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过程稳定控制方法
1
作者 黄志杰 韦相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5,71,共7页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 在高速行驶或紧急避障时,四轮转向(4WS)车辆相较于前轮转向(FWS)车辆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其后轮转向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转向阻力矩也发生变化,使得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策略与四轮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不匹配,发生侧滑或失稳现象。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方法。以车辆附着系数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汽车四轮转向的控制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角速度反馈技术,结合β-Method理论分配自动驾驶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控制权重。结合权重与目标函数,并通过零质心侧偏角控制和动态轮胎侧偏角边界控制,进一步提升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的稳定性,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四轮转向稳定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前轮转向角、横摆角速度和车身侧偏角控制在期望值附近,并将后轮转角与质心侧偏角控制在0附近,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反馈 四轮转向控制 综合反馈控制 零质心侧偏角控制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全直流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控制
2
作者 马智 蔺红 樊艳芳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41,共8页
为保证全直流风电系统安全并网运行,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至关重要。全直流风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PI参数较多且整定繁琐复杂,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动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控制精度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 为保证全直流风电系统安全并网运行,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至关重要。全直流风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PI参数较多且整定繁琐复杂,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动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控制精度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原理对系统换流器桥臂晶体管开关状态进行控制的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机侧整流器及并网逆变器的电流预测模型,以换流器输出电流为控制变量构造代价函数,以代价函数为优化目标,为避免计算时延导致的控制延时,引入延时补偿提高控制准确度,并引入权重系数实现多目标优化,通过遍历计算产生最优开关组合信号触发换流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全直流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所提策略与传统PI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有效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静态性能及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流风电系统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稳定控制 换流器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SMC车载武器行进间稳定控制
3
作者 李佳帅 高强 +3 位作者 邓桐彬 李勃 季强 符伟鹏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6页
针对某车载机关炮行进间射击会受到一系列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设计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策略。基于滑模控制强鲁棒性的特点,通过一种实时扰动观测器精确观测扰动,利用RBF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函数逼近方面的独特优势来逼近系统的不... 针对某车载机关炮行进间射击会受到一系列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设计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策略。基于滑模控制强鲁棒性的特点,通过一种实时扰动观测器精确观测扰动,利用RBF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函数逼近方面的独特优势来逼近系统的不确定项,设计自适应律来保证系统的渐进稳定性;通过RBF神经网络动态调节切换增益,进一步抑制产生的抖振问题,抑制参数变化和外界扰动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滑模控制相比,该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车载机关炮系统的稳定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稳定控制 滑模控制 车载武器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控制策略及参数设计
4
作者 汤建 邹志翔 +4 位作者 薛明军 杨黎明 陈琦 袁帅 姚屹洋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在构网型变换器和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该系统存在中低频振荡问题。以一台构网型变换器和一台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为研究目标,建立两变换器的多输入多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并联系统的稳定性,... 在构网型变换器和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变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该系统存在中低频振荡问题。以一台构网型变换器和一台跟网型变换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为研究目标,建立两变换器的多输入多输出阻抗模型并分析并联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锁相环带宽或线路阻抗过大会导致系统失稳。为提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双二阶滤波器的稳定控制策略,并从构网型变换器输出阻抗零极点的角度研究双二阶滤波器参数与系统特性根的关系,提出通用的参数设计准则,保证稳定控制策略在多工况运行的设计通用性和有效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稳定控制策略和参数设计准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跟网型变换器 并联系统 稳定性分析 双二阶滤波器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下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及稳定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云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1,40,共10页
