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域模态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
1
作者 高磊 马骏超 +3 位作者 吕敬 刘佳宁 王晨旭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1-835,I0008,I0009,共17页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 随着新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风险加剧,准确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频域模态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能源机组和场站、传输线、同步机、变压器等关键设备和场站的频域阻抗或导纳模型,根据实际系统拓扑构建系统级频域网络模型.然后,通过求解回路阻抗矩阵或节点导纳矩阵行列式的零点来评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通过计算弱阻尼振荡模式的节点参与因子矩阵定位系统薄弱点,为振荡抑制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国内华东地区某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利用频域模态分析法评估新能源接入容量和电网运行工况变化下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搭建该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振荡稳定性 频域网络 频域模态分析 稳定性评估 薄弱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甜瓜样本同位素分析稳定性评估及产地溯源研究
2
作者 黄娇娇 杨岚琪 +5 位作者 刘志 王成 何伟忠 刘峰娟 范盈盈 沈琦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 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识别新疆、广西、海南3个产区甜瓜。结果表明,存储期内瓜肉组织样本δ^(2)H和δ^(18)O值变化明显,瓜皮和瓜籽样本δ^(2)H和δ^(18)O值较为稳定,主要是由于瓜肉样本含糖量高、易吸湿;PLS-DA通过瓜皮和瓜籽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高达100%,能够满足产地溯源的精度要求;PLS-DA模型通过瓜肉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分别为95.5%、90.0%、62.5%,判别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足以实现3个省区的产地溯源。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甜瓜及类似高糖含量瓜果的产地溯源提供新思路,为促进优质特色瓜果产业发展及提升地理标志价值、保护产品品牌信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甜瓜 稳定同位素分析 稳定性评估 产地溯源 PLS-DA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信息和条件分布自适应的风电场阻抗智能辨识和稳定性评估
3
作者 林思齐 韦善阳 +4 位作者 周泓宇 姚伟 葛子澄 赵海宇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9-1392,I0026,I0027,共16页
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系统存在潜在的小干扰稳定风险。基于稳态运行数据的在线稳定性评估技术可为振荡预警提供关键支撑。针对风电场稳定性评估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阻抗稳定评估方法被提出。然而,这类方法需大量数据训练模型,难以应用于... 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系统存在潜在的小干扰稳定风险。基于稳态运行数据的在线稳定性评估技术可为振荡预警提供关键支撑。针对风电场稳定性评估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阻抗稳定评估方法被提出。然而,这类方法需大量数据训练模型,难以应用于实测数据较少的场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稳态信息和条件分布自适应的风电场阻抗智能辨识和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稳态数据结合状态估计评估风电场稳定性,避免了直接量测法判断稳定性的滞后问题,并降低了噪声影响。为缓解数据驱动方法所需大量数据与实测量测数据不足的矛盾,应用条件分布自适应方法,结合大量仿真数据和少量实测数据,构建了风机阻抗辨识模型。并利用状态估计得到的相角构建了风电场阻抗模型并实现了在线评估,在不明显降低精度的情况下量测成本。最后,以25机风电场并网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稳定性评估 阻抗法 人工神经网络 条件分布自适应 状态估计 Simu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
4
作者 郑乐 刘思远 +3 位作者 周小添 徐式蕴 李宗翰 李庚银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9-2658,I0001,共11页
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但深度网络初步训练后仍然存在准确率较低、可解释性较弱等问题,模型可能产生违背物理认知甚至十分危险的输出结果。因此,研究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 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但深度网络初步训练后仍然存在准确率较低、可解释性较弱等问题,模型可能产生违背物理认知甚至十分危险的输出结果。因此,研究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通过对深度判稳模型进行修复提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首先,简单介绍了深度学习模型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中的问题描述和整体框架,并分析了基于模型修复的智能增强理念在整体框架中的集成方法和对提升评估模型准确率的意义。然后,分别介绍重训练、无错误定位微调和含错误定位微调3类常用模型智能增强方法的原理,并结合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特点和要求,以FAMR算法和Arachne算法为例详细解释了无错误定位微调和含错误定位微调两大类模型修复方法的实施细节。之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设计了算例进行测试与验证,并结合算法的原理和测试结果,对3类模型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深度学习 模型修复 智能增强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5
作者 王学军 方水平 池光湧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6,共8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暂态稳定性指标,建立了考虑密集通道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及波动方程;然后提出了一... 为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暂态稳定性指标,建立了考虑密集通道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及波动方程;然后提出了一种深度迁移学习方法,使用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暂态稳定性评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评估效率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深度迁移学习 密集通道 多机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特征量降维的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英 史冬雪 +1 位作者 张琎 张鑫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3,共8页
