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坡局部和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辩证统一 被引量:14
1
作者 尹小涛 薛海斌 +2 位作者 汤华 任兴文 宋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8-104,共7页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局部和整体两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以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为例,分析了典型整体与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滑面搜索、平衡条件、安全系数的定义、材料参数和失稳等5个方面存...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局部和整体两类,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以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为例,分析了典型整体与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滑面搜索、平衡条件、安全系数的定义、材料参数和失稳等5个方面存在的异同。利用PFC算例揭示了真实边坡带有强烈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渐进破坏特性,发现边坡失稳是自然地形的重塑、再造和稳定的过程,也是一个动势能转换和耗散的过程。针对边坡稳定问题及其特点,提出了基于广义软化的边坡稳定矢量和法的理论构架和技术路线,并进行了程序实现,克服了传统强度折减脱离实际材料劣化特征的不足,安全系数求解仅与应力状态相关,假设条件少,可以实现局部与整体稳定评价的辩证统一,可以反映边坡失稳的渐进特性和参数演化的时空效应。与传统极限平衡法(LEM)和强度折减法(SRM)在滑面和安全系数方面的综合对比发现,局部稳定揭示的滑面更稳定,获取的安全系数是全周期的,文中方法所得安全系数比整体方法的结果稍高,差异是整体方法的假设条件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 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滑面 安全系数 广义软化 矢量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310,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09,共1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边坡稳定性评价 上限法 上限解 地质灾害 灾害危险性 分区评价 崩滑 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323,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 边坡稳定性评价 灾害危险性 分区评价 崩滑 上限法 工程勘测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7-1117,共1页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 边坡稳定性评价 灾害危险性 分区评价 崩滑 上限法 上限解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09,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 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 稳定性评价方法 边坡稳定性评价 崩滑 上限法 上限解 方法研究 岩质 评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4-1244,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 边坡稳定性评价 灾害危险性 分区评价 崩滑 上限法 上限解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8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1 位作者 伍法权 苏天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4-974,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 边坡稳定性评价 灾害危险性 分区评价 崩滑 上限法 上限解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对比 被引量:9
9
作者 钟启明 单熠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4,64,共6页
由降雨、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堰塞坝坝体寿命短、溃决后危害大,其稳定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地貌学指标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为了对比分析各评价方法的优劣,通过收集世界各地具有实测... 由降雨、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堰塞坝坝体寿命短、溃决后危害大,其稳定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地貌学指标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为了对比分析各评价方法的优劣,通过收集世界各地具有实测参数的堰塞坝案例(共421例),分别采用错判率F、绝对准确率R、保守准确率R_c,以及基于3种准确率的综合准确率R_r对国内外常用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DBI和L_s(AHV)的准确率较其他评价方法更高,且模型计算参数较易获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但是堰塞坝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前人提出的快速评价方法大多仅考虑坝体形态、流域面积、堰塞湖体积等地貌学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在地貌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测量手段快速获取堰塞坝的坝料特性和堰塞湖的水动力学参数,进一步提升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 地貌学指标 综合准确率 白格堰塞湖 加拉堰塞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d reinforcement analysis of rock slope based on elasto-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耀儒 武哲书 +2 位作者 常强 李波 杨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739-2751,共13页
The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RBLEM)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are two widely used approaches for rock slope's stability analysis currently. RBLEM introduced plethoric assumptions; while traditional... The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RBLEM)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are two widely used approaches for rock slope's stability analysis currently. RBLEM introduced plethoric assumptions; while traditional FEM relied on artificial factors when determining factor of safety(FOS) and sliding surface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structure instability that an elasto-plastic structure is not stable if it is unable to satisfy simultaneously equilibrium condition, kinematical admissibility and constitutive equations under given external loads, deformation reinforcement theory(DRT) is developed. With this theory,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PC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rock slope, and the unbalanced force beyond the yield surface could be the identification of local failu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pproaches, the PCE norm curve to strength reduced factor is introduced and the unbalanced force i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key sliding surfaces and required reinforcement. Typical and important issues in rock slope stability are tested in TFINE(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program), which is further applied to several representatives of high rock slope's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southwest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analysis rock slope plastic complementary energy(PCE) unbalanced forces elasto-plasticity 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