坚硬顶板下沿空掘巷围岩大变形控制是目前煤炭地下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目前针对厚硬顶板下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确定及围岩稳定控制的研究未能充分探讨煤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尤其忽略了基本顶关键块B回转变形压力的传递效应。针对该问题... 坚硬顶板下沿空掘巷围岩大变形控制是目前煤炭地下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目前针对厚硬顶板下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确定及围岩稳定控制的研究未能充分探讨煤柱稳定性影响因素,尤其忽略了基本顶关键块B回转变形压力的传递效应。针对该问题,以利民煤矿90302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厚硬顶板下煤柱宽度力学模型,推导得出煤柱合理宽度为6.93 m,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因素,确定90302运输巷沿空掘巷煤柱宽度为7 m。分析了基本顶关键块B长度,直接顶稳定系数、厚度、回转角度等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煤柱稳定性系数随基本顶关键块B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直接顶稳定性系数及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煤层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建立UDEC数值计算模型,进一步分析基本顶关键块B长度对7 m煤柱变形、裂隙损伤程度及巷道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当基本顶关键块B长度为16 m时,90302运输巷两帮及顶板近似呈现对称变形,两帮无明显裂隙产生,围岩稳定程度高。为确保90302运输巷围岩稳定及安全使用,对基本顶关键块B采空区侧悬顶采取水压致裂切顶卸压控制技术,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巷道掘进完成28 d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回采期间顶底板移近量最大值为148 mm,两帮收敛量最大值为196 mm,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柱沿空掘巷 坚硬顶板 煤柱宽度 围岩稳定控制 水压致裂切顶卸压 基本顶关键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旋转倒立摆稳定控制设计
6
作者 王丹 冯阳 邓政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2,共6页
针对欠驱动旋转倒立摆稳定控制传统设计方法复杂、耗时且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设计方法。构建旋转倒立摆系统并确定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案。在虚拟环境中创建对应的数字模型,集成机械动力学、控制系统及可视化界面。通过... 针对欠驱动旋转倒立摆稳定控制传统设计方法复杂、耗时且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设计方法。构建旋转倒立摆系统并确定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案。在虚拟环境中创建对应的数字模型,集成机械动力学、控制系统及可视化界面。通过仿真设计高效稳定控制算法,并转换为可执行的C代码部署到实体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难度,实现旋转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和抗干扰能力,为欠驱动系统的控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旋转倒立摆 稳定控制系统 欠驱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路等效的并网逆变器失稳分析与稳定控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磊 吕敬 +2 位作者 马骏超 刘佳宁 蔡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5-2341,共17页
以并网逆变器为功率接口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易发生振荡失稳问题。该文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回路可视化为电路元件组成的虚拟阻抗,基于该电路模型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电流内环与锁相环交互作用导致并网逆变器振荡失稳的机理,在... 以并网逆变器为功率接口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易发生振荡失稳问题。该文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回路可视化为电路元件组成的虚拟阻抗,基于该电路模型分析了弱电网条件下电流内环与锁相环交互作用导致并网逆变器振荡失稳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有源阻尼的稳定控制设计方法,并对不同有源阻尼控制的电路特性以及稳定性提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锁相环引入负电阻造成的振荡失稳问题,阻抗-高通滤波器型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稳定性提升能力。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和远宽StarSim控制器硬件在环实验对比了不同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振荡抑制效果,并验证了阻抗-高通滤波器型有源阻尼控制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稳定控制能够在200 ms内有效抑制系统振荡,并且可实现在短路比为1的极弱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路等效 振荡稳定 有源阻尼 虚拟阻抗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和鹈鹕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新 邱建 +4 位作者 朱煜昆 朱益华 杨欢欢 徐光虎 涂亮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5-852,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随机波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规模和容量日益提升,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大干扰故障电压稳定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和鹈鹕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网电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首先,利...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随机波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规模和容量日益提升,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大干扰故障电压稳定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和鹈鹕优化算法的新能源电网电压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时序卷积信息损失少、感受野宽以及残差网络深层特征提取能力强的优势,构建基于时序卷积残差网络的电压稳定预测模型,映射出敏感节点电压时序特征和电压稳定之间的关系;其次,构建电压稳定控制模型,利用鹈鹕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快、搜索能力强的优势求解控制模型,得出最佳切机和切负荷动作措施;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新能源电网电压安全稳定预测的准确性,通过最佳的电压稳定控制策略提高了电网故障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大干扰故障 时序卷积残差网络 鹈鹕优化算法 安全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双臂机器人抓捕自旋目标的后抓捕阶段稳定控制方法
9
作者 张海博 詹博文 +1 位作者 何英姿 魏春玲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34,共13页