针对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中所需特征量数据庞大,影响模型训练时间,降低计算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方法KPCA和CPSO-BP组合的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输入特征采集原始特征集,采用核主成分分... 针对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中所需特征量数据庞大,影响模型训练时间,降低计算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方法KPCA和CPSO-BP组合的风电并网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输入特征采集原始特征集,采用核主成分分析算法对特征量进行非线性数据处理,提取出最优的特征集.然后将降维后的特征集作为CPSO-BP神经网络输入量进行监督学习,将得到的模型按照临界故障切除时间裕度值的大小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样本进行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和临界故障切除时间裕度值预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输入特征进行降维,保留重要输入特征量,剔除冗余特征量,不仅简化了模型,还提高了网络评估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核主成分分析算法 降维 CPSO-BP神经网络 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模型融合驱动的新能源场站宽频阻抗在线辨识及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饶仪明 吕敬 +1 位作者 王众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0-2684,I0013,共16页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一系列宽频振荡问题。阻抗法是研究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商业化新能源机组的“黑/灰箱”问题、新能源场站运行状态的随机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新能源场...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一系列宽频振荡问题。阻抗法是研究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商业化新能源机组的“黑/灰箱”问题、新能源场站运行状态的随机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新能源场站的精确阻抗/导纳建模困难。为此,提出基于数据-模型融合驱动的新能源场站宽频阻抗/导纳在线辨识方法,针对输入随机不确定的新能源机组,采用数据驱动方法建立其覆盖整个稳态运行工况的宽频阻抗/导纳辨识模型,然后结合新能源场站的物理结构模型,构建数据-模型融合驱动的新能源场站宽频阻抗/导纳在线辨识模型。最后,以风电并网系统为例,利用建立的导纳辨识模型对风电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在线评估,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稳定性在线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风电场 神经网络 阻抗 导纳 稳定性在线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张军 陈征宙 刘登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50,共7页
针对边坡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基于云模型理论,建立了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云模型评估方法。选取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1项指标,计算各指标隶属于不同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结合正向正态云模型和指标权重,计算待评估边坡的综合确定度... 针对边坡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基于云模型理论,建立了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云模型评估方法。选取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1项指标,计算各指标隶属于不同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的云模型数字特征,结合正向正态云模型和指标权重,计算待评估边坡的综合确定度,最终确定岩质边坡稳定性等级。将方法应用于桂柳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评估,结果与可拓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基于Hoek-Brown准则方法以及基于RMR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等的评估结果一致,符合边坡野外实际勘察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估 云模型 岩质边坡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流限幅器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峰 帅智康 +3 位作者 彭也伦 沈超 程慧婕 沈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45-2254,共10页
大扰动条件下,用于抑制逆变器故障冲击电流的电流限幅器可能引起逆变器发生暂态功角失稳。但限幅器使得逆变器的模型存在连续不可导运行点,导致无法评估逆变器暂态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含电流限幅器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 大扰动条件下,用于抑制逆变器故障冲击电流的电流限幅器可能引起逆变器发生暂态功角失稳。但限幅器使得逆变器的模型存在连续不可导运行点,导致无法评估逆变器暂态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含电流限幅器的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以下垂逆变器为例,构建含限幅器的下垂逆变器的能量函数,并刻画逆变器的稳定域,最后基于RTLAB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用于逆变器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逆变器 电流限幅器 暂态功角稳定性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京津高铁区域沉降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师红云 刘广 杨松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1,共4页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及线下构筑物的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而铁路地理跨度大,采用定期的常规地面人工测量方法无法及时有效得到高速铁路沿线的形变,给线路的稳定性评价和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本文以京津高速铁路永乐站至天...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及线下构筑物的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而铁路地理跨度大,采用定期的常规地面人工测量方法无法及时有效得到高速铁路沿线的形变,给线路的稳定性评价和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本文以京津高速铁路永乐站至天津站区段为研究区域,利用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选用C波段雷达数据对沿线区域进行了形变监测,获得了该区域在2007-02—2010-07时间范围内的纵断面方向平均沉降速率曲线及沿线平均沉降变化率曲线;对比分析了沿线区域沉降变形规律,提出区域内差异性沉降是对线路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并根据影响程度对线路进行了分级评估.该结论对于京津高铁的运营及维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京津高速铁路 沉降监测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段大跨度充填体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新民 张国庆 +1 位作者 李帅 薛希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7,共7页
