the impedance controller in the constraint space. Trajectory tracking in free space and torque tracking in constrained space are realized, and reliability of mode switch and stability of system are achieved.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fric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makes use of terminal sliding mode idea to design sliding mode function, which makes the tracking error converge to zero in finite time and avoids the problem of conventional sliding surface that tracking error cannot converge to zero.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onential form frictio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law including the estimation of friction parameter is obtained through terminal sliding mode idea, and the online parameter update laws are obtained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The experiments on the HIT Prosthetic Hand IV a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grasping force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PING impedance control forc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prosthetic h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ing control and zero dynamics stabilization for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18
作者 鲁伟 李春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46-1955,共10页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nd q-axis current dynamics of the SHAPF system were decoupled and linearized into two pseudolinear subsystems. Then, an optimal feedback controUer was designed for the pseudolinear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e resulting zero dynamics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current dynamics can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ir reference states and the zero dynamics can be boun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robust against load variations and system parameter mismatches, its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C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inverse system method optimal control zero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