针对空间双臂机器人在轨抓捕自旋目标后的后抓捕阶段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避障约束的协同稳定控制方法(CCFDS)。该方法由稳定过程的轨迹规划与空间双臂机器人协同控制组成:利用加速度势场法设计了一种复合体稳定轨迹规划算法,可在线... 针对空间双臂机器人在轨抓捕自旋目标后的后抓捕阶段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避障约束的协同稳定控制方法(CCFDS)。该方法由稳定过程的轨迹规划与空间双臂机器人协同控制组成:利用加速度势场法设计了一种复合体稳定轨迹规划算法,可在线生成速度级运动轨迹以引导空间双臂机器人与抓捕目标到达稳定状态,并利用空间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作为输入信息,提高避障能力;根据空间双臂机器人与抓捕目标之间的闭链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计算力矩法的协同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CCFDS方法作用下,空间双臂机器人在后抓捕阶段可持续减小抓捕目标的自旋动量;同时,在抓捕目标稳定过程中空间机械臂与周围障碍物的最短距离满足限制要求,验证了CCFDS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抓捕阶段稳定控制 在轨抓捕 自旋目标 空间机器人 避障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剑冰 冯霄峰 +1 位作者 徐海波 李满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呈现出控制对象增多、控制范围增大、耦合性增强、复杂度增高的趋势,现有工程试验验证方法无法满足未来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需求。考虑到数字孪生技术具有高保真、实时性、交互性的特...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呈现出控制对象增多、控制范围增大、耦合性增强、复杂度增高的趋势,现有工程试验验证方法无法满足未来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需求。考虑到数字孪生技术具有高保真、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模型、架构,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架构。最后,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试验验证 建模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光调制器相频特性分析与稳定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坤 李克武 +2 位作者 李坤钰 王爽 王志斌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1,共6页
针对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高压驱动下的谐振频率漂移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PEM谐振相位跟踪的稳定控制技术。建立了PEM与其谐振匹配回路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PEM驱动电压的幅频、相频关系,以及PEM谐振频率与驱动电... 针对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高压驱动下的谐振频率漂移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PEM谐振相位跟踪的稳定控制技术。建立了PEM与其谐振匹配回路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PEM驱动电压的幅频、相频关系,以及PEM谐振频率与驱动电压谐振相位的关系。搭建了PEM控制系统,以初始谐振频率的反馈电压相位为零相位基准,调节驱动电压将反馈电压相位稳定在相位基准值附近,并随谐振频率的变化修正相位基准值,从而使驱动电压频率始终稳定于PEM谐振频率附近。以1/4波、半波的PEM的相位延迟幅值为例,分别进行了时长60 min稳定控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PEM工作在1/4波状态时,相位延迟幅值δ0标准偏差σδq=0.0014 rad,最大相对偏差为0.58%;(2)PEM工作在半波状态时,标准偏差σδh=0.0013 rad,最大相对偏差为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频特性 弹光调制器 相位调制 频率跟踪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辨识与随动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金阳 刘妙 雷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77,共7页
针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参数辨识和随动稳定控制问题,首先建立倒立摆在不受外力控制,摆杆自然下垂的顺摆模型,基于顺摆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推导顺摆模型与倒摆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倒立摆的倒摆模型... 针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参数辨识和随动稳定控制问题,首先建立倒立摆在不受外力控制,摆杆自然下垂的顺摆模型,基于顺摆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推导顺摆模型与倒摆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倒立摆的倒摆模型;根据辨识出的倒摆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对其进行稳定控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实物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辨识得到的系统模型更加精确,对比直接测量参数得到的系统模型,控制效果更好,且能对随动输入指令进行更优的跟随。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量测误差,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为火炮随动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旋转倒立摆 系统辨识 线性二次型 随动稳定控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攻角条件下制导弹滚转稳定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雨辰 王伟 +2 位作者 李宁 朱泽军 石忠佼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4-788,共15页
制导弹跨域飞行过程中,伴随着大攻角下的涡流非对称以及跨音速气动转捩,这些干扰将引起控制失稳,进一步增大脱靶量。针对以上问题,考虑气动模型强非线性、强参数不确定性及强外界干扰,建立制导弹滚转通道动力学模型,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滑... 制导弹跨域飞行过程中,伴随着大攻角下的涡流非对称以及跨音速气动转捩,这些干扰将引起控制失稳,进一步增大脱靶量。针对以上问题,考虑气动模型强非线性、强参数不确定性及强外界干扰,建立制导弹滚转通道动力学模型,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滚转姿态组合控制方法。以此为基础框架,结合微分跟踪器设计一种反步控制方法,以补偿执行机构动力学。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及有限时间收敛特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及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弹 滚转稳定控制 滑模观测器 非奇异终端滑模 执行机构动力学 反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MC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阚骏 董希建 +1 位作者 王敏 夏海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现有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本质上属于静态建模,由于未能体现系统内各装置老化和检修等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 现有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简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本质上属于静态建模,由于未能体现系统内各装置老化和检修等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的稳控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针对失效过程,构建四状态非齐次马尔可夫模型来模拟装置老化过程,并给出各状态评判方法;其次针对修复过程,分析不同检修策略对装置状态转移的影响以体现状态检修的差异性;最后考虑稳控装置状态转移过程的时序或条件相关性,对稳控系统可靠性进行动态建模。