为保障矿柱安全回采,建立组合权重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评估高阶段大跨度充填体稳定性。以司家营铁矿等5座矿山为例,选取充填配比、采场结构参数、围岩地质条件、爆破冲击作用等12项主要影响因素为评估指标,评估其高阶段大跨度充填体... 为保障矿柱安全回采,建立组合权重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评估高阶段大跨度充填体稳定性。以司家营铁矿等5座矿山为例,选取充填配比、采场结构参数、围岩地质条件、爆破冲击作用等12项主要影响因素为评估指标,评估其高阶段大跨度充填体的稳定性,并与未确知测度理论和AHP-TOPSIS综合评估模型对比。结果表明,5座矿山的综合风险等级特征值分别为2.178,2.678,2.477,2.505和2.479,与其他方法的评估结果一致。司家营高大充填体失稳坍塌风险较高(Ⅱ级),必须对其采取优化采场结构参数、降低爆破扰动、降低充填体暴露时间等预防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段大跨度充填体 稳定性评估 可变模糊集 组合权重 综合风险等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边)坡稳定性评估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任伟中 金亚兵 +1 位作者 冯光平 李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29-2134,共6页
滑(边)坡稳定性评估不仅取决于计算方法本身,更主要的取决于计算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力学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所建立的滑(边)坡稳定性评估体系的成败。在根据试验结果等综合确定(潜在)滑动面的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取值区间和... 滑(边)坡稳定性评估不仅取决于计算方法本身,更主要的取决于计算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力学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所建立的滑(边)坡稳定性评估体系的成败。在根据试验结果等综合确定(潜在)滑动面的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取值区间和建立计算模型基础上,对滑(边)坡反算力学参数时不同发育条件下稳定系数的选取和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确定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提出了一整套滑(边)坡力学参数的综合选取方法和稳定性评估体系,并以某滑坡为例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对所建立的稳定性评估体系进行了验证,其工程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边)坡 力学参数选取 稳定性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理论的炮兵作战指挥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洪峰 冯传茂 +1 位作者 杨和梅 连晓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7期5-7,共3页
根据炮兵作战指挥稳定性评估的4项指标体系,并以指挥决策能力指标为例,运用云理论对其评估。其步骤包括:确定水平指标参数、抽取出各指标状态值、求各指标的云模型表征、求各指标参数的权重、求各指标云模型的期望值和熵、求加权综合云... 根据炮兵作战指挥稳定性评估的4项指标体系,并以指挥决策能力指标为例,运用云理论对其评估。其步骤包括:确定水平指标参数、抽取出各指标状态值、求各指标的云模型表征、求各指标参数的权重、求各指标云模型的期望值和熵、求加权综合云重心向量、计算加权偏离度、用云模型实现评测的评语集。其他3项指标照此法类推,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4项指标的权重及其评语,输入评测云发生器得到其作战指挥稳定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兵作战指挥 稳定性评估 云理论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滑坡稳定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强 李端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5,19,共4页
由于滑坡组成的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环境因素等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等特点,要想准确地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程度是非常困难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估指标,并应用实例对该... 由于滑坡组成的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环境因素等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等特点,要想准确地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程度是非常困难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评估指标,并应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分析准确率的方法;避免了其它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的冗长繁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评估 神经网络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敏感波动分析的质量状态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胜 赵丽萍 要义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3,共9页
针对制造过程的质量状态波动难以评估和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敏感波动分析的质量状态稳定性评估方法。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复杂关系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层次结构进行等级划分构建制造节点波动的多级关系网络模型;分析其质量状态... 针对制造过程的质量状态波动难以评估和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敏感波动分析的质量状态稳定性评估方法。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复杂关系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层次结构进行等级划分构建制造节点波动的多级关系网络模型;分析其质量状态节点的动力学波动特性,并基于节点波动控制图进行质量状态的稳定性监控;在此基础上研究各误差影响因素对质量状态波动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误差因素的敏感波动率实现异常质量状态的敏感波动分析,并通过叶轮加工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过程 稳定性评估 质量状态 节点波动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测速聚类分析的流式液路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昌 祝连庆 +2 位作者 娄小平 刘超 孟晓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90°Mie散射的高速图像采集微球测速方法,用于准确评估流式细胞仪流动室内的层流状态及单细胞流的稳定性。利用流动室内微球速度的稳定性对流动室内单细胞流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首先,利用高速显微成像系统采集90... 提出了一种基于90°Mie散射的高速图像采集微球测速方法,用于准确评估流式细胞仪流动室内的层流状态及单细胞流的稳定性。利用流动室内微球速度的稳定性对流动室内单细胞流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估。首先,利用高速显微成像系统采集90°Mie散射光的图像,选取90°侧向散射光以避免激发光源直射光的干扰,同时去除背景光源并提高图像对比度;然后,利用基于梯形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微球拖尾图像进行分类,实现对不足、正常、衍射和重叠4种情况的准确分类;最后,利用中点法确定正常图像上升沿及下降沿的边界,提高拖尾长度计算的准确性。搭建了高速微球测速实验系统,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清晰的微球拖尾图像并对微球拖尾图像进行准确分类。对本文实验系统测得的微球拖尾长度平均值为116.9个像素点,标准差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液路稳定性评估 微球测速 高速图像采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红外相机在轨性能测试与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德新 柴孟阳 +13 位作者 刘银年 陈塞崎 崔璨璨 孙纪文 林军 刘书锋 姚舜 冯雪飞 周魏乙诺 丛强 柯有龙 季诚胜 朱玉琼 徐君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91,共9页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发射入轨后,已经在轨运行1年,期间对2颗卫星上的红外相机展开了一系列在轨测试及其性能评估工作。以2台红外相机获取到的在轨几何特性、辐射特性和在轨遥测等数据为基础,对其幅宽、空间分辨率、谱段间配准、传递调...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发射入轨后,已经在轨运行1年,期间对2颗卫星上的红外相机展开了一系列在轨测试及其性能评估工作。以2台红外相机获取到的在轨几何特性、辐射特性和在轨遥测等数据为基础,对其幅宽、空间分辨率、谱段间配准、传递调制函数、信噪比、辐射定标精度等指标参数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并对扫描机构稳定性、制冷机工作稳定性、漫反射板反射率及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估。在轨性能测试与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2台红外相机在轨各项系统性能指标良好,工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 红外相机 在轨测试 几何特性 辐射性能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综述 被引量:43
18
作者 刘俊 孙惠文 +4 位作者 吴柳 张振宇 牛拴保 柯贤波 霍超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4-53,122,共11页
电力系统因稳定性破坏导致的停电事故频发,暴露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暂态稳定评估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因此,必须把准确而快速地进行暂态稳定性评估放在重要位置。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模型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和基于概率化分析3个方... 电力系统因稳定性破坏导致的停电事故频发,暴露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暂态稳定评估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因此,必须把准确而快速地进行暂态稳定性评估放在重要位置。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模型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和基于概率化分析3个方面的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领域潜在的研究点。以期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的学者和工程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机电暂态仿真 直接法 机器学习 概率分析 随机微分代数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坡头干旱沙漠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20
19
作者 高翔 黄娉婷 王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381-6392,共12页
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决定生态系统兴亡的重要特征。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位于干旱沙漠区以荒漠为背景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脆弱性(生态与环境)、过渡性(草原向荒漠、沙漠向城市)与复合性(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并... 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决定生态系统兴亡的重要特征。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位于干旱沙漠区以荒漠为背景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脆弱性(生态与环境)、过渡性(草原向荒漠、沙漠向城市)与复合性(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并存)的特点,对其进行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研究,对于维护腾格里沙漠西南缘生态安全和实现宁夏中卫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研究基础上,基于稳定性三维内涵(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演替稳定性)、评估指标构建(原则与逻辑框架及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确立(红绿灯综合评估法)等,针对性地开展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稳定性示范性评估,发现:1)近20年19个单项指标中,多数指标情况趋于变好,少部分进一步恶化,保持基本稳定仅两个。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要素由群落组成为主转变为以生境条件为主;2001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6个关键年份中,生态系统稳定性3个内涵对稳定性的贡献基本以抵抗力稳定性或恢复力稳定性为主。3)保护区整体生态稳定指数ESI由0.41增至0.661,稳定状态从临界到稳定,总体上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这主要得益于长期的治沙防沙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大规模推沙造林、各种生态监测和维护、大规模取黄河水灌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生态系统 稳定性评估 稳定性三维内涵 评估方法体系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20
20
作者 秦文萍 逯瑞鹏 +3 位作者 高蒙楠 景祥 郑惠萍 程雪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80-1891,共12页
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及能源耦合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针对典型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electro-gas coupled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EGCIES),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给出电–... 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及能源耦合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针对典型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electro-gas coupled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EGCIES),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给出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潮流的顺序求解方法,在计及电力系统(electrical power system,EPS)与天然气系统(natural gas system,NGS)能量耦合关系的情况下,考虑新能源机组出力不确定性及电负荷、气负荷的随机波动,求解EGCIES潮流;然后提出了一种最小切负荷策略,在EPS中将三级切负荷策略与改进二分法相结合,并将其应用于NGS系统中,以快速准确求解极端状况下,系统的最小切负荷量;又在电源点、气源点的故障情况下,计及电–气耦合特性,通过所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从EPS稳定性、NGS稳定性及EPS与NGS耦合能力多角度定量分析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并求解EPS与NGS能量互补的拐点。最后,利用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及IEEE39节点系统构成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耦合综合能源系统 最小切负荷策略 稳定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