以实际稳控系统为例,仿真对比不同检修策略下的可靠性,并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求解稳控系统的时变可用度,用于指导稳控装置现场合理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时变失效率 动态可靠性 状态检修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稳定控制中陷波滤波器的离散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日新 张欧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开展导弹稳定控制设计时,通常采用陷波滤波器对弹体弹性振动频率进行抑制,保证控制系统的弹体弹性稳定性。介绍了陷波滤波器的基本原理,针对陷波滤波器离散化设计带来的频率畸变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预畸变双线性变换法,在不改变陷波滤... 开展导弹稳定控制设计时,通常采用陷波滤波器对弹体弹性振动频率进行抑制,保证控制系统的弹体弹性稳定性。介绍了陷波滤波器的基本原理,针对陷波滤波器离散化设计带来的频率畸变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预畸变双线性变换法,在不改变陷波滤波器阻尼比值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阻尼大小实现频率畸变的补偿。与传统离散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既补偿了畸变频率,又保证了陷波宽度和相位特性与连续域相同,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控制 陷波滤波器 弹性频率 离散化设计 预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分布式源荷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宏杰 唐巍 +1 位作者 肖迁 冀浩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91-2592,共2页
在“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的双高特性逐步凸显,新能源发电的强不确定性与电力电子装备的低惯性给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电力电子装备 新能源发电 高比例新能源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技术 不确定性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ID-LQR的导弹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日新 张欧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导弹稳定控制系统是提高导弹制导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以导弹纵向平面为例,建立了导弹稳定控制的状态空间模型,推导了LQR控制算法,在传统LQR方法的基础上,结合PID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ID-LQR导弹稳定控... 导弹稳定控制系统是提高导弹制导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以导弹纵向平面为例,建立了导弹稳定控制的状态空间模型,推导了LQR控制算法,在传统LQR方法的基础上,结合PID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ID-LQR导弹稳定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所提方法和传统LQR方法、改进LQR方法、模糊PID-LQR方法的控制性能,并对建立的导弹模型参数进行了拉偏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其他3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稳定控制 导弹模型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比例积分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缺陷关联性分析
18
作者 蒋航 熊俊 +3 位作者 项震 王健 陈愚 钟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5-202,共8页
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对其稳控装置进行缺陷异常分析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缺陷关联性分析方法。采集稳控装置缺陷数据,量化编码后... 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对其稳控装置进行缺陷异常分析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缺陷关联性分析方法。采集稳控装置缺陷数据,量化编码后导入改进Apriori算法,通过计算支持度和置信度,分析稳控装置的缺陷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各模件之间的关联关系。所提方法能高效实现对稳控装置缺陷的关联分析及溯源,为运维人员预防性检修及故障检修提供理论依据,算法的改进也有效降低了时间复杂度,节约了内存空间。以实际智能电网稳控装置缺陷数据仿真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缺陷分析 改进Apriori算法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S-992稳控装置在福建在线电压稳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樊阳文 刘志 +5 位作者 白杨 高亮 何强 任祖怡 陈松林 孙光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85-88,共4页
随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力战略方针的实施,电网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限制联络线送电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的水平,作为发展方向的在线稳定控制决策系统开始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工程试点。文... 随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电力战略方针的实施,电网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限制联络线送电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的水平,作为发展方向的在线稳定控制决策系统开始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工程试点。文中介绍了RCS-992稳定控制装置应用于福建在线电压稳定控制系统的情况,对在线决策系统的功能、配置、控制策略做了说明,总结了稳定控制装置与在线决策系统的配合协调方法,对推广在线决策系统有着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装置 在线决策系统 电压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稳定控制中若干技术问题 被引量:76
20
作者 孙光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共4页
区域稳定控制是确保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探讨了区域稳定控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首先把区域型稳定控制按决策方式划分为分散决策方式和集中决策方式两类,推荐应用分散决策方式;在对比控制策略表的形成方案后,指... 区域稳定控制是确保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探讨了区域稳定控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首先把区域型稳定控制按决策方式划分为分散决策方式和集中决策方式两类,推荐应用分散决策方式;在对比控制策略表的形成方案后,指出“在线预决策,实时匹配”方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对站间通信的通道和通信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采用双通道环网通信方案作为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的优选通信方案;另外还讨论了控制命令的传送方法,提高可靠性的措施;总结了稳定控制装置模块化、标准化工作的经验,指出模块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稳定控制 控制理论 区域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